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重寫】Ep.42 踏入社會大學前的假設性思維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話嘮不用錢

又是一個全新的系列文,頭痛的來了,真的很難改寫 ;因為有陣子我都會嘗試寫寫別人口中「乾貨型」的文章,下筆前有夠苦惱,畢竟換一種完全不同的風格來寫文,那口氣很難頤指氣使的。XD
既想保留系列文有的特性,可是又要有各自獨立的主題可以寫,就是不知道今天擷取完原文之後,後面會發生什麼事。不過我覺得,應該會是目前含金量最高的一集,哇哈哈。
我在近期很常會遇到課題重的人,像我最近在接觸占卜的過程,「5 號型」課題的人多到爆炸。
那什麼是「5 號」課題?
5 數字在撲克牌當中象徵心念造成的困難,而且有趣的是這個涵義不是放在數字 1,而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數字;要我來解讀的話,心念就是可大可小,可以大到阻礙我們跟這個環境之間的連結發展,小到轉念就能海闊天空的意思。
所以事實上,當你發現我很強調「思考」問題的時候,我是更看重為什麼會這樣想事情?因為等到長大會發現有很多是抱著問題,然後說「我不要、我不要」,不肯離開那樣的人。

本週優質節選

我得相信,這集含金量很高 XD

這禮拜寫到的事情有好久不見的三項:

  • 社交?既然是面對人就拿出點溫度吧
  • 研究?來大學一趟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 設定?不去想錢就賺不了錢嗎
我對社會大學也有想像,不過因為我實在是太堅持要有人性,沒有辦法不對人產生情緒,也沒辦法接受無聊死板的課程,更沒辦法接受要整天追著錢過日子的生活。那麼一定有些想法,是落實了就可以拯救自己的吧?

在文章開始之前

在使用的網頁上方,尋找「追蹤專題」的按鈕,文章就會準時送到你的信箱囉!
禁止意圖三杯我的喵
每個人每天都很忙,沒有時間一直查看我的專頁沒關係,你只需要:
  • 一鍵登入 Google 並選擇常用的電子信箱
  • 回到文章頁面上,點選「追蹤專題」,同系列文章篇篇準時送到你的信箱
  • 如果是追蹤我的話,只要一有文章發佈,通通都能收到訊息
  • 愛心收藏,讓我知道你肯定過我的內容唷!

社交?

有人說過:對方和你相處的時候就是一面鏡子。這概念其實挺正確的。
其實舊文中這兩種社交類型,現在的我都不推
不過我認為正確的點不在於,對方會呈現出你所表現出來的樣子;而在於一段關係的結束,或長久經營的結果,不考慮運氣的干擾,多半就是呈現出預期中的樣子。
什麼意思呢?
好比我如果認識一個得失心很重、喜歡處處出頭的人,這樣的人跟我相處,那他多半就很難從我這回收到東西,因為我不是這款類型,他在我身上是得不到成就感的。
或者,如果我們在人際之間是不講究感情的話,那通常這樣的人就只能眼看著我把真心付出給別人;也就是說,能讓我付出的,不一定是大家都覺得能力很好的人,但一定是平常就相當率真的類型。
尤其是當我已經度過了幾次寫文收穫的危機時,還是能理解到為什麼有的人會提倡「初衷」的重要性,因為這是能讓我們到終點前,萬一失焦了,還能找回自己正確路途的辦法。
像我往往在提及做一件事情的理由,為什麼這麼重要?
因為這個理由一旦有鬆動的一天,註定失敗這個說法我想是不浮誇;不管是這個社會認為「應該」的,或是我們被頭腦催眠、被壓力逼迫,想像出來且真實度不足的未來等等。足以說明,為何許多人是做不完一件事情的。
就拿社交來比喻。
真正可以理解到社交精髓的人,是永遠都不拿出真心給別人的人嗎?還是因為過往的經歷,就能決定我們和這個社會的遠近疏離,表現出取不到人際舒服距離的模樣?
現階段的我會認為社交的精髓只有一個字:度
有太多的衡量標準可以講就「度」,遇到一款人就可以換一種度,很像一把尺,我可以決定這把尺要離我多遠、多近,線要畫多粗、多黑,但都不影響我真心與人交流的品質。
而在舊文裡我提到說:為了做而做。這樣子的人際關係很像出於某種不得已。
所以我和同學一次吃飯的時候就說:其實可以不用刻意做這件事,因為人真的是鏡子。
我們怎麼投入的,就會怎麼還回來

