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3|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老前輩的談判故事

    那日出差空檔,去拜訪退休的客戶C,他是征戰沙場老前輩,愉快的餐敘中,老前輩悠悠說起一些故事,他說那家公司的專業還算及格,但談判能力根本是零,只能任人宰割,談判場上,任何一個肢體語言、眼神動作都可能透露出訊息,有時候無關輸贏,而是誰能讓對方照著自己的劇本走,走向自己設定的結局。
    一個關於專業及格,談判卻任人宰割故事。
    已退休的客戶C成了朋友,趁著中秋送禮順道碰面吃飯。C是老前輩,征戰沙場多年,上次和他碰面是二年前,看到老前輩氣色不錯,心裡鬆了好大一口氣,想起年初聽聞他身體有些狀況,他自嘲現在整組壞光光,但現在的他不用像先前那樣忙於工作,能夠神清氣爽專心休養,心裡倒也替他感到喜悅。
    邊用餐邊輕鬆聊著,前輩問我是否還跟W公司有生意往來,W公司曾經是老前輩任職的公司,後來轉戰到H公司,我是在服務H公司時認識前輩,但業界就這麼小,我沒想過當時手上服務的W公司也有前輩的舊識,當時還跟前輩討教,怎麼跟W公司談訂單,前輩委婉拒絕我說:「我兩邊都不方便介入,你們自己去談吧!」我雖然有點落寞,但我也理解前輩的思量。
    我回前輩:「有啊!不過不是您知道的那個專案,您知道的,H公司的專案本來是我們跟L公司一起合作的,但後來有些技轉的合作,所以我們移交給L公司處理,雖然我們公司和L公司常合作,交情也不錯,但移交後我就沒有過問了。前輩怎麼突然問起W?」
    前輩遲疑了一秒後說:「我已經退休了,你就當作聽老人說故事。」我點點頭。前輩說:「我覺得你們當初移交這部棋下錯了,因為L公司雖然專業還算及格,但商業談判完全不行,可以說任人宰割。」我有點茫然的提問:「但據我所知,當初L公司是老闆和總經理去跟W公司談的啊!」
    缺乏經驗而失守底線的總經理加上被情緒綁架的老闆,註定掉入對方的劇本中。
    前輩說:「L公司當初應該要談完在和你們移交,這樣你們公司就可以跟L公司一起去跟W談,因為從頭到尾,你們才是最了解整個來龍去脈的人,你們不是L公司的人,而且你們知道案子執行後以L公司佔大部分,所以你們可以比較沒有顧忌的守住底限,才不會讓L公司被W公司痛宰。」
    前輩繼續說:「W公司告訴我,他們一喊價,L公司總經理就退一步,但L公司總經理商場經驗太嫩,幾句對談,W公司老闆這老江湖就知道要左打總經理,右掐著L公司老董來喊價,L公司退讓的籌碼比W公司預計的要多,W公司根本樂在心裡,還不狠狠扒一層皮,我估計L公司至少損失20%的利潤,這麼重要的談判場,老闆就算出席也不該喊價,派了個太嫩的總經理面對老狐狸,根本大失策。」
    我問前輩:「但W公司也是老闆出來談啊?您不是說老闆不要談?」前輩說:「老闆看到這麼嫩的對手,樂得開口扒皮啊,不然你想想W公司老闆幹嘛每次開會都帶上他的特助,他不是都說特助也是跟他一起打拼的夥伴嗎?事實上都是特助幫他談,W公司老闆都是跟客戶建立情感、吃吃飯打打球而已。」我想起當初和W公司接觸以及後來零星跟W公司交易的印象,的確每次都是特助在守住那條線,就算W公司老闆出來,他也都說:「好吧!你就照我們特助說的,別堅持了,工作趕緊做完趕緊吃飯。」
    談判場上,每個肢體和眼神都能透露訊息,有時候誰急誰就得讓步!
    前輩說:「我告訴你,W公司老闆做生意的功力還不及他老爸的一半。我那時剛進W公司,有一次跟著老董跟日本人談生意時,當時老董要擴展公司新產品,所以打算日本買機器,日本人派了三個人來台灣,那天老董就把日本的報價單遞給日本代表說,我們決定要買了,你們看看接下來要怎麼處理,我在旁邊想著,老董都不議價的嗎?換作是你,你會怎麼反應?」
    我說:「不議價的客戶最好啊!我當然馬上就謝謝支持。」
    前輩說:「但日本人不是這樣的,日本人馬上慎重的道歉說,那個報價單的報價有效日期已經過期了,是他們作業的疏忽,所以他們要先跟日本總公司聯絡,請他們明天出一份新的報價單後,才能接受訂單。」
    我一臉疑惑,前輩說:「我當初的表情跟你現在一樣,我想不懂日本人到底想什麼,這時候董事長淡淡的回說,好吧!那你們就聯絡吧,反正這個也不是什麼大錢,就零頭錢拿來買些設備試試開,可能總公司放個三五台,中部分處也放個三台,南部分處下個月開張,也放個兩台好了,沒關係,那就等你們聯絡吧,晚上大家好好吃飯,來一趟也辛苦了。」
    前輩說:「老董一說完,我看到那幾個日本人眼神都亮了,對比老董那種要買幾千萬機械,說得像是去雜貨店買東西的輕鬆,我後來問老董才知道,日本人想說客戶不議價,所以想看看是否有機會漲價,老董故意一派輕鬆的放訊息,反倒讓日本人見獵心喜的模樣都展露出來,所以老董心裡就有盤算要怎麼跟日本人下單,反正老董買不買都可以,但日本人被歡喜情緒充滿,有非得拿單的壓力跟總部交代,所以誰急誰就可能讓步。」
    談判有時無關輸贏,而是要對方照自己劇本走,達到自己設定的結局。
    我恍然大悟,佩服前輩口中這位老董不動聲色的氣魄,我問:「後來呢?日本人接受訂單了嗎?老董真的買十台?」前輩說:「沒有啦!陸陸續續買了四台,第三台和第四台日本人想漲價都沒得漲,還免費來台安裝,我那時候才知道為什麼老董可以把事業做得那麼大。」
    我聽完不禁完爾,看來日本人果然被老董反將一軍,前輩說:「談判時,有時候不用說話,從肢體語言、表情就可以知道對方的算盤,W公司老闆就是從總經理的眼神看得出來,L公司急迫接單,而且總經理和L公司老闆的眼神和表情,都看得出來,老闆才握有絕對主導權,所以總經理每退一步,W公司老闆就對著L公司老闆多要一步,顯然L公司在上場前,沒有互相套好招,有時候就算是檯面上吹噓或是說些善意的謊言,也要互相有默契,才不會被當肥羊啊。」
    我笑著感謝老前輩說的精彩故事,心中卻暗自慶幸,還好不是我被當肥羊,心裡也默默地為L公司椈一把同情的眼淚。
    生意場上無時無刻都面臨談判,誰該成為主談者,誰該扮演什麼角色,都該在上場前反覆推敲,仔細思量,才能演出到位,有時不是輸贏的問題,而是要讓這場戲照自己的劇本走,得到自己想要的結局。
    #海邊小鎮的工作日誌之前輩說故事篇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果然不假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職場大小事,就讓在海邊工作的女子說給你聽。雖然不是所有的事都在海邊小鎮發生,但面對職場海波浪,千萬別讓自己變成消波塊啊!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