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過去曾是好學生的我心有戚戚 (上)|100 集里程碑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是一集關於學生從聽話,到長出自我過程故事的前半部。
迎來了個人在方格子的第 100 篇創作,想當然爾這個里程碑我想要寫點相當值得紀念的內容,放過這個機會只是流水式的出產作品,應該還挺可惜的吧。
本人非常關注「成人教育」,因為我覺得在缺愛的基礎上放任一個小孩長大,然後要得到一個「成熟」的大人,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這得仰賴個體的自覺。
然後在這個一向需要「正能量」的世界裡,點出事實往往會被人認為我們說的是難聽話,所以很難有個機會讓我好好的有個篇幅,對這個社會吐露觀察已久的心聲。
這個社會並不缺乏生活失控的人,在試圖控制他人的人生。
讓我們開始吧。

1

「乖」這個稱讚需要學會的是心領。
很重要,所以拉到了開頭篇章:如果把「乖」當成是自我價值的衡量標準,一旦內化的徹底,就會大幅降低自己的創造力,和面對困難的能力。

在不去預設人有惡意的情形下,比方說,那些有點城府的人要讓讀者一直超越不了他的方法,就是一直去稱讚你;這樣的話術在我們沒有防備的時候會引導「我們是個有用的人」,就會陷入一個要不斷讓自己有用的情境:我得讓自己有用。
識破這件事情的我,會收下對方的好意,然後不當一回事
因為學生是一個「成績好就有特權的階段」,其次是一個聽話的學生也很受這體制的青睞;到了職場也有同感,得到賞識後只會覺得在原本的工作崗位上更有餘裕,但沒有因此升遷加薪。

這就是問題的根源:我們明明缺錢缺到要命,回想從前所學,課本裡從來沒有篇章提到「人怎麼賺錢」比較快。
很對應到現在的大學生態,就是選系是為了工作,而不在乎我是否學的快樂;然後同樣的學術也沒有明目張膽的「工作課」,或許是因為資本主義社會底下需要很多勞工協助運轉。
把我們的夢想磨滅,自然會聽天由命。
「學生思維」就形成了:我這個人的努力是為了配得上這個社會,配得上「好」工作的需求,所以當我認命、聽話、配合加班,薪水漲幅還比不上從前那個看不慣的同事,拍個馬屁就越過自己頭上。
搞半天原來是在填人家剩下來的坑。
所以其實當個華人社會的乖小孩,註定先輸人一步,哪怕是只能等待被人挖掘、重用,也是慢頭上那位大貴人。
而且還比自己年輕。

2

自從我不再是家裡的乖小孩。
我們家在我成年後不只一次覺得「我變了」,這個提到的家不僅限於我的父母,包括親戚在內:
  • 你不要以後出社會了才知道家裡人的好 (我草,都你看得到我看不到)
  • 小時候很乖長大就變這樣 (哪樣)
  • 你比起同輩的孩子已經很幸福 (我幸不幸福你會比我清楚)。
開口閉口「你」個沒完,比我吃過的鹽還多。

說真的,自認高中以降,求學過程裡在學業上付出的用心,絕對沒有虧待過分毫學費,即便裡面有本來應該屬於我可以運用的紅包錢。

小學次次輕鬆前三,基測考個離家近的學校,國中段考獎狀拿不停,高中穩坐校排 5,用保送清大的機會換一個去師大學當好老師的夢想;除了小學沒有特別明確的獎懲制度外,本人一支警告的紀錄也沒。

所以大學期間「被當、二一、休退學、重考」樣樣來,大四更是整學年實得 0 學分,卻也是首度覺得,原來我的生活可以變化豐富到這種程度
雖然有一度後悔「好像在浪費時間」,但很實在的多了心路歷程:為什麼有想放棄、為什麼會想把時間拿來揮霍、為什麼人生需要一點低潮期整頓振作。

甚至當被家裡要求說「不要寫文章講家裡人壞話的時候」我總是心想:
這樣就是講壞話嗎,我不是責備覺得欠修理,而是在用我的方式尋求尊重,如果只是抱怨其實和朋友聊天就好了,用不著給自己找麻煩;而是「平常我在說話都沒在聽」,我就沒有別的選擇。

我沒有「義務」活成別人喜歡的樣子,任何時候都是
我就是想和過去那個什麼都不懂,也不會反抗的自己和解,蠻橫的阻止只會顯得對關係的不經心,畢竟我沒有要求「家人」之間必須互相理解。
但界線已經訂出來了,就是不能冒犯。

3

缺少「引導前進、成長」的誘因成為習慣,就相當致命。
要說現代人「苟活」的應該是相當多
從前聊到業界有個習慣「稱讚」的現象,這二年讓我很不以為意,主要的理由是對於人設必須打正向,有的人打到後來跟中毒一樣不加思索,甚至是以此出現排外的行為,都讓我相當反感。

