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以酥酡與玉糝羹相比,似乎在葷素對照之餘別無佛理禪機可談。倒是葛亮小說《北鳶》有道素菜竟調理出法喜禪味。
南宋林洪的「文青」食譜《山家清供》記載了一道玉糝羹,說是蘇軾與弟弟蘇轍酒至酣暢後食用。這道羹名稱別緻,取料、做法卻極簡單,不過是把米粒研得細碎(亦即「糝」),連同搗得糊爛的蘿蔔合煮。書裡轉述蘇軾食畢作評:若非天竺酥酡,人間決無此味。
蘇軾之子蘇過曾將蘿蔔換成山芋煮羹,也得其父以詩相贊:「香似龍涎仍釅白,味如牛乳更全清。」整首詩題目頗長,除略記煮羹始末外,同樣引酥酡為比,加以好評。《紅樓夢》中,賈寶玉與一眾姊妹冬日雅集,即景聯詩。林黛玉「煮芋成新賞」句便是指蘇過的創意。須注意的是,古人指稱的食材、器物名目多有與今似同而實別的,這是分類概念不同的緣故。無論「山芋」或「芋」,和當前習稱的「芋頭」,範疇並不相當。據潘富俊《紅樓夢植物圖鑑》:「植株蔓生的芋類,應為薯蕷類植物,包括山藥及黃獨……至於今日俗稱的芋頭,屬天南星科,古稱芋魁。」
在這影音時代,網紅們為了聳動視聽,無不求奇炫怪,而取名這麼有哏的「玉糝羹」自不乏美食網紅試做,並拍攝影片上網。但在這由書頁轉為影像的過程中,尷尬的地方就出現了。我看過某網紅把蘿蔔與山藥兩種版本都做了一次,只是為求畫面美觀,不免各撒以枸杞、蔥花點綴。至於羹湯本身雖依古法未加調料,網紅淺嚐之後卻只低調評了「清淡」二字。或許,文字本就富於想像,更帶有苦中作樂的撫慰作用。糝而稱玉,極言羹湯色相;酥酡、牛乳云云,不宜認真。又或者,現代人經五色、五味、五音飽饜耳目口舌,也的確越來越難體會古人有滋有味的清歡。
蘇軾兩度用以作比的「天竺酥酡」見於《法苑珠林》:「夜摩諸天有以珠器而飲酒者,受用酥酡之食,色觸香味,皆悉具足。」但蘇軾以此與玉糝羹相比,似乎在葷素對照之餘別無佛理禪機可談。倒是葛亮小說《北鳶》有道素菜竟調理出法喜禪味:「又有一道『水煮豆皮』。一端上來,便是異香滿室。觀者皆是稱奇。」食客問此菜有何名頭,待客的方丈答:「這一道,若在民間,便稱為『素鵝』。在我修行之人,卻稱『華嚴經』。……『華嚴經』講『五十三參』。善財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後,從莊嚴幢沙羅林出發次第南遊參訪。好似五十三位善知識,這豆皮重疊,一層便是一參。吃完了這一道,修行便可圓滿。」
當然,一道素菜,再怎樣異香盈室,哪怕美稱以「華嚴」,都不可能食訖即功德圓滿。方丈這麼說,想來也並非真把修行看得如此輕易,而是展現一種念茲在茲的修行心態。換言之,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一饌一肴、一食一思皆必於是,方稱修行。否則,一時若有所悟,過後又即入迷。再以《紅樓夢》為例,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等如許善思善感,見景成詩不難,觸機生悟亦非無有。但眼觀五色、口嚐五味、耳聞五音,復於情天情海沉浮,終究是紅塵痴兒。
民國一百一十二年三月二十九日初稿於嘉義鵲枝寫譯樓
初稿以筆名「南鵲」刊於《人間福報.縱橫古今》(202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