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骨肉的總和》吃人中二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以公路電影形式包裝,電影處理的仍是青年如何接納自我的成長課題。以「關注自我」為核心,噬人者這個身分有它特別的意義——吃掉他人,使其成為自己的一部分,便是在取消他者與自我的界線;而將「骨肉的總和(bones and all)」完整吞噬,更是對其人格的全盤取消。
於是我們有了各種生有中二病的大人:不容別人拒絕的蘇利、迷戀噬人者的警察、以愛為名謀殺女兒的母親......,面對這些長成怪物的大人,梅倫(泰勒羅素飾)必須努力保持人形。
而學習成為完整的自己,清楚定義「我」是誰,首先必須嘗試劃出自我與他人的邊界。
《骨肉的總和》劇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6會員
107內容數
電影是什麼? 電影的記憶、電影的未來、電影的空間、電影的啟示、電影的事件、電影的真實、電影的謊言、電影的模樣、電影的愛與死 看電影的人是一獨特的物種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蔡翔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電影第一幕,女孩們練習如何變得「性感」,嘗試掌握自己的性資本;同時,她們也懼怕變成「隨便的」女人,讓穢名褻瀆了道德。這裡,還是流言的範圍,再過去,則是語言的禁地:墮胎不可能,所以懷孕不可行。
電影開頭,一群美國士兵進入陸戰隊受訓,入伍第一件事便是被剝奪姓名,換取而來的是受辱的印記。在屈辱面前,人人平等,而在平等面前,也就不允許有任何人跟其他人不一樣。
電影以極端慧黠而戲謔的方式道出一個近乎難堪的悲哀現實:愛情只容得下2個人。在電影的最後,也是時光的最前,2人明確向所有靠近者說「No」,他們才擁有自己的空間、自己的愛情。
時間濃縮在一個夏天,故事嘗試涵蓋的時空卻更大。 當前一輩還在述說過往扛著水果繞過半個山頭的辛勞路時,故事中的青年已經無力經營,不得不放棄果農的工作了。 地點也不只在梨山。 在德國的公司、英文的宣傳單、台北的第一學府,甚至阿英(陸夏飾)母親買賣的股票,在在指向外部一個更大、可能也更好的世界。
《平行母親》運用兩起狀似不相干敘事的相互對視,為我們闡明「轉型正義」實踐過程的積極意義。兩則敘事,一邊是對在佛朗哥政權下「被消失」祖父輩的拒絕遺忘與重構史實;另一邊面向更未來,卻也更弔詭,為了延續自身歷史,一位母親對孩子身分的刻意遺忘與重新鑄成。
電影第一幕,女孩們練習如何變得「性感」,嘗試掌握自己的性資本;同時,她們也懼怕變成「隨便的」女人,讓穢名褻瀆了道德。這裡,還是流言的範圍,再過去,則是語言的禁地:墮胎不可能,所以懷孕不可行。
電影開頭,一群美國士兵進入陸戰隊受訓,入伍第一件事便是被剝奪姓名,換取而來的是受辱的印記。在屈辱面前,人人平等,而在平等面前,也就不允許有任何人跟其他人不一樣。
電影以極端慧黠而戲謔的方式道出一個近乎難堪的悲哀現實:愛情只容得下2個人。在電影的最後,也是時光的最前,2人明確向所有靠近者說「No」,他們才擁有自己的空間、自己的愛情。
時間濃縮在一個夏天,故事嘗試涵蓋的時空卻更大。 當前一輩還在述說過往扛著水果繞過半個山頭的辛勞路時,故事中的青年已經無力經營,不得不放棄果農的工作了。 地點也不只在梨山。 在德國的公司、英文的宣傳單、台北的第一學府,甚至阿英(陸夏飾)母親買賣的股票,在在指向外部一個更大、可能也更好的世界。
《平行母親》運用兩起狀似不相干敘事的相互對視,為我們闡明「轉型正義」實踐過程的積極意義。兩則敘事,一邊是對在佛朗哥政權下「被消失」祖父輩的拒絕遺忘與重構史實;另一邊面向更未來,卻也更弔詭,為了延續自身歷史,一位母親對孩子身分的刻意遺忘與重新鑄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以肉身汰舊換新的設定帶出的時間感,面對媚俗現世不斷紛擾變化,人類肉身物質存在的當下即刻,劇本很巧妙地不以統一的意志來涵蓋年輕的複製自我,而是年輕的複製自我有自己的想法,想當然或許也是可以推測是主角年輕時想紅的野心,進而變成「啃老族」。
Thumbnail
Sasha的難題並不在「殺人與自殺」的極端。片中一幕她邊吸著血袋邊讀的書叫做《人是會思考的動物》實在諷刺滿點,許多動物都會思考,但會思考、有感情就能獨立於生命運行的法則嗎?表姊Denis的吸血教學重點反倒是「不要思考」,對應片名所謂的「人道主義」不也是人類「以人類為主體」定義的道德標準?
