修學[聖靈課程]有感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2015年第三學期[聖靈系列],我印象最深刻、獲得最多的課程是從2015年11月25日起,連續三天的[廖雅各牧師特會]。我並非第一次聽講廖雅各牧師的課程,也曾三度接受廖牧師的醫治服事,被醫治很多傷痛,被驅趕出很多邪靈。
在本次特會中,廖雅各牧師主講的總主題是:[孤兒心]。其子題分別是:〈孤兒的心〉、〈孤兒心的症狀〉、〈孤兒心的現象〉、〈如何從孤兒心得自由〉、〈父親的角色〉,一共五堂課。
這是一個「無父的世代」,適逢全球性社會變遷,不僅家庭制度受到挑戰,兩性平權的風潮,更是席捲全球。父親缺席、單親家庭成為普遍現象。許多人在成長過程,都不曾接受過父親「真正的教導」;到了自己生兒育女,也根本不懂得怎麼當父親。以致整個社會充斥著「孤兒的心」、「孤獨的靈」。
在「孤兒的心」方面,我承認也有很強的「孤兒心」。我雖然父母雙全 ,卻無兄弟陪伴:我只有四個妹妹。我家是女權至上,母親才是貨真價實的「權柄」。父親一輩子從事炸藥、雷管、導火索製作。凡事講求SOP,又太沉默寡言,從小對於「如何做個男人」的教導並不多。母親則對我的管教又太過嚴苛,持續一生的自卑感、以及對任何權柄所交代的事都「心生恐懼」,「唯恐不如人」,都是由此引起。
在「孤兒的心的症狀」方面,凡是被遺棄、感覺孤單、感覺了無盼望、缺乏自我價值感、沒有真正的安全感、太過敏、有強烈的貧窮心態…凡此,都或多或少糾纏著我。就算我在大學當了一輩子中文系教授,都仍然沒有「自我成就感」或「自我價值感」;長年夫妻失和、以致離過婚,使我持續「自卑感作祟」。感謝主!我真的是信主之後,天父的愛才使我大幅改變。
在「孤兒心的現象」方面,我了解到:無法信賴人、喜歡躲起來「獨立研究」(以「個體戶」自豪)、但又對於親近的人有「掌控慾」;生活中還養成一些難以啟齒的「隱癖」,對任何事情都喜歡作「選擇性地解讀」、喜好「幻想」一些有的沒的;表面上低調順服,其實內裡卻潛藏叛逆與怒氣。幸虧廖雅各牧師對我做好幾次醫治服事,使我這些現象全都彰顯出來,無所遁形….
我選擇承認自己的「孤兒心態」很強,經過這個課程,面對傷害我的母親以及我的前妻,我選擇饒恕;我坦誠接受十字架的救贖,我向神呼號求教,我悔改自己的孤兒心態。當我把所有「挫敗感」都傾倒出來,我頓時感到無比輕鬆!當我我反覆思惟神的恩典,持續經神的擁抱,我重新在基督裡找到強大而且有價值的「身分」。真是感謝主!
未來,我不但要斷除自己的「孤兒心態」,也要把「奴僕的軛」從我兒子身上拿掉。我要努力使他們避開我曾犯的錯誤(別「定睛」在自己的軟弱);我不但要自己剛強起來、重新定位、重新做一個好父親;我也要努力做出榜樣,讓我的兒子(尤其是我那懼怕我的前妻、不能勇敢和相愛的人結婚的次子…),我打從心底希望他也從靈裡剛強起來,成為真正的好男人!
