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思考讓我自在│出洞穴記/談哲學思考幫助我認識自己的過程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幾天前同為褚士瑩老師的思考班同學提到馬雅曆的無時間日(這是馬雅曆專有的日子,類似除夕夜的概念)。迎接新的一年是撒種年,我們彼此交換了有關未來撒種的期待。
這讓我回想起 2021 的上半年,自主進行的洞穴思考練習。現在原始人走出洞穴,用透視複眼看到美麗新世界,一切事物都新奇明朗輕鬆自在,特別記錄一下。
為什麼進行洞穴思考練習?
上課思考下課無腦的困擾!
我從 2019 年 3 月首次接觸褚士瑩老師的思維策略課,9 月開始投入線上思考課程,接受哲學蹲馬步﹙初階﹚、提問力﹙中階﹚、辯證﹙高階﹚、語言哲學、哲學諮商、哲學應用社會議題與複雜性科學……等哲學思考訓練。開始追尋哲學思考的原因,是為了克服當時身為公益組織秘書長的我,負責社會倡議與志工訓練的任務,面對社會上對障礙者的許多刻板印象與四面八方投入的志工疑問,在打開社會與障礙者對話空間的工作上所遭遇到的挫折。
經過一年的時間,我完成了這個任務。某日想著若這些思考工具能夠應用在生活上,我就有更多的時間享樂休閒放鬆,想來就感到自在愉快!打著這樣的算盤,於是我儘可能的投入課堂上。就這樣持續線上思考課接近一千個小時,線下課也超過了一百個小時。剛開始,我以為上課聽不懂是課上得太少,或是我懂得太少的關係,主觀的認定只要一堂接著一堂,跟著老師的腳步持續下去,上著上著就能懂了。結果愈上愈多黑人問號,舊的沒去新的又來,累積的疑問就像一團彩色毛線球,各種顏色線頭接不起來,而且愈長愈多。課堂上老師講的我聽懂了,但是下課後要運用時還是持續卡關困擾著我!怎麼樣才可以打通思考的任督二脈?
洞穴練習做什麼?
刻意排除外界聲音,傾聽自己內在需要。
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觀察,發現我花了很多時間在滑手機、玩臉書,關心別人做什麼、吃什麼,看了許多的廢文與情緒文;反而自己做什麼不是很記得,甚至連上一餐吃什麼都不大有印象。某一天我想到或許可以嘗試自己練習,就像武俠小說裡的主角那樣閉關修練。
洞穴練習的具體執行方式是:
⒈少滑手機,戒社群軟體
滑手機與玩社群軟體除了占據大部份的時間,更會讓我無法專心。看到有趣的分享會不自覺的情緒起伏,讓我容易忘記思考;加上各種訊息的瘋狂轟炸,注意力變得短暫易逝,等到要開始想的時候已經累了,日復一日大腦變得無法專注在思考練習,只能想表面,無法深入問題核心,導致上課思考下課無腦的狀態。
⒉揪團開房間共學
我一直好奇為什麼 2500 年前的哲學家會提出讓現代人反覆拿來思考的題目?而且這些題目放在現在想嘛也通?到底這些古人是什麼背景人設?為什麼會腦洞大開想這些?甚至有的內容直到現在才被發現的事呢?基於好奇心的緣故,我在 Clubhouse 設立「思考人的房間」,揪團共學台大哲學概論課程。我想既然是大一的通識課程,程度應該不會很難,於是我們比照大學生每週上一次課,在線上共同討論,以全體夥伴的視角來重建文本,用思考題進行腦力激盪,思考哲學而非談哲學知識。
洞穴裡的練習一
五感哲學動腦動口又動手
台大哲學概論課程一共29集,主講人是王榮麟教授,以哲學主題做為課程架構,裡面有大略的哲學史、哲學家簡介、各種哲學論證、邏輯學規則等等。從 2021 年 2 月開始,我每週四開共學房上線討論,到現在課程已經過半,進行到「自由意志」主題,討論人的決定是來自決定論還是自由意志。一開始三個人共學,陸續有人加入,有香港、美國的朋友來聽。我們都是全素人沒讀過哲學,頂多跟著褚士瑩老師上過一些思考課。起初夥伴們對進入哲學相當困難,在互相鼓勵支持下,透過群組討論,慢慢的各自找到學習的方向與樂趣,提出自己的觀點讓文本以不同的視角立體呈現,學會多角度的探討文本論證內容。原本自卑的人透過分享知識與觀點增加自信,原來信仰權威的人找到了自己的洞見,表達困難的人因為一直練講而順利的完成論述,有思考盲區的人經過提醒開始看見,並且自我覺察做了選擇。
洞穴裡的練習二
不只是學伴,思考新手需要陪練員
陪練員是運動員的模擬對手,負責在訓練中模擬對手的比賽風格與戰術。
思考學伴不是陪你情緒發洩,而是要像陪練員一樣能剌激你的思路,了解彼此的思考模式與誤區。當對方開始跌坑或迷路時能夠適時拉撐一把,以免在誤區浪費太多力氣與時間,在各種情境下都能發揮思考力。這段日子我們在各自的洞穴裡隔空交換腦波,這些練習在簡單安全與信任的環境中進行。對練時就像在泡泡裡的無噪狀態,我的腦袋就像電影「露西」裡的高速運轉跟重組。情緒先行,腦袋重組速度就變慢,情緒高漲的時候是無法思考的。思考技術就像肌肉一樣需要每天花時間練習。在洞穴裡更多時候進行自問自答練習。最終我領悟一切的思考根本就在認識自己。