Thumbnail
這是一個充滿喪屍的世界。 不確定是否被咬到就會被變成喪屍,但是如果家人有變成過喪屍,似乎會更容易受到血緣影響而成為喪屍。 在這個隨時都會拋棄人類身分的時代裡,人們為了活下去偶爾也會選擇吃喪屍肉,來維持生命力,甚至連喪屍都會互相撕咬彼此。
Thumbnail
畢竟我們正逐漸失去人性,而非人正不斷獲取人性。但是對於成為一個「人類」而言,是否有任何特質是不可或缺的,也從來不是絕對──唯一能夠確定的是,誰會是我們、我們會是誰,在賽博龐克的世界裡,早已不再確定。
Thumbnail
1.設定:這個世界注定會發生的衝突是什麼? 吸血鬼與吸血魔注定一戰,這是不可擺脫的命運 2.人物:主角對於這個議題有什麼心境的變化 第一部: 接受自己身為吸血鬼的榮耀。 第二部:向族人證明自己夠格當吸血鬼。 第三部:對抗吸血魔的決心日益增強。 第四部:證明自己可以擺脫命運
Thumbnail
不準確的中文片名頗值得玩味,與「退化」的設定形成對照,將「非己」打壓成「病態」確實是歷史上人類慣常使用的手段,症候群說的既是個體變異的傳染也是集體恐懼的蔓延,為了多數人的最大利益,感染的個體被視為沒有靈魂、沒有主權、沒有感覺的工具人,任手術刀開膛破肚翻找不能理解的奧祕、重新拼湊人形故作可以治癒...
Thumbnail
外貌可以是權力、是武器,那使主角成為人們眼中的尤物、不可多得的好運,誘使一個又一個男人,像是走入食蟲植物的消化液,為自己可憐的結局瞠目結舌,成就本片最具張力的設定:前一刻懸疑詭譎的配音頓時也吞沒無聲,他們赤身露體、張著口被悲慘的命運溺止,表情似是尚無法理解、未能接受怎麼會落入這個處境......
