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斷食與健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古至今,不同宗教中都會進行某種形式的斷食,如伊斯蘭教的齋戒月、基督教的禁食禱告、道教的辟穀、佛教的日中一食等,儘管信仰及文化背景不同,但不同宗教的信徒們都不約而同地透過斷食,來提升自己的身心靈狀態,側面來說,斷食對人類的益處具普遍性,而且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從現今科學的角度,熱量限制 (Calorie Restriction) 是目前最有效延長壽命的手段,但由於實務上長期的熱量限制難以執行,而且有流失肌肉的風險,間歇性斷食則是作為一個折衷方法,不僅可以得到熱量限制的益處,而且長期執行的難度也比較低,還有也比較不會流失肌肉,所以受到許多人的青睞。常見的間歇性斷食方法有 5:2 斷食(一星期內有 5 天正常飲食,另外 2 天斷食)、隔日斷食、限時進食(如一天內有 16 小時斷食,另外 8 小時進食兩次)等。
儘管已經有大量證據指出斷食會對人體有益,但斷食並不是沒有缺點的,其中一個缺點便是難以增加肌肉量。前文已提及,間歇性斷食比較不會流失肌肉,因為隨著斷食時間延長,身體會開始分泌生長激素來對抗肌肉的流失,因此一些斷食愛好者認為斷食引起的生長激素分泌也可以增加肌肉量(生長激素也是健美運動中的常用禁藥),然而,事實並不是如此。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35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健身雜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9會員
23內容數
一個曾經的健身狂熱份子,綜合十年學到的知識及經驗,來聊聊健身相關的話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健身雜談 的其他內容
先前文章中已有介紹了《囚徒健身》,而今天要跟大家介紹肌力訓練大師 Pavel Tsatsouline 的《徒手戰士》。
在 2011 年由 Paul Wade 所著的《囚徒健身》(Convict Conditioning)出版,書中為大家介紹了徒手訓練的前世今身,以及以提升肌力為目標的漸進式徒手訓練課表(六藝十式),而且也痛批了現代健身產業的各種屁話,為讀者帶來了一段獨特的肌力之旅。
自人類有文字記載而來,生老病死一直都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問題,「生死」並不可怕,但可怕的卻是「老病」,衰老不只會讓人皮膚鬆弛、頭髮蒼白,也會讓身體機能下降,導致運動功能喪失及各種的慢性病,生活起居都需要別人照顧。
不知不覺地又到了年末,許多人反思自己這一年的行為習慣,才驚覺自己在年初立下的目標大部份都沒有實行,懊惱之餘又下定決心明年一定要有所改變,然而年復一年,卻還是沒有一點進展,就只是不停重複定目標,中途放棄,懊惱接著又定目標的無限循環。
先前在《肌力 or 肌肥大?》的文章中,有提及肌力訓練是透過有規律及計畫的練習,以提升肌力達到增加生活品質與運動表現的目的,本文就針對此主題分享一下我的看法,但本人觀點可能有所不足,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先前在《肌力 or 肌肥大?》的文章中,有提及肌肥大(Muscle hypertrophy) 其實是長期阻力訓練的副產物,本文就針對此主題分享一下我的看法,但本人觀點可能有所不足,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先前文章中已有介紹了《囚徒健身》,而今天要跟大家介紹肌力訓練大師 Pavel Tsatsouline 的《徒手戰士》。
在 2011 年由 Paul Wade 所著的《囚徒健身》(Convict Conditioning)出版,書中為大家介紹了徒手訓練的前世今身,以及以提升肌力為目標的漸進式徒手訓練課表(六藝十式),而且也痛批了現代健身產業的各種屁話,為讀者帶來了一段獨特的肌力之旅。
自人類有文字記載而來,生老病死一直都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問題,「生死」並不可怕,但可怕的卻是「老病」,衰老不只會讓人皮膚鬆弛、頭髮蒼白,也會讓身體機能下降,導致運動功能喪失及各種的慢性病,生活起居都需要別人照顧。
不知不覺地又到了年末,許多人反思自己這一年的行為習慣,才驚覺自己在年初立下的目標大部份都沒有實行,懊惱之餘又下定決心明年一定要有所改變,然而年復一年,卻還是沒有一點進展,就只是不停重複定目標,中途放棄,懊惱接著又定目標的無限循環。
先前在《肌力 or 肌肥大?》的文章中,有提及肌力訓練是透過有規律及計畫的練習,以提升肌力達到增加生活品質與運動表現的目的,本文就針對此主題分享一下我的看法,但本人觀點可能有所不足,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先前在《肌力 or 肌肥大?》的文章中,有提及肌肥大(Muscle hypertrophy) 其實是長期阻力訓練的副產物,本文就針對此主題分享一下我的看法,但本人觀點可能有所不足,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近年來,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 IF)成為一股健康風潮,許多人相信,通過將進食時間壓縮至每日8小時內,並在其餘時間禁食,能提升專注力、改善精神狀態,甚至帶來健康益處。然而,這種飲食方式究竟是科學支持的健康法則,還是可能暗藏風險?讓我們從不同觀點與案例中一探究竟。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中,健康和長壽是人們普遍追求的目標。本文章深度探討間歇性斷食這一飲食方式如何通過調整進食時間,改善胰島素敏感性、促進細胞自噬、提升代謝靈活性,從而有助於降低慢性疾病風險並提高整體健康狀態。適當的斷食不僅是一種減肥策略,更是一種長期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書籍探討身體健康應以整體性來看待,強調腸道菌相在免疫力、情緒和慢性病中的重要性。研究顯示腸道菌與阿茲海默及帕金森氏症之間的連結,以及工業化農業對腸道菌相的影響。食物選擇對健康的影響也不容小覷,包括斷食的概念,以及健康的飲食與生活作息對維持腸道菌相的重要性。