研究?

如果我們當時對進入大學的目的就有所誤解,難保出社會不會再來一次。
大學到底算不算職前訓練所?
這個主題我在構思的時候,就一直覺得這個問題不用問教授:要賺錢一定要讀大學嗎?
當然不是,可是我們好像也很難提出什麼特別的看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然後想不出什麼好像比較好賺的辦法,所以還是來讀大學。
以前我在思考這件事,就有好幾個疑問想說:
  • 最直觀,所以還有什麼辦法是不用讀大學,也能賺比較多錢的?
  • 那我們如果讀大學的目的不是為了工作,那應該是要為了什麼?
  • 以及大學好像要讀完了,但依然不清楚這件事給我們帶來了影響有哪些?
拿自己舉例,我也是相當錯估了大學的功能,應該不是來「尋找自己」的。
我最早踏入成大覺得,專案課學分相當有看頭,不僅是要自己想辦法生出時間、作品,它還是學分外最穩的收穫:作品集是一種實打實,履歷上能用的的東西。
可是直到修完課才發現,同類型的學分居然少到已經沒有能選的空間了。
也就是說以後不管是考試,還是課堂上交的報告,都沒能讓我再度感受到有完成作品的那種期待和成長,值得作為頭銜。
這真的太詭異,當還巴望著老師們能給我一點人生新希望的時候,看到的只有無止盡上了完全不會有趣的課,以及沒有任何期待度,不知道在考什麼鬼的考試跟分數。
很顯然想錯了,最起碼台灣的大學的「課堂」完全就不是用來尋找自己人生的。
那麼要是你問我說:大學究竟是用來做什麼?
我大概會回答:校準人生。管它正的來還是側的來,至少我不會甘願用一張畢業紙打天下。

設定?

千萬別太快想說:做就對了;做完,通常也偏離「自己」這條航道很遠了。
你們覺得台灣人「短視」嗎?
我以前有被質疑說:那難道不會因為想太久,就不做了嗎?
通常想很久,就會像我一樣,考慮一件事情要老半天;不過事實上我的想是因為腦袋有相多的可能性一直在推演,並非只是在做與不做中間做選擇,而且不會每個「可能」都推演到結果才要動身。
預料之內的準備,搭配上心情正確,我就已經準備好迎接驚喜的結果了。
但這個結果是有考量現實層面在裡面嗎?還是有,只是很少。主要是因為覺得現階段的生活還不用太多這麼現實的東西。
腳兩隻就追不上有四隻腳的錢了,何況只有一個還會迷路的大腦。
那近年來對於「生財」的看法,我是直接預設:這是一件平常就不用想的事
但並不是把這件事完全拋到九霄雲外,而是一種相信自己本身就有價值的做法,然後我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挖掘出這些東西,提供給大家使用,那麼不管你要從什麼角度來切看這個舉動,生財也是預料之內的事。
所以平常確實可以不用一直心心念念著錢的事,就是關鍵時刻的藥下對了而已。
當我偶爾靜下來,看看社會上的人汲汲營營於忙碌的事,就不禁會想:是不是因為這個時代的人很相信我們是因為「做什麼」才能賺錢;
而不是因為我們本身就值得什麼樣的待遇

