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員工—員工獎勵機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公司如何吸引人才或關鍵人才的留任,是人力資源管理上激勵員工的重要課題。新創公司沒有什麼資金的情況下,無法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時,經常用【員工股權獎酬】來吸引員工。
本篇整理公司法當中可做為員工獎勵的機制,來說明有哪些獎勵工具。
對員工來說獎酬就兩種〔現金〕與〔股份〕
這邊要先來個前提,公司得是〈股份有限公司〉 才有以股權作為獎勵機制方式。
〈有限公司〉並無發行股份,無法適用股權獎酬的方式。
參見《創業起點,公司 vs 行號
本篇將以〔股權〕作為獎勵機制方式來說明
  1. 員工酬勞
  2. 員工認股權憑證
  3. 現金增資員工優先認購權
  4. 限制員工權利新股 (限制型股票)
  5. 庫藏股轉讓員工
驢子愛吃胡蘿蔔?胡蘿蔔好吃嗎?

員工酬勞

公司應於章程訂明以當年度獲利狀況之定額或比率,分派員工酬勞。但公司尚有累積虧損時,應予彌補。《公司法第235-1條
公司有盈餘時得以股票或現金發放,由董事會特別決議通過後報告股東會。
盈餘是從設立開始累積的淨利或損失,當年度淨利轉正時,要先彌補以往年度的虧損,虧損彌補完後有盈餘才有分配酬勞的可能。

員工認股權憑證

公司與員工簽訂認股權契約,約定於一定期間內,員工得依約定價格認購特定數量之公司股份,訂約後由公司發給員工認股權憑證。《公司法第167-2條
契約內約定價格通常相當於或低於發行日時的股票價值,當未來公司成長反映於股價時,員工可用較低的價格認購公司股票。

現金增資優先認購權

公司發行新股時,除經目的事業中央主管機關專案核定者外,應保留發行新股總數10%至15%之股份由公司員工承購。《公司法第267條
公司現金增資時依照公司章程開放一定比例,徵詢員工認購股票的意願,讓員工成為股東,通常是公司在上市櫃前讓員工認股,股票才具有吸引力。

限制員工權利新股(限制型股票)

法源同前一段的公司發行新股的相關規定《公司法第267條》,不過不同的地方是針對特定員工約定既得條件,如服務年限、績效條件等,員工達到條件前受到限制。
簡單來說就是先發股票給員工,依照契約條件內容取得股份,需注意:
公開發行以上公司員工不需出資
非公發公司則需支付認購價款
公司與員工J簽訂發放4萬股限制型股票,每服務滿一年解除25%之限制,J員任職滿1年半後離職,取得1萬股既得之股票,剩下3萬股仍受限制之股票,由公司收回股份。

庫藏股轉讓員工

公司以自有資金買回發行在外的股份稱為庫藏股,應於三年內轉讓於員工,屆期未轉讓者,視為公司未發行股份,並為變更登記。《公司法第167-1條
公司得準備一筆資金將市場上股票買回,相對於現金增資員工得等到增資且依照發行價格購入,公司得以與員工單定轉讓價款,且可限制員工2年內不得轉讓。

員工獎酬工具比較

每種工具有各種利弊與適用情況,員工關心的是,我要不要付錢、稅怎麼算
課稅邏輯: 當納稅義務人有所得時,當年度就應該申報所得,並且有對應之稅率。所得不見得是薪資所得,拿到公司股票也是財產,屬財產交易
也就是說員工拿到股票的當年度就應該要申報
員工要注意:拿到股票雖然可能不用付錢,但可能要先繳所得稅
勞方角度
資方考量,是否有足夠資金、如何吸引人才、留住員工
另一方面,發放對象可不限於自己公司員工,控制或從屬公司之員工也可發放,因此大集團當中的未上市櫃子公司,也可以使用這樣的工具來吸引人才、留任員工。
資方考量
公開發行以上公司比較常見這些股份獎酬機制,讓這人才荒的時代,提出更具吸引人的條件吸引員工留任。
政府為鼓勵新創公司吸引人才
《產業創新條例》第19-1條有員工獎酬股票緩課相關規定,該條例由於法令的改變,不同時期取得的獎酬股票,有不同的課稅規定,若有採用的公司或是有取得的員工,記得先進一步了解相關規定。
若非上市櫃集團公司,不建議採用股權獎勵,股權發放的合約擬定、股票的發行與變更等作業,牽涉公司變更登記、股票發行、股務管理、稅務申報,這些都是要委請律師或是會計師來協助,對公司而言也是一筆行政費用,建議資方還是精打細算一些。
延伸閱讀:吉白職場 EP16|老闆畫大餅之術

