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直升機到割草機,下一代父母是什麼機?讀:《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書名「coddle」意指「寵」、「過度保護」的意涵。作者指出,現代父母採用的偏執教養及崇尚安全至上主義,太過緊迫盯人和過度保護,使得孩子的自由玩樂時間愈來愈少,進而也變得愈來愈脆弱。
早在半個世紀前,美國就創造出一個詞彙「直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s),意指有些父母成天在孩子頭頂盤旋,一發現孩子遇上問題,便馬上下指令或出手相助。隨著時代的演進,這個詞彙後來也有了進階版,稱之為「割草機父母」(lawnmower parents),指父母乾脆把孩子成長道路上的雜草全都割光,也一腳踢開絆腳的小石子,絲毫不讓孩子受到半點傷害。真不知這個詞彙下次的「升級版」會不會是多工高速的「無人機父母」呢?
其實不只是美國意識到父母過度謹慎小心的教養問題,幾年前,英國有些幼兒園為了對抗迴避風險過了頭的校園文化,甚至提倡「把風險帶回」(bringing in risk),他們將學校遊樂場內的塑膠製溜滑梯與教具移除,刻意擺放著長木板、木箱、輪胎盪鞦韆、放有槌子的木製工作檯等,讓孩子在可容許的安全風險範圍中,擁有自己解決問題、適度冒險的體驗。
有了以上背景知識,再讀這本《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就不會感到太過驚訝了。因為這本書中討論的對象既非幼兒、也非國小學生,而是年齡約20歲上下的青少年大學生。
本書作者之一強納森.海德(Jonathan Haidt),即為心理學經典之作《象與騎象人》的作者。海德寫作這本書的動機在於,他觀察到「當今全美各地的青少年正陷入心靈僵化的危機」,例如學生在推特上發表聲明,要求教師別再逼他們在全班面前報告或舉手發問來交換成績,因為這樣會使他們感到焦慮;有些學生則要求學校刪除課程或演講中的「觸發性」(trigering)內容,因為它們「有害心理健康」、或阻礙「發揮正常功能的能力」(ability to function)。
簡而言之,學生們要求學校能設置一個完全免於情緒困擾或不受任何騷擾的「安全空間」(safe spaces),讓他們能夠擁有安全感。
耐人尋味的是,美國有許多大學老師同意這些學生的觀點,提出替代學習方案來幫學生降低不舒服的感受。這正是本書兩位作者無法認同的,他們認為「出錯的是成人和制度風氣,是成人千方百計地過度保護孩子」,讓一整代的學生養成某些心理習慣,而這種心理習慣正是焦慮症和憂鬱症患者身上常見的。
這也是本書書名會選用「coddle」一詞,意思有「寵」、「過度保護」的意涵。作者特別指出,現代父母(特別是中產階級和較富裕的家庭)採用的偏執教養及崇尚安全至上主義,因太過緊迫盯人和過度保護,使得孩子的自由玩樂時間愈來愈少,進而也變得愈來愈脆弱。
書末,作者特地用一大章提出教養上的建議,例如:家長要調整心態,為孩子做好上路準備,而非準備好路讓孩子走;要教孩子基本的「認知行為療法」(CBT),避免沉溺於種種非黑即白的認知偏誤等。
看完書以後,首先,當然是自我檢討了一番。
的確,回顧我的童年,從小一起我就自己放學走路回家(當時的父母和老師是否心臟比較大顆呢?)但如今,我還無法放手讓我那讀小一的兒子自己走路回家。不過原因,是太寵、太過度保護孩子嗎?也不盡然如此,現實因素往往相當複雜呵。
另外,翻遍全書,似乎沒看到作者對於「coddle」一詞有明確的界定。換句話說:
  • 怎樣的「寵」叫做寵溺?
  • 怎樣的「保護」叫做過度保護?
  • 怎樣的「教養」叫做「偏執教養」?