總而言之,很感謝主!賜給我如此美好的課程! (完) 20160211
    avatar-img
    6.0K會員
    640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退而不休,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大學念的是中文系,得到博士學位之後,長期擔任中文系教師。一直覺得「解讀文獻」是看家本事。尤其長期開設[歷代文選]及[詩選]等必修課程,幾乎天天在「解經」,只不過我解讀的是古代「文學經典」,而傳道人解讀的是「神所默示的《聖經》」,兩者在解讀方法上,應該差不多。豈知來到學房,上了張恩年牧師的[
        第一次在台中611學房修學李月華老師的[古往今來以色列]課程,感到很震撼!除了《聖經》提及的地名,其實我對以色列的地理了解不多;信主也才滿五年,《聖經》學術坦白說也所知有限;原本對我們的「以色列長兄」也沒多大負擔…,從今天起,開始能夠用屬靈的角度看待耶路撒冷是「世界的中心」這個事實;也真切感
        近代聖經學者對《箴言》作了不少研究,使後人對於《箴言》作者、全書的組合、結構、寫作目的,都已有相當確定的結論。初看《箴言》,會以為這卷書與其他智慧格言書並無差異。其實《箴言》不僅充滿生活智慧,使人讀了可以獲得有益提醒,從容駕馭生活。更重要的是《箴言》充滿「屬靈的洞見」,也同時教導如何與神建立
       自小喜歡讀智慧書,因為很想變得比別人聰明。大學主修中文,曾經通讀老莊著作,因此非常嚮往莊子「自由任運」的心靈境界。         未信主之前,讀過佛教《百喻經》(天竺.僧伽斯那撰)、《利器之輪》(Dharmaraksita撰、漢名:法護大師)、《菜根譚講話》(明.洪應明撰)等書,這些書都從佛
         生命的意義不在長短,而在於生命帶給眾人的感動。3月3日(星期日)下午,偕同七位教友前往台中市立殯儀館懷義廳,參加一場別具意味的[HOPE:小沐牧音樂告別禮拜],至今超過一週了,卻仍在我的心中縈迴不已。生平參加過的告別式也好、追思禮拜也好,不知多少回了,卻從不曾像這一場音樂告別禮拜這般令人難
        「你們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約 15:7 )    「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向我的 神呼求。他從殿中聽了我的聲音;我在他面前的呼求入了他的耳中。」(詩 18:6)         我受洗之後,曾受託在主日崇拜,面對弟兄姊妹做一次奉獻禱告。
        我大學念的是中文系,得到博士學位之後,長期擔任中文系教師。一直覺得「解讀文獻」是看家本事。尤其長期開設[歷代文選]及[詩選]等必修課程,幾乎天天在「解經」,只不過我解讀的是古代「文學經典」,而傳道人解讀的是「神所默示的《聖經》」,兩者在解讀方法上,應該差不多。豈知來到學房,上了張恩年牧師的[
        第一次在台中611學房修學李月華老師的[古往今來以色列]課程,感到很震撼!除了《聖經》提及的地名,其實我對以色列的地理了解不多;信主也才滿五年,《聖經》學術坦白說也所知有限;原本對我們的「以色列長兄」也沒多大負擔…,從今天起,開始能夠用屬靈的角度看待耶路撒冷是「世界的中心」這個事實;也真切感
        近代聖經學者對《箴言》作了不少研究,使後人對於《箴言》作者、全書的組合、結構、寫作目的,都已有相當確定的結論。初看《箴言》,會以為這卷書與其他智慧格言書並無差異。其實《箴言》不僅充滿生活智慧,使人讀了可以獲得有益提醒,從容駕馭生活。更重要的是《箴言》充滿「屬靈的洞見」,也同時教導如何與神建立
       自小喜歡讀智慧書,因為很想變得比別人聰明。大學主修中文,曾經通讀老莊著作,因此非常嚮往莊子「自由任運」的心靈境界。         未信主之前,讀過佛教《百喻經》(天竺.僧伽斯那撰)、《利器之輪》(Dharmaraksita撰、漢名:法護大師)、《菜根譚講話》(明.洪應明撰)等書,這些書都從佛
         生命的意義不在長短,而在於生命帶給眾人的感動。3月3日(星期日)下午,偕同七位教友前往台中市立殯儀館懷義廳,參加一場別具意味的[HOPE:小沐牧音樂告別禮拜],至今超過一週了,卻仍在我的心中縈迴不已。生平參加過的告別式也好、追思禮拜也好,不知多少回了,卻從不曾像這一場音樂告別禮拜這般令人難
        「你們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約 15:7 )    「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向我的 神呼求。他從殿中聽了我的聲音;我在他面前的呼求入了他的耳中。」(詩 18:6)         我受洗之後,曾受託在主日崇拜,面對弟兄姊妹做一次奉獻禱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文章中,作者回顧自己與父親的關係,及其對父職的理解與實踐。通過反思早年的遺憾與未滿足的期待,作者探討瞭如何透過學習與成長來成為更好的父親,以及對自己的照顧與愛的重要性。文章以父親節為背景,分享了陪伴孩子的喜悅與心路歷程,並強調與他人建立真誠的聯結。這份對父親身份的反思,對許多父母而言是具啟發意義的。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用原生家庭母系關係一開始療癒完愛自己之後,就要轉而開始療癒跟自己最親近的關係,也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分父親跟母親。一個家庭的組成,必定是父母都有遺傳跟相關,所以先從愛開始療癒,也就是母親。一直以來在社會上其實存在著階級複製,但靈性上也存在複製連這一說。我們投生到這個家庭,父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所
