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度績效考核淺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360度績效評估的方法,是非常全面的考核模式,避開單向主觀的角度來進行,常有HR會來信討論,我們常常與他們討論這個績效工具的精神以及在華人的環境中,是否發揮得出來,用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來形容,一個副總底下有四個經理,這個副總遲早會升總經理(或外派),因此副總的位置一定會由四位經理裏來圈選,先不管由誰來圈選,但有一定考量因素在於考績的好壞或者高低來評估,而我們公司在進行360度績效考核時,您若是四位經理之一,你有可能會打給其他經理同事高分?或者比你自己自評分數還高的分數給你同事?如果有的話,也太沒有企圖心了,除非你是佛心來的,因此分數的比較在同事競爭中就出現了變化,若你是採購經理,你的供應商也給你評分,不管是否保密得當,供應商為了討好你,若你不是非常機車,一般給你的分數一定很高,順便歌功頌德一番,如果我是業務經理,平常與客戶關係本就良好,所以分數也不會太低,若我是生產經理,可能就沒有那麼好的外在關係,也因此想藉由外在提高綜合分數的機會就比其他經理較少,如果副總專長與我同質性較高,又怕我績效超過他,給我的評比也不會太高,因此我這個飛鷹,想要振翅翱翔在這個企業裏出頭機會就會很辛苦了。
因此績效考核不止影響企業的競爭力,不適合企業的績效工具也會影響優秀的員工發展, 所以選擇適合公司文化的績效工具,方為首選,想要用績效考核改善企業文化、員工認知,那是需要很多的人力、時間與資金,才有可能達到企業經營者的期待,在過程中不知多少優秀的HR主管,會先後戰死在這個沙場上,可惜了這些英勇的謀士。
avatar-img
0會員
4內容數
多準則決策可運用在實務 1. 企業問題改善與分析 2. 供應商管理與決策 3. 商品選擇 4. 促銷方案評估 5. 廠房、設施地點選擇 6. 人員選任及職能評估 7. 專案分析及解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以前在企業服務,每逢年底都要面對年終考核這樣一個煩心又燒腦的課題。而想要成為一個好的主管,在這個攸關下屬績效甚至未來升遷的重要環節,絲毫都不能馬虎。 KPI的達成,大多有數字輔助,還算容易達成共識,但如果是關於評斷同仁未來是否有機會升職來承擔更重的責任或同仁是否具備管理的特質等等,這方面在人格特質
Thumbnail
年底快到了,你開始年終績效面談嗎?   隨著團隊成長與授權機制, 老闆無法掌握每個人一整年績效表現細節, 同時主管也需要跟自己團隊成員討論績效。   #三明治面談技巧 於是我給團隊建議是在績效回饋的過程, 先讚揚、再改善、最後肯定, 讓夥伴有尊嚴地願意改善做不好的地方, 而不是一
Thumbnail
場景:一家中型公司的人資主管小王正在與人資專員小李進行一對一的指導,討論如何在公司內正要正式推行的新績效考核制度。由於公司成立以來一直沒有正式的績效考核制度,這次的變革可能會引發員工及主管的反彈。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績效考評工具中,有一種評估方式叫做 360 度評估。360度評估中有一個面向是同事間互評,用意在於同事間實際共事時間長,之間的溝通與其他工作上的接觸合作機會最多,能彌足主管沒有看到的死角,給出更多視角的回饋。 績效評估中加入了同事的意見,看起來能讓人得到更全面的回饋,但是凡事總是有個但是。評估
Thumbnail
在職場中,績效下滑常常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隊,當看到那些令人沮喪的數字時,第一反應往往是開始互相指責:「一定是業務不夠努力!」「肯定是主管領導無方!」「這鐵定是公司策略出了問題!」  
Thumbnail
負責的工作短期看不到績效, 這是從事某些專案管理工作以及行政類型工作的人常會面臨的問題。沒有具體的工作成果, 年底的考績就很難拿到高分, 也會影響升遷和加薪的進度。在這樣的情境中, 能做什麼來讓主管對自己的表現更有感呢? 我認為可以從3部分著手...
