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之所以為經典——《異鄉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統統在鬧書荒,想找一本我可以好好寫書評及錄 Podcast 的書,卻遲遲沒有心儀的。我找靈感的時候,習慣逛誠品書店的「誠品選書」一區,這裡很常會有打中我想選的類型。有一次的編排讓我開始審視,我是否可以往已經出版很久的書開始著手,像之前的《1984》一樣,擁有不管過多久,都常駐在大家心中的經典。
異鄉人 封面
關於《異鄉人》這本書,開頭以主角母親去世拉開序幕,但主軸並不是圍繞在母親如何去世,而是主角面對母親去世的反應。由於母親晚期一直都住在療養院,導致主角在喪禮期間,並沒有立即表現出任何情緒,反倒是母親療養院的朋友們,各個都悲傷到不能自己,連在要為母親鎖棺材這個關鍵的時候,主角也並未去見母親最後一面,而是直接請工人上鎖。
與其說不悲傷,不如說主角在重新審視自己與母親的關係,也或是在尋找該如何悲傷的理由。回到工作崗位後,依舊是努力工作,也認識一位叫雷蒙的鄰居,個性比較火爆,很常與人起衝突。有一次他們去海邊找一對夫妻檔遊玩,在海灘遊玩的時候,遇到雷蒙之前的仇家。衝突中,主角不小心誤射一位仇家,當下因為陽光刺眼,不確定對方是否倒下,所以又連開了四槍。故事到這裡真是讓我震驚呆了,為何一個我以為在講述親情和遠離家鄉的鄉愁,最後居然又變成犯罪凶殺案!
這本書最重要的部分,就在於對主角的審判。通常判斷犯人是蓄意謀殺或是基於自我防衛的開槍,在那個時代(大約於 1940 年左右)背景,還是有很巨大的差別。主角的律師是由法院指派,審判前,他一直希望主角不要說話,讓他跟檢察官討論即可。就像別人正在決定你的人生接下來該往哪個走向,卻不讓你有話語權。
開庭時,原告並不是聚焦在凶殺案的本身,而是針對主角整個人生去調查,並擅自的加以定義,甚至請了當時參加喪裡的人,一同指出主角在喪禮當下除了無悲傷的面貌之外,最後一面也不願見到母親。
我們可以發現,整部書雖然很常有主角的內心想法,但當它需要跟世界表達他的想法時,他卻被剝奪了這個機會。只有在問到一些既定事實時,才讓主角回答 yes or no。最後主審及陪審團決議宣判:將主角斬首示眾。雖然有上訴機會,但已經不是書中的重點了。這樣的宣判,等同是在沒有主角的參與下,就決定了生死。
隨著時代的演進,審判加害者是否有罪,會經過越來越多程序,要求越來越多的證據。若單就從過去行為判斷犯人的每個動作,無疑是給每個人貼上標籤(標籤理論)。即使他想要做點改變,也會因為身上已有的標籤,被誤會後還是心灰意冷,最後還是犯案了。
與每個人的相處的時候,我們應該試著不以人廢言,尊重每個人完整表達自己的權利,這才是民主的真諦。(我的結論超展開 XD)
Podcast好聽版在這裡 點起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作者養成買書的習慣,大約十年左右,類別涵蓋小說、歷史、經濟、犯罪、和理財,希望透過自身觀點加上書中內容結合成統統社畜中的特殊書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直以來桐野夏生的書就像是我私藏的口袋名單一樣,她不像村上春樹、東野圭吾,一亮出名號大家就知道的聲名顯赫作家,而像是默默地在角落守著自己黑暗族群的教主一樣,窺探出手時機,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吞下領地。翻開她的作品集,就像是一本黑暗能量指導冊,希望告訴你,你的黑暗並不孤單。
我逛信義誠品走到日本文學書牆的面前時,發現竟然有一整列的《人間失格》。這本書不是跟《哈利波特》一樣分了七集,而是光是出版的版本書就足以讓它佔據一整列書架!雖然當下勾起了我的興趣,但始終沒有更進一步看下去。直到最近,才在台灣雲端書庫再度映入我眼簾,才一鼓作氣看完。
我想大家每次在逛誠品的時候,總是會鎖定幾個區域逛。就像行銷學有說過,你只需要給消費者兩到三個方案選擇即可,如果給太多選項會造成消費者選擇困難,最後乾脆直接放棄購買。我每次在晃一大圈誠品後,總是會駐足幾個區域,而犯罪相關的書籍就是我一定會停留的一區。