而另一群正向排外的階級者就更可怕了,有點城府的只要使出稱讚之術,就能讓一個人一直聽話為他所用;或是把負能量者逼退,讓他們持續對自己產生懷疑,沒辦法更新自己、使不出創造力,好維持自己的社會地位。

可是這同時也代表這些相對自我中心的人,具備某種「隔絕」的能力,這是很聽話的人一般辦不好的:
因為他們對自我價值的認知還是來自外在,外在的同意、觀眾的掌聲、上司的反饋。
就是說不可否認「被雇傭者」的績效就是需要這些東西,甚可能就是生存之道,卻也往往是社會上最鬱悶的族群:我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好事就是輪不到自己

我想是來自「被雇傭者」這詞本身就存在邏輯 ...
...

大人們,承諾請實現

你現在正在這個作者 100 集里程碑的中心。
短短的帶過自己過去義務教育期間的課業、操行表現,其實在這個「成績至上」的教育環境,我很少會用這麼獨斷而肯定的形容:
連老師都能群起讚揚的學生,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嗎
換言之當初希望我能「乖、讓他們放心」的是一些大人,可是承諾好的「自由和權力」死抓著不放的也是這些大人。
或許這就是階級複製的一種體現吧,被控制的人會把這些習慣延續下去。
下一集我會去解構這些人行為背後的本質和思考量,被雇傭者為何會只能是被雇傭者的原因;如果我們想成為自己人生的主宰,是必須遠離這些人、遠離這些有害的洗腦。
他人的課題,從不是我們的責任
avatar-img
20會員
304內容數
致力於做內容的專題,專注書寫人際觀察與自我議題,應酬者需慎入;無開啟文內廣告穿插,可舒適閱讀,文章轉載不讓著作權,來信詳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類量測事務所 的其他內容
我們的價值來自於自身所有選擇的堆疊,無一、也無人能倖免。
目的如果不清晰、動機不夠強烈,就會像我一樣,創作能量只維持了三個月。
本文特別摘取大一做專題的時候,最仿真的 3 個題目來分享:數學、公民、生物。
我們的價值來自於自身所有選擇的堆疊,無一、也無人能倖免。
目的如果不清晰、動機不夠強烈,就會像我一樣,創作能量只維持了三個月。
本文特別摘取大一做專題的時候,最仿真的 3 個題目來分享:數學、公民、生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壞孩子還是可以有夢想,只要努力追求,夢想也可以成真。
Thumbnail
在許多成長過程中我們似乎都只被教導如何成為乖乖牌,聽話懂事才配得上「好」這個字。 要懂得拿高分,擠進頂尖大學的窄門,取得畢業證書、進入企業工作、結婚買房生小孩,看似理所當然的標準流程,其實是一個又一個的填格子遊戲,填滿,努力填滿,「現在不用多問,你現在該做的,就是把份內事做好,等你長大你就會明白。
Thumbnail
家人的語言暴力可能是導致創傷的原因之一,長期下來讓人產生「活得好累」的感受。另一個讓人「活得好累」的原因是,從小就得學會如何當「好孩子」,長大後卻依然如此。本文列舉了好孩子常見的行為和人際關係變得輕鬆的心法。作者還分享了「從今以後,我只為自己呼吸」抽書活動的詳情。
Thumbnail
承認自己是個壞掉的孩子,大人總是希望著下一代可以過得好,或者可以超越他們,有時候會常常聽到他們給予我們各種建議,當有一天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卻又會被批判或者溝通很難達成共識,明明是想要在父母心中獲得信任,但似乎只有感受到被指教,所以得到更多的是不信任的感覺,然後重複這個模式,直到有天開始發現不對勁
沒錯,正如標題,不管是學生時期的自己還是不久之前的自己都曾經以為自己是個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水到渠成的天真小孩,只要我讀書,證照一定上,有了證照,就能上自己理想的工作,有了理想的工作,我就能賺取一定的收入,有了一定的收入,我就能去搞投資、賺取更多資產,然後讓錢為自己工作,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等等。
Thumbnail
學弟似乎被這突如其來的「勸諫」嚇得不輕,不過待片刻的冷靜過後,緊接而來的是很真誠的發言。 「可能我太久沒有感受到競賽的刺激,才會這幾天這麼投入。回想起當初高中的時候可以單純的寫詩,真的是蠻懷念的」 「單純真的很重要呢!」 每首詩都像自己的小孩一樣。有的父母會認為,乖小孩就是要成績好、多才多藝。但