Thumbnail
在觀看故事或電影時,我們經常將自己想像成主角,但事實上我們更可能是身邊的配角或其他人。
Thumbnail
小我的誕生,是源自於人類心靈中的分裂,在其中,人的身份被分成兩個部分,稱之為“ 主詞的我” (I )和“ 受詞的我” (me )或是“ 受詞的我” (me )和“ 我自己” (myself)。 因此,每個小我都是精神分裂的,用比較通俗的說法就是“ 人格分裂” 。你和你自己的心理形象相生相依,這個心
Thumbnail
電影未曾明確交代嬰兒的生理性別,那是被刻意留白的謎題。大腦作為器官,象徵了意識本身,同樣是中性的,直到那顆大腦被放入成年女性的肉身中。那些有關於女性的規訓,隨之降臨,如禿鷹一般東啃西咬。電影巧妙模糊貝拉(前世肉體)的原性別,藉以闡明性別的作用力,不只跟生理相關,更重要的是,又被放入怎麼樣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以肉身汰舊換新的設定帶出的時間感,面對媚俗現世不斷紛擾變化,人類肉身物質存在的當下即刻,劇本很巧妙地不以統一的意志來涵蓋年輕的複製自我,而是年輕的複製自我有自己的想法,想當然或許也是可以推測是主角年輕時想紅的野心,進而變成「啃老族」。
Thumbnail
Sasha的難題並不在「殺人與自殺」的極端。片中一幕她邊吸著血袋邊讀的書叫做《人是會思考的動物》實在諷刺滿點,許多動物都會思考,但會思考、有感情就能獨立於生命運行的法則嗎?表姊Denis的吸血教學重點反倒是「不要思考」,對應片名所謂的「人道主義」不也是人類「以人類為主體」定義的道德標準?
Thumbnail
這是一個充滿喪屍的世界。 不確定是否被咬到就會被變成喪屍,但是如果家人有變成過喪屍,似乎會更容易受到血緣影響而成為喪屍。 在這個隨時都會拋棄人類身分的時代裡,人們為了活下去偶爾也會選擇吃喪屍肉,來維持生命力,甚至連喪屍都會互相撕咬彼此。
Thumbnail
畢竟我們正逐漸失去人性,而非人正不斷獲取人性。但是對於成為一個「人類」而言,是否有任何特質是不可或缺的,也從來不是絕對──唯一能夠確定的是,誰會是我們、我們會是誰,在賽博龐克的世界裡,早已不再確定。
Thumbnail
1.設定:這個世界注定會發生的衝突是什麼? 吸血鬼與吸血魔注定一戰,這是不可擺脫的命運 2.人物:主角對於這個議題有什麼心境的變化 第一部: 接受自己身為吸血鬼的榮耀。 第二部:向族人證明自己夠格當吸血鬼。 第三部:對抗吸血魔的決心日益增強。 第四部:證明自己可以擺脫命運
Thumbnail
不準確的中文片名頗值得玩味,與「退化」的設定形成對照,將「非己」打壓成「病態」確實是歷史上人類慣常使用的手段,症候群說的既是個體變異的傳染也是集體恐懼的蔓延,為了多數人的最大利益,感染的個體被視為沒有靈魂、沒有主權、沒有感覺的工具人,任手術刀開膛破肚翻找不能理解的奧祕、重新拼湊人形故作可以治癒...
Thumbnail
外貌可以是權力、是武器,那使主角成為人們眼中的尤物、不可多得的好運,誘使一個又一個男人,像是走入食蟲植物的消化液,為自己可憐的結局瞠目結舌,成就本片最具張力的設定:前一刻懸疑詭譎的配音頓時也吞沒無聲,他們赤身露體、張著口被悲慘的命運溺止,表情似是尚無法理解、未能接受怎麼會落入這個處境......
Thumbnail
在觀看故事或電影時,我們經常將自己想像成主角,但事實上我們更可能是身邊的配角或其他人。
Thumbnail
小我的誕生,是源自於人類心靈中的分裂,在其中,人的身份被分成兩個部分,稱之為“ 主詞的我” (I )和“ 受詞的我” (me )或是“ 受詞的我” (me )和“ 我自己” (myself)。 因此,每個小我都是精神分裂的,用比較通俗的說法就是“ 人格分裂” 。你和你自己的心理形象相生相依,這個心
Thumbnail
電影未曾明確交代嬰兒的生理性別,那是被刻意留白的謎題。大腦作為器官,象徵了意識本身,同樣是中性的,直到那顆大腦被放入成年女性的肉身中。那些有關於女性的規訓,隨之降臨,如禿鷹一般東啃西咬。電影巧妙模糊貝拉(前世肉體)的原性別,藉以闡明性別的作用力,不只跟生理相關,更重要的是,又被放入怎麼樣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