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達賴喇嘛談心經》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以《心經》印證人生,用生活詮釋《心經》,幫助你去煩解憂,了解生命的真義。
●生活就是生存與死亡、快樂與痛苦、繫縛與解脫、生死和涅槃等彼此相依的過程,煩惱源自內心升起的苦,但一切苦樂只是內在的經歷。
●心裡的苦在本質上是相對主觀的,沒有絕對或客觀的基礎。
●根據佛陀的教法,我們可將眾生的苦分為三類:
第一類的苦稱為「苦苦」,含括生理和心理上明顯的痛苦不適,我們輕而易舉地知道這是苦。這種苦基本上屬於感官層次,諸如不愉快、痛苦的經驗或覺受。
第二類的苦是「行苦」。儘管某些經驗或覺受當下可能是愉悅而可意的,但它們的本質遲早會變化,成為不圓滿的經驗。換句話說,那些經驗是無法持久的;可意的經驗最後將被中性的經驗或不可意的覺受取代。
第三種苦最為重要—無所不在的「壞苦」。這是指我們尚未覺悟,還被煩惱及其原因(不了知諸法實相的根本無明)所束縛。佛教主張:只要我們受制於根本無明,我們便會受苦,因為無明的本質就是苦。
●如果我們想培養最深的智慧,我們必須了解最深、最無所不在的苦(壞苦)。反之,解脫「壞苦」就是真正的涅槃、真正的解脫、真正的寂靜狀態。光是解脫「苦苦」並非真正的息苦,解脫「行苦」也亦非真正的息苦。但是,解脫「壞苦」(從苦根源完全解脫)就是真正的息苦與解脫。
●因苦產生的各種情緒,源自對「我」的貪執,而把境界視為「我的」。
●對自我的執著越是強烈,越會產生強大的負面和破壞性情緒。
●一切現象都在持續剎那變異與壞滅。
●煩惱升起時,立刻干擾我們的心念。真正的行者,在遭遇逆境時,都能像樹一般堅毅不拔。
●「出離」不是要放棄我們一切的人事物,而是指心的狀態。
●心的特質,能把聰明才智轉變成強大的積極力量,讓心更為寬廣,甚至當意外或災難發生時,我們才能不受影響、維持鎮定。
●生氣與仇恨會破壞我們內心的平靜。慈悲、寬恕、手足情誼、知足和自律則是我們外在與內在平靜的基礎。唯有強化這些內在特質,才可能擁有真正而持久的平靜。
~第14世達賴喇嘛
~《達賴喇嘛談心經》
~《Essence of the Heart Sutra: The Dalai Lama’s Heart of Wisdom Teachings》
#達賴喇嘛談心經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購買《達賴喇嘛談心經》】↓↓
https://dreamstore.info/2xEFp
【金石堂購買《達賴喇嘛談心經》】↓↓
https://easyfun.biz/2wd16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4會員
2.1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偶希都理 的其他內容
★你是否放不下、捨不得、離不開,而煩惱呢? ●東西多了,生活的面積就少了,自由活動的空間也沒了。 ●我們能帶到靈界的財產,只剩「故事」而已。像是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中,我們經歷過的各種事件,以及對這些事件的感想、省思甚至是行動,人生是由一連串的故事組成,而故事本身沒什麼好壞優劣之別。
★心理學是一門解讀人心、看透人性的學問。 ●男性的行動和感情模式: -難以一心二用,擁有高度專注力是男性的優勢。 -連一點小事都要競爭,天生具有鬥爭本能。 -討厭講太久的電話,講電話只是要傳達重要的事情。 -不回簡訊或很晚才回,不太重視簡訊這項溝通工具 -喜歡研究機械,擅長在腦海中模擬立體影像。
★如果周遭的人總是否定你,也不用太在意。你的價值由你自己決定。 ●電影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別讓負面的看法否定你自己。要養成鞭策你邁向成功的習慣。」 ●作家/馬克.吐溫:「遠離那些會讓你的偉大夢想枯萎的人。」 ●音樂家/約翰.藍儂:「隨心所欲地活著就好了。因為這是你的人生。」
★你無法控制混亂,你可以控制自己。 ●接受生命充滿變數,無法預料;接受生活是複雜且快速的;接受無常與瑕疵;接受成功與失敗。人生其實沒什麼秩序,學著不再將我們對完美與秩序的想像帶到其實沒什麼秩序的生活中,那麼我們就能開始一步步過生活。 ●擁抱混亂、專注當下,在紛雜與秩序中找到平衡。
★關於轉化式對話中視角的力量。通過運用這些新的調整,學會與你的超意識思維進行連結,並將其視為深層次的朋友。你可以幫助自己和他人清楚地分辨出更深層次的認識的本質。 ●提問: -如果五年後,你的家人、朋友會因為你而改變,那麼是因為你做了些什麼? -很多年後,這個世界會因為你有什麼不同?
