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會主張愚民政策嗎?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文提到孔子的話——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大陸至今仍然普遍指斥為愚民思想;也就是說,民眾(大陸一向只稱為群眾,而不叫做民眾的)只須跟從政令去做,毋須讓他們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
有些衛道之士,乾脆把這句話重新斷句為: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麼一來,整句的解釋,就截然不同了:
孔子說:「民眾贊同的,就要執行;民眾不理解的,就要向民眾解釋清楚。」
筆者認為不必刻意把句讀重點,但也不一定是「愚民政策」,只要易地而處,感同身受,就不難理解孔子這句話的原意。(理由見前文)
其實,讀孔孟的書,只要心術端正的,都不會認同夫子這句話是愚民思想的。就以常識來判斷,如果說孔子是主張愚民政策的話,何以他又會開創平民教育,以啟蒙民智呢?如果要愚民、弱民的話,那夫子講的禮樂,誰懂呀?
為什麼大陸有那麼多人批判愚民政策呢?以下摘錄其中一篇批孔的文字,以供斟酌:
愚民政策實施後,統治者就會覺得自己要比老百姓高明得多。久而久之,就會自高自大。這時,狂妄的統治者就會聽不進任何反面意見,決策水平越來越低,以致錯誤連連,就像一頭瘋狂的蠢驢,拉著國家這輛大車,衝向懸崖或泥潭,導致國家的覆滅。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思想弊大於利,是一種陳腐落後的思想,完全應該予以拋棄。特別是在當今這個時代,應該徹底否定。開啟民智,還權於民,還利於民,才能使我們的國家真正崛起。
各位,上引結論,是借題發揮,含沙射影,指桑罵槐?是曲筆?抑或是反動?
(寫於2022年3月12日)
下一講: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17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句《論語》,自清末民初以來就有學者質疑,而康有為、梁啟超又試圖把原文的句讀(音句豆)重點,以自圓其說。至大陸赤化,有學者為迎合政權,直把夫子這句話,說成愚民政策。文革期間,就以這句話說成愚弄群眾,陳腐落後,因而破壞孔墳,幾乎要鞭屍。至今,大陸仍然普遍批貶孔子這句話是愚民政策。
    究竟親情重要?抑或天下重要? 過去提到葉公說「其父攘羊而子證之」的案例,孔子卻不以為然。而在《孟子》裡也有一個類似的故事。(見【盡心上35】) 話說孟子有個學生名叫桃應,他問孟子:「舜作為天子,而一向執法嚴明的皋陶(音高遙)為最高的司法官員;假定阿舜的父親瞽瞍殺了人,該怎麼辦呢?」
    前文講到「三不孝」: 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 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 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也提及曾子說的「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這句話。 從上述所引關於「孝」的內涵,就沒看到有「順」的意思;相反的,阿意曲從,陷親不義,反而是不孝啊! 謹此共勉
    前言 這個文題,過去曾經多次意欲為文;但,經左思右想、徘徊斟酌,始終無法動筆。何解? 一者、陋俗已不合時宜; 二者、要釐清語出的背景; 三者、此語之當今意義。 今終於免強落筆,以寡陋之見,祈各方指正。 二、要釐清語出的背景 這句話原出自《孟子•離婁上26》:
    什麼叫做「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呢? 簡單地說:要是你做了傷天害理的事,以致神人共憤,天理不容;即使事後禱告,求上天寬恕,或祈求老天帶領,通通都無補於事。 這則《論語》,非常不好解: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 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13】
    什麼叫做「讀書人」? 「讀書人」,以筆者的理解,不管是學文史哲的,不管是學理工商的,也不管是學醫護衛的,他們既是知識分子;但,不一定都是讀書人。相反的,不管是學什麼,只要一直潛心做他的學問,而且,而且還關心天下事的,這才叫「讀書人」。 不錯,以仁為己任,是重、是遠;但也不重、不遠。為什麼?