    Thumbnail
    亞歷山大・李維的《成年孤兒》深刻探討了失去雙親對人生的影響,並提出了獨到的關於成年和孤兒的定義。作者以自身遭遇為例,認為經歷這樣的變化的人才能體會其中奇妙的認知。此外,書中亦提及作者父親對宗教的強烈反感,以及如何走出哀傷的建議。本書提供了豐富的人生智慧和心靈寄託。
    Thumbnail
    在單身營會五個月前我爸爸突然過世,媽媽的朋友得知這個營會後主動幫我們報了名。在營會時深深感受到神說:「他要恢復我和他的父女關係,做我永遠的父親。」在營會時我也學會為我的靈禱告,還有無條件領受神白白的恩典等寶貴的功課。
    Thumbnail
    這是一位單親家庭小孩的成長故事,經歷了霸凌、me to事件、離婚、失業、親戚的不理解,但透過心理書籍的學習,找到自我和解的方式,堅定的走出低潮,超越傳統觀念。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二   對於父親,我是陌生的,因為生為幼子,童年時期幾乎都是繞著母親轉。真正有意識到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是在我小學時代。原來在他落魄的當口,他留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我跟他的接觸也慢慢地頻繁。可是,這樣一位父親,仍然對我不多聞問。有時候,我會跟母兄抱怨父親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反而把他的專注力傾注
    Thumbnail
    2020.10.21 一階療癒的課程,最主要是清理家族業力, 根據老師自己及個案經驗,目前人生所遇到的90%問題,都是家族業力的延伸。畢竟當我們如白紙來到這世界後,開始累積學習建構自我是由原生家庭開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血親們人生種種酸甜苦辣所碰撞出來的行為模式,就這麼直接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文章中,作者回顧自己與父親的關係,及其對父職的理解與實踐。通過反思早年的遺憾與未滿足的期待,作者探討瞭如何透過學習與成長來成為更好的父親,以及對自己的照顧與愛的重要性。文章以父親節為背景,分享了陪伴孩子的喜悅與心路歷程,並強調與他人建立真誠的聯結。這份對父親身份的反思,對許多父母而言是具啟發意義的。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用原生家庭母系關係一開始療癒完愛自己之後,就要轉而開始療癒跟自己最親近的關係,也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分父親跟母親。一個家庭的組成,必定是父母都有遺傳跟相關,所以先從愛開始療癒,也就是母親。一直以來在社會上其實存在著階級複製,但靈性上也存在複製連這一說。我們投生到這個家庭,父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所
    Thumbnail
    亞歷山大・李維的《成年孤兒》深刻探討了失去雙親對人生的影響,並提出了獨到的關於成年和孤兒的定義。作者以自身遭遇為例,認為經歷這樣的變化的人才能體會其中奇妙的認知。此外,書中亦提及作者父親對宗教的強烈反感,以及如何走出哀傷的建議。本書提供了豐富的人生智慧和心靈寄託。
    Thumbnail
    在單身營會五個月前我爸爸突然過世,媽媽的朋友得知這個營會後主動幫我們報了名。在營會時深深感受到神說:「他要恢復我和他的父女關係,做我永遠的父親。」在營會時我也學會為我的靈禱告,還有無條件領受神白白的恩典等寶貴的功課。
    Thumbnail
    這是一位單親家庭小孩的成長故事,經歷了霸凌、me to事件、離婚、失業、親戚的不理解,但透過心理書籍的學習,找到自我和解的方式,堅定的走出低潮,超越傳統觀念。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二   對於父親,我是陌生的,因為生為幼子,童年時期幾乎都是繞著母親轉。真正有意識到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是在我小學時代。原來在他落魄的當口,他留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我跟他的接觸也慢慢地頻繁。可是,這樣一位父親,仍然對我不多聞問。有時候,我會跟母兄抱怨父親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反而把他的專注力傾注
    Thumbnail
    2020.10.21 一階療癒的課程,最主要是清理家族業力, 根據老師自己及個案經驗,目前人生所遇到的90%問題,都是家族業力的延伸。畢竟當我們如白紙來到這世界後,開始累積學習建構自我是由原生家庭開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血親們人生種種酸甜苦辣所碰撞出來的行為模式,就這麼直接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