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2|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禪林寶訓》卷二 114

2015.4.18 良因法師 隨筆
圓悟謂元布袋①曰:
「凡稱長老之職,助宣佛化。
常思以利濟為心,行之而無矜,則所及者廣,所濟者眾。
然一有矜己逞能之心,則僥倖之念起,而不肖之心生矣。」
《雙林石刻》
【注釋】
① 元布袋:宋朝此庵景元禪師永嘉楠溪人,俗姓。年十八,依靈山希拱禪師,圓具後習天台教,後謁圓悟克勤禪師,並嗣其法。因常負布袋而行,故人稱其為「元布袋」

【演蓮法師譯文】
圓悟禪師布袋和尚景元禪師說:
「凡是稱為長老的人,他的職責是為了助佛宣化,因此要時時思念以利人濟世為心。
而當他進行教化時,心裡不可以存有矜高自恃的念頭,這樣,他所行化的地方極廣,所利濟的眾生必多。
然而一旦有矜己逞能之心,接著就會有心懷僥倖和不良的念頭生起。」
良因贊曰:
慈悲心與攀緣心貌似相像,但其體天淵之別。
慈悲心「以利濟為心,行之而無矜」,
心中唯見眾生是否得利,個人得失絕不掛懷。
攀緣心則是「矜己逞能之心」 ,充斥著「我能」之傲慢,與「逞能」之躁動,
因此順我則喜、逆我則惱,全體煩惱相應。
唯禪者安心空寂,內不見我相可得,外不見眾生可度,方可大悲流潤眾生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法師平日開示法語,俾令見聞者歡喜,普潤法雨。廣度群品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