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對憂鬱症有幫助嗎?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我大學憂鬱狀況嚴重惡化之前,我是一個沒有特別信仰的人,家裡習俗就是依循一般傳統道教,但我喜歡接觸各種不同宗教。當時嚴重憂鬱時,我看到有許多基督教徒倚著上帝的愛憂鬱症痊癒的例子。但也許是年少輕狂,我希望自己不是依靠任何人而好起來的,拒絕依靠基督教信仰。

我卻因緣際會接觸了禪坐。

那時以為禪坐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所以並不排斥。練習禪坐了兩三個禮拜就對情緒有很明顯穩定的效果,我也十分開心。後來才了解整個禪宗的由來,是屬於佛教的。也許宗教信仰這件事就是很看個人緣分,看起來我的佛緣很深,接下來的三、四年,整個人深入在禪宗的修行裡。

佛教講究因果,當時找了幾位禪修老師聊過我的狀況,他們大部分都是告訴我這是累世累劫以來的業力,要我更發心精進修行和禪定。我當然埋怨過為什麼自己得承受這些業力,但也在我身心狀況允許之下很用心地和夥伴一起佈施、練習禪定,認真地上禪修課,舉辦活動讓大家參與,要求自己身口意清淨、持戒。

情緒狀態仍是起起伏伏,但我卻因修行解了一些心理的結,並且因為禪定增加了很多可以行動的能量,有幾個學期心情一直維持很愉快的狀態,也在禪修的團體裡找到自己能施展的舞台。只是缺點就是佔用了我太多時間,導致忽略了課業上的學習,另外諸多活動也消耗了我大量的能量,有時負荷太重,身心感到非常疲憊。儘管有些缺點,我還是因為這宗教信仰和身體力行修行,而填補了內心巨大的黑洞,提升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以及結交到許多朋友得到很多支持。

