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刻板印象的影響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12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職業重建專業服務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82會員
148內容數
嗨!我是佩雯,我是個充滿活力、喜愛微笑、同時樂於嘗試不同事物的人。我總是敞開心胸,歡迎職業重建以及來自企業的每位工作者一起交流、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期待和各位夥伴們的相遇!我提供的專業服務包括: ◎職業重建服務:庇護工場轉銜輔導、身心障礙者履歷與自傳撰寫技巧、身心障礙者職前準備 ◎企業及雇主服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佩雯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其實對於身障畢業生來說,求職主要有三種管道: 首先、是自行從人力銀行找工作;其次是就業中心,這邊是屬於勞動部的直屬單位(有些人會說是直屬中央的單位),這裡提供職缺和補助的諮詢;最後,是地方政府(像是台北市、台中市...)的職業重建單位,除了有職缺以外,還提供了比較完整的就業評估、協助開發職場、甚至有
「你可以加班嗎?」大概是面談中最常被問到的議題之一,在五一勞動節的今天特別想聊聊這個話題。通常公司(老闆或人資)會喜歡聽到:「我願意!」這樣的回答,但對勞工而言,實際情況又會是如何呢? 每個人的特質不同,看待工作的角度也不一樣
這篇文章是針對讀者謝小姐的的來信提問,她想轉行當就服員,但不知道自己合不合適:這次的提問呢,我想分成兩個部分來回答,第一部分是比較官方、偏向規定面的,第二部分則是認真地就甚麼樣的人適合職業重建工作,分享我自己的看法。
打從擔任一線服務人員,就經歷了大大小小的督導、輔導訪視、評鑑...等,以督導來說,我一直都認為他是提升專業人員的能力,或是做為個案服務討論時的夥伴,一個非常重要的對象。
最早關於社福團體的行銷活動,是來自我在庇護工場服務的經驗,那時每年都在為「創新」的行銷計劃煩心,幾年過去再加上我自己的一些親身經歷,想跟大家聊聊我自己的看法: 憐憫行銷悲情牌可行嗎
這一陣子,職業重建領域最重要的議題就是台灣職重協會正在討論,希望就職業重建專業人員的薪資制度中,對於風險加給、僱用條件的資格進行調整,而調整的結果其實對身在第一線的專業人員帶來的直接感受,是覺得專業服務沒有受到重視。不只是實質收入會減少,心理上那種不被在乎、對未來茫然的感受才是最讓人難過的
其實對於身障畢業生來說,求職主要有三種管道: 首先、是自行從人力銀行找工作;其次是就業中心,這邊是屬於勞動部的直屬單位(有些人會說是直屬中央的單位),這裡提供職缺和補助的諮詢;最後,是地方政府(像是台北市、台中市...)的職業重建單位,除了有職缺以外,還提供了比較完整的就業評估、協助開發職場、甚至有
「你可以加班嗎?」大概是面談中最常被問到的議題之一,在五一勞動節的今天特別想聊聊這個話題。通常公司(老闆或人資)會喜歡聽到:「我願意!」這樣的回答,但對勞工而言,實際情況又會是如何呢? 每個人的特質不同,看待工作的角度也不一樣
這篇文章是針對讀者謝小姐的的來信提問,她想轉行當就服員,但不知道自己合不合適:這次的提問呢,我想分成兩個部分來回答,第一部分是比較官方、偏向規定面的,第二部分則是認真地就甚麼樣的人適合職業重建工作,分享我自己的看法。
打從擔任一線服務人員,就經歷了大大小小的督導、輔導訪視、評鑑...等,以督導來說,我一直都認為他是提升專業人員的能力,或是做為個案服務討論時的夥伴,一個非常重要的對象。
最早關於社福團體的行銷活動,是來自我在庇護工場服務的經驗,那時每年都在為「創新」的行銷計劃煩心,幾年過去再加上我自己的一些親身經歷,想跟大家聊聊我自己的看法: 憐憫行銷悲情牌可行嗎
這一陣子,職業重建領域最重要的議題就是台灣職重協會正在討論,希望就職業重建專業人員的薪資制度中,對於風險加給、僱用條件的資格進行調整,而調整的結果其實對身在第一線的專業人員帶來的直接感受,是覺得專業服務沒有受到重視。不只是實質收入會減少,心理上那種不被在乎、對未來茫然的感受才是最讓人難過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為求職者提供了一些基本概念,幫助他們有效準備心儀職務的面試。從檢視自身技能、學歷到合理與企業人資互動,文章深入探討了求職過程中的關鍵準備要點和注意行為,以提升求職成功率,最終成功找到合適的工作。該文適合希望進一步提升應徵技巧的職場人士閱讀。
Thumbnail
職涯輔導中存在諸多「以盲導盲」的現象,這些現象可能對個案的職業生涯造成長遠影響。一些顧問依賴過時經驗或缺乏行業知識,可能導致個案做出不符合實際需求的職業選擇。例如,過分強調個人經驗而忽略行業動態,或因刻板印象提供不適合的建議。
Thumbnail
在職重服務中,強化就業準備度有助於身障者進入一般職場穩定工作。本文探討了為什麼需要就業準備、如何進行就業準備、必要的就業準備項目、準備到怎樣的程度才能就業等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聽障求職者在職場所面臨的孤獨感、職場八卦和狀況外等困擾,並提出應對策略,包括建立自然支持者和尋找正面盟友。
Thumbnail
勞工局指出近年來雇主涉及就業歧視申訴案中,光「容貌歧視」案件佔30%。雇主倘針對求職人的高矮胖瘦或美醜等外在條件給予不同差別待遇,且該限制又非該工作所需具備之真實職業資格及執行業務之必要性者,易構成容貌歧視。一旦違反,其罰鍰金額為30萬以上150萬元以下,並公布公司姓名或名稱、負責人姓名,不可不慎!
