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不是一本談教養或照顧孩子的書,這裡不會教你怎麼教小孩如廁或斷奶。而是一本談如何建立關係的書。對你來說,當父母應該是什麼感覺呢?不管你已經有小孩、準備有小孩、或是單身,我們都已經被加裝了一套”父母外掛”,這是從哪裡來的呢?就是來自我們的父母,不管我們的父母是怎麼照顧我們的、童年過的如何,我們都曾手把手的被教導「如何當忙父母」,而且是以當孩子的角度,學習來的。

奠定基礎

打從一開始,就把嬰兒當人看,而不是個可以有效率的對待、處理或改正的代辦事項。才能培養終身的關係。

等你當了父母就會懂

常從父母或是已經生小孩的朋友口中聽到這句話。為人父母的壓力及無力,是無法用任何事情比擬的。但這句話卻也代表著,我們若不做些功課,思索自己想成為怎樣的父母,便會下意識的使用前面所說的”父母外掛”來執行教養任務。我們從父母那邊傳承過來的,可不只有血緣。
想像一個情景,上班忙了一天回到家,你的3歲孩子在餐桌又第100次的在餐桌上打翻了東西,父母直覺反應ㄧ定是一句:「你到底在幹嘛?!」因為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你馬上想到又要多花時間收拾而生氣,卻忘了以孩子身高的視角,桌上的餐碗看起來有多高,多容易打翻。人的預設父母模式,就是自己小時候,遇到相同情形,爸媽的反應。沒錯!我們正在不自覺的變成你不喜歡的那種父母。當然不是說每個人的父母都做得不好,我們都知道他們已經盡力了,但心裡一定多少留存著不喜歡他們對你的態度、言語、甚至是肢體動作。人們常常在罵完孩子後,發現自己口中說出和自己父母一模一樣的話。所以我們必須要回顧自己的過往,看看在與孩子相同年紀的自己,有什麼樣的感受。
自己會常失控發火的情況,是最好的切入點。因為憤怒或走避可以讓你不用面對躲在後面的情緒。也許這憤怒來自小時候的你,並不是針對你的孩子。
無論孩子多大,他都會以行動來提醒你,你在那個年紀所經歷的情緒。
所以第一步(也是最難的一步),承認並重新感受自己童年時期的情緒,才不會把你不想傳承給孩子的部分交棒下去。

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

別對著暴哭的孩子(或崩潰的另一半)講道理。先接受孩子的情緒,陪伴他以安全的方式發洩情緒,等情緒緩和後,才是處理事情的時機。通常這時候事情也都解決一半了。

如何有效的吵架

別害怕爭吵,每個家庭一 定都會有這樣的時刻,吵架也是溝通的一種模式。但有幾點原則可以依循,避免陷入無謂的爭吵。
  1. 清楚爭論的主題
  2. 讓雙方有機會表達對這個衝突的感受
  3. 解決問題的方式
練習用我陳述句說話:
A.你滑手機時,都不回我的話,我覺得很受傷。(談論自己的感覺)
B.你都一直滑手機。(指責和定型)

培養善意 (在好的感受撲滿裡投錢)

發火吵架完也不需要陷入後悔和慚愧的自我批評,平時要多累積好的互動,這樣孩子或另一半在你們吵架時,還有一些好的回憶可以陪伴他們(要是能想到的都是壞事,那就糟糕了)。所謂好的互動,不是獎勵送禮,而是回應對方尋求關注的要求

公司談效率,回家談感受

有時我們下班回家,尚未從工作模式切換過來。總是催促著孩子趕快吃飯,趕快洗澡。孩子們總是會更煩躁不安,要是把回家的行程也當成工作在執行,只求效率,那會讓家人之間的情感越來越淡。家,是談愛和感受的地方。預留更多的時間等孩子,其實他們要的很簡單,只要父母認真聽他們說話,並且不給予是非對錯判斷,當孩子獲得足夠的關注時,便不會一直黏著你。
孩子所需要的,是父母成為包容他們感受的容器。
然這在你自己也很生氣的時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父母必須先接受自己也是個人,也會有情緒。當覺得自己很生氣快要失控時,可以先離開現場,等到自己能控制時,再平心靜氣地去"確認孩子的感受",並讓孩子知道你是理解並在乎的。
別要求快樂,孩子不需要隨時都是快樂的。
以前父母的態度是小孩子有耳無嘴,大人說話小孩子沒有插話的份。但如果試想自己在一段關係裡,對話永遠是單方向的,你永遠沒有回話或發表意見的份。無論對方是伴侶或是上司下屬。你在這樣的關係裡會快樂嗎?會有歸屬感嗎?

你希望孩子乖嗎?

什麼是乖?聽話不找麻煩不發表意見就是乖,孩子很乖讓我們能有效率地進行下一個任務。這個社會就是獎勵著乖巧聽話不思考的人們,才會演變到會擔心AI搶走人類工作的地步。你再乖都比不上機器人,他不但聽話還沒有情緒也不會累呢!但過度獎勵乖巧的孩子,會讓他為了贏得你的愛而失去了自己。對我來說,家庭應該是一個可以包容各種孩子成為他自己的空間,是每一個家庭成員的避風港。孩子聽話時,我感謝她的體貼;孩子不聽話時,我更欣賞她反抗權威的勇氣。(當然前提是我也心情不錯....)