比較可惜的是,當時太以宗教的視角來看我憂鬱的狀況,忽略了就醫的這個方法。那時一心希望依靠禪修來治療我的憂鬱症,現在回想起來,如果當時能搭配藥物治療,效果會更好,我就能減少好幾年的痛苦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8會員
120內容數
我是一位憂鬱症患者,二十歲左右發病,現在已經過了十多年。有鑑於社會對精神失序者的不了解,我願與你分享生活點滴、所思所想。你將會發現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每當我憂鬱症發作時,總會躲起來不敢見人,因為那時負面沉重,垂頭喪氣,表情就是一副快哭的樣子,無力與人溝通。我不願別人看見這樣的自己,希望自己在別人印象中都是好的形象,所以每次發作時,就不敢出房門,這在出社會後變成一個很大的問題。
我現在三十二歲,如果從高三有一點點憂鬱徵兆開始算起到現在,差不多有十四年;如果從大二憂鬱狀態明顯化開始算起,大概有十二年;如果從去就醫正式被診斷為憂鬱症開始算起,約有九年的時間。我從高中生、大學生、社會新鮮人,到現在成了媽媽,憂憂子(姑且將憂鬱症擬人化一下)「隨侍在側」
大學是我憂鬱的開始,也從那時開始諮商,出社會後,仍遇到許多困難,我利用過幾種不同的管道取得諮商的資源。
憂鬱症的成因複雜,但其中有一個因素是─遺傳,所以我因憂鬱去諮商或看診時,曾被問過「妳爸媽也有憂鬱症嗎」,也曾因為這個原因,而不想要有小孩。
都是些細碎的事,卻影響著每一根神經。 國小的時候,父親選擇長期失業,家裡經濟變得不好,母親一人獨自承擔家中大小事,壓力很大。父母親之間感情不好,父親陰晴不定的脾氣,母親無法照顧到小孩情感層面。
出社會到現在差不多已有八年左右的時間,期間換過很多很多工作,上班這件事一直是我的痛。 大學時期是我憂鬱的開始,很艱難地完成大學學業,通過這關讓我鬆了口氣,但下一個關卡緊接而來。
每當我憂鬱症發作時,總會躲起來不敢見人,因為那時負面沉重,垂頭喪氣,表情就是一副快哭的樣子,無力與人溝通。我不願別人看見這樣的自己,希望自己在別人印象中都是好的形象,所以每次發作時,就不敢出房門,這在出社會後變成一個很大的問題。
我現在三十二歲,如果從高三有一點點憂鬱徵兆開始算起到現在,差不多有十四年;如果從大二憂鬱狀態明顯化開始算起,大概有十二年;如果從去就醫正式被診斷為憂鬱症開始算起,約有九年的時間。我從高中生、大學生、社會新鮮人,到現在成了媽媽,憂憂子(姑且將憂鬱症擬人化一下)「隨侍在側」
大學是我憂鬱的開始,也從那時開始諮商,出社會後,仍遇到許多困難,我利用過幾種不同的管道取得諮商的資源。
憂鬱症的成因複雜,但其中有一個因素是─遺傳,所以我因憂鬱去諮商或看診時,曾被問過「妳爸媽也有憂鬱症嗎」,也曾因為這個原因,而不想要有小孩。
都是些細碎的事,卻影響著每一根神經。 國小的時候,父親選擇長期失業,家裡經濟變得不好,母親一人獨自承擔家中大小事,壓力很大。父母親之間感情不好,父親陰晴不定的脾氣,母親無法照顧到小孩情感層面。
出社會到現在差不多已有八年左右的時間,期間換過很多很多工作,上班這件事一直是我的痛。 大學時期是我憂鬱的開始,很艱難地完成大學學業,通過這關讓我鬆了口氣,但下一個關卡緊接而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憂鬱症是頑強的敵人,就算康復, 只要「悲傷心情」與「絕望想法」之間有了連結, 就可能讓憂鬱症復發。 而禪定練習, 是學習「想法不等於真實」,「想法來來去去,我對它不作反應」 讓憂鬱迴路無法連結。
因閱讀《我可能錯了》而對出家還俗的作者產生興趣,開始讀這本書,查閱《薄伽梵歌》以了解引用的背景。作者的出家決定讓我反思自己的想法是否真實。雖然曾考慮進佛學院,但因經濟困難未能實現。後來,我學習冥想,改善了失眠和偏頭痛,並養成早起習慣,透過寫作療癒自己。這一切讓我在尋找自我與靈性成長的過程中獲得啟發。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我對宗教的心路歷程。從小時候的恐懼,到對宗教權力與腐敗的認識,再到近年的釋懷與理解,反思了宗教與信仰的關係。最終,我發現信仰不僅限於宗教,還是可以帶來希望和力量的一種內在支持。信仰或許可以幫助一個人找到自我,但取決於意圖,這總歸是一次深刻的內心探索!不受標籤和門派限制,而是看意圖與動機
我人生成長的信仰中,基督信仰時間最長了,也是我之後喜愛唱歌及創作的動力。後來,我又幸接觸佛法,讓我的人生觀更奇妙、更多元。你問我:會不會很矛盾?剛開始確實想了很多,後來心中打開,參加朝聖閉關的課程之後,對我來說,上帝與佛已經沒有分別,如今反而成為我的養分,也是餘生最好的屬靈伴侶。 十年前,與一群年
