芫荽豆腐扁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每年三月「驚蟄」節氣時,總是想起邵雍的名句:「一日之計在於晨,一歲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這時正因為經過了瑟縮濕冷的寒冬之後,暖陽乍現氣候轉溫,大地回春一片生意盎然,特別容易讓人充滿希望與信心,而開始安排一年的計畫與願景。
大地回春欣欣向榮
去年這時,我曾經立下誓願要好好學習「蔬食料理」。依著一本二十四節氣蔬食的食譜書,複刻其中的菜單,採買應時的食材,一步步照著做,完成一道道料理作品,既而從中提高烹飪技能,又可因時攝取相應的食物,達到四季養生的功效。
今年重新翻閱這本食譜,去年的筆記還停留在「驚蟄」這一頁,再也沒有下文,可見光看食譜比實際做的多。「蔬食料理」一直是我想深究的方向,難道年年發誓願,卻要年年「輪迴」無法貫徹執行到底的命運嗎?
陽台植栽了一棵馬拉巴栗,樹枝上的嫩枝芽又冒出頭了,看到這些新生的嫩綠枝芽,特別使我感動萬分,似乎馬拉巴栗樹也陪伴我度過了凜冽寒冬。樹木都無畏自然的風雨摧殘,仍舊奮力地展現它堅強的生命契機,而我是不是也該向它學習,努力衝破自己容易懈怠中斷的習氣呢?
豆腐的特質:「清熱、潤燥、生津、解毒、補中、寬腸,降濁」
書中提到豆腐的特質:「清熱、潤燥、生津、解毒、補中、寬腸,降濁」又富含植物性蛋白質,是驚蟄節氣裡的養生食材之一。於是便挑選了這道「芫荽豆腐扁食」,做為今年重新出發的實驗料理。
走到老街媽祖廟旁的製麵店買了半斤的扁食皮,穿梭於傳統市場買了兩塊板豆腐、一把香菜和素肉末;再準備一小把太白粉、五克的胡椒粉和三克的鹽,餡料就這些。
板豆腐切細加入香菜葉、素肉末和調味料全部攪拌均勻,包入扁食皮中,鍋中水滾後放入煮熟,撈起盛盤。醬料部分我就隨心所欲,沒有照單全收,搗碎了幾顆花生(感覺有香菜就該有花生粉啊!)淋上醬油、香油,撒上香菜根和花生粉,最後再添加少許辣椒油,終於完成視覺上看起來不錯的料理作品。
芫荽豆腐扁食
戲劇《尚食》的女主角說自己之所以喜歡庖廚,除了因幼年家教甚嚴,庖廚成了唯一可逃離藤條的地方外,長大後庖廚亦是讓她感到最輕鬆最快樂的地方,且由中尋到自己存在的意義。
而庖廚之於我則像是一個寧靜的國度,因為全神貫注於食材的處理、料理的步驟,所有的心思只為製得色香味俱全的膳果,其他的煩惱都拋諸一邊,這樣的演繹過程總帶給我很多的成就感和心靈的澄淨,尤其待我坐下來品嚐試食的那一刻,更是幸福感的最高潮,彷彿所有的付出都化為蜜糖,如此甜美,讓我一嚐就再掉入庖廚料理的陷阱裡!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拍拍手、給愛心,期待你的留言與收藏,歡迎追蹤、訂閱和贊助。”
avatar-img
6會員
20內容數
一草一木、一花一世界,時刻察覺內心的真實感受,在生活中領悟,每一次的突破都是養分,進而練習活在愛裡活在幸福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玦玦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去年九月開始,我增加了晨起運動的習慣,退休後都睡到七、八點才起床,那陣子大約五、六點就起來換衣穿鞋,到社區一樓公共區域走路。 後來愈走愈順,也愈走愈快,尤其運動完回家後沖個澡,感覺神清氣爽精神百倍,接下來做任何事情都能充滿活力和信心,這是除了減重之外的額外收穫。
