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03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翻轉人生的禪機》回到自己,鋪陳人生路所需的三大看見

活著,一生都在翻轉
有一段時期,社會掀起「翻轉教育」風氣,確實為當代的教育界、社會各階層、家庭教育、歷史軸線等,帶來不同點的刺激。面對不同時代背景成長的人們來說,這是個挑戰與刺激。對於現代的年輕一族來說,這樣的「翻轉」是個創新與曙光。「翻轉」含有顛覆、反操作、脫胎換骨的意思,但,早在1990年代,希望可以變換以老師為主講中心的教育模式。另,到了2007年,美國一間高中為解決缺課問題,而提倡用錄製影片補救教學,藉此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心得發表與提問時間。
在我的解讀,我相信這「翻轉」背後是有其對當時的學習環境所做的思考與檢討,這樣的過程是期許師生之間的教育場景是有助於彼此的,並非一般人所認為的反傳統。寫到這裡,腦裡不斷有個聲音,我們的人生不是一直都在「翻轉」嗎?何以得掛上「翻轉」後才會有的願景?試觀人的一生,在不同的階段都做著「翻轉」,「翻轉」後的路不見得清晰,但也就這麼走出一條路來。
因此,我個人會把「翻轉」看成是一個契機契理的生命方程式,無論結果如何,但是當時候的時空因緣所促成的轉變,攸關我們人心如何做出有利於大眾的延伸。

這本書與生命這回事
本書作者是位心理治療工作者,卻又是位追隨聖嚴法師的修行者,這本書的產出不難看出,作者專長與生命探索的路徑,最終令她把時間、精神放到禪修佛法上。因為,她發現原本所學習的東西無法滿足對於生命深刻根源的「解決」,佛家稱之為「解脫」。
在閱讀一篇篇主題文章的同時,彷如也在翻著內在生命的「書頁」,細細咀嚼著作者融合心理界與佛家的深刻體悟,所帶出的生命激盪。那種激盪不是波瀾起伏,更像是一種內在「立體化」畫圖慢慢呈現。那種心境並非在閱讀時才顯現,一直都是如此,只不過我們在現代快速步調下,使其「平面化」了,看到的只是一角的方形塊狀圖。
楊蓓:我常常會用「立體」來形容禪修者的狀態,也就是覺知的範圍不只是平面的(不只是看到眼前的),還會看到時間的縱軸。
閱讀本書,就像與自己生命相呼應,在一篇篇分享中不斷「翻轉」慣性思維,進而能夠產出回到自己、回到生命這回事的路徑,不再只有柏油路面的選擇。接下來,我將本書所得到啟發的三大看見,作為鋪陳人生路的劇本註腳。

四兩撥千斤的人生觀
面對年紀漸長,離生命盡頭越來越靠近時,我們不禁會有很多擔心。現在除了擔心,更多時候是想要彌補過去的「不足」,無論是金錢上的不足、健康上的不足、學歷的不足、事業上的不足、理想上的不足等。因為,現代人可以做到與擁有的能力要比過去時代環境好太多了。因此,面臨中年、老年,甚至少年,我們就已開始在追尋自己冀望的閒逸人生。試著停下來,問問自己,這是我真正想要的人生劇本嗎?我為何要如此生活?這樣的生活模式,我可以做什麼?
有句話說:「人活著,就是要認識因緣、順應因緣、創造因緣。」
這本書誕生或多或少也與作者年紀漸長有關,爾後,反思過去的生命歷程時,可以有更深廣的視野,因此,第一章就在探討中年後的生活。況且,大多中年後的人會認為自己的體能、能力、學習等已大不如前,甚至認為與社會脫節。不過,這幾年的天災人禍、科技發達、疫病蔓延等多方面的變遷促使人類不得不學習,這也沒有什麼理由再推諉說自己老了不中用吧!
對於生命的覺知是非常需要,尤其當代不僅實體社會複雜,虛擬社會景象也很複雜之下,我們很容易就流為迷茫的生活著、恐慌著、憂鬱著。覺知使自己對於周邊的變動、變化更敏銳,這個敏銳是為了更認識自己的生命可以如何活,怎麼做才能照顧好自己,又不干擾到他人、社會、世界的存有。要做到四兩撥千斤的人生觀,就得從覺知著手,經年累月的累積智慧與慈悲,不是自私的照顧好自己而已,藉由認識自己(系統)、順應自己(系統)、創造自己內在空間(系統),我們會了解到他人內在系統是怎麼變化的運作,如此,我們就會生起真正的同理心。
楊蓓:先把心回到自己身上來,知道我是怎麼一回事,我的存在是怎麼樣的一個狀態,很懇切地去感受自己存在的感覺,然後才有下一步:今天和我互動的這些人是怎麼一回事,我應該怎麼做才是恰當的。