作者/彰化縣 趙嘉瑞 一個孩子,十七歲的快樂人生,因為長期的念書壓力,導致罹患了憂鬱症。那一年,她第一次去看醫生,開始治療後,自覺往後的人生會不一樣。獨自承受這樣的壓力,導致在媽媽過世的那一年,第一次自殺。她到藥局買了鎮定劑一把吞。看似悲劇,但是因為認識了主耶穌,她迎向了美麗璀璨的人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觀音山舉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超渡法會,可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於佛前接受佛法加持,對於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超拔亡靈,無形中等於幫自己消除業障與災難,自然事事如意。
Thumbnail
曾看一位格友提到,接觸宗教是心靈脆弱才需要,也看到另一位格友認為,學習身心靈療癒是無法解決當下現實問題。 實際上我接觸佛法及身心靈後 最大受益在現實成面上,我的身體是健康的(健保卡長年點數空白),記得只有貪吃蛀牙,及愛美接睫毛長針眼問題,點數記了2筆😂 心與靈層面上,我比以往的自己更
Thumbnail
我從很小就進入到宗教中,或許是我想逃避當時困難的處境吧! 很多宗教都以家庭當包裝,缺少家庭溫暖、自信、肯定和支持的人就會被吸引,然後進入宗教過一個全新的生活,只要他一直沒有發現表裡不一的地方。 只要有名氣功勞,一定全是宗教的栽培功勞,一旦有了一些失敗失形象的事,那就一定是信徒個人的問題,而為了讓
Thumbnail
人在無助時常常會借助於宗教的力量來尋求心靈的平靜與安慰並從中找到力量。 曾經是無神論者,雖然過去也常隨著家人到廟宇燒香拜拜,總是帶著手到心不到的心情參與。直到幾年前配合公司外調,隻身寡人流浪異鄉,工作遭遇又極為不順,也是隨著家人到廟宇拜拜,踏入廟堂,原本一直低潮不安的心情,突然變得寧靜平和。
Thumbnail
憂鬱症是頑強的敵人,就算康復, 只要「悲傷心情」與「絕望想法」之間有了連結, 就可能讓憂鬱症復發。 而禪定練習, 是學習「想法不等於真實」,「想法來來去去,我對它不作反應」 讓憂鬱迴路無法連結。
因閱讀《我可能錯了》而對出家還俗的作者產生興趣,開始讀這本書,查閱《薄伽梵歌》以了解引用的背景。作者的出家決定讓我反思自己的想法是否真實。雖然曾考慮進佛學院,但因經濟困難未能實現。後來,我學習冥想,改善了失眠和偏頭痛,並養成早起習慣,透過寫作療癒自己。這一切讓我在尋找自我與靈性成長的過程中獲得啟發。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我對宗教的心路歷程。從小時候的恐懼,到對宗教權力與腐敗的認識,再到近年的釋懷與理解,反思了宗教與信仰的關係。最終,我發現信仰不僅限於宗教,還是可以帶來希望和力量的一種內在支持。信仰或許可以幫助一個人找到自我,但取決於意圖,這總歸是一次深刻的內心探索!不受標籤和門派限制,而是看意圖與動機
我人生成長的信仰中,基督信仰時間最長了,也是我之後喜愛唱歌及創作的動力。後來,我又幸接觸佛法,讓我的人生觀更奇妙、更多元。你問我:會不會很矛盾?剛開始確實想了很多,後來心中打開,參加朝聖閉關的課程之後,對我來說,上帝與佛已經沒有分別,如今反而成為我的養分,也是餘生最好的屬靈伴侶。 十年前,與一群年
作者/彰化縣 趙嘉瑞 一個孩子,十七歲的快樂人生,因為長期的念書壓力,導致罹患了憂鬱症。那一年,她第一次去看醫生,開始治療後,自覺往後的人生會不一樣。獨自承受這樣的壓力,導致在媽媽過世的那一年,第一次自殺。她到藥局買了鎮定劑一把吞。看似悲劇,但是因為認識了主耶穌,她迎向了美麗璀璨的人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觀音山舉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超渡法會,可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於佛前接受佛法加持,對於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超拔亡靈,無形中等於幫自己消除業障與災難,自然事事如意。
Thumbnail
曾看一位格友提到,接觸宗教是心靈脆弱才需要,也看到另一位格友認為,學習身心靈療癒是無法解決當下現實問題。 實際上我接觸佛法及身心靈後 最大受益在現實成面上,我的身體是健康的(健保卡長年點數空白),記得只有貪吃蛀牙,及愛美接睫毛長針眼問題,點數記了2筆😂 心與靈層面上,我比以往的自己更
Thumbnail
我從很小就進入到宗教中,或許是我想逃避當時困難的處境吧! 很多宗教都以家庭當包裝,缺少家庭溫暖、自信、肯定和支持的人就會被吸引,然後進入宗教過一個全新的生活,只要他一直沒有發現表裡不一的地方。 只要有名氣功勞,一定全是宗教的栽培功勞,一旦有了一些失敗失形象的事,那就一定是信徒個人的問題,而為了讓
Thumbnail
人在無助時常常會借助於宗教的力量來尋求心靈的平靜與安慰並從中找到力量。 曾經是無神論者,雖然過去也常隨著家人到廟宇燒香拜拜,總是帶著手到心不到的心情參與。直到幾年前配合公司外調,隻身寡人流浪異鄉,工作遭遇又極為不順,也是隨著家人到廟宇拜拜,踏入廟堂,原本一直低潮不安的心情,突然變得寧靜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