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識的是「鄭成功」?還是「政成功」?打開《決戰熱蘭遮》確認一下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陣子,有名嘴在節目上指出郭董的女兒不知道岳飛是誰,並據此指控這是政府刻意在歷史課綱中去中國化的結果。然而,此說立刻遭到打臉,有人翻出國中歷史課本證明岳飛的大名仍舊在上面。
其實,對我們七年級生來說,岳飛的事蹟是否出現在國中歷史課本上,完全不影響我們認識這位大名鼎鼎的英雄人物。還記得,我生平第一次追的劇,是華視於1988年製作,講述岳飛故事的《八千里路雲和月》。我至今對於由何家勁所飾演的岳飛,在行刑前堅毅不屈的表情,印象深刻。
但問題是:我透過戲劇認識的岳飛及其事蹟,究竟是「歷史事實」還是「歷史解釋」?毫無疑問,戲劇中的岳飛,只是對岳飛的一種解釋角度,並非事實。而劇中特別強化岳飛的民族英雄光環,同時也是國民黨政府試圖透過岳飛形象的塑造,深化民眾光復大陸的決心。
因此,名嘴在抨擊現在學生不知道岳飛之前,應該先自我反思:
我所認識的岳飛,是歷史脈胳裡的岳飛,還是那個經過詮釋與塑造的岳飛?
如果是後者,那他對岳飛的認識,比起不知岳飛之名的學生來說,好不到哪裡。
同樣深受政治性解釋之害,而且跟台灣人息息相關的歷史人物是--鄭成功。有趣的是,在國共分裂以後,鄭成功同時被兩個政權作為政治宣傳的工具。對國民黨來說,由於鄭成功反清復明的主張,恰可拿來宣傳反共復國;而對共產黨來說,趕走荷蘭人的鄭成功,正好是解放台灣的代言人。(詳見陳芳明:〈鄭成功與施琅--臺灣歷史人物評價的反思〉)
那麼,我們該怎麼樣好好認識這一位在台灣歷史上佔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人物呢?我鄭重推薦漢學家歐陽泰的--《決戰熱蘭遮:中國首次擊敗西方的關鍵戰役》。

不同於以往為政治服務的狹隘觀點,歐陽泰以宏觀視野,借鏡全球史、軍事史、東西交通史、氣候史……等多元視角,帶領讀者了解鄭成功與荷蘭人的這一場戰役在近代史上的重要性。
談到近代中國與西方列強之間的戰爭,在我的印象裡,只記得中國早早發明火藥後,除了製作鞭炮外,別無他用;白白把這項發明拱手讓給西方人,任其製成槍砲彈藥,回過頭來打中國。接著,就是鴉片戰爭以降,中國接連被西方壓著打,打得慘不忍睹、跪地求饒的畫面。
然而,歐陽泰站在歷史修正主義者的立場,指出槍砲其實早在十二世紀中葉已在中國出現,在明朝成立以前,便是戰場上的主要武器。事實上,軍事革命是起源於中國,而後傳播至世界各地;直到十八世紀末,歐洲各國才在工業化及經濟革命下突飛猛進,大幅領先亞洲。
所以,十七世紀的鄭荷大戰,中國與荷蘭的科技水平其實相差不多。在戰場上,荷蘭人對於鄭軍所使用的火砲之精良,以及操作火砲技術之精準,感到嘆服,至於鄭軍使用的火槍及軍事紀律,也絲毫不遜色於荷軍。
站在宏觀的角度觀察這段歷史,你不會再被鄭成功的個人光環所迷惑,不會再被有政治意圖的詮釋角度所綁架,從而回歸歷史脈胳,站在東西方交會的高度,重新審視其中的歷史人物。
再者,你會發現這裡的鄭成功 ,和過去為政治服務的鄭成功,形象截然不同:
--鄭成功是收復台灣民族英雄?還是打不贏清朝而退守台灣的戰敗狗熊?
