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畢業時成績差不多的同儕,為什麼幾年後,成就卻產生很大差距? 一個人到底是如何漸漸與人群拉開差距的?靠「生活駭客工作術」。
●「表現卓越的天才與普通人之間,到底有什麼差異?」相信每個人的心裡都曾浮現過這個疑問。我們姑且先排除「運氣」這個成分,影響成就卓越與否的關鍵,除了個人的聰明才智,不然就是要在某個特定的領域,努力累積出深厚的專業知識。而這些特質的總和,一部分是與生俱來的天賦,另一部分則要靠後天的努力。
●愛因斯坦曾投稿過科普雜誌《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並在某一期發表過一篇專題報導,報導中顯示「人類的智力,60%來自遺傳,40%則取決於後天的養成」。
美國德州州立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也做過類似的研究,研究結果表示,能在學術領域上取得成功的優秀學者,有60%以上是先天所造就,其他是靠後天的努力。
●美國知名的經營管理顧問湯姆‧柯利(Tom Corley),曾花費5年的時間,觀察與紀錄223位富人與128位窮人的日常生活,最後他得出的結論是,兩者之間最大的差異在於習慣。
●近來有一個名詞叫做「生活駭客」(Life hack),指得是透過每天細微的行為調整,進而為人生創造出極大的變化;我們甚至可以說那些所謂的天才,正是因為善用了生活駭客的技巧,不斷最佳化自己的人生,最後才能取得卓越的成就。
●午餐減量,腦子更靈光。
●物理學家費曼吃甜點只選巧克力冰淇淋,臉書創辦人祖克伯只穿同款衣服。成功人士會簡化選擇,免得大腦過度思考,他們把心思放在重要的事上。
●作曲家貝多芬、古斯塔夫.馬勒,將散步排入每日行程,因為根據史丹佛大學研究顯示,散步可提高60%的創造力。
●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的每一部大作,都有電影般的視覺效果,原來,他不管多忙,每天都會花一個半小時看電影。他說,你得替自己找一件事,然後天天做。
●大導演盧貝松邊聽音樂邊拍片,而且還是聽同一首歌。
●流行也可以套公式,故事迴圈示意圖:
1.一開始,人物角色處在自己的舒適圈。
2.接著,產生想要擁有某些事物的欲望。
3.為此,進入一個不熟悉的陌生環境中。
4.漸漸適應了新的環境。
5.進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事物。
6.卻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7.再次回到自己熟悉的舒適圈。
8.角色因為這個過程,而發生了一些改變。
●法國的知名畫家高更曾經說過:「我閉上眼睛,以求能夠看見!」這句話不只是一種抽象概念上的描述,更是高更在創作時的具體習慣。他也曾經在寫給某人的信中這樣說:「只要我閉上眼睛,就會有一片宛如夢境般,無邊無際又難以定義的神奇空間,展現在我的眼前。」
●美國加州大學的馬修·利伯曼(Matthew D. Lieberman)博士,曾經發表過一項研究,其內容表示:「書寫自己的想法,對於控制負面情緒有極大幫助。」無論是日記、詩歌、筆記等書寫形式,都能有類似的效果。
~ 韓國最強的超譯作者、企管作家/許成準
~《每一天都拉開差距》
~《1日ごとに差が開く 天才たちのライフハック》
#每一天都拉開差距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