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找回深度專注力》:沉浸在高效行動中
原文發布於我的部落格:
外在雜訊愈來愈多,能夠真正專注的時間愈來愈少,平均一天只剩不到4小時,如何利用有限的的時間,發揮專注力與影響力,在有限的時間達成最高的價值,享受完全的工作自由。
今天想要分享井上一鷹所寫的《找回深度專注力:43個科學化技巧,使你1小時的價值,高過他人1萬倍》(深い集中を取り戻せ),作者兼顧新創企業與經營自由工作空間,同時專注於個人表現研究,反覆思考在什麼樣的情境與思維,才能最大化個人的生產力。
書中總共分享了43個實用的小技巧,可以實際操作看看,或是至少檢視自己的生活,是否有任何可以改進或是調整的地方,進而提升自己的專注力。書中從疫情爆發以來,大家高度依賴遠距工作,從前認為一定都要在辦公室完成的事,像是蓋滿印章的公文,突然發現在遠端也能達成,那麼如何在家工作,同時又兼顧效率,就成為每個遠距工作者,所必須面臨到的課題。
想要提升工作效率,可以從改善周遭環境做起,不管是在住家的第一空間,或是在讓自己能夠真正放鬆的第三空間,都可以是進入深度專注的情境,此外刺激其他的五官,養成進入專注狀態的儀式感,把握零碎時光與維持身體健康,都是維持專注的前提。
疫情讓遠距工作成為可能,但是如何有效管理時間,分清輕重緩急的優先次序,就成為每個人都必須要學會的技能,即使有協同作業也可以透過線上會議解決,固然可能喪失那種面對面的閒聊與互動,什麼事都公事公辦,但是對提升效率,以及免除被打擾的時間,依然是有所助益的。
想要真正沈浸在工作中,依賴別人的指令是不可能達成的,唯有掌握事情的核心,建立共同的價值觀與目標,才能清楚我到底是要跟誰做什麼?找到自己的工作風格,即便是很枯燥的任務,也能從中自得其樂,偶爾接觸外在刺激,不要過度仰賴同溫層,有機會在相同的事物,有不一樣的發現。
看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收穫就是當我們想要專心,希望進入「心流」的狀態,並不是單純依賴大腦的意志力就能達成,還需要很多外在環境、與方法的配合,從工作空間的經營、心態的建立、運用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到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做,而不只是單純聽別人指令,都能夠更加維持高效專注力。
我蠻喜歡作者在書中一開頭提的專注力「3大關鍵字」,也就是從如何快速進到專注的狀態,如何維持專注力的深度,以及如何讓專注時間盡可能長久3個面向,以及在思考這3個面向時,接連帶出來的理性大腦與直覺大腦的切換,還有如何在工作、自我、與人際3個面向維持平衡。專注並不是整天埋首工作,放棄生活,而是要盡可能維持專注狀態,當感到疲倦的時候,可以從創意發想的工作,切換成理性制式的工作,這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讓工作不是生活中的全部,進而保有經營自我與人際的時間。
另外我有蠻喜歡書中5萬小時的比喻,如果人的一天平均只能專注4小時,那一輩子也就大概5萬個小時,依據赫伯特.西蒙所提出的「一萬小時法則」,人想要專精一項技能,大約需要1萬小時的練習,那麼人生如果只能培養5項技能,你現在在做的事,有助於培養你真正想要的技能嗎?如果不是,那你真的值得把有限的時間,投注在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活動)上嗎?那你真正想要的技能,又究竟是什麼?
在數位科技日新月異,手機無窮無盡的跳出各種信息,思緒一直被打斷,也缺乏長時間深度思考的機會,重新釐清自己的目標,以及想要投入的事物,並把客觀環境打造的不知不覺就會讓自己沉浸其中,享受深度專注力的工作環境,達成更多對自己而言不緊急,但是重要的目標與成就。
《找回深度專注力:43個科學化技巧,使你1小時的價值,高過他人1萬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