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書:《開始分心,就是快要變強了》為何我們不能專心致知?

瑰琦-avatar-img
發佈於書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各位好,三月上旬真的是快要發瘋,在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也在反省被自己逼到邊緣的我自己。今天稍微喘息所以開了這篇文章,在這段期間裡各位都好嗎?

今天要討論的書籍是《開始分心,就是快要變強了(Mind-Wandering: How your constant mental drift can improve your mood and boost your creativity)》(中文書名我覺得可以更好)。

今天這本書能給我們的就是用心理學與腦神經科學的方式來解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狀態,或者說,「自我」的狀態。

還記得我們在前幾篇文章提到的「自我」嗎?跟這本書提到的稍微不太一樣,因為這純粹是指你的行為、你的所思所想,但我們的生活就是由這些碎片的思考、轉瞬即逝的想法與行為所組成的,所以我很推薦這本書,我最大的感想是,他能幫助你了解的你的焦慮、你的壓力,以及如何將我們的狀態回到最佳的工作狀態。

雖然書名與主旨並不是焦慮與壓力,但焦慮、壓力這兩種情緒,也算是一種想法,它讓你無法專注在你要解決的事情上,也無法讓你面對你要面對的使你恐懼的事物(它可能使你拖延,然後更焦慮),過多的壓力和焦慮讓你在該專注的事情上分心,讓你陷入無盡的自責和要付出比以往多的心力去完成你要完成的事情。

首先要告訴各位讀者的事情是,這本書偏理論,作者每一章的篇幅並不會到太長,每一個名詞都有很好的解釋,讓你不會看得太痛苦,推薦大家在閱讀的過程中也能跟自我好好的對話,在這種平靜的時間中認識自己,是繾綣又舒適的過程,請大家好好享受它。


吸引力法則的科學根據,廣泛性思考

本書用一種更科學的方式告訴你為什麼正面思考有用。我最近在閱讀的書籍跟身體論有關,其中也有提到佛教與西方宗教的差異,首先我們要有一個共識是:哲學基本圍繞著宗教。

如果大家在這兩方面的知識有廣泛涉略的話,就會發現其實哲學與宗教的根本理念非常相似,尤其是基督宗教與西方哲學,基本上就是以上帝存在的前提進行思考或推翻以前以此作為圭臬的討論與學說。那麼,前面的文章也有提到我認為現在的成功學是圍繞著過去「禁慾」的原則來達到我們非宗教的目標,我們對此執著,時刻檢視我們的修行成果,不知道你有沒有經驗,那反而會讓你的目標看起來更難達成,認為它更難達成之後就會開始放任自己失敗,因為它太難了而陷入負面思考的狀態,就被稱為「反芻性思考」,白話一點講就是鑽牛角尖,這種狀態不論在哪個時候都有可能從死去的回憶裡攻擊你,我們在轉換反芻性思考進入到廣泛性思考的過程有助於我們血清素順利進到海馬迴,改善我們的心情和轉換負面記憶的儲存。

讓我想到吸引力法則,老實說它聽起來也像什麼宗教不是嗎?只要感謝,一切都會變好、只要許願就能擁有,這種事怎麼可能辦到?我們擁有的一切是辛苦換來的,所以要珍惜、要小心翼翼。我們一直都在為還沒發生的事情做準備,所以提心弔膽、舉步維艱,如此一來我們沒辦法享受當下,享受挑戰的樂趣。基本上,希望開解你的人或雞湯類的書籍一定都會跟你說:要享受當下,那才是最重要的。

但這本書告訴我們,人的大腦不是沈浸在過去就是在想像還沒發生的未來,這是正常以及是一種人類自我防衛機制的一部分,享受當下、專注當下才反人類,大腦的雜訊非常多,這也是我們為什麼沒辦法控制我們自己專心以及運用意志力的原因。

吸引力法則就像是這種引發廣泛性思考的按鈕,透過「感恩」跳脫反芻性思考,讓我們用其他的視角看待原本讓你產生負面情緒的事件,進而讓自己對處理這件事情激發創意性的思考,順利解決這個問題。


冥想,聽說是控制情緒的特效藥

我們可以透過「冥想」,或者說控制自己的呼吸,讓自己專注在呼吸上開始。冥想並不是解決所有情緒問題的良藥,他頂多就像是煞車,在失控的車速和突然亮起的紅燈中煞車,等到綠燈再次亮起,你還是要從低速開始上路,你還是要面對讓你恐慌的事物,但是以平靜的狀態面對它時,你才能見到你在開的這條路是寬還是窄、車多或少、上坡或下坡、對於要前往你的目的地是快還是慢,看清楚了、接受自己現在在的這條路,做出調整,再深呼吸一下,會發現其實根本沒這麼可怕。