2500 年前蘇格拉底提出《洞穴說》
走出洞穴,是靈魂從黑暗領到光明
以被關押綑綁的囚犯比喻不會哲學思考的民眾,蘇格拉底的《洞穴說》由柏拉圖記載他與哥哥的對話:「山洞裡被關著終生被關押的囚犯,囚犯被綑綁只能看到眼前的牆壁,看不到背後出口、也看不到自己與其它囚犯。唯一的光源是身後遠方高處的火炬,囚犯只能看到牆上的光影而以為真正的世界就是光影。」就如同我原本是不會哲學思考的民眾,像被關押在山洞的囚犯,看臉書的朋友分享動態,而這些只是火炬投射的光影。「假如一名囚犯可以離開洞穴,首先要經過陡陗難行的通道,太陽光會剌得睜不開眼,慢慢適應才能分出光影跟倒影,最後才是分辨人與事物本身。」這個過程就像是我閉關後重新回來看這個世界,會感到不適應與剌激太強。但我適應後可以分辦得出本質與形式、包裝與真實、人與事物本身。「這就像是比起以前熟悉的火把,囚犯可能因為看到陽光與星空而錯亂,也可能受不了要回洞穴與囚犯們一起,這名曾看過太陽光的囚犯回到洞穴,需要重新適應黑暗,而他的同伴們可能嘲笑他也有可能會殺了他。」這裡蘇格拉底的《洞穴說》指的是哲學教育是種轉換的藝術,目的是把靈魂從黑暗領到光明,或從可逝的世界轉至完整的存在。最終都要看到這個人善良的本意。
這種發現太陽光的感覺像是在拼圖過程中一直找不到的那片關鍵拼圖,忽然拼進去了,所有的拼圖因此變得完整而清晰具體,猶如人生的過程出現完整脈絡,變成一幅在眼前展開的美麗風景。2500 年前蘇格拉底就講過:「認識自己,方能認識人生。」六月時我試著透過參加哲學踐行學院「IPP:Institute dePratiques Philosophiques」﹙我的思考老師母校﹚跳級 Level 2的考試來驗證這個發現,最後通過測驗。
走出洞穴後,感覺明亮舒爽,這樣的自在何其美好呀!你是否也有如我這樣的困擾過程呢?歡迎你在留言區分享,和大家一起過過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經驗,歡迎大方交流互相點亮對方的思考火把。我也將匯整大家的意見,在下半年透過腦波交換實作工作坊的舉辦讓大家體驗感受,歡迎你一起來玩哦!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透過思考,看見不一樣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哲學裡,「為什麼」是一個最強大的萬用提問。除了可以把已經靜止的句點延展,梳理前因後果,開啟「向後的對話空間」。更重要的是,可以開啟「向下的空間」,探討更深層的原因,挖掘本質。 向下的空間,是黑暗的,是未知的,是令人恐懼的,但這是唯一通往地心的路。
    我們從出生開始,就一點一滴被家庭社會文化一點一滴形塑各式認知、價值觀、甚至情緒。可以說,我們幾乎不記得自己出廠的「空機狀態」了。 內觀對我來說,是一個試圖回到空機狀態,去理解自己原本體身與心是如何交互運作的。經過混亂、痛苦、狂喜大悲、幾場大哭最後終歸平靜,最後才能體會如何「歸零」跟自己相處。
    最近我擔任管理員的《哲學思考練習團》正在進行「今晚,我想來點思考題...」的活動,由版主每晚十點對社員們提出一個提問,讓大家動腦的互動思考遊戲。這是為了「伴侶關係」講座而辦的暖身活動。選題時,忽然我的腦子裡出現喧嘩聲,提問「什麼是伴侶關係?」。
    我們往往以為自己很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但真的是這樣的嗎?  影子說:「那是因為我是別人的影子啊!我依附著他,但他又何嘗不依附著光呢? 就好比我是蛇脫的皮、蟬脫的殼的影子,而蛇皮蟬殼也不過是它們主人的遺蛻罷了!這世上到底誰是誰的影子?誰是影子,誰不是影子呢?」
    「聆聽! 否則你的舌頭會把你變成聾子!」印地安傳統格言提醒我們。 要如何傾聽? 需要先放下先入為主的成見。說來容易,做到談何容易?在哲學思考裡面,第一步,是相信自己是無知的。如同蘇格拉底說的:「我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我一無所知。」
    我們常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學思考也一樣,調整好了姿勢,要跑到終點,只是早晚的事情。