試圖讓假設成真

你已經讀到文末了。
認識我比較久的親朋好友,應該都會相信「願望成真」這回事。
我就是很習慣性敷衍社會思維,不是因為不想融入這個好像很繁華的社會,是沒有辦法背負著好多人的期望走完一個路程。
而且,如同在一開始的專題介紹中提到的概念,因為合群,就已經喪失自己獨特性的當下,我們要如何認知到現在所做的事情,報酬收益會不如預期?
難道是要靠時間來驗證真偽嗎?好像有點刺激。
不管是對於人際關係的看法、來一趟大學能做的決定,甚至是以後的生活,文內都看的到我在表達一些原則性的東西,因為不依賴任何人或觀感,所以不會輕易改變。
而那些不會輕易改變的想法,它就有實現的契機,也就是人們喜歡提到的吸引力法則。
那麼當有人對錢提出這樣的看法就完全合理了:應該是要讓它來追我們呀
avatar-img
20會員
304內容數
致力於做內容的專題,專注書寫人際觀察與自我議題,應酬者需慎入;無開啟文內廣告穿插,可舒適閱讀,文章轉載不讓著作權,來信詳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類量測事務所 的其他內容
我們要有什麼本錢,能在出社會短短的時間,依然維持這個框架帶給我們認為的生活品質? 如果信我一把,關鍵絕對不是讓自己尋尋覓覓看似很好的工作之中。
講者相當希望讓同學能夠多嘗試跑跑活動,以她人資的角度而言,這些都是能加分的事情。但因為沒有辦法保證人資說的不是場面話——應該說根本就是場面話,我不太相信履歷上掛滿活動資歷在雇主眼裡是好事。
大部分的朋友和我聊到生涯決定的時候,95% 都會提到說:先找個穩定的工作,再來去發展自己想要的東西。很熟的朋友我會就會問他:你怎麼會覺得「到時候」就有體力去做這件事?這就是框架的一種。
並不是我特別反叛,是身邊的環境總是帶給我一種:我們的夢想可以很高,但做的事不必襯得起我們的企圖心。就會很納悶,這是台灣人式的成功嗎。XD
我們沒辦法保證,現在所熱愛做的是否是因為別人給了預期之外的聚光燈,讓我們對願景產生幻覺。
單就事件本身其實沒什麼好討論,可是我們卻可以追溯根源,誰起頭的?
我們要有什麼本錢,能在出社會短短的時間,依然維持這個框架帶給我們認為的生活品質? 如果信我一把,關鍵絕對不是讓自己尋尋覓覓看似很好的工作之中。
講者相當希望讓同學能夠多嘗試跑跑活動,以她人資的角度而言,這些都是能加分的事情。但因為沒有辦法保證人資說的不是場面話——應該說根本就是場面話,我不太相信履歷上掛滿活動資歷在雇主眼裡是好事。
大部分的朋友和我聊到生涯決定的時候,95% 都會提到說:先找個穩定的工作,再來去發展自己想要的東西。很熟的朋友我會就會問他:你怎麼會覺得「到時候」就有體力去做這件事?這就是框架的一種。
並不是我特別反叛,是身邊的環境總是帶給我一種:我們的夢想可以很高,但做的事不必襯得起我們的企圖心。就會很納悶,這是台灣人式的成功嗎。XD
我們沒辦法保證,現在所熱愛做的是否是因為別人給了預期之外的聚光燈,讓我們對願景產生幻覺。
單就事件本身其實沒什麼好討論,可是我們卻可以追溯根源,誰起頭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第一個能力是「製造知識」的能力。 做研究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很不同。 社群文章是傳播知識,寫的人不用做實驗, 只要收集資料,運用筆墨藝術,就能可寫出文章。 學術文章則不一樣。 學術文章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 要與相關的工作比較,呈現自己的貢獻等等。
最近有一些新的覺察,邁入大學的生涯後,更加的明白,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體會、感受。才能找出屬於自己的最佳解。 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多少時間是社交,又多少時間是留給自己,是一個流動的狀態,卻是大部分會給我帶來情緒波動的主因。 最近感悟到,當我在面對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時學到了如果對方沒有主動問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大學選擇科系的話題,認為沒有人能夠鐵口直斷,未來什麼科系就一定最吃香,因為世界變化是非常快的,你以為現在最紅最夯的科系,可能30年後就退流行了,那該如何選擇科系呢?首先是看孩子本身的興趣,其次是通用的比專業的還有彈性,也呼籲家長與時俱進。
