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31|閱讀時間 ‧ 約 10 分鐘

《普賢行願品》講記 10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再看到壬三、「喜二乘善」。
「十方三世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有學無學所有功德,我皆隨喜。」
有學的聲聞就是指三果、四果,無學就是指阿羅漢。「有學」包括初果、二果、三果,稱為有學位;「無學位」就是四果阿羅漢或者辟支佛。二乘的功德我們也要隨喜,雖然二乘的人,相對於菩薩來說,他的悲心不足,但是比起我們凡夫來說,他的悲心是遠遠超過我們的。
為什麼?因為他「無我」,他與無我相應,沒有「我」的時候,自性本具的慈悲就會流露出來;只是他沒有那種像菩薩一樣的偉大承擔的心。像「虛空有盡,我願無窮」,二乘的人沒有這樣的承擔力,但是他那種悲心,透過自性的清淨心所流露出來的悲心,是遠遠超過我們凡夫眾生的。
有人說:「我修大乘的,我看不起二乘的人,阿羅漢沒什麼、辟支佛沒什麼。」千萬別這麼想,這些二乘的人也是很尊貴的,他們也是世間的聖人啊!
再看到壬四、「喜菩薩善」。
一切菩薩所修無量難行、苦行,志求無上正等菩提廣大功德,我皆隨喜。」
菩薩功德很多很多,我們都隨喜。《華嚴經》裡面講的就是佛菩薩的功德,前面講信、解、行、證,「解」的當中講「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的修行」這些都是菩薩的廣大功德,我們皆隨喜。乃至凡夫菩薩的功德,我們也隨喜,就像我剛剛講的,他這個人發了菩提心,他誦經、拜佛、持咒、念佛,我們都隨喜,而且這個隨喜的功德,不可思議!
像《大品般若經,隨喜品》裡面,它的原文我們就不唸了,它的意思就是說:這個廣大的海水當中,你把一個毛端,一根毛,破成百分,取其中百分之一中的一分毛來沾這個大海的水,沾這個三千大千世界的海水來算,到底有多少海水?算了很久,你終究可以知道它的數目,海水有多少的數目。但是,能夠隨喜誦《大品般若經》的人的這個福德,不可思議!不是說誦《大品般若經》的人,是說你隨喜誦《大品般若經》的人,其福德不可思議!
《法華經・隨喜功德品》也這麼說:一個人受持《法華經》,第二個人隨喜,第三個人聽說有這樣的事情,接著隨喜,即輾轉隨喜第一個人,第四個人也輾轉隨喜第一個人,直到輾轉第五十個人隨喜第一個人的功德,而這第五十個人的這個功德,不可知不可量,唯佛能知。
更何況你今天看到有人在誦《法華經》,內心深深地隨喜他的功德。就像在杭州很多老菩薩,好像沒什麼文化、或者沒什麼智慧,但是他能夠誦《法華經》、誦《華嚴經》、誦《涅槃經》、誦《般若經》,我們要深深隨喜,這了不起啊!他能夠誦這種大乘的經典,你不要說:「他誦他也聽不懂。」不要這麼想。你要深深地隨喜他有這樣子的這種福德因緣。以上是喜菩薩善。
接著辛三、「總結」。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喜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當然,你說隨喜聖人的功德,這個相對的容易。但是我們現在要練習的不只是常常憶念、常常隨喜聖人的功德,使我們心保持清淨心之外;再來,見一切同參道友,乃至一切眾生的一切的善,我們都要慢慢練習隨喜功德,這個隨喜的利益是非常大的。
弘一大師說:「我本薄福薄德之人。」有時候,你今生靠自己修,力量也有限,那怎麼樣能夠迅速積累廣大資糧呢?隨喜。除了你個人修行之外,再來要多修隨喜。不過這樣隨喜之後,你也不要急著去讚歎人家,讚歎也要有智慧,不是說隨喜之後,讚歎他一定是好的,不一定,有的人是可以讚歎,有的是不能讚歎。有的人讚歎之後,他能夠更加勇猛精進;有的人讚歎之後,他就忘了我是誰了。
所以,如果你讚歎他,他能夠更加精進,更加歡喜修善,那你能夠讚歎;你讚歎他之後,他心就輕飄飄了,然後就失去正念了,你這個讚歎反而是壞事。你心中先隨喜,至於適不適合讚歎,你要智慧判斷。比如一個人修定修的很好,很寂靜,你說:「某某人,你看起來,威儀多好啊!多麼寂靜啊!」因你讚歎致他定力失去了,這個時候,還是……。
接著,庚六、釋請轉法輪」。
「請轉法輪」就是前面透過懺悔業障,透過隨喜功德之後,我們心清淨了;心清淨之後,破障之後,接著後面「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這一切一切的生善,就能夠有個很好的基礎。所以在前面破惡之後,接著就叫生善,而「請轉法輪」也可以說是懺悔的一個分支。