    這句《論語》,自清末民初以來就有學者質疑,而康有為、梁啟超又試圖把原文的句讀(音句豆)重點,以自圓其說。至大陸赤化,有學者為迎合政權,直把夫子這句話,說成愚民政策。文革期間,就以這句話說成愚弄群眾,陳腐落後,因而破壞孔墳,幾乎要鞭屍。至今,大陸仍然普遍批貶孔子這句話是愚民政策。
    究竟親情重要?抑或天下重要? 過去提到葉公說「其父攘羊而子證之」的案例,孔子卻不以為然。而在《孟子》裡也有一個類似的故事。(見【盡心上35】) 話說孟子有個學生名叫桃應,他問孟子:「舜作為天子,而一向執法嚴明的皋陶(音高遙)為最高的司法官員;假定阿舜的父親瞽瞍殺了人,該怎麼辦呢?」
    前文講到「三不孝」: 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 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 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也提及曾子說的「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這句話。 從上述所引關於「孝」的內涵,就沒看到有「順」的意思;相反的,阿意曲從,陷親不義,反而是不孝啊! 謹此共勉
    前言 這個文題,過去曾經多次意欲為文;但,經左思右想、徘徊斟酌,始終無法動筆。何解? 一者、陋俗已不合時宜; 二者、要釐清語出的背景; 三者、此語之當今意義。 今終於免強落筆,以寡陋之見,祈各方指正。 二、要釐清語出的背景 這句話原出自《孟子•離婁上26》:
    什麼叫做「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呢? 簡單地說:要是你做了傷天害理的事,以致神人共憤,天理不容;即使事後禱告,求上天寬恕,或祈求老天帶領,通通都無補於事。 這則《論語》,非常不好解: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 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13】
    什麼叫做「讀書人」? 「讀書人」,以筆者的理解,不管是學文史哲的,不管是學理工商的,也不管是學醫護衛的,他們既是知識分子;但,不一定都是讀書人。相反的,不管是學什麼,只要一直潛心做他的學問,而且,而且還關心天下事的,這才叫「讀書人」。 不錯,以仁為己任,是重、是遠;但也不重、不遠。為什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這一章是不要以機智治國,要以樸實治國,人民之所以難以控制,是得到太多的機智,取巧行為,取巧是國家的禍害,放棄
    Thumbnail
    不會思考的人類,成為任人擺佈的傀儡也只是遲早的事情。
    Thumbnail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這同樣是孔子教學中的經驗之談。天資在中等以上,可以和他談論深奧的學問。如子貢和子夏,『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學而第一),『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八佾第三)。天資在中等以下者,就不可以教他深奧的
    Thumbnail
      文化大革命的「批林批孔」(林彪和孔子)運動中。於1974年批判會上,主持人問沈默不語、提倡復興儒學的梁漱溟感想,他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主持人要求他解釋,他答曰:「我認為,孔子本身不是宗教,也不要人信仰他,他只是要人相信自己的理性,而不輕易去相信別的甚麼。別的人可能對我有啟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經常面臨道義和利益之間的衝突。這篇文章以孔子的哲學觀點來探討社會問題,並強調道義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食安問題、中配入籍問題、社福機構問題以及社工職責的相關議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闡述,作者呼籲人們應該多向道義這邊靠一點,以建立更好的社會。
    Thumbnail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公冶長第五)。  子貢說:『我不想別人強加於我,我也不想強加於他人。』孔子說:『賜呀,這就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   子貢的意思是,我不想讓別人不友善,不公正地對待我,欺
    Thumbnail
    大多數時候,孔子非常積極地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但也有灰心喪氣和消極等待的時候。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公冶長第五)。  桴(fú),小木筏。材,通裁,削減  孔子說:『我的仁道
    Thumbnail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裡仁第四)。  惡,怎麼;終食之間,一頓飯的時間。造次,倉促危急時。『不以其道』應當是『不處也』和『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這一章是不要以機智治國,要以樸實治國,人民之所以難以控制,是得到太多的機智,取巧行為,取巧是國家的禍害,放棄
    Thumbnail
    不會思考的人類,成為任人擺佈的傀儡也只是遲早的事情。
    Thumbnail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這同樣是孔子教學中的經驗之談。天資在中等以上,可以和他談論深奧的學問。如子貢和子夏,『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學而第一),『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八佾第三)。天資在中等以下者,就不可以教他深奧的
    Thumbnail
      文化大革命的「批林批孔」(林彪和孔子)運動中。於1974年批判會上,主持人問沈默不語、提倡復興儒學的梁漱溟感想,他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主持人要求他解釋,他答曰:「我認為,孔子本身不是宗教,也不要人信仰他,他只是要人相信自己的理性,而不輕易去相信別的甚麼。別的人可能對我有啟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經常面臨道義和利益之間的衝突。這篇文章以孔子的哲學觀點來探討社會問題,並強調道義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食安問題、中配入籍問題、社福機構問題以及社工職責的相關議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闡述,作者呼籲人們應該多向道義這邊靠一點,以建立更好的社會。
    Thumbnail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公冶長第五)。  子貢說:『我不想別人強加於我,我也不想強加於他人。』孔子說:『賜呀,這就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   子貢的意思是,我不想讓別人不友善,不公正地對待我,欺
    Thumbnail
    大多數時候,孔子非常積極地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但也有灰心喪氣和消極等待的時候。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公冶長第五)。  桴(fú),小木筏。材,通裁,削減  孔子說:『我的仁道
    Thumbnail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裡仁第四)。  惡,怎麼;終食之間,一頓飯的時間。造次,倉促危急時。『不以其道』應當是『不處也』和『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