★研究證實,心像(腦中預演)能帶來超水準表現,幾乎所有領域的頂尖人物都有清晰的心像。他們過的是「逆向生活」,先創造一個未來,讓自己身在其中,接著進入心流,專心致志實現那一種未來。 ●有些運動員和參與者,會把自己人生中最完美的一天,描述為「playing in the zone─進入心流」。
★你是否放不下、捨不得、離不開,而煩惱呢? ●東西多了,生活的面積就少了,自由活動的空間也沒了。 ●我們能帶到靈界的財產,只剩「故事」而已。像是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中,我們經歷過的各種事件,以及對這些事件的感想、省思甚至是行動,人生是由一連串的故事組成,而故事本身沒什麼好壞優劣之別。
★心理學是一門解讀人心、看透人性的學問。 ●男性的行動和感情模式: -難以一心二用,擁有高度專注力是男性的優勢。 -連一點小事都要競爭,天生具有鬥爭本能。 -討厭講太久的電話,講電話只是要傳達重要的事情。 -不回簡訊或很晚才回,不太重視簡訊這項溝通工具 -喜歡研究機械,擅長在腦海中模擬立體影像。
★如果周遭的人總是否定你,也不用太在意。你的價值由你自己決定。 ●電影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別讓負面的看法否定你自己。要養成鞭策你邁向成功的習慣。」 ●作家/馬克.吐溫:「遠離那些會讓你的偉大夢想枯萎的人。」 ●音樂家/約翰.藍儂:「隨心所欲地活著就好了。因為這是你的人生。」
★你無法控制混亂,你可以控制自己。 ●接受生命充滿變數,無法預料;接受生活是複雜且快速的;接受無常與瑕疵;接受成功與失敗。人生其實沒什麼秩序,學著不再將我們對完美與秩序的想像帶到其實沒什麼秩序的生活中,那麼我們就能開始一步步過生活。 ●擁抱混亂、專注當下,在紛雜與秩序中找到平衡。
★關於轉化式對話中視角的力量。通過運用這些新的調整,學會與你的超意識思維進行連結,並將其視為深層次的朋友。你可以幫助自己和他人清楚地分辨出更深層次的認識的本質。 ●提問: -如果五年後,你的家人、朋友會因為你而改變,那麼是因為你做了些什麼? -很多年後,這個世界會因為你有什麼不同?
★研究證實,心像(腦中預演)能帶來超水準表現,幾乎所有領域的頂尖人物都有清晰的心像。他們過的是「逆向生活」,先創造一個未來,讓自己身在其中,接著進入心流,專心致志實現那一種未來。 ●有些運動員和參與者,會把自己人生中最完美的一天,描述為「playing in the zone─進入心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苦從何來? 愛別離苦,得不到苦,生病苦,欲求苦,得到後失去苦,比較的人生苦。 世上種種的苦,纏繞多情的人生,無情多變的生命。說多了好像消極了人生,其實恰恰相反。當一個人對生命有略略的感受時,你必然會知道。為什麼古人說【無欲則剛】,佛經更提醒著我們,【心無罣礙,無有恐怖】。在你每一個感恩的當下,每
Thumbnail
在《像哲學家一樣生活》中,我們發現人類感到痛苦的兩個主要因素是「貪得無厭」和「擔心事物超出自己的掌控」。學會接納當下處境後採取適合的行動,即便是賦予當下事實新的意義,將有助於減輕痛苦。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Thumbnail
佛陀教誡我們: 實際上痛苦是源於 我們內心深處的無明! 無明是內心對事物顛倒的認知, 產生了錯誤的判斷,而導致種種痛苦。 如果內心這根無明之刺不拔掉, 我們永遠都體會不到無苦的快樂。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變 !