接納的共存
書本第二章則以「執著」為切入點開場白,說白一些,也就是和我們習性息息相關。大家一定也有如此的經驗,習慣使用某一特型的枕頭或床鋪後,若要出遠門,我們一定會因為不適應而難入眠,甚至有人會帶著枕頭出遠門旅遊。這樣的經驗,其實是一種固著,是一種希望永遠保持讓自己舒服的習性。作者提到習慣原本應該是好事,能夠讓自己的生活清楚規律。可是一旦被習慣抓住,弄得不得不的時候,這樣的習慣就成為了執著。
談了執著與習慣的關聯性,那麼既然我們都免不了習慣的養成,進而在時間累積下,形成的所謂個人原則、規則,我們可以如何正視與之共存呢?延續上一個「看見」,還是得出覺知而來,這個覺知就是得把時間、精力放在自己身心上,問自己為何會這麼執著?這樣的執著要得到什麼?得到了會怎麼樣?我又可以怎麼做?第一「看見」做到了,我們才有可能做到第二個「看見」,接納自己所不能接納的自己。這其實是一個選擇。或許我們會說,怎麼自己會那麼傻的選擇執著呢?當然沒有人願意如此,問題是我們「覺知」到嗎?「覺知」後可以「接納」嗎?接納,不是無奈地接受而已,更是自己仍然有選擇,這是一種積極的做出對自己負責的自主權。
接納自己,才可能接納他人。這並非口頭禪,或是腦袋的雜音,這當中是很微細的變化。作者一再提到與個案間的會談,後來發現常站在「助人工作者」的立場、角度去輔導,不但效益不大,而被輔導者仍然認為自己是需要被療傷的角色。
以往講同理心,都會拿穿鞋當比喻,穿上對方的鞋去感受對方的感受。但是,如果我穿著自己的鞋再去套對方的鞋,那一定無法真實感受。我必須把自己的鞋脫掉,也就是讓自己回到打赤腳的狀態,才可能真實感受。所以,連脫鞋都是智慧。

活在當下
現在社會太多在講正念、活在當下之類的書籍,的確很吸睛,畢竟我們活到這個時代,真的很慌忙,也不知所措,這些演講、書籍、情緒管理方法可以讓大家抽離所不樂見的生命形態。這麼尋求方法解決當前的困境、心境,的確是件好事,大家會去思惟生命的課題,甚至生命真正的狀態。但,真的很想問我們自己,什麼是當下?大家認知的當下是如何的?怎麼定義活在當下?活在當下,容不容易?
當我們的身體在做什麼事,我們的心(感覺、思維、整個心智活動)也都在同一件事上,而且是在「現在」、「這個時空」的事上,便是活在當下。目前看到社會現象,大都會成為「活在當下」,即便周邊環境的人事物有其需要,我們卻視之不見。我認為那不是「活在當下」而是局限在自己的認知世界,回到第二「看見」,也就是執著在某一點上了。
作者看見自己師父在講課時喝水的情境,深深地被吸引住。即便當下我們在講課,可是當我們要做別的事,整個身心就會由講課轉換到喝水上,全心全意地跟喝水這件事在一起,完成了,又回到當前正進行中的講課上去。這樣的身心合一、活在當下,是必須包含過去、接納過去,對於未來的可能發生也都一樣的接納與涵容在當下的。
如果沒有把過去包含在當下、未來包含在當下,那個切割,就會讓過去和未來都變成了空白。

總結
無論從知道、覺察、接納乃至活在當下,這其中都不是獨立成就的,是一連串的相互運轉的方程式,不能只取其一,不取其二,這樣是會形成另一極端的固著。就如作者提到看見師父喝水這件事,也深深地吸引著我。這樣的細行,甚至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關門,都可以是修練的道場。正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但,我們要牽動的是正面的習慣,還是負面的習慣,這完全取決於我們的選擇。
《黑馬思維》作者陶德‧羅斯(Todd Rose)對於成為「最好的自己」的詮釋:「黑馬追求的不是眾人眼中的成功,而是心中最好的自己的樣貌。你的目標是成為最好的你,而這並不妨礙別人做最好的他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