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2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諮心紀】01害怕忘記的瑣碎日常_關於諮商一年的成果_221022

    十月末,我不曉得時間會這麼快的流散,躺在床上不過是眨了一眼,白天瞬地轉黑,一天又過去了。  當你(是個諮商師,她散著銀白色髮絲,面帶笑容)問我,這周過得如何呀?我第一時間停頓了下來。  我想不起來。
    我已經諮商連續三個學期了,我們從憂鬱情緒聊到愛情難題,一直到最近才算是解開了我心裡無可藥救的病的起源。
    家人。
    幾乎不會在我家出現的一張照片
    幾乎不會在我家出現的一張照片
    這樣說並不完整。原生家庭對我的影響甚大,大到我自己無意識地將其視為自我,卻不自知。我的家很小,也很大,父母弟我四人住在一個混沌無章的空間裡,自從讀了建築系我才知道我家的空間是沒有「中心」的,排除掉本身混亂而隨意堆置書籍和蒐藏的元素,整體規劃上,這裡並沒有一個起居的空間,沒有傳統說的客廳。你問我吃飯去哪裡,媽媽都會在廚房(大約三個人就滿了的空間)煮好料理,幾道香噴噴的菜放在門口(與外相通)前的吧檯桌(通常堆滿信紙)上,進門的右手邊是廚房,至於左手邊理應當是客廳,但現在被書籍和雜物堆滿,是媽媽工作的空間。  所以我們盛完飯去哪?
    通常會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坐在吧檯桌前看著youtube吃飯(高中時有陣子都看我們這一家)或者坐在緊鄰廚房的樓梯間;第二種,拿到自己二樓的房間吃。
    基本上我們並不「一起」做什麼,我們給彼此各自的生活,你可以說我們很自立,但在諮商師眼裡,這並不是一個很健全的家庭。  不健全?
    老實說我自己很早就知道了,其實自已想要被關注。但他們太忙了。我們太忙了。
    知道自己家沒有那樣的習慣,這就是我家,但也因為這是我家,我老早就把所謂的依賴放到別的東西上,男友啊、事業上。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的後續。例如
    我們討論起完美主義,我的恐懼來自於完美主義的質變,我恐懼我「不完美」。直接說結論的話,因為在家裡得不到足夠的注目,因而開始向外找,向外找尋自己可以發揮的地方,想把它們做到好,因為我知道有人「期待」著我成為什麼。
    期待?沒有阿。他們說。我說,有阿,你們不是常常跟我說「你可以去讀什麼系所,那裡有什麼很棒的東西,薪水也很好,語文能力要加強,如果不行的話讀那個也是很棒的選擇呀......」之類。
    我明白他們心裡是「建議」,是為我好,但我在接收這幾百回的「建議」之後,收了起來,放到腦子甕裡,可惜釀化不完全,成了酸醋,對我來說是一種期待,促使我在各種情境,都會有「期待」,而我清楚這已經不是爸媽給的了,是我自己釀造出來的,而且會越來越多,無止盡。
    這些期待讓我成為了做什麼事情都必須做到好的性格。簡單的報告、簡單的開會、簡單的去一趟百貨商場,都得精打細算。但我不精,所以有時候過分的打算會讓自己不能接受。意思是期待超過了能力所能做的。
    開始,否認自己的能力。
    SAD
    說到這裡,以上大概就是我為什麼會在憂鬱中輪迴的分析,我還不知道怎麼轉化我的原性格,好勝心強、好奇心強、想要看到未知,同時不能接納自己的本性、能力、失敗的經歷。  我只是想被關注。彌補我在家裡得不到的那些吧。
    但這樣的我也沒有絕對的錯。好的部分我想留著,因為我不希望自已為了安全的活而沒有嘗試著衝撞,但問題在於,我必須試著接納衝撞後受傷的自己,勇敢一點,不要怕受傷,勇敢一點。
    所以說這些做什麼?  說到最後,就是把我這周四的諮商最新調查跟大家分享(實際上是跟我自己分享),我還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有辦法靜下心來完成一部更具論說性質的文章。很想跟朋友韋婷一樣,寫出更動人且具邏輯性的想法闡述(她真的很美)。
    我真的有時候只是想要有人能聽懂我在說什麼,有人能夠同理我的困窘,我不是不想要,是不能夠的那種困窘。要找對的人吧,有些人真的不合適,害我越說越難堪。建議真的免了,除非我向你問,因為我知道怎麼做。但還是謝謝他們了。
    我愛鬱金香
    等我做完設計,我再回來說說我對於近期生涯規劃想法上的重大改變吧。
    我在想,  下學期去修經營管理的微學分學程,然後研究一下跟藝術行政、行銷、管理經營相關的研究所或職缺。
    近期想學:管理、行銷、演劇、心理學。
    我硬不起來,所以想好好打起軟實力,又是另一檔讓人頭暈的事情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