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別錄》105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4/3/28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欲論人者先自論,欲知人者先自知。」

良因曰:
一般人遇到讚歎則喜不自勝,批評則內心不喜。
這兩種動搖,就只是因為看不清自己,所以才隨他人話語而轉。
因此要看別人的習氣容易,能認清自己就難。
既然如此,就少論他人是非吧!以免影響內攝的功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4/3/23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臨事須替別人想,論人先將自己想。」 良因曰: 剛剛發心出家的人,為什麼不能馬上住茅棚? 除了福德、智慧不足之外,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要磨掉我執、習氣。 無量劫的生命中,我們都是以「我」為中心, 所以透過大眾磨練,來轉變思惟、習氣,
2014/3/22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己性不可任,當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 人性不可拂,當用順法調之,其道在一恕字。」 良因曰: 面對自己的習氣,要用理智,以苛求他人的心,調伏自身; 面對他人的習氣,須運慈悲,以原諒自己的心,包容他人。 若能以此自他相換,則君子可成,佛道可期。
2014/3/21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事有急之不白者,緩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 人有操之不從者,縱之或自化,毋苛刻以益其頑。」 良因曰: 佛法說「隨緣」,理論的了解只需短暫的時間; 但是真能做到,可能要花大半輩子學習了。 當為人所誤解,或者他人不肯聽從,內心感到煩躁時,
2014/1/26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 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 良因曰: 指責他人之時,應當先注意自己是為了慈悲教育,還是為了發洩不滿? 如果已經情緒波動,還是先三緘其口好,以免說出的話又後悔。 即使是慈悲教導,也要注意不能急躁,希望速見成效。
2014/1/25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面諛之詞,有識者未必悅心。 背後之議,受憾者常若刻骨。」 良因曰: 人與人相處,要緊的在一個「誠」字。 人前人後的面諛背議,這不是君子的作風。 《大學》:「貨悖而入,亦悖而出」, 怎麼來的,往往就將怎麼失去。 佛弟子當深信因果, 而終究必報!
2014/1/19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盛喜中勿許人物,盛怒中勿答人書。」 「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體。」 良因曰: 凡人都會有情緒波動的時候, 此時固然不宜壓抑,但也不能放縱,必須盡快以理智調伏。 在尚未心安之時,能令大喜大怒之境,能迴避則當迴避, 以免因逞一時之快,而使日後有悔。
2014/3/23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臨事須替別人想,論人先將自己想。」 良因曰: 剛剛發心出家的人,為什麼不能馬上住茅棚? 除了福德、智慧不足之外,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要磨掉我執、習氣。 無量劫的生命中,我們都是以「我」為中心, 所以透過大眾磨練,來轉變思惟、習氣,
2014/3/22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己性不可任,當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 人性不可拂,當用順法調之,其道在一恕字。」 良因曰: 面對自己的習氣,要用理智,以苛求他人的心,調伏自身; 面對他人的習氣,須運慈悲,以原諒自己的心,包容他人。 若能以此自他相換,則君子可成,佛道可期。
2014/3/21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事有急之不白者,緩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 人有操之不從者,縱之或自化,毋苛刻以益其頑。」 良因曰: 佛法說「隨緣」,理論的了解只需短暫的時間; 但是真能做到,可能要花大半輩子學習了。 當為人所誤解,或者他人不肯聽從,內心感到煩躁時,
2014/1/26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 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 良因曰: 指責他人之時,應當先注意自己是為了慈悲教育,還是為了發洩不滿? 如果已經情緒波動,還是先三緘其口好,以免說出的話又後悔。 即使是慈悲教導,也要注意不能急躁,希望速見成效。
2014/1/25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面諛之詞,有識者未必悅心。 背後之議,受憾者常若刻骨。」 良因曰: 人與人相處,要緊的在一個「誠」字。 人前人後的面諛背議,這不是君子的作風。 《大學》:「貨悖而入,亦悖而出」, 怎麼來的,往往就將怎麼失去。 佛弟子當深信因果, 而終究必報!
2014/1/19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盛喜中勿許人物,盛怒中勿答人書。」 「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體。」 良因曰: 凡人都會有情緒波動的時候, 此時固然不宜壓抑,但也不能放縱,必須盡快以理智調伏。 在尚未心安之時,能令大喜大怒之境,能迴避則當迴避, 以免因逞一時之快,而使日後有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Thumbnail
這兩句話:「莫為直中直,需防仁不仁」是教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同時也是教我們如何結交朋友,看待朋友的真實性,有些朋友表面上跟你很要好,背地裡卻對你說三道四的,還假裝不知道這些討論你的事情從哪裡來,我想很多人都有這種經驗。想破頭的那些流言蜚語原來出自於自己身邊的一些朋友的交談,而且這些流言蜚語都還是
前言 前文提及”愛自己”一詞,可以是區分人己—所以得時時提防別人侵擾,刻刻要注意自己權益—;也可以是視人如己—尊重、欣賞別人,別人也同樣的尊重、欣賞自己。(不必提防別人,也不必刻意維護自己。) 你對別人好,別人卻不對你好 或謂:自己尊重、欣賞別人,可是別人不見得尊重、欣賞自己,那怎麼辦
Thumbnail
其實「吾日三省吾身」,並非是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而是保持自身的主動積極,隨時身處於-大腦高速運轉保持良善好心地的狀態。  只要在狀態裡,再貪心也是精進;不在狀態裡,再精進也是貪心。 最後才發現,「吾日三省吾身」的「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只是為把最精華的凝聚力、注意力留給自己。 卻沒想到
Thumbnail
○印光大師法語 : ---【修禪者】、宗教【修行者】須要改過行善方為真修道者。 人人都需要正義和正直,國家社會要安定更是需要正直。 正直的標準是什麼呢? 是在個人,還是在社會風俗中? 人人都自認為正直之時,其實卻不是;而社會認為不正直之事,其實卻是真正的正直。 古聖先賢為你說明何謂【正直】的標準!!
