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靠近孩子的方法是離開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靠近孩子, 或許只要做一棵可以靠著休息的沉默大樹
上個禮拜,我給我家的小Q找了一點課外功課,讓他放學回來找時間做。
結果他回來一看還有媽媽的功課,生氣的大聲說:我好累了!不要再叫我做其他事!我在學校還要應付那些很兇的老師,小心不能犯錯,神經緊繃,很累的你都不知道!
我聽完,當下直接閉嘴了。
心想,真的,聽起來真的很累。每節課、每門科任老師,一天8節課……神經緊繃,這怎麼可能不累?
我默默的做自己的事情,直到他來找我說話。
其實我常常忍不住對他發脾氣,但是今天我想我只有兩種方式面對他。
1、讓他休息吧,閉上嘴。
2、等他情緒平穩一點,可以鼓勵他:你今天這麼努力讓自己可以在學校順利過完,真的很不容易啊!你很厲害哦,能夠照顧好自己。
那些額外的功課,等他願意來配合再說。
我覺得我也是那種,很容易被孩子回應態度而影響到的人。有時候自己的身心也沒有好好被照顧到,焦慮感很高。
而且,很多時候,跟孩子說了很多遍的事情他總是丟在腦後。一邊煮飯還要一邊想著他怎麼還改不掉這壞習慣,心裡的火就忍不住燒起來。
但是,今天Q他願意跟我說,他在學校時如何努力的,他真的很累。甚至,至少他願意說出來!
我們每個人在外面討生活面對老闆時的戰戰兢兢,不也是一樣的嗎?我們累回來還可以躺在沙發放空,但是孩子不能,回到家還要面對媽媽的額外功課,嘮嘮叨叨的精神轟炸。
好吧,我懂。
壓住自己想要飆出來情緒,默默的去廚房工作。
有時候,靠近孩子的方法是離開他。或者聽他說,不做任何評價。
而在他需要被聆聽的時候,陪他思考問題是什麼?怎麼去解決這些問題?
成為他的顧問、智囊,或者一棵可以靠著休息的沉默大樹。
avatar-img
2會員
16內容數
日常讀書與觀影 心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青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一段時間看到“台中房思琪事件”的新聞,當下不由得痛心,當年還是國二孩子的她(A),曾經是怎樣的辛苦與煎熬!看到她的父親得知消息,內疚難過說自己身為父親,未盡責且失敗,內心疼痛而沉重。自己無知且無能為力,竟然還對狼師表達感謝感恩,簡直是痛心疾首。 有一些當年受害者的同學也在臉書上表示,當年未必沒
如果你只能學會這一招,那麼請把這一招練到極致吧!
前一段時間看到“台中房思琪事件”的新聞,當下不由得痛心,當年還是國二孩子的她(A),曾經是怎樣的辛苦與煎熬!看到她的父親得知消息,內疚難過說自己身為父親,未盡責且失敗,內心疼痛而沉重。自己無知且無能為力,竟然還對狼師表達感謝感恩,簡直是痛心疾首。 有一些當年受害者的同學也在臉書上表示,當年未必沒
如果你只能學會這一招,那麼請把這一招練到極致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當孩子表達對老師的不喜歡或抗拒時,家長或許感到困惑和無助。但是,這種情況並不少見,而且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孩子處理這種情緒,改善他們和老師之間的關係。本文提供了三項應對策略,讓家長更好地瞭解孩子的情緒,並促進孩子和老師之間的理解和信任。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隨著孩子愈來愈大,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時間愈來愈少、細碎。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日常相處時間裡,建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信任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覺察與管理自己的情緒,並與孩子共同學習。作者分享了一個早晨的情緒事件,如何教訓孩子後,意識到孩子的想法和情緒。同時,作者也與 ChatGPT 討論與反思。最終意識到創造支持玩心的學習環境與體驗的重要性,並對此提出了一些想法。這篇文章探討了親子關係、學習環境和情緒管理的議題。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2月份新學期的開始,等待個案會議的時間,也得整理自己的思緒,準備好自己的狀態,好開始面對孩子排山倒海的狀況...關係的培養是不是有影響他哪部分,每一週的"象棋時間",我會很努力地傾聽孩子的聲音,同理他不想上課的心情,一起思考不上課可以做甚麼...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當孩子表達對老師的不喜歡或抗拒時,家長或許感到困惑和無助。但是,這種情況並不少見,而且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孩子處理這種情緒,改善他們和老師之間的關係。本文提供了三項應對策略,讓家長更好地瞭解孩子的情緒,並促進孩子和老師之間的理解和信任。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隨著孩子愈來愈大,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時間愈來愈少、細碎。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日常相處時間裡,建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信任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覺察與管理自己的情緒,並與孩子共同學習。作者分享了一個早晨的情緒事件,如何教訓孩子後,意識到孩子的想法和情緒。同時,作者也與 ChatGPT 討論與反思。最終意識到創造支持玩心的學習環境與體驗的重要性,並對此提出了一些想法。這篇文章探討了親子關係、學習環境和情緒管理的議題。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2月份新學期的開始,等待個案會議的時間,也得整理自己的思緒,準備好自己的狀態,好開始面對孩子排山倒海的狀況...關係的培養是不是有影響他哪部分,每一週的"象棋時間",我會很努力地傾聽孩子的聲音,同理他不想上課的心情,一起思考不上課可以做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