-168斷食有沒有用? -168斷食的危險性 -沒有168斷食,也可以健康瘦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間歇性斷食的爭議不斷,但是否對減肥有用呢?本文作者分享了自己斷食減肥的經驗,以及對抗衰老的意義。他認為斷食可幫助自我修復細胞,清除不好的細胞及癌細胞,具有神奇的功效。雖然斷食需要16小時以上且卡路里攝入量低於500大卡,但效果值得一試。
Thumbnail
自噬斷食是斷食療法中一個重要的概念,指的是身體進行自我清理和修復的過程。透過斷食,身體進入低糖和低能量的狀態,從而啟動自噬機制。這種自噬不僅可以清除老化或受損的細胞組件,還能促進身體的修復和新陳代謝過程。
Thumbnail
  在2023年11月,陸續實行斷食法已經有二個月的時間。發現體重再往下降了兩公斤多,這有點超乎月光的預期。原本以為實行斷食法後,身體也會慢慢適應,然後再度取得一個新的平衡,但沒想到還可以繼續瘦下去。這只能證明一件事,那就是斷食法比運動要有用得多。並不是說運動就沒用,但就是成效有限。因為運
Thumbnail
所謂「飲食男女」,人類對於食物與性愛的追求是本性,但隨著近年來國人健康意識的抬頭,飲食方式開始慢慢出現變化,少油少糖少鹽的概念以及有機蔬果在逐漸普及大眾,改變的動機除了追求外貌身型的美觀之外,促進身體的內部良好循環與健康維持也是大家首重的要點。
Thumbnail
來聊聊最近買的小東西,以及令我震驚的食物資訊,蔬果植物是造成生病的原因? 《療癒的飲食與斷食》、《植物的逆襲》中提及蔬果中的「凝集素」是造成許多病症的主因。
比較好的時機就是在對方說到一個段落喘口氣時,回應你有理解與接受,比如「原來如此的確像你說的,我也這樣覺得」接者表明你有事需要離開了,下次繼續聊,再微笑說再見。 如果不認同也可說「我了解你的想法了,我會思考一下,下次我們再繼續聊」對方就會知道你要離開。 對話的結束其實是一種平衡 在聊天的過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近年來,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 IF)成為一股健康風潮,許多人相信,通過將進食時間壓縮至每日8小時內,並在其餘時間禁食,能提升專注力、改善精神狀態,甚至帶來健康益處。然而,這種飲食方式究竟是科學支持的健康法則,還是可能暗藏風險?讓我們從不同觀點與案例中一探究竟。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中,健康和長壽是人們普遍追求的目標。本文章深度探討間歇性斷食這一飲食方式如何通過調整進食時間,改善胰島素敏感性、促進細胞自噬、提升代謝靈活性,從而有助於降低慢性疾病風險並提高整體健康狀態。適當的斷食不僅是一種減肥策略,更是一種長期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書籍探討身體健康應以整體性來看待,強調腸道菌相在免疫力、情緒和慢性病中的重要性。研究顯示腸道菌與阿茲海默及帕金森氏症之間的連結,以及工業化農業對腸道菌相的影響。食物選擇對健康的影響也不容小覷,包括斷食的概念,以及健康的飲食與生活作息對維持腸道菌相的重要性。
-168斷食有沒有用? -168斷食的危險性 -沒有168斷食,也可以健康瘦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間歇性斷食的爭議不斷,但是否對減肥有用呢?本文作者分享了自己斷食減肥的經驗,以及對抗衰老的意義。他認為斷食可幫助自我修復細胞,清除不好的細胞及癌細胞,具有神奇的功效。雖然斷食需要16小時以上且卡路里攝入量低於500大卡,但效果值得一試。
Thumbnail
自噬斷食是斷食療法中一個重要的概念,指的是身體進行自我清理和修復的過程。透過斷食,身體進入低糖和低能量的狀態,從而啟動自噬機制。這種自噬不僅可以清除老化或受損的細胞組件,還能促進身體的修復和新陳代謝過程。
Thumbnail
  在2023年11月,陸續實行斷食法已經有二個月的時間。發現體重再往下降了兩公斤多,這有點超乎月光的預期。原本以為實行斷食法後,身體也會慢慢適應,然後再度取得一個新的平衡,但沒想到還可以繼續瘦下去。這只能證明一件事,那就是斷食法比運動要有用得多。並不是說運動就沒用,但就是成效有限。因為運
Thumbnail
所謂「飲食男女」,人類對於食物與性愛的追求是本性,但隨著近年來國人健康意識的抬頭,飲食方式開始慢慢出現變化,少油少糖少鹽的概念以及有機蔬果在逐漸普及大眾,改變的動機除了追求外貌身型的美觀之外,促進身體的內部良好循環與健康維持也是大家首重的要點。
Thumbnail
來聊聊最近買的小東西,以及令我震驚的食物資訊,蔬果植物是造成生病的原因? 《療癒的飲食與斷食》、《植物的逆襲》中提及蔬果中的「凝集素」是造成許多病症的主因。
比較好的時機就是在對方說到一個段落喘口氣時,回應你有理解與接受,比如「原來如此的確像你說的,我也這樣覺得」接者表明你有事需要離開了,下次繼續聊,再微笑說再見。 如果不認同也可說「我了解你的想法了,我會思考一下,下次我們再繼續聊」對方就會知道你要離開。 對話的結束其實是一種平衡 在聊天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