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有記憶中媽媽的樣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孩子小時候,能夠發出聲音,牙牙學語,我們會他感到開心,當學會認識一個字,一個句子,我們會感到開心。
漸漸的孩子大了,學習成績好,平安長大,我們感到開心。看到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能獨立的面對很多事物,我們也會感到開心。
近年回家看媽媽,看她逐漸逝去的記憶,很多事忘記了,也有些回憶錯亂了,可是今天一回家,媽媽一看到我,就問說,你的包包怎麼不見了,那個咖啡色的...
我聽了之後很開心,原來媽媽記得,也都有在關注我。我跟媽媽說:包包壞了我換了一個,原來妳都有在注意耶!
我想過去她一定也曾為我的成長點滴感到開心,但也曾為我的年少輕狂多了一些擔心、煩心。
至少,今天我看到媽媽記得我的包包換了,我覺得開心,看她吃我準備的東西也覺得開心。
前幾天有機會陪陪大女兒,對照今天看到媽媽,其實感覺看到是生命的循環,我想媽媽將要回到生命最初的樣貌,那個曾經都還沒被概念、世間的觀點標籤影響的純然。
我相信,媽媽的記憶清除的越乾淨,對這個世界的留戀就越少。媽媽~~記得的很好,忘掉的也都剛剛好,不用擔心,我也相信妳已經比較不會擔心了,因為現在無論發生了什麼事,看到妳總是微笑的。
現在只要看到妳,你不一定要做什麼,我都會很開心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會員
38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生命剪輯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女兒休假來到中部,約好一起去埔里走走,出發時她拿了口香糖給我,我接過口香糖塞到嘴巴的那一刻,想到好久沒有吃口香糖了。 仔細回想,有多久沒吃了呢?為什麼不再吃了呢?那之前又為什麼會吃呢? 現在回想,抽煙是一個習慣,嚼口香糖也是一個習慣,而現在不需要這些,不過也只是另一個習慣。
約莫兩週前,開車回家,車位是機械式的,已經習慣的角度,也很熟悉的每天就這樣倒進去。 那天帶著大包小包的物品,在升上機械車位時,就把車子直接倒進車位,剎時後輪陷在未升起的車位中,當下嚇了一大跳。 這是特別的經驗,原來可以透過覺察跟刻意的練習,來消除恐懼或創傷的經驗。
到花蓮來看大女兒,她在一家全省連鎖的鞋業工作,中午吃飯時她跟我分享目前已經停抗憂鬱藥一段時間了(女兒前一陣子有跟我說,自己有些焦慮、壓力、失眠的狀況而就診服藥)。 我問:那有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或不適應的地方?她說沒有,就有時候會晚一點睡,但已經不用靠藥物,她覺得這樣很好。
回家前到超商,有兩個網購的包裹通知可以取貨,進到超商排隊等待前方的顧客結帳。 等待的過程看到店員,除了結帳,也有人取包裹、買咖啡,似乎很忙碌。這時候有一個穿著制服的店員從我前面走過,她綁著馬尾看起來很俐落。
太太上週參加了三天的薩提爾課程,結束課程回家的路上,她跟我說要給我一個感謝跟欣賞,感謝參加這次的課程,欣賞的是我持續在學習薩提爾。 聽了她這樣說,內心當然覺得很爽,頓時覺得很有成就感! 原來不是我們學的東西沒用,而是「沒」先在自己身上起到「作用」。
會談時常有人問我:人真的可以欣賞自己嗎?我覺得你還蠻能欣賞自己的,我也想欣賞自己,但是就是很容易不自覺就評價自己。 我不確定是不是每個人天生就會欣賞自己,但我確實認識有些朋友自我價值感很高,也常能夠很欣賞自己。
女兒休假來到中部,約好一起去埔里走走,出發時她拿了口香糖給我,我接過口香糖塞到嘴巴的那一刻,想到好久沒有吃口香糖了。 仔細回想,有多久沒吃了呢?為什麼不再吃了呢?那之前又為什麼會吃呢? 現在回想,抽煙是一個習慣,嚼口香糖也是一個習慣,而現在不需要這些,不過也只是另一個習慣。
約莫兩週前,開車回家,車位是機械式的,已經習慣的角度,也很熟悉的每天就這樣倒進去。 那天帶著大包小包的物品,在升上機械車位時,就把車子直接倒進車位,剎時後輪陷在未升起的車位中,當下嚇了一大跳。 這是特別的經驗,原來可以透過覺察跟刻意的練習,來消除恐懼或創傷的經驗。
到花蓮來看大女兒,她在一家全省連鎖的鞋業工作,中午吃飯時她跟我分享目前已經停抗憂鬱藥一段時間了(女兒前一陣子有跟我說,自己有些焦慮、壓力、失眠的狀況而就診服藥)。 我問:那有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或不適應的地方?她說沒有,就有時候會晚一點睡,但已經不用靠藥物,她覺得這樣很好。
回家前到超商,有兩個網購的包裹通知可以取貨,進到超商排隊等待前方的顧客結帳。 等待的過程看到店員,除了結帳,也有人取包裹、買咖啡,似乎很忙碌。這時候有一個穿著制服的店員從我前面走過,她綁著馬尾看起來很俐落。
