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貨前的品管:翻譯書這件事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自己種的紫蘇
初入翻譯這行時,曾聽說要翻一本書之前,最好能將整本書看過一次。但真正開始作業才知道,在現在這種大環境底下,基本上根本沒有這種「美國時間」,因此折衷的做法就是,整本書翻譯完之後,一定需要花時間全書從頭到尾校對、修改,而且至少一次,尤其是翻譯到思想理論的書籍時更是如此,由於思想理論都非常抽象,即使中文/英文看的懂,也不見得能真正理解背後的意思。就算這種書裡雖然會放許多例子,那些例子也都是為了要說明概念的,大多數時候也只是一邊讀、一邊理解、一邊嘗試說出來(翻譯),好像懂又好像不懂。等到全書翻完,才有終於從迷宮走出來的柳暗花明之感。

換句話說,校稿除了整理文句通順程度之外,也要整理概念的通順度,因為有很多概念都是翻完整本書再回頭來看,才會更加清楚,更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才能更瞭解該如何修改自己的譯文。

這時候再回頭來校稿,邊校邊讀、在一邊修改重翻的時候,每一頁都會驚呼:原來是這樣!然後一邊讚嘆作者思維的縝密(如果是厲害的作者的話)。當然,有時候也有在還沒校稿之前,就翻到快吐的作品。這類作品大多是因為作者只會用幾種方式來強調、闡述他的概念,所以一直往下翻,會一直覺得都在講同樣的東西,沒有其他新的例子或概念來輔助說明,凸顯整本書的重點,並說服讀者。