    在哲學裡,「為什麼」是一個最強大的萬用提問。除了可以把已經靜止的句點延展,梳理前因後果,開啟「向後的對話空間」。更重要的是,可以開啟「向下的空間」,探討更深層的原因,挖掘本質。 向下的空間,是黑暗的,是未知的,是令人恐懼的,但這是唯一通往地心的路。
    我們從出生開始,就一點一滴被家庭社會文化一點一滴形塑各式認知、價值觀、甚至情緒。可以說,我們幾乎不記得自己出廠的「空機狀態」了。 內觀對我來說,是一個試圖回到空機狀態,去理解自己原本體身與心是如何交互運作的。經過混亂、痛苦、狂喜大悲、幾場大哭最後終歸平靜,最後才能體會如何「歸零」跟自己相處。
    最近我擔任管理員的《哲學思考練習團》正在進行「今晚,我想來點思考題...」的活動,由版主每晚十點對社員們提出一個提問,讓大家動腦的互動思考遊戲。這是為了「伴侶關係」講座而辦的暖身活動。選題時,忽然我的腦子裡出現喧嘩聲,提問「什麼是伴侶關係?」。
    我們往往以為自己很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但真的是這樣的嗎?  影子說:「那是因為我是別人的影子啊!我依附著他,但他又何嘗不依附著光呢? 就好比我是蛇脫的皮、蟬脫的殼的影子,而蛇皮蟬殼也不過是它們主人的遺蛻罷了!這世上到底誰是誰的影子?誰是影子,誰不是影子呢?」
    「聆聽! 否則你的舌頭會把你變成聾子!」印地安傳統格言提醒我們。 要如何傾聽? 需要先放下先入為主的成見。說來容易,做到談何容易?在哲學思考裡面,第一步,是相信自己是無知的。如同蘇格拉底說的:「我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我一無所知。」
    我們常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學思考也一樣,調整好了姿勢,要跑到終點,只是早晚的事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內在權威很奇妙地幫你和一些不對等的能量區隔。 那一年,我從北京的工作辭職回來,當時回台灣還需要 14 天隔離。回想那段時間,真的是受到了疫情炸裂和工作壓力的摧殘。可以 14 天完全隔離,不用社交、不用工作、不必出門,暫住在一間有廚房的空間,每天睡飽、起來看書、打電動、自己煮飯、做瑜伽,簡直置身
    Thumbnail
    會寫這個主題,是因為這本是亮師在今天要讓我們思考的問題,加上剛剛在思考今天日誌內容時想到:的確,在實人的日子所剩不多,是該統整究竟想從實人帶走什麼能力,所謂帶走,更準確的意思是「內化」,我覺得有必要將我想內化的能力一一文字化,才能更清晰地將此能力放進腦袋中提醒自己,並透過不斷的練習真正的把它內化。
    如果你是哲學愛好者, 這篇文章將為你介紹一個獨特的方法來深入學習哲學。 這個方法不僅有趣, 還能帶給你新的見解與靈感。 我將分享我在碩士期間執行「約飯計畫」的經驗, 讓你也能嘗試這種創新的學習方式。 ▋體悟1 - 結合日常與學術,讓學習更有趣 2015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學生因身體不適而缺席課程後,其他學生分享的內容。內容包括了時空旅程的介紹,追蹤和冥想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透過這些能力成為一個城市獵人。文章中也提到了太極和靜心對於獲得智慧的影響。最後,文章分享了關於冥想和禪定的觀點,並預告了將來的戶外靜心活動。
    Thumbnail
    不知道是否有人也跟我一樣愛思考和探究,從小事像今天過得如何?明天要幹嘛?,到大事像未來要怎麼走?我是誰?那個過程或許會持續一段時間甚至很耗能,但是我很喜歡那種問題被解決的成就感,也很喜歡學習新知識和發現新想法的瞬間。
    Thumbnail
      褚老師:「這個東西長這個樣子,其實就是來自這樣子的過程,變成記憶的一部份,在我們的memory裡面,這個太難你們不用懂,但是有一件事情很重要,直覺intuition。第二個,直覺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直覺是duration,是一個長時間持續延移的訓練過程。所以,你們現在是在訓練的前緣,你們剛
    Thumbnail