Thumbnail
在學校環境中掙扎了一年,偶有老師肯定或是寫卷順利,那天,就能看到孩子開朗的笑容。可惜的是,那笑容總是很罕見,慢慢的就不見了。學習,怎麼會變成唯一肯定自己的方式,從提升自我變成評價自己的工具?不該是這樣的!
大學生拖延成性,學校甚至因此開了拖延心理學、拖延講座,今天我要分享的,是我大學生活裡,與拖延這個頑固小子的故事。
人不輕狂枉少年。 看到很多人似乎都有過瘋狂的年輕歲月,現在各個SNS也是許多看起來生活過得很瘋狂的網友們發文,就覺得自己是不是白活了。 從小到大我算是過著很自我克制壓抑的人生,盡力扮演好父母眼中的好女兒,順著父母的期許要求,雖然他們還是不滿意,也盡力當個好姐姐。 課業雖然讀得不怎麼樣,但也
Thumbnail
這是我探索內在小孩-回顧童年生活系列的第三篇,繼續分享給各位: 🟡 寶劍侍者(學習、思考、表達、溝通) 在高中以前都算是資優生,在眾人眼中是個自動自發的乖乖牌,爸媽也會灌輸我學生最重要的就是讀書(導致在金錢、生活或其他方面都是小白),我也表現不錯。前面提到,我很需要外在的認同,因為
壞孩子還是可以有夢想,只要努力追求,夢想也可以成真。
Thumbnail
在許多成長過程中我們似乎都只被教導如何成為乖乖牌,聽話懂事才配得上「好」這個字。 要懂得拿高分,擠進頂尖大學的窄門,取得畢業證書、進入企業工作、結婚買房生小孩,看似理所當然的標準流程,其實是一個又一個的填格子遊戲,填滿,努力填滿,「現在不用多問,你現在該做的,就是把份內事做好,等你長大你就會明白。
Thumbnail
家人的語言暴力可能是導致創傷的原因之一,長期下來讓人產生「活得好累」的感受。另一個讓人「活得好累」的原因是,從小就得學會如何當「好孩子」,長大後卻依然如此。本文列舉了好孩子常見的行為和人際關係變得輕鬆的心法。作者還分享了「從今以後,我只為自己呼吸」抽書活動的詳情。
Thumbnail
承認自己是個壞掉的孩子,大人總是希望著下一代可以過得好,或者可以超越他們,有時候會常常聽到他們給予我們各種建議,當有一天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卻又會被批判或者溝通很難達成共識,明明是想要在父母心中獲得信任,但似乎只有感受到被指教,所以得到更多的是不信任的感覺,然後重複這個模式,直到有天開始發現不對勁
沒錯,正如標題,不管是學生時期的自己還是不久之前的自己都曾經以為自己是個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水到渠成的天真小孩,只要我讀書,證照一定上,有了證照,就能上自己理想的工作,有了理想的工作,我就能賺取一定的收入,有了一定的收入,我就能去搞投資、賺取更多資產,然後讓錢為自己工作,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等等。
Thumbnail
學弟似乎被這突如其來的「勸諫」嚇得不輕,不過待片刻的冷靜過後,緊接而來的是很真誠的發言。 「可能我太久沒有感受到競賽的刺激,才會這幾天這麼投入。回想起當初高中的時候可以單純的寫詩,真的是蠻懷念的」 「單純真的很重要呢!」 每首詩都像自己的小孩一樣。有的父母會認為,乖小孩就是要成績好、多才多藝。但
Thumbnail
在學校環境中掙扎了一年,偶有老師肯定或是寫卷順利,那天,就能看到孩子開朗的笑容。可惜的是,那笑容總是很罕見,慢慢的就不見了。學習,怎麼會變成唯一肯定自己的方式,從提升自我變成評價自己的工具?不該是這樣的!
大學生拖延成性,學校甚至因此開了拖延心理學、拖延講座,今天我要分享的,是我大學生活裡,與拖延這個頑固小子的故事。
人不輕狂枉少年。 看到很多人似乎都有過瘋狂的年輕歲月,現在各個SNS也是許多看起來生活過得很瘋狂的網友們發文,就覺得自己是不是白活了。 從小到大我算是過著很自我克制壓抑的人生,盡力扮演好父母眼中的好女兒,順著父母的期許要求,雖然他們還是不滿意,也盡力當個好姐姐。 課業雖然讀得不怎麼樣,但也
Thumbnail
這是我探索內在小孩-回顧童年生活系列的第三篇,繼續分享給各位: 🟡 寶劍侍者(學習、思考、表達、溝通) 在高中以前都算是資優生,在眾人眼中是個自動自發的乖乖牌,爸媽也會灌輸我學生最重要的就是讀書(導致在金錢、生活或其他方面都是小白),我也表現不錯。前面提到,我很需要外在的認同,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