Thumbnail
聽障求職者在工作維持上面臨著溝通不良、人際互動、所得資訊與推論的溝通歧異等問題,提供了多種建議以協助其積極溝通、管理情緒、完整掌握事情、接受職場知識並多元互動。
Thumbnail
常有人問如何找到願意雇用聽障者的雇主,從實務上整理此類雇主的特徵,以及可用的方法,與聽障者求職者分享,最終還是要以行動來促成。
Thumbnail
所有的服務,一切的開始,都始於建立關係,特別是一段目的為促進一個從沒想過要改變的人花力氣改變現狀的服務。抗拒障礙身份的人,往往不太容易進入職重服務中,如何從堅決拒絕到願意開啟合作?
Thumbnail
我很直白地指出了,對方就是個充滿性別刻版印象與歧視的人。 事件發生在我和那位不放棄跟他和睦共處的同事從聚餐地點走回辦公室的路上。其實在吃飯前,大概就預料到氣氛應很難熱絡起來,因為無論是工作事務的合作,還是私下相處的閒聊,我都明顯感覺到自身與對方的不契合。
Thumbnail
是否你也曾在找某些職位工作時,下意識避開某些行業別或職務內容呢? 這樣表示有歧視的意味存在嗎🤔️? 歡迎一起討論!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為求職者提供了一些基本概念,幫助他們有效準備心儀職務的面試。從檢視自身技能、學歷到合理與企業人資互動,文章深入探討了求職過程中的關鍵準備要點和注意行為,以提升求職成功率,最終成功找到合適的工作。該文適合希望進一步提升應徵技巧的職場人士閱讀。
Thumbnail
職涯輔導中存在諸多「以盲導盲」的現象,這些現象可能對個案的職業生涯造成長遠影響。一些顧問依賴過時經驗或缺乏行業知識,可能導致個案做出不符合實際需求的職業選擇。例如,過分強調個人經驗而忽略行業動態,或因刻板印象提供不適合的建議。
Thumbnail
在職重服務中,強化就業準備度有助於身障者進入一般職場穩定工作。本文探討了為什麼需要就業準備、如何進行就業準備、必要的就業準備項目、準備到怎樣的程度才能就業等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聽障求職者在職場所面臨的孤獨感、職場八卦和狀況外等困擾,並提出應對策略,包括建立自然支持者和尋找正面盟友。
Thumbnail
勞工局指出近年來雇主涉及就業歧視申訴案中,光「容貌歧視」案件佔30%。雇主倘針對求職人的高矮胖瘦或美醜等外在條件給予不同差別待遇,且該限制又非該工作所需具備之真實職業資格及執行業務之必要性者,易構成容貌歧視。一旦違反,其罰鍰金額為30萬以上150萬元以下,並公布公司姓名或名稱、負責人姓名,不可不慎!
Thumbnail
聽障求職者在工作維持上面臨著溝通不良、人際互動、所得資訊與推論的溝通歧異等問題,提供了多種建議以協助其積極溝通、管理情緒、完整掌握事情、接受職場知識並多元互動。
Thumbnail
常有人問如何找到願意雇用聽障者的雇主,從實務上整理此類雇主的特徵,以及可用的方法,與聽障者求職者分享,最終還是要以行動來促成。
Thumbnail
所有的服務,一切的開始,都始於建立關係,特別是一段目的為促進一個從沒想過要改變的人花力氣改變現狀的服務。抗拒障礙身份的人,往往不太容易進入職重服務中,如何從堅決拒絕到願意開啟合作?
Thumbnail
我很直白地指出了,對方就是個充滿性別刻版印象與歧視的人。 事件發生在我和那位不放棄跟他和睦共處的同事從聚餐地點走回辦公室的路上。其實在吃飯前,大概就預料到氣氛應很難熱絡起來,因為無論是工作事務的合作,還是私下相處的閒聊,我都明顯感覺到自身與對方的不契合。
Thumbnail
是否你也曾在找某些職位工作時,下意識避開某些行業別或職務內容呢? 這樣表示有歧視的意味存在嗎🤔️? 歡迎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