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7|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橫亙在前的專業大門,該是敞開包容?或是阻隔屏障?

這一陣子,在新聞或網路上都有許多對於理科太太諮商筆記的評論與質疑,其中一項是質疑理科太太的專業程度,她只有接受過約100小時的諮商,就以這些的諮商經驗、紀錄及自己的體會心得,製作線上課程,帶領學員進行探索自我、認識自我等,這樣適當嗎?
因為心理諮商是一門極具專業的領域,要經過系統的學術養成、要有累積足夠的實務經驗,還要通過國家考試取得證照,這些理科太太通通都沒有,僅憑前述就可以開班授課了嗎?
課程內容的專業度夠嗎?有效過果嗎?會不會誤導學員?
理科太太是對是錯、各方評論是不是公允、課程有沒有效,因為所知有限,無從置喙,只想談談「專業」。在我眼中,「專業」最明顯的特色就是「獨佔資源」的精美包裝,以專業之名,享有好處,並把其他人排除在外。
「專業」簡單來說,就是一套被社會認可的知識體系、價值信念、倫理守則,有一群掌握這些的人,自己訂出他們適用運作規則及界線門檻,只有經過他們設定的標準,得到他們允許的人,才得以進入其中,利用資源分一杯羹。
就像電影《葉問2》的橋段,葉問在香港開武館,不是自己想開就開,而是要經過各武館的測試,當場考較功夫,堅持一炷香的時間不敗下陣來,得到認同後才能開館收徒,而且還要遵從潛規則,繳交規費。
而能否跨入「專業領域」,一般都不像葉問一樣要打通關,而是要經過上述專業設定的測驗,但能否通過,通常都不見得是你有多天賦聰明、多努力上進,更多只是夠不夠「幸運」而已。
是父母有錢讓你專心唸書,不用擔心生計;學校有專門的老師跟各種活動供你運用;坊間還有補習班讓你補強;甚至剛好認識有力人士,打入縱橫交錯的專業人際圈,隱身在後的還有階級、性別、區域、族群等等因素,在種種條件都齊聚之下,才成就了你進入「專業」,成為「專家」。
所以,專業在面對非專業時,是該擔心非我族類的他們撈過界,讓利益受損,而排斥或打壓嗎?還是可以有更多包容與鼓勵,與大家一起分享專業的資源呢?認真算算,再怎麼分,真的能拿走多少嗎?就像台積電去美國設廠帶去的技術,也不會影響台積電幾十年來在全世界累積的地位與影響力。一味的拒斥,否則是不是就陷入「專業迷思」,甚至是「專業傲慢」呢?
網路上的評論有正面與負面,有建議、有安慰,也有訕笑與鄙夷,只是再怎麼說這都是一個人走出身心陰霾的勵志故事,就算專業上有所欠缺,就算不被認同,也不需要被貼上負面標籤或詆毀。
延伸閱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Vic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