冥想一定要打坐嗎?沒有,只要專注在自己的呼吸就好了,這是最簡單的方式,我個人認為這個方式就很好用了。

在這裡可以推薦這個Breathing stream,只要一輪,你就會覺得你的大腦是充滿氧氣:D


總而言之,《開始分心,就是快要變強了》這本書以功能性與乾貨程度力壓閱讀時長,是非常推薦大家看的一本書。


很高興能在這裡與大家重逢

持續思考、保持閱讀

我們下一本書再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瑰琦的珍奇櫃
46會員
137內容數
從影劇到哲學,從穿搭到社會象徵。 願你我都活在美好年代。
瑰琦的珍奇櫃的其他內容
2025/04/09
在戰後的廢墟裡,穿搭不是時尚選項,而是一種情感重建的儀式。
Thumbnail
2025/04/09
在戰後的廢墟裡,穿搭不是時尚選項,而是一種情感重建的儀式。
Thumbnail
2025/03/14
女性主義與女權運動的荒唐就是我必須再次佔有我自己的身體,再次捍衛自己也佔有「社會人」的權力。
Thumbnail
2025/03/14
女性主義與女權運動的荒唐就是我必須再次佔有我自己的身體,再次捍衛自己也佔有「社會人」的權力。
Thumbnail
2025/02/05
世界的競爭從未停止,每個世代都是從零開始的「新賽季」,就像電競選手一樣需要再一年又一年的賽季中證明自己的價值。
Thumbnail
2025/02/05
世界的競爭從未停止,每個世代都是從零開始的「新賽季」,就像電競選手一樣需要再一年又一年的賽季中證明自己的價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Thumbnail
這本書要探討的問題非常貼近日常生活:你常常會覺得壓力很大嗎?如果你覺得此時此刻讓你無法忍受,讓你覺得不快樂,從靈修的角度來說,可以怎麼做,保持內在空間的純淨呢?這個問題就是這本書要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這本書要探討的問題非常貼近日常生活:你常常會覺得壓力很大嗎?如果你覺得此時此刻讓你無法忍受,讓你覺得不快樂,從靈修的角度來說,可以怎麼做,保持內在空間的純淨呢?這個問題就是這本書要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2023的我: 過去那段時間,看了好幾本大腦科普、哲學相關的書。雖然最近也看不少哲學XD 理解大腦的運作,知道更多人類天生的認知偏誤,在做決策、判斷時,能夠從更多的面向來反思。當然我們終究是人, 所以每隔一段時間還是得複習、體醒一下自己。
Thumbnail
2023的我: 過去那段時間,看了好幾本大腦科普、哲學相關的書。雖然最近也看不少哲學XD 理解大腦的運作,知道更多人類天生的認知偏誤,在做決策、判斷時,能夠從更多的面向來反思。當然我們終究是人, 所以每隔一段時間還是得複習、體醒一下自己。
Thumbnail
顛峰心智用了非常多腦神經科學、腦科學的理論和實驗案例,當然也有很多專有名詞,企圖說明「怎麼獲取越來越不容易的專注力,重拾大腦的主控權」,讓專注力得以凸顯重要的事,協助我們追求和挑戰人生的重要目標。 作法,是這幾年越來越多人提倡的「正念冥想」,也透過科學論證去說明為什麼正念冥想這麼有幫助。
Thumbnail
顛峰心智用了非常多腦神經科學、腦科學的理論和實驗案例,當然也有很多專有名詞,企圖說明「怎麼獲取越來越不容易的專注力,重拾大腦的主控權」,讓專注力得以凸顯重要的事,協助我們追求和挑戰人生的重要目標。 作法,是這幾年越來越多人提倡的「正念冥想」,也透過科學論證去說明為什麼正念冥想這麼有幫助。
Thumbnail
人的大腦不是沈浸在過去就是在想像還沒發生的未來,這是正常以及是一種人類自我防衛機制的一部分,享受當下、專注當下才反人類
Thumbnail
人的大腦不是沈浸在過去就是在想像還沒發生的未來,這是正常以及是一種人類自我防衛機制的一部分,享受當下、專注當下才反人類
Thumbnail
煩躁時能立刻冷靜下來處理事情,內心動搖時能在下個瞬間專注在該做的事情上,比較不會感到身與心的疲倦,討厭的事情也可以積極面對,快速消除不安情緒和憤怒的情緒。
Thumbnail
煩躁時能立刻冷靜下來處理事情,內心動搖時能在下個瞬間專注在該做的事情上,比較不會感到身與心的疲倦,討厭的事情也可以積極面對,快速消除不安情緒和憤怒的情緒。
Thumbnail
前陣子聽我是老查推薦《專注力協定》--「行為設計」專家解析造成分心的四大原因,幫你克服無法保持專注的問題 這本書,就去圖書館借來看,真的是非常的實用,作者Nir Eyal同為暢銷書《鉤引效應》的作者,大概每隔幾頁就有值得紀錄的名言佳句,從釐清分心的內在誘因開始,一步步提供方法論教你如何變得心無旁騖,
Thumbnail
前陣子聽我是老查推薦《專注力協定》--「行為設計」專家解析造成分心的四大原因,幫你克服無法保持專注的問題 這本書,就去圖書館借來看,真的是非常的實用,作者Nir Eyal同為暢銷書《鉤引效應》的作者,大概每隔幾頁就有值得紀錄的名言佳句,從釐清分心的內在誘因開始,一步步提供方法論教你如何變得心無旁騖,
Thumbnail
當你發現自己正懊悔地思考著過去時,可以默念:『過去』;若是擔憂未來,就說:『未來』;當鑽牛角尖或產生批判時,就說:『批評/評價』,然後讓自己遠離這些想法,它們就只經過你的覺知的事件、聲音和影像。」
Thumbnail
當你發現自己正懊悔地思考著過去時,可以默念:『過去』;若是擔憂未來,就說:『未來』;當鑽牛角尖或產生批判時,就說:『批評/評價』,然後讓自己遠離這些想法,它們就只經過你的覺知的事件、聲音和影像。」
Thumbnail
Altered Traits: Science Reveals How Meditation Changes Your Mind, Brain and Body 本文部分來自書籍原文 想要鍛鍊專注力、對人更有同理心、降低自我感、不被來來去去的情緒念頭干擾,藉由禪修跟正念訓練,是不是真的有幫助呢? 長
Thumbnail
Altered Traits: Science Reveals How Meditation Changes Your Mind, Brain and Body 本文部分來自書籍原文 想要鍛鍊專注力、對人更有同理心、降低自我感、不被來來去去的情緒念頭干擾,藉由禪修跟正念訓練,是不是真的有幫助呢? 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