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6|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談老子判別為政者的四個層級(4)

    然則,彼此同是國君,為什麼會出現劣等的國君呢?
    老子給了一個答案,非常簡單的,就是「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作為國君,毫無誠信,對老百姓的生死存亡、老百姓的基本尊嚴,毫無保障;試問又有誰會信服這個國君呢?不但國民不信服,就連天下其他的國君都不信任,走到這樣的局面,就真是成為「寡人」啦!
    相反的,上等的國君又如何呢? 老子說:「悠兮其貴言」。
    上等的國君,他的日子就過得很閑適、很自在。為什麼呢?因為上等的國君居無為而治,行不言之教,不會沒事找事,不會輕易發號施令(貴言);然而人民卻能各安其生,各順其行。他們對政府有信心,對生活有自信。
    不但如此,上等的國君,治大國若烹小鮮,等到大功完成了,大事辦妥了,而人民卻不知道這是國君的功勞,反而都說:「我自然」,我們老百姓,本來就是這樣的啊!
    看完這章後,就理解到前文說老子留下了那五千言,為什麼馬上就神神秘秘地離開了函谷關,不知所蹤。(全文完)
    按:上文是根據《道德經》第十七章原文所作之導述。
    (寫於2020年8月10日於海外) 下一講:老子有幾句話,一生受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