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1|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致良知教

    前文交代為什麼要立致良知教;然則,什麼是致良知教呢?
    人不是神,不可能完美;即使生前能立己立人、達己達人,一樣會有人攻擊批評,一樣會有人捏造誣陷的,無怪老子早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說,有人說可、說對的,自然就有人說不可、說不對的,這就是人生百態。
    這些人生百態,甚至是人生的醜態,何以會如此?簡單地說,就是私心、私意、私欲、私利在從中作梗呀!這些道理,大家都明白,孟子也知道,陽明就更有切膚之痛!
    「良知」一詞,出自孟子。孟子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謂之良能;所不慮而知,謂之良知。」就以孝親來說,在一般情況,是毋須模仿學習如何行孝,而自然能做到基本的、起碼的孝,因這是人的本能(即良能);同樣,也毋須思慮如何行孝,而自然知道理應孝親,因這是人的本知(即良知)。
    良知,不但知道要孝親,也知道在家要敬兄愛弟,在外要忠於事、誠於友。而最重要的,做人要有道德的是非黑白,這就是孟子所講的是非之心。
    陽明說:「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是非只是個好惡。只好惡就盡了是非,只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傳習錄下】
    這個是非之心的好惡,就是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這個好惡,是在道德上發用,對己要有羞恥之心,對事要有惡惡之情。是義抑或不義,是仁抑或不仁,是禮抑或非禮,萬事萬變,都不逃過良知的法眼。
    陽明說:「良知是造化的精靈。這些精靈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從此出。」是人是鬼,是正是邪,良知自有天理,因為良知就是天理。
    當然,世道人心複雜,有時並非非黑即白的,也許是灰色地帶,難分對錯。故此,要彰顯良知的昭明靈覺,就必須不斷地讓吾心之良知不斷發用,不斷提高自覺。把良知的不自覺地若隱若現,由被動轉化為主動,主動地自覺,主動地問問良心。
    要使良知主動地自覺,陽明提出「致」。「致」就是向前推致,不斷擴充、不斷發光。「致良知」,就是讓吾心之良知不斷發用,淺白地講,就是時時問良心,事事憑良心,莫被私心、私意、私欲、私利所阻隔。由此得知,孟子何以說「養心莫善於寡欲」。
    陽明經歷了十幾年的磨難,在五十歲時,立致良知為教,囑咐門人依此為學做人。
    常言道:要尊重人格、尊重人性,實則就是要尊重良知啊!對一己的良知,自當自尊自惜;對他人的良知,也須自敬自重!
    (寫於2022年7月31日) 按:關於致良知教,世稱四句教,後文會有詳盡的講解,因此乃王學的懸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陽明心學,有如雷鳴閃電,有如甘霖活泉,它既是思想運動,亦是人性覺醒。近代學者章太炎說:日本維新亦由王學為其先導。梁啟超說:日本維新之治,心學之為用也。既然日本能受王陽明思想影響,激發人心,奮發自強,何以在中土,這些自家特產竟然會變成政權的絆腳石呢?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