Thumbnail
接觸了一些認識自己的工具,出發點是為面對自己的難關、了解自己的迷惘是從何而來。 慢慢的也開始為身邊的朋友解惑,發現看別人的事都很透徹,看自己的卻總是似懂非懂。都說要先看懂自己,才能看懂別人。但其實最難看透的卻是自己。 看別人的時候往往能站在比較理性及客觀的角度用學理去分析,不會代入太多的情緒及個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若是不幸依止一位無智慧、具有私心的上師,以貪瞋來毀壞佛教,僅僅是聽聞一些佛法的皮毛,便自認為自己是大修行人或宗派、法教之持有者而生驕慢心,遇事便說:「我已經觀察過,這合理、這不合理。」猶如目盲之人在評論畫作的用色是否得當一樣。
Thumbnail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裡仁第四)。 黨,類別。人的過錯,有不同類別。有大錯有小錯;有原則性過錯和一般過錯;有主觀性錯誤,壞心辦壞事;有客觀性錯誤,好心辦壞事或無心之錯。等等。   此話可有兩種解釋。一說,人的過錯,各種各樣。通過對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旅程中,常常會遇到疑惑和挑戰。這時,不用害怕尋求他人的意見,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蘊藏著自我提升的無限可能。 「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一本活生生的書籍,每個人的經驗都是獨一無二的智慧之源。」 當我們開放心胸,謙卑尋求他人的意見時,我們實際上是在擴展我們的視野。這是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經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Thumbnail
這兩句話:「莫為直中直,需防仁不仁」是教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同時也是教我們如何結交朋友,看待朋友的真實性,有些朋友表面上跟你很要好,背地裡卻對你說三道四的,還假裝不知道這些討論你的事情從哪裡來,我想很多人都有這種經驗。想破頭的那些流言蜚語原來出自於自己身邊的一些朋友的交談,而且這些流言蜚語都還是
前言 前文提及”愛自己”一詞,可以是區分人己—所以得時時提防別人侵擾,刻刻要注意自己權益—;也可以是視人如己—尊重、欣賞別人,別人也同樣的尊重、欣賞自己。(不必提防別人,也不必刻意維護自己。) 你對別人好,別人卻不對你好 或謂:自己尊重、欣賞別人,可是別人不見得尊重、欣賞自己,那怎麼辦
Thumbnail
其實「吾日三省吾身」,並非是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而是保持自身的主動積極,隨時身處於-大腦高速運轉保持良善好心地的狀態。  只要在狀態裡,再貪心也是精進;不在狀態裡,再精進也是貪心。 最後才發現,「吾日三省吾身」的「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只是為把最精華的凝聚力、注意力留給自己。 卻沒想到
Thumbnail
○印光大師法語 : ---【修禪者】、宗教【修行者】須要改過行善方為真修道者。 人人都需要正義和正直,國家社會要安定更是需要正直。 正直的標準是什麼呢? 是在個人,還是在社會風俗中? 人人都自認為正直之時,其實卻不是;而社會認為不正直之事,其實卻是真正的正直。 古聖先賢為你說明何謂【正直】的標準!!
Thumbnail
接觸了一些認識自己的工具,出發點是為面對自己的難關、了解自己的迷惘是從何而來。 慢慢的也開始為身邊的朋友解惑,發現看別人的事都很透徹,看自己的卻總是似懂非懂。都說要先看懂自己,才能看懂別人。但其實最難看透的卻是自己。 看別人的時候往往能站在比較理性及客觀的角度用學理去分析,不會代入太多的情緒及個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若是不幸依止一位無智慧、具有私心的上師,以貪瞋來毀壞佛教,僅僅是聽聞一些佛法的皮毛,便自認為自己是大修行人或宗派、法教之持有者而生驕慢心,遇事便說:「我已經觀察過,這合理、這不合理。」猶如目盲之人在評論畫作的用色是否得當一樣。
Thumbnail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裡仁第四)。 黨,類別。人的過錯,有不同類別。有大錯有小錯;有原則性過錯和一般過錯;有主觀性錯誤,壞心辦壞事;有客觀性錯誤,好心辦壞事或無心之錯。等等。   此話可有兩種解釋。一說,人的過錯,各種各樣。通過對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旅程中,常常會遇到疑惑和挑戰。這時,不用害怕尋求他人的意見,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蘊藏著自我提升的無限可能。 「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一本活生生的書籍,每個人的經驗都是獨一無二的智慧之源。」 當我們開放心胸,謙卑尋求他人的意見時,我們實際上是在擴展我們的視野。這是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