為什麼呢?懺悔我們過去「慢法」的罪障慢法就是有的人覺得說:「我學佛,我不用讀那麼多經典啊!我只要讀一兩部經,我就懂了,就可以了。」或有的人說:「我修淨土法門的,我就是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好了,其他經典我都不想學了。」這是慢法的罪業啊!甚至大乘譭謗小乘,小乘譭謗大乘,這個是謗法的障礙。而慢法、謗法的障礙剷除,需要「請轉法輪」。
當然,你請善知識轉法輪,自然而然會去聽法,那這個時候,也能夠破除眾生驕慢的心。一般人覺得說:「我自己看書,我自己聽錄音,我就能懂了,我不需要人家來教我。」因為現在訊息這麼發達,覺得那就夠了,我自己看、我自己理解就夠了;這樣子的話,就像古人說:「我慢山高,法水不入啊!」你永遠沒有辦法見到般若,而且不要說見到,連夢都夢不到。
你看古代的人,趙州八十猶行腳這個古德,或者像老人到處參學。就是說古代的人,心中只要有一絲一毫的疑慮,就會去到處參訪善知識,然後求善知識為他破迷啟悟。那麼現代的人因為訊息很發達,說好也是好,說不好也是不好,因為訊息發達,所以覺得我在家,自己看看書,聽聽錄音,也就可以了,不需要請善知識轉法輪了。
所以,為什麼現在這個時代,說法的人越來越少,那是因為對說法的法師有需要的人也是越來越少,因為眾生不需要,當然,相對的感應不到有人為他說法。所以,要破除這種障礙的話,就是請轉法輪。再看到底下的文:
「復次,善男子!言請轉法輪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廣大佛刹,一一刹中念念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一切諸佛成等正覺,一切菩薩海會圍遶。」
這個是指所請的境界,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還有十方一切諸佛來轉法輪。所以,就像前面講的,請轉法輪不只請外在的佛轉法輪,也請未來佛,也就是我們自己啊!我們心中的這個未來佛能夠轉法輪,也就是說心中要常常如理作意
因為常常如理作意,讓我們心中的佛能夠轉法輪,這個是自身。就外在來說,所有的善知識都是未來佛,我們要請善知識來說法,一切菩薩也是未來佛,請菩薩說法,乃至請十方不可說不可說的無量無邊的佛刹諸佛來說法,以上是所請的境界。
再看到壬二、「正明請法」。要怎麼樣請法呢?
「而我悉以身、口、意業種種方便,慇懃勸請轉妙法輪。」
以身口意的方便來請轉法輪就是包括身業的禮拜、口業的勸請、意業的恭敬心來轉法輪。我們看到經典裡面記載,古代印度不要說是老百姓,就是皇帝、帝王,他要請大德轉法輪的時候,他把他身上穿的寶衣脫下來,鋪在地上,請這位大德走過去;或者是像世尊,在因地行菩薩道的時候,把頭髮披在地上,請佛走過去,因為地面髒嘛!所以鋪寶衣或者披髮,再請佛走過去,請佛升座說法。
甚至,印度有的古代皇帝,漢地也有,古代皇帝身體趴在地上,然後請那位大德從他身上踩過去,踏到寶座上來說法。這個舉動對現代的人來說,簡直像天方夜譚一樣。現在都是請你們來聽經,告訴你幾點鐘我要說法,請大家一定要來聽。當然這個是我們自己的德行不足,但是一方面,也是現代的人因為訊息太多了,相對也就是不是那麼殷重。所以我們要慇懃勸請善知識,來為我們說法、來轉妙法輪。
有人可能會問說:「佛菩薩、善知識都是慈悲的,為什麼還要迎請勸請呢?」感覺好像很高調,很驕傲的樣子,其實不是的,佛菩薩想為眾生說法的心,或善知識想為眾生說法的心,事實上遠遠超過眾生想求法的心。因為佛菩薩都是大慈大悲,祂希望眾生能夠離苦得樂的心,永遠比我們還要殷切得多。
我們往往是覺得無所謂,可能因為過年,所以修行放假幾天。但佛菩薩的心態不是的,祂們晝夜六時不斷地觀察眾生的善根,希望眾生都能夠離苦得樂。祂那種悲心無盡,遠遠地希望我們得到解脫。
那為什麼還要勸請呢?因為透過勸請,才有辦法生起請法人的恭敬心,這個時候再為請法人說法,才有辦法得到利益。如果只是找個人來,就像基督教,在那邊拉個人來,跟他說:「我跟你講法」,怎麼怎麼的,那他不但不能夠生起恭敬的心,甚至可能會產生慢法、謗法的罪業。對他來說,那是不好的。他本來還沒有慢法、謗法,因為你這麼隨便,他慢法、謗法,那反而不好。
所以,雖然佛菩薩、善知識都很慈悲,但是還是要有勸請。有殷重、慇懃地勸請之後,再為眾生說法,當然佛菩薩在說法之前,會跟眾生結種種善緣,創造因緣。為諸眾生不請之友,不需要眾生請,祂就能夠到眾生的身邊,做他的父親,做他的母親,做他的孩子,陪著他,廣結善緣等等的。當眾生的善緣具足了,對佛菩薩的信心也具足了,這個時候,眾生會勸請,才為眾生正式的說法。
就像釋迦牟尼佛,乃至十方諸佛,出世時示現八相成道,都必須要有帝釋天大梵天王勸請,一次、兩次、三次的勸請,才會為眾生說法,為什麼?因為要生起眾生恭敬尊重的心。這樣子,眾生才能夠得到利益。所以請轉法輪,不是說,善知識、佛菩薩很高高在上,不是的,佛菩薩是很慈悲的,所以要眾生請轉法輪,這是一種慈悲的表現方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