--鄭成功是拯黎民於水火的救星?還是在戰役中任由士兵對平民燒殺劫掠,讓台灣百姓懷念起荷治時稅賦分明、生活安頓的日子的大禍星?
--鄭成功是溫良恭儉的一代儒將?還是脾氣暴躁,動輒處決手下官兵、虐殺荷蘭戰俘、強娶荷蘭牧師的女兒的一代魔頭?
請放心,在歐陽泰的《決戰熱蘭遮》中,你不會見到如此非黑即白的人物價值判斷。他在豐富的中、西方史料的基礎之上,以小說筆法夾敘夾議,盡可能客觀呈現荷鄭戰役的始末,以及鄭成功、荷蘭駐台長官揆一等人的面面觀--兼顧閱讀趣味與歷史事實。
鄭成功雖然是台灣家喻戶曉的人物,但你所認識的鄭成功,是歷史上的鄭成功?抑或是抽離歷史脈胳,為政治服務的「政成功」?不妨打開《決戰熱蘭遮》,親自確認一下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3.3K會員
606內容數
本名洪俊彥。我從不無照駕駛,卻是體制外的小小無照教師,從小學作文到大學寫作--能教就教,不能教就學,學不會就動手寫,寫到有心得再教…… 喜歡書寫飲食經驗、鬼怪短篇、雜感趣聞、叭啦叭啦……等題材。透過我的作品,你將會走訪教育現場、命案現場以及菜市場。歡迎參觀選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鴻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富翁式旅行,不是像大富翁一樣的奢華旅行,而是使用玩桌遊大富翁的方式,隨機決定你要前往的車站;再以該站為圓心,走訪附近一帶。雖然範圍被局限,卻可能會在有限之中,不經意發現過去被錯過的亮點,打開你的眼界。
從小長輩就告訴我們,台灣早期是農業社會,靠牛耕作,基於對牛的感恩,所以不吃牛;等到外省人來了以後,才把吃牛的習慣帶進來。不過,我一直覺得很奇怪,中國自古不是以農立國嗎?為什麼外省人卻要吃牛?讀了《吃的台灣史》,我才恍然大悟……
這位匿名為C.E.S.並且大肆「靠北老闆」的人是誰?他正是東印度公司在台灣的最後一任長官(Frederic Coyett,)以及他的同僚。1662年,他在熱蘭遮城遭鄭軍圍困九個月後,被迫投降,搭船回到巴達維亞。然而,揆一不僅沒有獲得公司體恤,還因為丟失台灣而遭到起訴,甚至被判處死刑……
在台灣的鄭成功廟裡的神像,將鄭成功刻劃成一副氣宇軒昂的姿態。然而,《被遺誤的台灣》中也有一幅鄭成功畫像,我一看差一點吐血……
史蒂瑞知道,此刻再不動手的話,項上頭顱隨即會被割下放進人頭袋,帶回原住民部落展示。然而,同行的甘為霖牧師由於奉行「不可殺人」的戒律,寧可被割頭也不願反擊--如此一來,光憑史蒂瑞和另一位友人的手槍,是不可能擋得了近四十位戰士的!說時遲,那時快--
我對於馬偕與甘為霖兩位牧師遠從西方來到東方半蠻荒的異教世界進行宣教事工,雖然由衷佩服,但更引起我濃厚興致的是他們眼中百餘年前台灣的模樣。 讀過他們的文字記錄以後,我赫然發現--他們親眼所見的歷史事件,和過去歷史課本所上寫以及歷史老師所詮釋的角度,是多麼的不同,對我造成不小的衝擊,刷新我的三觀與史觀。
大富翁式旅行,不是像大富翁一樣的奢華旅行,而是使用玩桌遊大富翁的方式,隨機決定你要前往的車站;再以該站為圓心,走訪附近一帶。雖然範圍被局限,卻可能會在有限之中,不經意發現過去被錯過的亮點,打開你的眼界。