Thumbnail
《西方極樂淨土祈願文》是 恰美仁波切開示的金剛句,非常適合末法的眾生來受持。末法時期,很多的災禍劫、天災人禍、疾病苦惱,每天都在發生,「人」實在要有一個究竟安樂的去處。我們在人世間受苦,受很多違緣、逆境的時候都會想:「這個受苦要受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算人世間的苦暫時過去,也還沒
Thumbnail
在人世間受苦或者是受很多違緣、逆境的時候,都會想:「受苦要受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算人世間的苦暫時過去,也還沒到頭!人世間本來就有很多痛苦的本質,蓮花生大士開示:「世間上的快樂,它的本質都是痛苦。」所以,一定要有一個究竟安樂、永恆的歸處。
Thumbnail
今天來聊聊 "痛苦",人生就是這麼苦嗎?如何能不苦呢? 禪師 Adyashanti 《受苦的力量》書中提到我們受苦的三種方式。 某種程度來說,小我不斷的做陷阱給自己跳嗎? 內容也聊到《莊子‧大宗師》中的一段故事。
Thumbnail
達賴喇嘛曾說,一個人會有破壞性的情緒,都是因為貪瞋癡慢疑引起的。因為貪不到,或是貪不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愚癡衝動的行為,兩敗俱傷。又或是疑心另一半不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挽回、玉石俱焚的憾事。又或是被人蓄意怠慢、輕賤、看不起,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饒恕的事情。 貪瞋癡五
Thumbnail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佛陀說,所有痛苦的因都在我們心中。 所以必須把內心深處的問題解決之後 痛苦才不會再發生。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真如老師                                
Thumbnail
所有描述人的歷程當中最困難是心境。 心境是經歷一切事物所綜合的感觸,較複雜與抽象,難以形容。
苦從何來? 愛別離苦,得不到苦,生病苦,欲求苦,得到後失去苦,比較的人生苦。 世上種種的苦,纏繞多情的人生,無情多變的生命。說多了好像消極了人生,其實恰恰相反。當一個人對生命有略略的感受時,你必然會知道。為什麼古人說【無欲則剛】,佛經更提醒著我們,【心無罣礙,無有恐怖】。在你每一個感恩的當下,每
Thumbnail
在《像哲學家一樣生活》中,我們發現人類感到痛苦的兩個主要因素是「貪得無厭」和「擔心事物超出自己的掌控」。學會接納當下處境後採取適合的行動,即便是賦予當下事實新的意義,將有助於減輕痛苦。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Thumbnail
佛陀教誡我們: 實際上痛苦是源於 我們內心深處的無明! 無明是內心對事物顛倒的認知, 產生了錯誤的判斷,而導致種種痛苦。 如果內心這根無明之刺不拔掉, 我們永遠都體會不到無苦的快樂。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變 !
Thumbnail
《西方極樂淨土祈願文》是 恰美仁波切開示的金剛句,非常適合末法的眾生來受持。末法時期,很多的災禍劫、天災人禍、疾病苦惱,每天都在發生,「人」實在要有一個究竟安樂的去處。我們在人世間受苦,受很多違緣、逆境的時候都會想:「這個受苦要受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算人世間的苦暫時過去,也還沒
Thumbnail
在人世間受苦或者是受很多違緣、逆境的時候,都會想:「受苦要受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算人世間的苦暫時過去,也還沒到頭!人世間本來就有很多痛苦的本質,蓮花生大士開示:「世間上的快樂,它的本質都是痛苦。」所以,一定要有一個究竟安樂、永恆的歸處。
Thumbnail
今天來聊聊 "痛苦",人生就是這麼苦嗎?如何能不苦呢? 禪師 Adyashanti 《受苦的力量》書中提到我們受苦的三種方式。 某種程度來說,小我不斷的做陷阱給自己跳嗎? 內容也聊到《莊子‧大宗師》中的一段故事。
Thumbnail
達賴喇嘛曾說,一個人會有破壞性的情緒,都是因為貪瞋癡慢疑引起的。因為貪不到,或是貪不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愚癡衝動的行為,兩敗俱傷。又或是疑心另一半不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挽回、玉石俱焚的憾事。又或是被人蓄意怠慢、輕賤、看不起,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饒恕的事情。 貪瞋癡五
Thumbnail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佛陀說,所有痛苦的因都在我們心中。 所以必須把內心深處的問題解決之後 痛苦才不會再發生。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真如老師                                
Thumbnail
所有描述人的歷程當中最困難是心境。 心境是經歷一切事物所綜合的感觸,較複雜與抽象,難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