參考資料


本文圖文皆由優雅阿姨自行繪製與撰寫,若需轉載請說明出處!感謝。
若你喜歡這篇文章,可以點取右下角愛心,是優雅阿姨持續創作的動力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7會員
230內容數
職場難免有些吉白的人事物,但把腦袋弄的靈光一些,可以讓自己過得優雅一些。優雅阿姨認真寫寫,請帶一點點腦袋來看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優雅職場 的其他內容
《憑證種類(上篇)》談到國內常見的憑證種類,以國際貿易主的台灣,當然還有外銷收入與進口貨物消費,本篇來說明《出口零稅率》的銷項稅額與《國外進口》的進項稅額之憑證,來了解營業稅。
生活上店員經常會問你要不要打統編,打統編的用意是什麼呢?本篇介紹憑證的類型,來認識營業稅,此主題分上下兩篇,先說明常見的憑證類型,與[是否能作為進項稅額來扣抵]作為說明。
以公司的視角看台灣的稅制有兩大塊所得稅與營業稅,本篇來了解營業稅制度架構、稅率與申報方式。營業稅的概念是消費稅,只要在境內消費行為(包含貨物與勞務)皆應該要課稅。
透過募資平台讓理念、作品或是產品被一般民眾接觸到,進而支持這個提案者。作為募資者,群眾募資前應先了解的部分,最重點是上架前、要花多少錢。簡單扼要結論【群眾募資平台,在台灣不是財務上的募資,是一種行銷通路】
稅收是一個國家得以維持穩定運作的來源,本篇介紹中華民國稅制為出發點,以所得稅法「各類所得扣繳制度」為核心,來解釋薪資所得與執行業務所得。
從《我該設立一間公司嗎?》了解個人與公司的差別,《建構事業的營運模式》後,下一步決定設立行號還是公司,那麼這兩者的分別是...?
《憑證種類(上篇)》談到國內常見的憑證種類,以國際貿易主的台灣,當然還有外銷收入與進口貨物消費,本篇來說明《出口零稅率》的銷項稅額與《國外進口》的進項稅額之憑證,來了解營業稅。
生活上店員經常會問你要不要打統編,打統編的用意是什麼呢?本篇介紹憑證的類型,來認識營業稅,此主題分上下兩篇,先說明常見的憑證類型,與[是否能作為進項稅額來扣抵]作為說明。
以公司的視角看台灣的稅制有兩大塊所得稅與營業稅,本篇來了解營業稅制度架構、稅率與申報方式。營業稅的概念是消費稅,只要在境內消費行為(包含貨物與勞務)皆應該要課稅。
透過募資平台讓理念、作品或是產品被一般民眾接觸到,進而支持這個提案者。作為募資者,群眾募資前應先了解的部分,最重點是上架前、要花多少錢。簡單扼要結論【群眾募資平台,在台灣不是財務上的募資,是一種行銷通路】
稅收是一個國家得以維持穩定運作的來源,本篇介紹中華民國稅制為出發點,以所得稅法「各類所得扣繳制度」為核心,來解釋薪資所得與執行業務所得。
從《我該設立一間公司嗎?》了解個人與公司的差別,《建構事業的營運模式》後,下一步決定設立行號還是公司,那麼這兩者的分別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員工認股或稱為員工股票選擇權(Employee Stock Options, ESO),是一種企業激勵員工的方式。它讓員工能以相對優惠的價格購買公司股票,進而與公司的成長和績效掛鉤。對於許多初次接觸這種計劃的員工或投資者而言,一個常見的問題是:員工認股可以賣嗎?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員工認股的運作機制、
Thumbnail
七八月是各家公司派發股利的月份,雖然股利需要被併入綜合所得稅,但業餘投資人可以藉此重新檢視投資配比,投入強勢標的,並增加持股。此外,股利的派發也可作為現金銀彈在行情回跌時使用。在這樣的做法在過去十四年的多頭市場中表現不錯,希望在空頭市場時也能有所幫助。
既然現金股利(只討論會填息且會成長的)相比於買賣價差會有稅務上的劣勢,那麼現金股利到底有甚麼好處?我覺得現金股利的好處主要有兩點,(1)現金流量與(2)對長期投資投資人心態上的幫助。
Thumbnail
金融機構發放的股利,和退休員工有什麼關係?   答案是:金融機構的退休員工,要靠發放的股利過日子。 像合庫金每年股利都發1元左右,就是這個原因。   2023年,合庫金發放現金股利0.5元,股票股利0.5元,正好1元。   我曾經遇到位合庫金退休員工。
Thumbnail
基法第29條及公司法第235條之1僅規定公司於章程明定,用於分派員工酬勞之獲利狀況之一定定額或比例,以及公司如有盈餘,對於全年工作並無過失之勞工,應給予獎金或分配紅利。 至於如有盈餘時,如何核發給個別員工,法無明文,雇主自得考量企業經營治理之需、獎勵之目的、員工之表現,以及薪酬之公平合理性等因素,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企業盈餘的管理和股息分配的問題,包括保留盈餘的好處、缺乏效率的增加業務、折舊備抵購買新資產以及股息配息與公司價值等。另外,也討論了公司應在何種情況下提高股息。