    哲學理論如此艱澀又隱晦,哲學家又為何會想要提出某些問題和理論呢?在談論哲學理論之前,答案或許可從哲學家的生活成長背景略知一二吧。《歡樂哲學課》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所誕生的一本以詼諧幽默又有點八卦的藉由探討哲學家的生平從而探究其哲學理論的哲學入門書。書中羅列了作者心中所喜愛的26位哲學家,時間
    Thumbnail
    以輔自然,取自《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以輔助萬物的自然本質,而不敢妄加作為。」 要能輔助萬物,要能做到不妄加作為,必先了解其自然本質,這恰是科學領域擅長之事。 由觀察「現象」起始,由「解釋」琢磨而成自然法則,依法則的運作「預測」各種現象,並進一步發展至今。
    Thumbnail
    「阿原來,是因為某種原因,但總而言之,我開始愛上了智慧愛上了思考這件事情啊」 philosophy是在還未被命名為philosophy的活動中體察到自
    Thumbnail
    內在權威很奇妙地幫你和一些不對等的能量區隔。 那一年,我從北京的工作辭職回來,當時回台灣還需要 14 天隔離。回想那段時間,真的是受到了疫情炸裂和工作壓力的摧殘。可以 14 天完全隔離,不用社交、不用工作、不必出門,暫住在一間有廚房的空間,每天睡飽、起來看書、打電動、自己煮飯、做瑜伽,簡直置身
    Thumbnail
    會寫這個主題,是因為這本是亮師在今天要讓我們思考的問題,加上剛剛在思考今天日誌內容時想到:的確,在實人的日子所剩不多,是該統整究竟想從實人帶走什麼能力,所謂帶走,更準確的意思是「內化」,我覺得有必要將我想內化的能力一一文字化,才能更清晰地將此能力放進腦袋中提醒自己,並透過不斷的練習真正的把它內化。
    如果你是哲學愛好者, 這篇文章將為你介紹一個獨特的方法來深入學習哲學。 這個方法不僅有趣, 還能帶給你新的見解與靈感。 我將分享我在碩士期間執行「約飯計畫」的經驗, 讓你也能嘗試這種創新的學習方式。 ▋體悟1 - 結合日常與學術,讓學習更有趣 2015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學生因身體不適而缺席課程後,其他學生分享的內容。內容包括了時空旅程的介紹,追蹤和冥想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透過這些能力成為一個城市獵人。文章中也提到了太極和靜心對於獲得智慧的影響。最後,文章分享了關於冥想和禪定的觀點,並預告了將來的戶外靜心活動。
    Thumbnail
    不知道是否有人也跟我一樣愛思考和探究,從小事像今天過得如何?明天要幹嘛?,到大事像未來要怎麼走?我是誰?那個過程或許會持續一段時間甚至很耗能,但是我很喜歡那種問題被解決的成就感,也很喜歡學習新知識和發現新想法的瞬間。
    Thumbnail
      褚老師:「這個東西長這個樣子,其實就是來自這樣子的過程,變成記憶的一部份,在我們的memory裡面,這個太難你們不用懂,但是有一件事情很重要,直覺intuition。第二個,直覺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直覺是duration,是一個長時間持續延移的訓練過程。所以,你們現在是在訓練的前緣,你們剛
    Thumbnail
    哲學理論如此艱澀又隱晦,哲學家又為何會想要提出某些問題和理論呢?在談論哲學理論之前,答案或許可從哲學家的生活成長背景略知一二吧。《歡樂哲學課》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所誕生的一本以詼諧幽默又有點八卦的藉由探討哲學家的生平從而探究其哲學理論的哲學入門書。書中羅列了作者心中所喜愛的26位哲學家,時間
    Thumbnail
    以輔自然,取自《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以輔助萬物的自然本質,而不敢妄加作為。」 要能輔助萬物,要能做到不妄加作為,必先了解其自然本質,這恰是科學領域擅長之事。 由觀察「現象」起始,由「解釋」琢磨而成自然法則,依法則的運作「預測」各種現象,並進一步發展至今。
    Thumbnail
    「阿原來,是因為某種原因,但總而言之,我開始愛上了智慧愛上了思考這件事情啊」 philosophy是在還未被命名為philosophy的活動中體察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