大學四年,即使是虛度,也要有虛度的方法。可是,方法從何而來呢?我應該如何度過這四年呢?顯然都是未知的問題……
Thumbnail
你的人際就是你的運氣 有關室友,這可是非常的吃運氣的,就如同遊戲抽卡一樣, 畢竟同米養白白人,你不知道他有什麼樣的習慣,有什麼嗜好,品格好不好? 根據項discard根本沒有放統計數字,會打呼的佔了討人厭指數的八成, 這還不包含會磨牙、會說夢話的人數, 再來是習慣不好的,環境髒亂的
Thumbnail
從BIG5性格測試的結果,反思測試報告的解讀,分析個人的性格特質,討論人際關係對於對他人看法的影響。
Thumbnail
前天晚上我的英文學生,現在是台積電工程師,過著社畜生活的社會菁英,以及我,無薪階級的跨界怪人,聊得分常投機。 每隔一段時間,通常是我回國後,我們會聚一次,聊一聊人生。 這樣已經五年了。
生活實驗 六三三 離開小社會的方法, 就是不加入它, 如果不是真的懂的話, 何必當值日生呢? 除非 你打了卡。 但是 誰說 打了卡, 我就一定 要當值日生呢?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第一個能力是「製造知識」的能力。 做研究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很不同。 社群文章是傳播知識,寫的人不用做實驗, 只要收集資料,運用筆墨藝術,就能可寫出文章。 學術文章則不一樣。 學術文章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 要與相關的工作比較,呈現自己的貢獻等等。
最近有一些新的覺察,邁入大學的生涯後,更加的明白,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體會、感受。才能找出屬於自己的最佳解。 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多少時間是社交,又多少時間是留給自己,是一個流動的狀態,卻是大部分會給我帶來情緒波動的主因。 最近感悟到,當我在面對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時學到了如果對方沒有主動問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大學選擇科系的話題,認為沒有人能夠鐵口直斷,未來什麼科系就一定最吃香,因為世界變化是非常快的,你以為現在最紅最夯的科系,可能30年後就退流行了,那該如何選擇科系呢?首先是看孩子本身的興趣,其次是通用的比專業的還有彈性,也呼籲家長與時俱進。
大學四年,即使是虛度,也要有虛度的方法。可是,方法從何而來呢?我應該如何度過這四年呢?顯然都是未知的問題……
Thumbnail
你的人際就是你的運氣 有關室友,這可是非常的吃運氣的,就如同遊戲抽卡一樣, 畢竟同米養白白人,你不知道他有什麼樣的習慣,有什麼嗜好,品格好不好? 根據項discard根本沒有放統計數字,會打呼的佔了討人厭指數的八成, 這還不包含會磨牙、會說夢話的人數, 再來是習慣不好的,環境髒亂的
Thumbnail
從BIG5性格測試的結果,反思測試報告的解讀,分析個人的性格特質,討論人際關係對於對他人看法的影響。
Thumbnail
前天晚上我的英文學生,現在是台積電工程師,過著社畜生活的社會菁英,以及我,無薪階級的跨界怪人,聊得分常投機。 每隔一段時間,通常是我回國後,我們會聚一次,聊一聊人生。 這樣已經五年了。
生活實驗 六三三 離開小社會的方法, 就是不加入它, 如果不是真的懂的話, 何必當值日生呢? 除非 你打了卡。 但是 誰說 打了卡, 我就一定 要當值日生呢?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