育兒的意義

對你來說,當父母是什麼樣子的?在前幾年的確是大量的體力活和睡眠剝奪(如果你問孩子3歲以前的我,我會願意付出一切換取可以連續睡覺超過4小時的夜晚)。如果只是將孩子餵飽穿暖,食衣住行方面的照顧。那你可能太小看自己了。父母對於孩子的照顧、尊重與關注,都是對親子關係的投資,也是孩子未來的 。若他知道自己是重要的,講話有人聽的,傷心有人在乎的,那他將會擁有強大的信念去面對生活的挑戰。

後記

對於所有父母、準父母或是每一個在乎親密關係的人,這本書都會給予你一定程度的安慰。知道自己的情緒之結是從何而來,總有一天會找到方法解開它。也許有一天能和自己的父母和解(或是自己在心中原諒),都能讓你的人生更輕鬆。育兒從來都不是一條容易的路,尤其在現代的社會中更為艱難,這本書能讓你面對自己與孩子時,更有信心。
有最好的父母,但有為了孩子改變的父母。
avatar-img
13會員
25內容數
--在閱讀路上是一個我分享閱讀心得的部落格-- 書本是搭建樓梯的磚。 在世界的盡頭,帶我走向通往真實世界的大門。 -楚門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粉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一種新的工作心態,如果你對於工作不滿意,對於現在的生活不滿意,也許代表你的心態需要做些調整。斜槓不是要你不務正業、搞兼職或創業,是一個讓你可以分出人生中重要事物心法。讓你能夠找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點,提高人生滿意度,不管你現在幾歲,都來的及做一個斜槓青年!
閱讀自傳,就像從頭體驗了另一個人的人生。這是一封馬修麥康納寫給生命的情書。
功成名就人人愛,但你有想過背後的原因嗎?比別人擁有的更多就會更快樂嗎?凡事都要求第一的人生,何時才能看到終點。讓英倫才子 艾倫‧狄波頓來為你解答。
金錢能買到生活必需品、房子車子到身分地位,金錢能買到名校入學資格,監獄裡較好的牢房,金錢能買到優先權、生育權到命名權。當資本主義逐漸擴張成為資本社會時,會影響其他的價值觀嗎?在追求個人財富時,該抱持著多少道德觀呢?利己主義有錯嗎?
這是一本關於人生選擇的小說,你對於過去的選擇會後悔嗎?若有時間機你想要回到過去的某一天嗎?在午夜時,一座神秘的圖書館,開啟了一扇通往過去及未來的門,你敢拿起一本不同的人生劇本走進去嗎?午夜圖書館,給後悔猶豫及對人生不滿的一個second chance。
思考整你學告訴你如何把小點子醞釀成屬於你的獨特想法,我認為就是用筆記本當成自己的儲思盆,當成點子的家,當你有意識地從腦中移出想法,也是幫腦袋減壓,空出更多的記憶體來思考,當各種想法在裡面旋轉碰撞時,讓時間為你綻放出屬於你的創意火花。
這是一種新的工作心態,如果你對於工作不滿意,對於現在的生活不滿意,也許代表你的心態需要做些調整。斜槓不是要你不務正業、搞兼職或創業,是一個讓你可以分出人生中重要事物心法。讓你能夠找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點,提高人生滿意度,不管你現在幾歲,都來的及做一個斜槓青年!
閱讀自傳,就像從頭體驗了另一個人的人生。這是一封馬修麥康納寫給生命的情書。
功成名就人人愛,但你有想過背後的原因嗎?比別人擁有的更多就會更快樂嗎?凡事都要求第一的人生,何時才能看到終點。讓英倫才子 艾倫‧狄波頓來為你解答。
金錢能買到生活必需品、房子車子到身分地位,金錢能買到名校入學資格,監獄裡較好的牢房,金錢能買到優先權、生育權到命名權。當資本主義逐漸擴張成為資本社會時,會影響其他的價值觀嗎?在追求個人財富時,該抱持著多少道德觀呢?利己主義有錯嗎?
這是一本關於人生選擇的小說,你對於過去的選擇會後悔嗎?若有時間機你想要回到過去的某一天嗎?在午夜時,一座神秘的圖書館,開啟了一扇通往過去及未來的門,你敢拿起一本不同的人生劇本走進去嗎?午夜圖書館,給後悔猶豫及對人生不滿的一個second chance。
思考整你學告訴你如何把小點子醞釀成屬於你的獨特想法,我認為就是用筆記本當成自己的儲思盆,當成點子的家,當你有意識地從腦中移出想法,也是幫腦袋減壓,空出更多的記憶體來思考,當各種想法在裡面旋轉碰撞時,讓時間為你綻放出屬於你的創意火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