去年九月開始,我增加了晨起運動的習慣,退休後都睡到七、八點才起床,那陣子大約五、六點就起來換衣穿鞋,到社區一樓公共區域走路。 後來愈走愈順,也愈走愈快,尤其運動完回家後沖個澡,感覺神清氣爽精神百倍,接下來做任何事情都能充滿活力和信心,這是除了減重之外的額外收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肥嘟嘟、細緻、柔嫩...鮮美得教人上癮,夏日特輯! 馬祖活淡菜料理記錄🦪🦪🦪
Thumbnail
端午節快到了! 端午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通常在農曆五月初五慶祝。這一天人們會吃粽子、賽龍舟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   你知道嗎?傳統美食也可以吃得既健康又美味!這次我準備了全素的粽子,使用了圓糯米、藜麥、豆腐、紅蘿蔔、香菇和炸豆腐等食材。不僅營養豐富,還蘊含著愛心與傳統的味道。讓我們一起迎接這個
Thumbnail
立夏,為24節氣之一,立夏來臨象徵著夏天的到來。立夏後氣溫逐漸升溫,因此建議少油膩,或易上火的食物,避免造成 身體負擔。飲食上建議以清淡為主,多補充補水分,並且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立夏這天有許多地方會有不同的飲食習俗,譬如吃「蒲仔麵」、「草仔粿」等;立夏也有吃「立夏蛋」等習俗,兒童會將蛋裝入用彩色
Thumbnail
吃的東西要著時才會好吃,隨著時間更迭,這句話越來越像印刻似的鑽進腦袋裡面。夏天的時候聽著蟬叫的聲音邊吃蒲燒鰻魚炊飯,還有冰透多汁的紅西瓜;冬天的時候得來碗熱騰騰的,填入綠花椰、雞肉、玉米和馬鈴薯的奶油燉菜,飯後擦乾淨了手,是剝橘子的好時光。
Thumbnail
山藥是我們家每年都會吃的食材,春天的時候種下,秋冬的時候收成,剛好在天氣冷的時候可以吃熱呼呼的山藥雞湯或排骨湯。不過今年因為停工了幾個月沒去田裡,到了三月才收成,阿媽一直很擔心會不好吃了。
Thumbnail
「草仔粿」是台灣人非常熟悉的米食點心,隨著揉進米皮中的野草不同,它有著各種名字,例如艾粄、雞屎藤果、茶粿 依照居住地區不同,它也叫做包仔粿、青糰、菜包。通常春天、清明節吃的才會將可食用野草揉進皮裡,讓它如春天到訪般有著各種綠色,同時也是祭祖好物;純白色米皮的粿則是冬至吃的,市場統稱為菜包。
Thumbnail
在寒冷的月份,清湯和燉菜提供了溫暖的滋養。這是一道古老的最愛 - 是那種深厚而味道濃郁,用一些時令食材製作起來又很容易的食譜之一。時令飲食是我熱衷的事情 - 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當地在應該生長的季節里生產的農產品,而不是使用從世界各地空運過來的食材。這樣,食物在其最有營養和味道的狀態下,而且你還能支持本
Thumbnail
起了個大早,其實還比平常晚了一點。 想把昨天到手的卜蜂人蔘雞湯煮來吃看看。 本來是要買來給我婆婆過年添道年菜,但她說她也買了一套年菜組合,好吧,就拿回家跟小豬、大豬一起享用。 而今天大豬有重要的考試,為了滿足他愛吃米飯的胃,為娘的就早起洗手作羹湯吧,突然覺得自己好賢惠🤣🤣🤣 先將洗好的
Thumbnail