Thumbnail
過去企業品牌與福利是選擇公司的重要指標,但如今人們也更注重主管領導和團隊氛圍。文章探討了期待的主管樣貌和團隊共戰的協作方式,以及溝通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經過長時間的辛勤工作後,我們常常陷入一個困惑-究竟在組織扮演什麼角色?當我們仰望主管,平視同仁,或許難以清晰地理解組織對於個人的價值與貢獻。這種不確定感可能讓我們質疑自己在組織的地位,以及我們的工作是否真的被充分肯定。
Thumbnail
在職埸中曾經參與過一家公司由願景萌芽到茁壯實現,過程辛苦但不茫然,因為知道自己認真努力的工作,會得到回饋。 高層主管由建構願景開始發展公司的營運方針,由遠到近訂定長、中、短期執行計劃,依據目標製定策略目標,依據策略目標給予各階層主管年度的績效目標KPI Key Performance Index。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以前在企業服務,每逢年底都要面對年終考核這樣一個煩心又燒腦的課題。而想要成為一個好的主管,在這個攸關下屬績效甚至未來升遷的重要環節,絲毫都不能馬虎。 KPI的達成,大多有數字輔助,還算容易達成共識,但如果是關於評斷同仁未來是否有機會升職來承擔更重的責任或同仁是否具備管理的特質等等,這方面在人格特質
Thumbnail
年底快到了,你開始年終績效面談嗎?   隨著團隊成長與授權機制, 老闆無法掌握每個人一整年績效表現細節, 同時主管也需要跟自己團隊成員討論績效。   #三明治面談技巧 於是我給團隊建議是在績效回饋的過程, 先讚揚、再改善、最後肯定, 讓夥伴有尊嚴地願意改善做不好的地方, 而不是一
Thumbnail
場景:一家中型公司的人資主管小王正在與人資專員小李進行一對一的指導,討論如何在公司內正要正式推行的新績效考核制度。由於公司成立以來一直沒有正式的績效考核制度,這次的變革可能會引發員工及主管的反彈。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績效考評工具中,有一種評估方式叫做 360 度評估。360度評估中有一個面向是同事間互評,用意在於同事間實際共事時間長,之間的溝通與其他工作上的接觸合作機會最多,能彌足主管沒有看到的死角,給出更多視角的回饋。 績效評估中加入了同事的意見,看起來能讓人得到更全面的回饋,但是凡事總是有個但是。評估
Thumbnail
在職場中,績效下滑常常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隊,當看到那些令人沮喪的數字時,第一反應往往是開始互相指責:「一定是業務不夠努力!」「肯定是主管領導無方!」「這鐵定是公司策略出了問題!」  
Thumbnail
負責的工作短期看不到績效, 這是從事某些專案管理工作以及行政類型工作的人常會面臨的問題。沒有具體的工作成果, 年底的考績就很難拿到高分, 也會影響升遷和加薪的進度。在這樣的情境中, 能做什麼來讓主管對自己的表現更有感呢? 我認為可以從3部分著手...
Thumbnail
過去企業品牌與福利是選擇公司的重要指標,但如今人們也更注重主管領導和團隊氛圍。文章探討了期待的主管樣貌和團隊共戰的協作方式,以及溝通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經過長時間的辛勤工作後,我們常常陷入一個困惑-究竟在組織扮演什麼角色?當我們仰望主管,平視同仁,或許難以清晰地理解組織對於個人的價值與貢獻。這種不確定感可能讓我們質疑自己在組織的地位,以及我們的工作是否真的被充分肯定。
Thumbnail
在職埸中曾經參與過一家公司由願景萌芽到茁壯實現,過程辛苦但不茫然,因為知道自己認真努力的工作,會得到回饋。 高層主管由建構願景開始發展公司的營運方針,由遠到近訂定長、中、短期執行計劃,依據目標製定策略目標,依據策略目標給予各階層主管年度的績效目標KPI Key Performance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