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教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文交代為什麼要立致良知教;然則,什麼是致良知教呢?
人不是神,不可能完美;即使生前能立己立人、達己達人,一樣會有人攻擊批評,一樣會有人捏造誣陷的,無怪老子早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說,有人說可、說對的,自然就有人說不可、說不對的,這就是人生百態。
這些人生百態,甚至是人生的醜態,何以會如此?簡單地說,就是私心、私意、私欲、私利在從中作梗呀!這些道理,大家都明白,孟子也知道,陽明就更有切膚之痛!
「良知」一詞,出自孟子。孟子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謂之良能;所不慮而知,謂之良知。」就以孝親來說,在一般情況,是毋須模仿學習如何行孝,而自然能做到基本的、起碼的孝,因這是人的本能(即良能);同樣,也毋須思慮如何行孝,而自然知道理應孝親,因這是人的本知(即良知)。
良知,不但知道要孝親,也知道在家要敬兄愛弟,在外要忠於事、誠於友。而最重要的,做人要有道德的是非黑白,這就是孟子所講的是非之心。
陽明說:「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是非只是個好惡。只好惡就盡了是非,只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傳習錄下】
這個是非之心的好惡,就是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這個好惡,是在道德上發用,對己要有羞恥之心,對事要有惡惡之情。是義抑或不義,是仁抑或不仁,是禮抑或非禮,萬事萬變,都不逃過良知的法眼。
陽明說:「良知是造化的精靈。這些精靈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從此出。」是人是鬼,是正是邪,良知自有天理,因為良知就是天理。
當然,世道人心複雜,有時並非非黑即白的,也許是灰色地帶,難分對錯。故此,要彰顯良知的昭明靈覺,就必須不斷地讓吾心之良知不斷發用,不斷提高自覺。把良知的不自覺地若隱若現,由被動轉化為主動,主動地自覺,主動地問問良心。
要使良知主動地自覺,陽明提出「致」。「致」就是向前推致,不斷擴充、不斷發光。「致良知」,就是讓吾心之良知不斷發用,淺白地講,就是時時問良心,事事憑良心,莫被私心、私意、私欲、私利所阻隔。由此得知,孟子何以說「養心莫善於寡欲」。
陽明經歷了十幾年的磨難,在五十歲時,立致良知為教,囑咐門人依此為學做人。
常言道:要尊重人格、尊重人性,實則就是要尊重良知啊!對一己的良知,自當自尊自惜;對他人的良知,也須自敬自重!
(寫於2022年7月31日)
按:關於致良知教,世稱四句教,後文會有詳盡的講解,因此乃王學的懸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17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有飲食男女——食色之性,告子與孟子辯論人性時,也講得很清楚,你說孟子當時理解不理解?當然理解。孟子之後,荀子力批孟子的「性善說」,說:「人之性惡,其善偽也。」也就是說,人性本惡,否定人有先天的道德力量。之所以見善,乃後天改造的。荀子這些觀點,雖在孟子死後而發,但孟子在世時,相信孟夫子也是理解的。既
    大家都聽過斥罵人「喪盡天良」,又或呼天搶地喊「天理不容」、「良心何在」。那麼,究竟天理與良心有什麼關係? 「天良」,就是天理與良心,如果從陸象山和王陽明的思路來說,天理即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 天理,並不是外在抽象之理,而是內在於吾人的本心的。當本心真誠惻怛,如如地昭明朗現,便是天理。
    《大學》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而朱熹解格物為「究物窮理」,這顯然與陸象山以致與先儒不同。誠然,天下物,有則有理;究物,固然可以窮理,但此乃認識論的路子,與良心的感應何干? 要意誠、要意善,就必須致良知、彰顯良知,而使意歸於誠、歸於真、歸於善。 (2022-8-13)
    大家知道,明代的科舉,均以朱熹的四書章句為主;換句話說,南宋的朱熹的學說,在明代的科舉,在明代的學子,猶如金科玉律,不可置疑。但,與朱熹同時的陸象山,當時就曾與朱熹面對面地質疑,說朱熹的理學已非聖賢的本來面目。 陽明對朱子晚年有個定論,說: (寫於2022年7月29日)
    俗話講:和尚打傘,無法無天。人,不可以肆無忌憚,不可以隻手遮天。別以為人家不知道,就可以掩耳盜鈴,就可以任意妄為。陽明說:「人之不知而己所獨知」,儘管別人不知道,但就瞞不過自己的良知,那是要審判的呀。 反之,人常存敬畏感恩,必然朝夕惕厲,自尊自重,敬人愛物,思源念本。
    人家來探病問候,通常都會回謝:有心,有心!而沒有人會說:有金,有金!因為人家來探病,儘管山長水遠,交通轉折,就是關心。如果沒有心,或不太用心,要虛情假意,矯情虛飾,人家都懶得來呀。有心,是最重要的。 除了有心之外,難道就不用其他知識上的事理了嗎? (寫於2022年8月2日)
    人有飲食男女——食色之性,告子與孟子辯論人性時,也講得很清楚,你說孟子當時理解不理解?當然理解。孟子之後,荀子力批孟子的「性善說」,說:「人之性惡,其善偽也。」也就是說,人性本惡,否定人有先天的道德力量。之所以見善,乃後天改造的。荀子這些觀點,雖在孟子死後而發,但孟子在世時,相信孟夫子也是理解的。既
    大家都聽過斥罵人「喪盡天良」,又或呼天搶地喊「天理不容」、「良心何在」。那麼,究竟天理與良心有什麼關係? 「天良」,就是天理與良心,如果從陸象山和王陽明的思路來說,天理即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 天理,並不是外在抽象之理,而是內在於吾人的本心的。當本心真誠惻怛,如如地昭明朗現,便是天理。