從小長輩就告訴我們,台灣早期是農業社會,靠牛耕作,基於對牛的感恩,所以不吃牛;等到外省人來了以後,才把吃牛的習慣帶進來。不過,我一直覺得很奇怪,中國自古不是以農立國嗎?為什麼外省人卻要吃牛?讀了《吃的台灣史》,我才恍然大悟……
這位匿名為C.E.S.並且大肆「靠北老闆」的人是誰?他正是東印度公司在台灣的最後一任長官(Frederic Coyett,)以及他的同僚。1662年,他在熱蘭遮城遭鄭軍圍困九個月後,被迫投降,搭船回到巴達維亞。然而,揆一不僅沒有獲得公司體恤,還因為丟失台灣而遭到起訴,甚至被判處死刑……
在台灣的鄭成功廟裡的神像,將鄭成功刻劃成一副氣宇軒昂的姿態。然而,《被遺誤的台灣》中也有一幅鄭成功畫像,我一看差一點吐血……
史蒂瑞知道,此刻再不動手的話,項上頭顱隨即會被割下放進人頭袋,帶回原住民部落展示。然而,同行的甘為霖牧師由於奉行「不可殺人」的戒律,寧可被割頭也不願反擊--如此一來,光憑史蒂瑞和另一位友人的手槍,是不可能擋得了近四十位戰士的!說時遲,那時快--
我對於馬偕與甘為霖兩位牧師遠從西方來到東方半蠻荒的異教世界進行宣教事工,雖然由衷佩服,但更引起我濃厚興致的是他們眼中百餘年前台灣的模樣。 讀過他們的文字記錄以後,我赫然發現--他們親眼所見的歷史事件,和過去歷史課本所上寫以及歷史老師所詮釋的角度,是多麼的不同,對我造成不小的衝擊,刷新我的三觀與史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本是我入坑「歐陽泰」(Tonio Andrade)這位學者的第一本著作。 (喜歡到我甚至曾發瘋立志要去耶魯大學找他)
明鄭時期 1644年,李自成的大順農民軍和滿族八旗軍先後攻佔明朝首都北京,明朝部分遺臣在中國南方先後擁立幾位宗室為帝,組織流亡政府,繼續抗清,是謂南明。鄭成功就是當時抗清的一股強大勢力。鄭氏於1658年至1659年出兵金陵失敗後,決定轉進其父鄭芝龍、顏思齊等武裝海商曾經略之臺灣。1661年,鄭成功
Thumbnail
端午節,聯想到大甲鐵砧山劍井的午時水。 我去過劍井多次,但都不是端午節去的,當然沒喝過午時水。   相傳劍井是鄭成功插劍,冒出水。   不過,永曆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荷蘭投降。隔年永曆十六年五月初一,鄭成功發病,永曆十六年五月初八就死了,享年39歲。
Thumbnail
提到台灣文學研究史,自然得提到葉石濤及其《台灣文學史綱》。
許倬雲先生從大歷史的角度論述「華夏」,這個在哈拉瑞眼中的「互為主體的真實」究竟是什麼?去繁就簡的論述裡仍可辨認出字裡行間對大中國華夏共同體以及儒家思想濃濃的情懷。
Thumbnail
若依河洛人的造神原則,論理李登輝是該被封神的。光是其帶領台灣從威權轉型民主,就已是創中華文明,千古未有之功業。就此,更帶領台灣人走出了中國歷史,有如無間地獄的輪迴怪圈。因此《河洛造神》系列歷史小說,敝人寫完第四部的《開台聖王鄭成功》後,打算續寫第五部《台灣民主先生李登輝》。謹以此文,作序。
Thumbnail
我想認不認識岳飛不重要,但「臺灣人一定要認識湯德章」──女老師總是跟學生這麼說。 湯德章紀念公園,位於臺南市中心一座七路交匯的圓環,公園裡的湯德章半身銅像所面對的中正路,去年「才」改名為湯德章大道。1947年3月13日,湯德章在這裡(昔稱民生綠園)被槍決。2014年臺南市政府將這天訂為「臺南市正義