從小到大學的時候,求學過程中都沒有接觸到什麼外國經典文學,舉凡卡謬、海明威、瑪格麗特等等,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作者對我來說都相當陌生。包括這篇介紹到的歐威爾,當初我對於這本早在 1948 年就橫空出世的經典完全不知曉。誘發我看這本書有幾個原因:第一,是中國的集權統治;第二,也最重要的一點⋯⋯
東野圭吾的作品,曾經在我人生中佔了一定的份量。那時候舉凡標榜著他的書,我幾乎都會馬上入手,《白夜行》、《冷酷的代課老師》、《我殺了他》等等,和最近出版的《希望之線》。老實說,會被他的作品打中,是因為當時沉迷於推理及兇殺相關的劇情。隨著時間的推進,跟著東野圭吾的脈絡,會發現他希望自己可以慢慢突破框架⋯
前面我們有聊過兒童犯罪、囚禁犯罪,甚至也透過加害者及被害者的遺族去討論犯罪的各種面向及心理狀態。這次我翻找書本的時候,瞥到這本《屍體在說話》,當下就決定排開所有正在閱讀中的書,專心鑽研這本。 本書作者是在日本法醫界執業超過三十年的「法醫之神——上野正彥」。每一個故事都是他在工作解剖中實際遇到的經歷。
一直以來桐野夏生的書就像是我私藏的口袋名單一樣,她不像村上春樹、東野圭吾,一亮出名號大家就知道的聲名顯赫作家,而像是默默地在角落守著自己黑暗族群的教主一樣,窺探出手時機,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吞下領地。翻開她的作品集,就像是一本黑暗能量指導冊,希望告訴你,你的黑暗並不孤單。
我逛信義誠品走到日本文學書牆的面前時,發現竟然有一整列的《人間失格》。這本書不是跟《哈利波特》一樣分了七集,而是光是出版的版本書就足以讓它佔據一整列書架!雖然當下勾起了我的興趣,但始終沒有更進一步看下去。直到最近,才在台灣雲端書庫再度映入我眼簾,才一鼓作氣看完。
我想大家每次在逛誠品的時候,總是會鎖定幾個區域逛。就像行銷學有說過,你只需要給消費者兩到三個方案選擇即可,如果給太多選項會造成消費者選擇困難,最後乾脆直接放棄購買。我每次在晃一大圈誠品後,總是會駐足幾個區域,而犯罪相關的書籍就是我一定會停留的一區。
從小到大學的時候,求學過程中都沒有接觸到什麼外國經典文學,舉凡卡謬、海明威、瑪格麗特等等,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作者對我來說都相當陌生。包括這篇介紹到的歐威爾,當初我對於這本早在 1948 年就橫空出世的經典完全不知曉。誘發我看這本書有幾個原因:第一,是中國的集權統治;第二,也最重要的一點⋯⋯
東野圭吾的作品,曾經在我人生中佔了一定的份量。那時候舉凡標榜著他的書,我幾乎都會馬上入手,《白夜行》、《冷酷的代課老師》、《我殺了他》等等,和最近出版的《希望之線》。老實說,會被他的作品打中,是因為當時沉迷於推理及兇殺相關的劇情。隨著時間的推進,跟著東野圭吾的脈絡,會發現他希望自己可以慢慢突破框架⋯
前面我們有聊過兒童犯罪、囚禁犯罪,甚至也透過加害者及被害者的遺族去討論犯罪的各種面向及心理狀態。這次我翻找書本的時候,瞥到這本《屍體在說話》,當下就決定排開所有正在閱讀中的書,專心鑽研這本。 本書作者是在日本法醫界執業超過三十年的「法醫之神——上野正彥」。每一個故事都是他在工作解剖中實際遇到的經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本想跟她說這不是我的錯,但想到我已經跟老闆說過這話了,就忍住沒說。這沒什麼意義。無論如何,人總是多多少少有錯。──《異鄉人》,29 頁。
Thumbnail
《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她如何謀弒母親、婆婆與丈夫》這一本書一點也不是我會想要看的書,那我為什麼要看呢?是啊,為什麼我要看呢?只是因為在別人的書架上看到這本書? 這可以算是報導文學嗎?我只感覺自己閱讀了一個非常理性的文學型態,而這種型態,剛好在我疲憊而且心情沒有很美麗的情況下,提供了一個
Thumbnail
《異鄉人》書評與摘要:主角莫禾梭,面對母親的去世和自己的一切,演繹出他的冷漠和不在乎態度,反映了悲劇所帶來的強迫性審視,同時也彰顯了死亡作為結束和新的開始。
Thumbnail
  他只是同情地看待這一切,看著父權與上層社會的暴力,如何將人們染上暴戾之氣,連同他自己也被捲入其中。他承受,但不是原諒,只是沒有花時間再去追究。   於是故事也由此帶出問題:暴力的惡性循環究竟如何終止?如果生命是一種在時間裡的完成,那麼,剝奪時間不也是相當於剝奪生命?