Thumbnail
有些人會透過在職場工作,觀察任職的企業基本面包括營運、財務能力,決定買賣這家企業的股票開發投資收入,甚至部分企業開放員工認購股票,提升員工的收入。 但大部分社福單位、民間宗教團體因行業特性,幾乎不會發行股票,更別說開放員工認購股票,從事這些行業的人該怎麼從職場,觀察產業基本面開發投資收入?
Thumbnail
2月開始,各公司陸續公佈股利,注意股票股利的複利效果,是隨股價變動的動態殖利率,不是股票股利越多越好,必須是公司獲利持續成長,股票股利才具價值,否則變成公司沒錢,印股票換鈔票的負面結果,股票越多越不值錢。像鈊象1股配1股,獲利不是從80元降到40元,而是60元,即獲利成長>股本膨脹,這種股票股利才有
Thumbnail
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別專章,望文生義即股份可用章程限縮轉讓的自由度,而限縮的方式,需於章程之中,清楚載明,例如:需所有股東同意才能轉讓股份,或至少2/3股東同意才能轉讓...等。
Thumbnail
員工認股,是新創事業長期留才、規劃報酬的常用技巧;透過員工認股的制度,可讓持有股份的同仁,與公司的成長休戚與共,除了能讓員工享有公司獲利成長下的股利,獲得薪資報酬以外的回饋,也可能讓員工懷抱著未來公司上市(櫃)的夢想,願意多給公司一些成長的時間、期待的空間。
員工認股或稱為員工股票選擇權(Employee Stock Options, ESO),是一種企業激勵員工的方式。它讓員工能以相對優惠的價格購買公司股票,進而與公司的成長和績效掛鉤。對於許多初次接觸這種計劃的員工或投資者而言,一個常見的問題是:員工認股可以賣嗎?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員工認股的運作機制、
Thumbnail
七八月是各家公司派發股利的月份,雖然股利需要被併入綜合所得稅,但業餘投資人可以藉此重新檢視投資配比,投入強勢標的,並增加持股。此外,股利的派發也可作為現金銀彈在行情回跌時使用。在這樣的做法在過去十四年的多頭市場中表現不錯,希望在空頭市場時也能有所幫助。
既然現金股利(只討論會填息且會成長的)相比於買賣價差會有稅務上的劣勢,那麼現金股利到底有甚麼好處?我覺得現金股利的好處主要有兩點,(1)現金流量與(2)對長期投資投資人心態上的幫助。
Thumbnail
金融機構發放的股利,和退休員工有什麼關係?   答案是:金融機構的退休員工,要靠發放的股利過日子。 像合庫金每年股利都發1元左右,就是這個原因。   2023年,合庫金發放現金股利0.5元,股票股利0.5元,正好1元。   我曾經遇到位合庫金退休員工。
Thumbnail
基法第29條及公司法第235條之1僅規定公司於章程明定,用於分派員工酬勞之獲利狀況之一定定額或比例,以及公司如有盈餘,對於全年工作並無過失之勞工,應給予獎金或分配紅利。 至於如有盈餘時,如何核發給個別員工,法無明文,雇主自得考量企業經營治理之需、獎勵之目的、員工之表現,以及薪酬之公平合理性等因素,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企業盈餘的管理和股息分配的問題,包括保留盈餘的好處、缺乏效率的增加業務、折舊備抵購買新資產以及股息配息與公司價值等。另外,也討論了公司應在何種情況下提高股息。
Thumbnail
有些人會透過在職場工作,觀察任職的企業基本面包括營運、財務能力,決定買賣這家企業的股票開發投資收入,甚至部分企業開放員工認購股票,提升員工的收入。 但大部分社福單位、民間宗教團體因行業特性,幾乎不會發行股票,更別說開放員工認購股票,從事這些行業的人該怎麼從職場,觀察產業基本面開發投資收入?
Thumbnail
2月開始,各公司陸續公佈股利,注意股票股利的複利效果,是隨股價變動的動態殖利率,不是股票股利越多越好,必須是公司獲利持續成長,股票股利才具價值,否則變成公司沒錢,印股票換鈔票的負面結果,股票越多越不值錢。像鈊象1股配1股,獲利不是從80元降到40元,而是60元,即獲利成長>股本膨脹,這種股票股利才有
Thumbnail
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別專章,望文生義即股份可用章程限縮轉讓的自由度,而限縮的方式,需於章程之中,清楚載明,例如:需所有股東同意才能轉讓股份,或至少2/3股東同意才能轉讓...等。
Thumbnail
員工認股,是新創事業長期留才、規劃報酬的常用技巧;透過員工認股的制度,可讓持有股份的同仁,與公司的成長休戚與共,除了能讓員工享有公司獲利成長下的股利,獲得薪資報酬以外的回饋,也可能讓員工懷抱著未來公司上市(櫃)的夢想,願意多給公司一些成長的時間、期待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