Thumbnail
二二八事件,重創原本期盼回歸祖國的臺灣人民對國民政府的期待,成為臺灣歷史無法抹去的悲慘一頁。
電影周處除三害的原型是1980~1990年代的台灣槍擊要犯,剛好呼應中國現在開始面對的經濟泡沫重演。 但是當時的台灣,省長民選、阿扁上任,雖然引入黑道治國,但同時處裡了政治轉型,從外來殖民政權的中國國民黨手中,變成台灣本土政治勢力崛起。鄭太吉當選屏東議長進入政壇,槍殺黑道友人被判刑槍決,然後李登輝
Thumbnail
鄭國迎戰天子的軍隊,憑着適當的戰術運用,輕鬆地大獲全勝⋯⋯
Thumbnail
這本是我入坑「歐陽泰」(Tonio Andrade)這位學者的第一本著作。 (喜歡到我甚至曾發瘋立志要去耶魯大學找他)
明鄭時期 1644年,李自成的大順農民軍和滿族八旗軍先後攻佔明朝首都北京,明朝部分遺臣在中國南方先後擁立幾位宗室為帝,組織流亡政府,繼續抗清,是謂南明。鄭成功就是當時抗清的一股強大勢力。鄭氏於1658年至1659年出兵金陵失敗後,決定轉進其父鄭芝龍、顏思齊等武裝海商曾經略之臺灣。1661年,鄭成功
Thumbnail
端午節,聯想到大甲鐵砧山劍井的午時水。 我去過劍井多次,但都不是端午節去的,當然沒喝過午時水。   相傳劍井是鄭成功插劍,冒出水。   不過,永曆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荷蘭投降。隔年永曆十六年五月初一,鄭成功發病,永曆十六年五月初八就死了,享年39歲。
Thumbnail
提到台灣文學研究史,自然得提到葉石濤及其《台灣文學史綱》。
許倬雲先生從大歷史的角度論述「華夏」,這個在哈拉瑞眼中的「互為主體的真實」究竟是什麼?去繁就簡的論述裡仍可辨認出字裡行間對大中國華夏共同體以及儒家思想濃濃的情懷。
Thumbnail
若依河洛人的造神原則,論理李登輝是該被封神的。光是其帶領台灣從威權轉型民主,就已是創中華文明,千古未有之功業。就此,更帶領台灣人走出了中國歷史,有如無間地獄的輪迴怪圈。因此《河洛造神》系列歷史小說,敝人寫完第四部的《開台聖王鄭成功》後,打算續寫第五部《台灣民主先生李登輝》。謹以此文,作序。
Thumbnail
我想認不認識岳飛不重要,但「臺灣人一定要認識湯德章」──女老師總是跟學生這麼說。 湯德章紀念公園,位於臺南市中心一座七路交匯的圓環,公園裡的湯德章半身銅像所面對的中正路,去年「才」改名為湯德章大道。1947年3月13日,湯德章在這裡(昔稱民生綠園)被槍決。2014年臺南市政府將這天訂為「臺南市正義
Thumbnail
二二八事件,重創原本期盼回歸祖國的臺灣人民對國民政府的期待,成為臺灣歷史無法抹去的悲慘一頁。
電影周處除三害的原型是1980~1990年代的台灣槍擊要犯,剛好呼應中國現在開始面對的經濟泡沫重演。 但是當時的台灣,省長民選、阿扁上任,雖然引入黑道治國,但同時處裡了政治轉型,從外來殖民政權的中國國民黨手中,變成台灣本土政治勢力崛起。鄭太吉當選屏東議長進入政壇,槍殺黑道友人被判刑槍決,然後李登輝
Thumbnail
鄭國迎戰天子的軍隊,憑着適當的戰術運用,輕鬆地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