Thumbnail
懸疑錯亂感十足,但收尾卻為結尾而結尾的一齣電影。 關於幸,與不幸。
果然,看泰絲格里森的小說,看瑞卓利莫拉系列比較對味。 這一本《最後倖存者》屬於較後期的作品,中間我還有好幾本沒看,不過雖然人物關係有點相連,案情是完全獨立的,所以跳著看也沒有任何問題。 《最後倖存者》一開始是一場槍殺案和一場爆炸案,兩宗案件都有一個孩子倖存,接著來到主線,一個富豪家中發生滅門慘案
Thumbnail
故事描述主角默爾索在母親死後犯下一起殺人案件。作為經典文學作品,翻譯之後的文字雖然淺白,但這部作品困難的地方應該是在於我難以理解主角的內心。
Thumbnail
《異鄉人》是我對卡繆的第一次認識,講述了母親的死以及荒謬的審判。卡繆對於存在主義以及荒謬的想法非常有趣,反思這本穿越時代來的價值觀與邏輯問題,審視自身和環境,有如醍醐灌頂。
Thumbnail
不過只是買本書為何要勞師動眾派一堆紀警來殺害他? 主角到底是犯了什麼太歲?分享一本舊書也會被遭來殺身之禍。 到底是班長搞得鬼,還是另有其人,主角與人無仇,何來報仇?
Thumbnail
  最近最喜歡的一本小說,花了三天把它看完,之前在書店很顯眼的位置看到這本書的陳列,看到封面有點猜不到它是一個怎樣的故事,一直沒有購入。前陣子看到了別人的介紹文,終於購入了這本書,真的只能說相見恨晚,真的還好沒有錯過他! 故事描述罹患罹患路易氏體失智症(DLB)的爺爺和喜歡推理小說的孫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本想跟她說這不是我的錯,但想到我已經跟老闆說過這話了,就忍住沒說。這沒什麼意義。無論如何,人總是多多少少有錯。──《異鄉人》,29 頁。
Thumbnail
《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她如何謀弒母親、婆婆與丈夫》這一本書一點也不是我會想要看的書,那我為什麼要看呢?是啊,為什麼我要看呢?只是因為在別人的書架上看到這本書? 這可以算是報導文學嗎?我只感覺自己閱讀了一個非常理性的文學型態,而這種型態,剛好在我疲憊而且心情沒有很美麗的情況下,提供了一個
Thumbnail
《異鄉人》書評與摘要:主角莫禾梭,面對母親的去世和自己的一切,演繹出他的冷漠和不在乎態度,反映了悲劇所帶來的強迫性審視,同時也彰顯了死亡作為結束和新的開始。
Thumbnail
  他只是同情地看待這一切,看著父權與上層社會的暴力,如何將人們染上暴戾之氣,連同他自己也被捲入其中。他承受,但不是原諒,只是沒有花時間再去追究。   於是故事也由此帶出問題:暴力的惡性循環究竟如何終止?如果生命是一種在時間裡的完成,那麼,剝奪時間不也是相當於剝奪生命?
Thumbnail
懸疑錯亂感十足,但收尾卻為結尾而結尾的一齣電影。 關於幸,與不幸。
果然,看泰絲格里森的小說,看瑞卓利莫拉系列比較對味。 這一本《最後倖存者》屬於較後期的作品,中間我還有好幾本沒看,不過雖然人物關係有點相連,案情是完全獨立的,所以跳著看也沒有任何問題。 《最後倖存者》一開始是一場槍殺案和一場爆炸案,兩宗案件都有一個孩子倖存,接著來到主線,一個富豪家中發生滅門慘案
Thumbnail
故事描述主角默爾索在母親死後犯下一起殺人案件。作為經典文學作品,翻譯之後的文字雖然淺白,但這部作品困難的地方應該是在於我難以理解主角的內心。
Thumbnail
《異鄉人》是我對卡繆的第一次認識,講述了母親的死以及荒謬的審判。卡繆對於存在主義以及荒謬的想法非常有趣,反思這本穿越時代來的價值觀與邏輯問題,審視自身和環境,有如醍醐灌頂。
Thumbnail
不過只是買本書為何要勞師動眾派一堆紀警來殺害他? 主角到底是犯了什麼太歲?分享一本舊書也會被遭來殺身之禍。 到底是班長搞得鬼,還是另有其人,主角與人無仇,何來報仇?
Thumbnail
  最近最喜歡的一本小說,花了三天把它看完,之前在書店很顯眼的位置看到這本書的陳列,看到封面有點猜不到它是一個怎樣的故事,一直沒有購入。前陣子看到了別人的介紹文,終於購入了這本書,真的只能說相見恨晚,真的還好沒有錯過他! 故事描述罹患罹患路易氏體失智症(DLB)的爺爺和喜歡推理小說的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