    《大學》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而朱熹解格物為「究物窮理」,這顯然與陸象山以致與先儒不同。誠然,天下物,有則有理;究物,固然可以窮理,但此乃認識論的路子,與良心的感應何干? 要意誠、要意善,就必須致良知、彰顯良知,而使意歸於誠、歸於真、歸於善。 (2022-8-13)
    大家知道,明代的科舉,均以朱熹的四書章句為主;換句話說,南宋的朱熹的學說,在明代的科舉,在明代的學子,猶如金科玉律,不可置疑。但,與朱熹同時的陸象山,當時就曾與朱熹面對面地質疑,說朱熹的理學已非聖賢的本來面目。 陽明對朱子晚年有個定論,說: (寫於2022年7月29日)
    俗話講:和尚打傘,無法無天。人,不可以肆無忌憚,不可以隻手遮天。別以為人家不知道,就可以掩耳盜鈴,就可以任意妄為。陽明說:「人之不知而己所獨知」,儘管別人不知道,但就瞞不過自己的良知,那是要審判的呀。 反之,人常存敬畏感恩,必然朝夕惕厲,自尊自重,敬人愛物,思源念本。
    人家來探病問候,通常都會回謝:有心,有心!而沒有人會說:有金,有金!因為人家來探病,儘管山長水遠,交通轉折,就是關心。如果沒有心,或不太用心,要虛情假意,矯情虛飾,人家都懶得來呀。有心,是最重要的。 除了有心之外,難道就不用其他知識上的事理了嗎? (寫於2022年8月2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探討了哲學的定義及其範疇,分析哲學介於神學與科學之間。透過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觀點,揭示哲學在知識、道德與價值等議題上的重要性。提及了經典的人性論辯論及,強調讀哲學能提升個人思考能力與人生觀。討論對於哲學的刻板印象與個人對於哲學的初體驗,鼓勵讀者追求深度思考與理解。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道家老子的觀念,人類因為不知「道」所以講仁義,而仁義不再,所以講禮樂,禮樂也制約不了人心,所以法律就於焉產生! 寄望輿論有用,那是因為有羞恥心,而羞恥心如果存在,就是有道之人,其他根本就不需要了!所以言論根本用處不大,如果沒有選票,從政者會在意民心嗎?惟一可以制衡的,不過是利益而已! 財富、名聲
    這不是宗教用語,就很單純是光明磊落、正人君子的作為! 一個人是善是惡、是邪是正,那本性可能是與生俱來,老天爺給的。但是方法絕對是後天學來的,這些應該不能歸咎於天了吧! 我被坑了一次或害過一次以後,腦海裡就會想出十種以上的方法,被坑害這麼多次,我最恨的不是那些羞辱,而是我成了想法很不單純的人。我常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這段話是《道德經》最末一章,藴涵了三層辯證關係:一是得與失。二是公與私。三是人與己。且聽我道來。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到底誰錯誰對?誰又敢輕易下判斷? 人性是迷霧中的道路,一步錯步步錯,一步對步步未知。我們掙扎求存。
    Thumbnail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裡仁第四)。  孔子說:『唯有仁德之人才能發自內心地喜愛與憎惡他人。』按現在的話說,就是『愛恨分明』,『敢愛敢恨』,『敢於對壞人壞事做堅決的鬥爭』。   這裡孔子所言『好人』或『惡人』,一定是出於內心的真實感受而表露出來。
    Thumbnail
    探討了哲學的定義及其範疇,分析哲學介於神學與科學之間。透過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觀點,揭示哲學在知識、道德與價值等議題上的重要性。提及了經典的人性論辯論及,強調讀哲學能提升個人思考能力與人生觀。討論對於哲學的刻板印象與個人對於哲學的初體驗,鼓勵讀者追求深度思考與理解。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道家老子的觀念,人類因為不知「道」所以講仁義,而仁義不再,所以講禮樂,禮樂也制約不了人心,所以法律就於焉產生! 寄望輿論有用,那是因為有羞恥心,而羞恥心如果存在,就是有道之人,其他根本就不需要了!所以言論根本用處不大,如果沒有選票,從政者會在意民心嗎?惟一可以制衡的,不過是利益而已! 財富、名聲
    這不是宗教用語,就很單純是光明磊落、正人君子的作為! 一個人是善是惡、是邪是正,那本性可能是與生俱來,老天爺給的。但是方法絕對是後天學來的,這些應該不能歸咎於天了吧! 我被坑了一次或害過一次以後,腦海裡就會想出十種以上的方法,被坑害這麼多次,我最恨的不是那些羞辱,而是我成了想法很不單純的人。我常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這段話是《道德經》最末一章,藴涵了三層辯證關係:一是得與失。二是公與私。三是人與己。且聽我道來。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到底誰錯誰對?誰又敢輕易下判斷? 人性是迷霧中的道路,一步錯步步錯,一步對步步未知。我們掙扎求存。
    Thumbnail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裡仁第四)。  孔子說:『唯有仁德之人才能發自內心地喜愛與憎惡他人。』按現在的話說,就是『愛恨分明』,『敢愛敢恨』,『敢於對壞人壞事做堅決的鬥爭』。   這裡孔子所言『好人』或『惡人』,一定是出於內心的真實感受而表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