太太上週參加了三天的薩提爾課程,結束課程回家的路上,她跟我說要給我一個感謝跟欣賞,感謝參加這次的課程,欣賞的是我持續在學習薩提爾。 聽了她這樣說,內心當然覺得很爽,頓時覺得很有成就感! 原來不是我們學的東西沒用,而是「沒」先在自己身上起到「作用」。
會談時常有人問我:人真的可以欣賞自己嗎?我覺得你還蠻能欣賞自己的,我也想欣賞自己,但是就是很容易不自覺就評價自己。 我不確定是不是每個人天生就會欣賞自己,但我確實認識有些朋友自我價值感很高,也常能夠很欣賞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常常發生許多衝突。父母應該陪伴自己先,不再以反射式憤怒的方式回應孩子,這樣孩子應對父母的方式也將有所不同。這些孩子已經遺忘的事,一直存在我們的心中,終有一天,都將變成我們與孩子間的養分。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我的媽媽有非常燦爛陽光的笑容,似乎什麼難題都不會影響她吃睡,一覺天亮的能力堪比年輕人。 印象深刻是她養生保健—從小我們出外都會戴帽子,物理性防曬;不要太靠近電視/腦,會有電磁波;少吃油炸等等。彷彿她看得見這些隱形物質。雖然小時候並不理解,但成人之後覺得這些作法的確是要從小做起,因為「老化」是不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我從出生到現在我最想感謝我的爸爸媽媽,因為他們從我出生到現在一直關心我們幫助我們我們有困難的地方。 從以前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很照顧我,例如:有一次我在幼兒園的時候我發燒了,結果媽媽立刻就來到幼兒園,並且還帶我去買柳橙汁,還帶我回家,還有平時爸爸媽媽會在我安親班下課的時候再我回家,到家後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當我們療癒好自己,家人也會跟著好起來。」 上禮拜我媽主動跟我道歉,她小時候對我不好的事情,媽媽跟我說: 「我覺得我在你小時候,我真的對你很不好,我終於能理解,為什麼你小時候會那麼恨我,我真的知道自己做錯了!我希望在媽媽還活著的時候,你可以原諒我。」 我想我可以真正釋懷了!
以前在舊家的生活,每個小細節都成為我快樂記憶的一部分。
Thumbnail
當你在童年時期,會不會也曾經希望媽媽能聽懂自己說話的心願。
前陣子整理東西,翻到一張幾年前隨筆記下當時的心情,看筆跡,大概是以相對平靜的心態在敘述著那時發生的不愉快,因為與媽媽的摩擦而產生的不愉快。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常常發生許多衝突。父母應該陪伴自己先,不再以反射式憤怒的方式回應孩子,這樣孩子應對父母的方式也將有所不同。這些孩子已經遺忘的事,一直存在我們的心中,終有一天,都將變成我們與孩子間的養分。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我的媽媽有非常燦爛陽光的笑容,似乎什麼難題都不會影響她吃睡,一覺天亮的能力堪比年輕人。 印象深刻是她養生保健—從小我們出外都會戴帽子,物理性防曬;不要太靠近電視/腦,會有電磁波;少吃油炸等等。彷彿她看得見這些隱形物質。雖然小時候並不理解,但成人之後覺得這些作法的確是要從小做起,因為「老化」是不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我從出生到現在我最想感謝我的爸爸媽媽,因為他們從我出生到現在一直關心我們幫助我們我們有困難的地方。 從以前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很照顧我,例如:有一次我在幼兒園的時候我發燒了,結果媽媽立刻就來到幼兒園,並且還帶我去買柳橙汁,還帶我回家,還有平時爸爸媽媽會在我安親班下課的時候再我回家,到家後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當我們療癒好自己,家人也會跟著好起來。」 上禮拜我媽主動跟我道歉,她小時候對我不好的事情,媽媽跟我說: 「我覺得我在你小時候,我真的對你很不好,我終於能理解,為什麼你小時候會那麼恨我,我真的知道自己做錯了!我希望在媽媽還活著的時候,你可以原諒我。」 我想我可以真正釋懷了!
以前在舊家的生活,每個小細節都成為我快樂記憶的一部分。
Thumbnail
當你在童年時期,會不會也曾經希望媽媽能聽懂自己說話的心願。
前陣子整理東西,翻到一張幾年前隨筆記下當時的心情,看筆跡,大概是以相對平靜的心態在敘述著那時發生的不愉快,因為與媽媽的摩擦而產生的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