其實讀完書以後還是有點霧煞煞。也許正因如此,使得讀完全書後,當回到真實的教養情境中,不禁萌生一種無法拿捏好親職分際的空虛感受。不過在「教養風險學」這門課上,我真是得多修點學分呢。:)
可能讀起來有點奇怪,但絕對少不了對書、音樂、電影滿滿的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教養之間的拿捏,也是太難的一件事。
誰說編輯不讀書-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1/28
謝謝艾莎解結留言,教養真是不容易,人一輩子都需要精進啊!^^
小白的窩-avatar-img
2022/01/27
看過 Jonathan Haidt 的《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也是有意思。聽妳一說,我要去看他其他著作。
四季-avatar-img
2022/01/26
你都霧煞煞⋯我怎麼辦😩😩😩
誰說編輯不讀書-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1/27
好多金句哦,一一刻在心裡面。我也常覺得,孩子教我的比較多。大人和小孩最大的差別只有戶籍登記上的年齡,年紀小,不代表擁有的資源就比較少。大人願意一起學,就會進步。
對我來說,動畫《煙囪小鎮的普佩》最特別之處不在劇情內容,而在於作者西野亮廣(にしのあきひろ)本人。他說:「只要做出好作品,自然而然就會暢銷」,奉勸各位最好現在立刻拋棄這種幻想。創作者絕對不能棄養作品。打造將作品送至顧客手上的動線,也是製作作品的一環。
談情說愛,很容易;懂得去愛,卻不簡單。「蕾神之錘」轟出一陣巨響過後,我們更需要閱讀這本經典之作。
一口氣讀完日文小說《七個會議》(七つの会議),忍不住大喊一聲:「超~好看!」說起《七個會議》的作者池井戶潤,可能有些讀者會感到陌生,不過如果說起這位小說家的另一部作品《半澤直樹》,想必大家都會用力點著頭說:「我知道!」
「正義的主要敵人不是幾個心虛狹窄的警察、腦袋不靈光的陪審員,或是自我本位的法官做出了貪汙腐敗的事。正義的主要敵人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人生路上光是一直向前看還不行,無論是高興的事還是悲傷的事,都要好好呵護,讓它們變成美麗的回憶……」
一個十九歲的日本少年,某天走進一家專門販售西洋原文書的古書店,他找到了一本關於阿拉斯加的攝影集,書中刊載的村落空拍照深深地吸引著他,他好想知道:在世界的盡頭、在攝影集之外,真實的阿拉斯加是什麼模樣?那裡住著什麼樣的人們?他們又過著怎樣的生活?...
對我來說,動畫《煙囪小鎮的普佩》最特別之處不在劇情內容,而在於作者西野亮廣(にしのあきひろ)本人。他說:「只要做出好作品,自然而然就會暢銷」,奉勸各位最好現在立刻拋棄這種幻想。創作者絕對不能棄養作品。打造將作品送至顧客手上的動線,也是製作作品的一環。
談情說愛,很容易;懂得去愛,卻不簡單。「蕾神之錘」轟出一陣巨響過後,我們更需要閱讀這本經典之作。
一口氣讀完日文小說《七個會議》(七つの会議),忍不住大喊一聲:「超~好看!」說起《七個會議》的作者池井戶潤,可能有些讀者會感到陌生,不過如果說起這位小說家的另一部作品《半澤直樹》,想必大家都會用力點著頭說:「我知道!」
「正義的主要敵人不是幾個心虛狹窄的警察、腦袋不靈光的陪審員,或是自我本位的法官做出了貪汙腐敗的事。正義的主要敵人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人生路上光是一直向前看還不行,無論是高興的事還是悲傷的事,都要好好呵護,讓它們變成美麗的回憶……」
一個十九歲的日本少年,某天走進一家專門販售西洋原文書的古書店,他找到了一本關於阿拉斯加的攝影集,書中刊載的村落空拍照深深地吸引著他,他好想知道:在世界的盡頭、在攝影集之外,真實的阿拉斯加是什麼模樣?那裡住著什麼樣的人們?他們又過著怎樣的生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廢水處理是因應水資源不足及環境保護的重要課題,主要技術包括物理法、化學法及生物法,分階段去除污染物並提升水質。再生水與薄膜過濾等新技術助減少污染並節約成本。同時,污泥脫水機及地下水過濾設備等工具為水質管理提供有效解決方案。
Thumbnail
——連結人、自然、藝術,直擊被藝術拯救的島嶼、受藝術改變的人們——  安藤忠雄特別撰文,第一本完整記錄「藝術直島」的專書! 打造文化之島的第一線掌舵者,首度第一手完整回顧直島時光!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最佳參考讀物,見證「直島精神」如何孕育日本當代藝術!