總而言之,翻譯書籍有點像是精讀一本書的經驗,這時若遇到不好的作品只能認栽,但若是遇到好作品,就會覺得是很享受的閱讀經驗。
*****圖文皆為作者所有,請勿任意轉載*****

~~~~~~~廣告時間~~~~~~~

翻譯資歷近10年的我,最近開設了臉書的粉絲專頁,裡面收錄了所有與翻譯相關的討論與譯文,歡迎舊雨新知按讚追蹤:

翻譯人森的滋味

如果喜歡文章內容,歡迎贊助支持我的寫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2會員
386內容數
除了翻譯之外,這裡也是抒發烘焙、時事、戲劇、書、自然環境、信仰等想法的天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檢視閱讀的目的 讓讀者有能力判斷這本書的整體 判斷是否值得深讀,進入分析閱讀階段 檢視略讀的步驟 閱讀書名頁或序 釐清本書類別 了解作者動機 閱讀目錄 了解本書架構 檢閱索引 依靠常識找出重點詞彙 閱讀出版者的介紹 通常作者會在此摘要書的內容 判斷是否想更仔細讀這本書 在
  貴安,這篇來簡單推廣「校稿」這件事。   校稿,不單單只是「抓錯」、「校正」、「修潤」、「閱讀」的行為,而是一種轉換作者與讀者視角的思考、一種全方位的分析、一種精益求精的過程、一種吹毛求疵的堅持。   如果要我說,校稿的缺點是什麼,那我能想到的唯一,即是「很花時間」。   作品非一日可成,
很多讀書建議都建議我們 剛開始讀的時候應該要粗略地瀏覽 大致了解這本書的主旨 了解作者為什麼想寫這本書 等等的建議   而我的書齡也十多年了 雖然有感自己從書中獲得的知識 但在別人問我心得感想時 總是說不出個所以然 一本書是讀完了 但好像又沒有讀到什麼   在我讀周嶺的《認
Thumbnail
我手上的一部小說已經到了收尾的時候,收集到的詞彙不少。平常我就是收在自己的詞庫裡面,沒有想過要放這些不確定到底好不好的東西出來,不過這次因為寫在專欄裡,收詞彙的時候也比往常謹慎,總之而言都是好事。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收到編輯來信,之前交出去的稿子已經在編輯的階段,他們發現一些問題需要跟我確認。負
我從長年翻譯教學的經驗中發現,中日筆譯班學生們多半是天資聰穎,而且都認真解讀文本,以期得出正確流暢優美的譯文。在此,還必須說,秉持這種態度與熱情很重要,因為這關係到譯者將來能否保持穩定優質的譯作產出。不過,對學生來說,他們受限於我在課堂給予的截稿壓力,有些段落文句分明可以理解和讀懂,因缺乏實際操練(
Thumbnail
小說作品的有趣之處就是永遠都可以在老梗裡面創新,這也是我很佩服作家的地方。每翻譯一本小說,都會有新的體悟,不管是對人生還是對語言都一樣。 我會特別記起來的單字,不見得是什麼難字,而是我想到不同的處理方式,或者是單純我沒遇過的單字或表達方式。總之就是記錄下來,讓大家參考參考囉。
Thumbnail
我最近想到的新計畫,就是分享正在翻譯的過程。以往我都是等書出版,才開始回憶當時做了哪些事,處理過哪些比較棘手的問題。不過,一本書從發稿到出版曠日耗時,通常都要半年以上,我只會記得自己覺得印象深刻的部分,其實滿可惜的。 我想了一個辦法,只公布書籍的類型,把我覺得需要紀錄的單字或片語挑出來,另外找一個
這本書跟[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同一個作者,不過是比較早的作品。我是想試試「作者月」,如果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會不會比較了解作者的想法。再來就是覺得自己閱讀的速度不快,還要一邊輸出寫筆記,寫出來的也很凌亂,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筆記整合或是增加思考...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
Thumbnail
校稿是圖書編輯中的重要工作,本文探討校對的意義、方法以及工作流程。內容涵蓋文字訂正、標點符號辨析、排版錯誤、統一體例、內容查核及校對的流程。文章強調了校對工作的瑣碎性,以及其對出版品質的重要性。
Thumbnail
檢視閱讀的目的 讓讀者有能力判斷這本書的整體 判斷是否值得深讀,進入分析閱讀階段 檢視略讀的步驟 閱讀書名頁或序 釐清本書類別 了解作者動機 閱讀目錄 了解本書架構 檢閱索引 依靠常識找出重點詞彙 閱讀出版者的介紹 通常作者會在此摘要書的內容 判斷是否想更仔細讀這本書 在
  貴安,這篇來簡單推廣「校稿」這件事。   校稿,不單單只是「抓錯」、「校正」、「修潤」、「閱讀」的行為,而是一種轉換作者與讀者視角的思考、一種全方位的分析、一種精益求精的過程、一種吹毛求疵的堅持。   如果要我說,校稿的缺點是什麼,那我能想到的唯一,即是「很花時間」。   作品非一日可成,
很多讀書建議都建議我們 剛開始讀的時候應該要粗略地瀏覽 大致了解這本書的主旨 了解作者為什麼想寫這本書 等等的建議   而我的書齡也十多年了 雖然有感自己從書中獲得的知識 但在別人問我心得感想時 總是說不出個所以然 一本書是讀完了 但好像又沒有讀到什麼   在我讀周嶺的《認
Thumbnail
我手上的一部小說已經到了收尾的時候,收集到的詞彙不少。平常我就是收在自己的詞庫裡面,沒有想過要放這些不確定到底好不好的東西出來,不過這次因為寫在專欄裡,收詞彙的時候也比往常謹慎,總之而言都是好事。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收到編輯來信,之前交出去的稿子已經在編輯的階段,他們發現一些問題需要跟我確認。負
我從長年翻譯教學的經驗中發現,中日筆譯班學生們多半是天資聰穎,而且都認真解讀文本,以期得出正確流暢優美的譯文。在此,還必須說,秉持這種態度與熱情很重要,因為這關係到譯者將來能否保持穩定優質的譯作產出。不過,對學生來說,他們受限於我在課堂給予的截稿壓力,有些段落文句分明可以理解和讀懂,因缺乏實際操練(
Thumbnail
小說作品的有趣之處就是永遠都可以在老梗裡面創新,這也是我很佩服作家的地方。每翻譯一本小說,都會有新的體悟,不管是對人生還是對語言都一樣。 我會特別記起來的單字,不見得是什麼難字,而是我想到不同的處理方式,或者是單純我沒遇過的單字或表達方式。總之就是記錄下來,讓大家參考參考囉。
Thumbnail
我最近想到的新計畫,就是分享正在翻譯的過程。以往我都是等書出版,才開始回憶當時做了哪些事,處理過哪些比較棘手的問題。不過,一本書從發稿到出版曠日耗時,通常都要半年以上,我只會記得自己覺得印象深刻的部分,其實滿可惜的。 我想了一個辦法,只公布書籍的類型,把我覺得需要紀錄的單字或片語挑出來,另外找一個
這本書跟[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同一個作者,不過是比較早的作品。我是想試試「作者月」,如果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會不會比較了解作者的想法。再來就是覺得自己閱讀的速度不快,還要一邊輸出寫筆記,寫出來的也很凌亂,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筆記整合或是增加思考...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
Thumbnail
校稿是圖書編輯中的重要工作,本文探討校對的意義、方法以及工作流程。內容涵蓋文字訂正、標點符號辨析、排版錯誤、統一體例、內容查核及校對的流程。文章強調了校對工作的瑣碎性,以及其對出版品質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