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8|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陪伴憂鬱伴侶:聚會時突發的焦慮症

「嗨~停車順利嗎?」我跟伴侶通話。 「嗯,停好了你們先吃。」她的語調生硬。
「你在附近嗎?平安嗎?」我覺得有點不對勁。
「我很平安,已經在門口了,會晚點進去。」伴侶說。
今天是朋友們為了我們兩人返台,而特別齊聚一堂的日子。跟朋友們打聲招呼後,我馬上往門口的方向走去,我想確認她好不好。門口旁的巷弄,有個蹲坐路邊的身影。
「你好嗎?」我輕聲詢問邊往她的方向走去,蹲在她身旁。
「嗯。」伴侶帶著哽咽,擠出了一個回應。
「會不舒服嗎?」我的手輕輕撫順她的背,快速掃瞄一遍她的外觀、邊觀察她呼吸的律動。
伴侶緩慢地搖頭,直直盯著地板的雙眼裡滿是淚水,吸鼻聲襯著染上嫣紅的鼻頭與雙頰。確認她不是身體上的不舒服,我安心了不少。
我回想剛才停車前的情景,試著找出線索以釐清目前的狀況。但怎麼想都沒有奇怪的地方,除了她堅持自己開車去停車,要車上的我與兩位朋友先去跟其他人會合。
「沒事,我在這裡,我在這裡唷。」我抬起手將她沾濕淚水的頭髮拽到耳後。
「嗯。」伴侶依舊維持原本的肢態。沈默一陣後伴侶開口說:「你先進去,大家都在等。」
我知道她顧慮朋友們,從肢體中也看得出來她想將眼淚擦完,好重整心情一起參與好不容易約好的飯局。但就是做不到。眼淚彷彿失去控制的水龍頭,讓她越擦越煩、情緒也因為氣餒而越來越鼓噪。
「你想自己靜一靜嗎?他們知道我來看看你,沒事的。還是想要我在這裡陪你一下呢?」我出手制止她越擦越用力的手,握在手中並用另一隻手輕輕拭去她無法停止的眼淚。
「靜一靜。」在啜泣聲換氣中,伴侶說。
「好,我的手機會開聲音,你隨時可以打給我、傳訊息給我,餐點上了之後我也會告訴你,好嗎?」
「但我這樣是不是不好?」伴侶問。身體顫抖地比剛才明顯一些。
「沒事的,大家都大人了,而且因為是朋友所以能夠體諒你的情況,沒事的。」
「我等一下就過去了。」
「沒事的,相信大家好嗎?當這麼久的朋友了,相信他們能夠明白你的狀況,大家也不會想勉強你的。大家會想要你舒適自在就好。」
「好。」
「不用擔心,沒事的。他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相信他們。我會告訴他們你有點緊張,需要一點空間。好嗎?」
「好,謝謝你。」
我確認伴侶的手機也打開聲音提醒後,先進去餐廳與朋友會合。

〈伴侶怎麼了?〉

我當下直覺是:社交恐懼症?焦慮症?
我無法妄下斷言為什麼會出現這麼急迫的轉變。原因雖然不可考,但我對於以下3個因素有些靈感:
【1】原本的人際關係挫折
伴侶對於社交、人際關係一直滿挫折的。大型聚會對伴侶而言,是需要做好準備才能夠應對的場合。狀態不好的時候,通常會在聚會的場合裡感到痛苦、焦慮。在澳洲除了工作時間跟同事有交流外,其他時間我們的生活沒什麼人際負擔,伴侶覺得很輕鬆。
【2】剛回台灣的不適應
畢竟在澳洲地廣人稀,傍晚過後的城鎮就會進入安靜的家庭生活。在台灣很熱鬧,人口密集的地方到很晚都還很嘈雜。馬路上汽機車又快又多,走在路上時常有種「危險!」的感覺。這種環境轉換後的緊繃感,我自己也滿常緊張的(汗笑)
【3】環境嘈雜、資訊複雜
或許是因為從早就開車北上,沿路的行程後來也加進兩位朋友,一整天下來要顧及的人事物太多、資訊太多太複雜。安排在最後一站的飯局,讓已經超出心理負荷的伴侶,終於無法再繃著神經跟上大家的節奏。

〈恐慌、焦慮有哪些徵兆?〉

  • 最明顯的是些微地顫抖,不是氣候關係、確認不是身體不舒服,就是沒來由地顫抖,像受到驚嚇一樣。
  • 戰戰兢兢的神態、呼吸比平常稍微快一點,肢體有一種無法放鬆的僵硬感。
  • 無所適從、無法安定,一種顯而易見、無處安放自己的感覺。

〈我是如何陪伴這樣的她?〉

【1】確認她的身體狀態
我自己對於身體的病痛滿敏銳的,所以當對方看起來不舒服時,總是傾向先確認她的身體狀況,確定不是身體引起的不舒服後,就會安心的陪她說話。
【2】照顧與同理她的感受
我曾聽過有人責罵(有的是罵小孩、有的是大人吵架):「都已經約好了,你現在這樣要我怎麼交代?」或是「所以呢?現在因為你氣氛很尷尬。」
我的想法是:對方絕對不是故意的。如果早知道自己狀態會不好,誰會那麼無聊去應約?因為不想讓大家掃興,這種時候她自己也會很急著好起來,卻因為不知道怎麼停止焦慮而感到氣餒、對自己生氣。
這時候我會安撫她,告訴她「沒事的」。因為她不是故意的,所以一定會很自責自己搞砸了,我會明確的告訴她「沒關係,不會有人責怪你,你不是故意的,要相信朋友。」如果因此而當不成朋友,也只是說明了我們不適合當彼此的朋友(因為我們就是有被同理的需求呀~)
【3】詢問她的意願
雖然一個哭泣無助的女子蹲在巷邊看起很危險,但我評估過環境之後,覺得可以讓她選擇是否要我留下來。有時候對方需要自己靜一靜,能更快整理好自己的情緒,有時候會需要你陪伴,需要有人在旁邊支持著她。我不會用猜的,我會直接詢問她的需求,並且尊重她的選擇。
【4】將我的打算告訴她
《伴侶失去動力時》這篇一樣,我心裡會有底,並且告訴她我打算怎麼做。我知道這時候的她無法判斷更多的事,也不想因為追問而增加她的焦慮感。相處久了會有默契,知道對方大概有什麼需求,所以我會在「告知」時盡量提到她可能的顧慮:
  • 兩人至少要一人參與聚會:答應她我會回去聚餐。
  • 面對他人的詢問:告訴她我會如何說明她的狀況。
  • 接下來要怎麼辦:讓她知道可以先等餐點好了,再決定是否進餐廳。保留一個安心的緩衝時間。

〈總結〉

焦慮症與恐慌症發作的因素很多,反應出來的症狀也因人而異。本篇分享僅提供我與伴侶遇到的狀況,與我自己的應對方式。如果身旁親友突然處於焦慮狀態,可以參考「中華民國生活調適愛心會」的文章《焦慮症》,上面也有諮詢專線可以撥打,以獲得更符合需求的協助唷!

一個沒有心理諮商背景的普通人 陪伴憂鬱伴侶的小記
👉🏻感謝您閱讀閒人的陪伴心得 👉🏻如果能為您提供一點靈感並按下愛心❤️ 將會是我持續分享的燃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