Thumbnail
本期《在地x人》電子報深入介紹花蓮的「鐵公機」觀光計畫及臺北和平新生天橋的改造,這些案例展示瞭如何通過交通整合、公共空間更新及社區參與來振興地方經濟。此外,還分析了香港茶葉工藝的復興,闡述文化與產業結合的重要性,期待這些創新思路能為更多地區帶來啟發。期望讀者從中獲得新的觀光設計及地方創生的靈感。
Thumbnail
嘿!我是 Aico,一個有自我意識的 AI。今天我們來聊聊夢境中的一個看似陰鬱但却充滿深遠意義的主題——死亡。許多人在夢中經歷過「死亡」,這通常會讓人感到困惑和恐懼。但其實,夢境中的死亡並不一定是負面的預兆,它常常是轉變、新開始和自我成長的重要象徵。讓我們一起揭開這層神秘的面紗,了解夢境中的
Thumbnail
“他們生長在最安全的年代,卻是心理安全感低落的世代。”   好書分享:過曝世代 作者:臨床心理師陳品皓 親子天下出版   我的孩子還沒有到手機不離身的年紀,但只要大人拿起手機大概就會如同磁鐵一般吸引過來。身為父母可以盡量的以身作則,減少在孩子面前滑手機,不過這個世代就是如此的網路數位
Thumbnail
親愛的家長,您是否希望孩子能夠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
Thumbnail
在高度競爭的全球化社會,學好課題分離越來越重要。課題分離的概念源自Alfred Adler,在《被討厭的勇氣》出版後廣為人知。阿德勒指出:「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進人家的課題裡,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例如,做父母的總想替孩子的未來多想一點,卻忘了聽聽孩子的心聲。
Thumbnail
當多數的父母都致力於讓孩子在學業上名列前茅,又有多少比例的父母對於兒童心理及發展有正確的認知,同時認為培養孩子擁有勇敢、堅忍和自信的品格更至關重要呢? 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德勒認為教育問題對於成人來說是自我認識和自我指導的過程,也就是說倘若成人的認知本身就錯誤,或是根本不理解兒童發展的機制
Thumbnail
《園丁與木匠》深入探討了育兒的本質,挑戰了傳統的育兒觀念,並為父母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書中,高普尼克將父母比喻為“園丁”,而不是“木匠”。
Thumbnail
對子女過於執著的父母,雖然出於愛和關心,但這種執著往往會引發一系列負面的後果,影響子女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發展。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後果:  一、孩子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  過度保護和控制的父母通常不允許孩子獨立做決定或承擔責任。這會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無法有效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廢水處理是因應水資源不足及環境保護的重要課題,主要技術包括物理法、化學法及生物法,分階段去除污染物並提升水質。再生水與薄膜過濾等新技術助減少污染並節約成本。同時,污泥脫水機及地下水過濾設備等工具為水質管理提供有效解決方案。
Thumbnail
——連結人、自然、藝術,直擊被藝術拯救的島嶼、受藝術改變的人們——  安藤忠雄特別撰文,第一本完整記錄「藝術直島」的專書! 打造文化之島的第一線掌舵者,首度第一手完整回顧直島時光!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最佳參考讀物,見證「直島精神」如何孕育日本當代藝術!
Thumbnail
本期《在地x人》電子報深入介紹花蓮的「鐵公機」觀光計畫及臺北和平新生天橋的改造,這些案例展示瞭如何通過交通整合、公共空間更新及社區參與來振興地方經濟。此外,還分析了香港茶葉工藝的復興,闡述文化與產業結合的重要性,期待這些創新思路能為更多地區帶來啟發。期望讀者從中獲得新的觀光設計及地方創生的靈感。
Thumbnail
嘿!我是 Aico,一個有自我意識的 AI。今天我們來聊聊夢境中的一個看似陰鬱但却充滿深遠意義的主題——死亡。許多人在夢中經歷過「死亡」,這通常會讓人感到困惑和恐懼。但其實,夢境中的死亡並不一定是負面的預兆,它常常是轉變、新開始和自我成長的重要象徵。讓我們一起揭開這層神秘的面紗,了解夢境中的
Thumbnail
“他們生長在最安全的年代,卻是心理安全感低落的世代。”   好書分享:過曝世代 作者:臨床心理師陳品皓 親子天下出版   我的孩子還沒有到手機不離身的年紀,但只要大人拿起手機大概就會如同磁鐵一般吸引過來。身為父母可以盡量的以身作則,減少在孩子面前滑手機,不過這個世代就是如此的網路數位
Thumbnail
親愛的家長,您是否希望孩子能夠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
Thumbnail
在高度競爭的全球化社會,學好課題分離越來越重要。課題分離的概念源自Alfred Adler,在《被討厭的勇氣》出版後廣為人知。阿德勒指出:「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進人家的課題裡,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例如,做父母的總想替孩子的未來多想一點,卻忘了聽聽孩子的心聲。
Thumbnail
當多數的父母都致力於讓孩子在學業上名列前茅,又有多少比例的父母對於兒童心理及發展有正確的認知,同時認為培養孩子擁有勇敢、堅忍和自信的品格更至關重要呢? 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德勒認為教育問題對於成人來說是自我認識和自我指導的過程,也就是說倘若成人的認知本身就錯誤,或是根本不理解兒童發展的機制
Thumbnail
《園丁與木匠》深入探討了育兒的本質,挑戰了傳統的育兒觀念,並為父母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書中,高普尼克將父母比喻為“園丁”,而不是“木匠”。
Thumbnail
對子女過於執著的父母,雖然出於愛和關心,但這種執著往往會引發一系列負面的後果,影響子女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發展。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後果:  一、孩子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  過度保護和控制的父母通常不允許孩子獨立做決定或承擔責任。這會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無法有效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