葡吉包子一次都會買好幾種不同的品項,蔥花捲是我很喜歡的。 六點起床放大同電鍋蒸,爬回被窩睡個20分鐘回籠覺。 起床煎蛋跟鮭魚餡餅。 上次沒依照包裝上的烹煮方式,今天決定乖乖遵照。 結果那個放水的步驟,真的嚇死為娘的我。 鍋內的油碰到水,霹靂啪啦的噴起,還好本人眼明手快的蓋上鍋蓋,要是一早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肥嘟嘟、細緻、柔嫩...鮮美得教人上癮,夏日特輯! 馬祖活淡菜料理記錄🦪🦪🦪
Thumbnail
端午節快到了! 端午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通常在農曆五月初五慶祝。這一天人們會吃粽子、賽龍舟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   你知道嗎?傳統美食也可以吃得既健康又美味!這次我準備了全素的粽子,使用了圓糯米、藜麥、豆腐、紅蘿蔔、香菇和炸豆腐等食材。不僅營養豐富,還蘊含著愛心與傳統的味道。讓我們一起迎接這個
Thumbnail
立夏,為24節氣之一,立夏來臨象徵著夏天的到來。立夏後氣溫逐漸升溫,因此建議少油膩,或易上火的食物,避免造成 身體負擔。飲食上建議以清淡為主,多補充補水分,並且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立夏這天有許多地方會有不同的飲食習俗,譬如吃「蒲仔麵」、「草仔粿」等;立夏也有吃「立夏蛋」等習俗,兒童會將蛋裝入用彩色
Thumbnail
吃的東西要著時才會好吃,隨著時間更迭,這句話越來越像印刻似的鑽進腦袋裡面。夏天的時候聽著蟬叫的聲音邊吃蒲燒鰻魚炊飯,還有冰透多汁的紅西瓜;冬天的時候得來碗熱騰騰的,填入綠花椰、雞肉、玉米和馬鈴薯的奶油燉菜,飯後擦乾淨了手,是剝橘子的好時光。
Thumbnail
山藥是我們家每年都會吃的食材,春天的時候種下,秋冬的時候收成,剛好在天氣冷的時候可以吃熱呼呼的山藥雞湯或排骨湯。不過今年因為停工了幾個月沒去田裡,到了三月才收成,阿媽一直很擔心會不好吃了。
Thumbnail
「草仔粿」是台灣人非常熟悉的米食點心,隨著揉進米皮中的野草不同,它有著各種名字,例如艾粄、雞屎藤果、茶粿 依照居住地區不同,它也叫做包仔粿、青糰、菜包。通常春天、清明節吃的才會將可食用野草揉進皮裡,讓它如春天到訪般有著各種綠色,同時也是祭祖好物;純白色米皮的粿則是冬至吃的,市場統稱為菜包。
Thumbnail
在寒冷的月份,清湯和燉菜提供了溫暖的滋養。這是一道古老的最愛 - 是那種深厚而味道濃郁,用一些時令食材製作起來又很容易的食譜之一。時令飲食是我熱衷的事情 - 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當地在應該生長的季節里生產的農產品,而不是使用從世界各地空運過來的食材。這樣,食物在其最有營養和味道的狀態下,而且你還能支持本
Thumbnail
起了個大早,其實還比平常晚了一點。 想把昨天到手的卜蜂人蔘雞湯煮來吃看看。 本來是要買來給我婆婆過年添道年菜,但她說她也買了一套年菜組合,好吧,就拿回家跟小豬、大豬一起享用。 而今天大豬有重要的考試,為了滿足他愛吃米飯的胃,為娘的就早起洗手作羹湯吧,突然覺得自己好賢惠🤣🤣🤣 先將洗好的
Thumbnail
葡吉包子一次都會買好幾種不同的品項,蔥花捲是我很喜歡的。 六點起床放大同電鍋蒸,爬回被窩睡個20分鐘回籠覺。 起床煎蛋跟鮭魚餡餅。 上次沒依照包裝上的烹煮方式,今天決定乖乖遵照。 結果那個放水的步驟,真的嚇死為娘的我。 鍋內的油碰到水,霹靂啪啦的噴起,還好本人眼明手快的蓋上鍋蓋,要是一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