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禮拜內接受「公主病」(類風濕關節炎)標籤的原因?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為什麼能在兩個禮拜內接受具衝擊性的疾病標籤?常見的反應是「為什麼是我?老天爺啊!我到底做錯了什麼,要這樣對我?」或搜尋關鍵詞「身心障礙兒童家長心理調適歷程」,似乎都需要經過長時間沉澱。【這篇文章於2023年9月03號發布,當時的我只是記錄治療歷程的點點滴滴,但2024年9月28日回顧整個歷程,當時只是接受「自己有公主病」的事實,但該如何應對卻毫無頭緒,才會有後續情緒崩潰或憤怒。這是當下鼓勵自己和給自己希望的做法,並非真的做到「與公主病」共處的理性接受和坦然面對。】這不是偶然,需要運氣和學習,當時支撐自己的有五個重要因素:

一、家人的體諒與陪伴,例如:在確診後情緒崩潰地跟家人說,母親只問我兩個問題:「可以控制嗎?有藥可以吃嗎?」我說:「有。」接著她淡定地說:「把眼淚擦乾,吃午餐。」又或家人常化身為智慧大師,把沉陷在負面思維的我拉出來,具體地說:「我們都在,我們一起往前走」。

二、特殊教育的專業訓練,比如清楚地知道「疾病會發生在他人身上,就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我是一般人,面對是遲早的事」。又或「能找到問題,就有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因為沒有人可以保證治療方案是百分百沒有風險,但以最大的概率幫我們解除疾病的威脅,相信醫生」。

三、對症下藥的驚人威力,比方在確診以前,找了不同的醫生但都沒有改善,但確診以後的隔天,原本無法蹲下去,馬上能蹲。過於興奮的自己,開玩笑地跟家人說:「這是美國來的仙丹(指「立即見效」)」。又雖然這個疾病的很多症狀沒有遇過,但醫生與Google大神的資訊,容許自己預先準備和理解可能遇到的狀態,能安心。

四、疾病的來與走不由我們選擇,像是「疾病是可以不要就不要的物品嗎?如果是,世界就不存在醫藥和長照專業。多數無法選擇。」既然疾病來去不大由我,但我們可選擇怎樣面對。「哭一天,或笑一天」。因為曾深刻體會「心死地活著」比「生死議題」可怕,即「機械式進食、沒有力氣做任何動作、隔絕外界的真空狀態只看到自己的痛,看不到愛的人也在受苦、面無表情凝視前方放空、沒有希望只有絕望」。好不猶豫地選擇笑一天,創造自己與他人的美好回憶。

五、感恩擁有和遇到的一切,看似違和的心靈雞湯,但現在我懂。舉例而言,我們可以精準預測未來的人生發展嗎?不行,所以,只能珍惜當下。」然而,「珍惜當下」這四個字是真理但抽象,但加上「感恩和感謝的心」就大大不同。同樣的疾病,可以說:「為什麼我現在才確診,早知道就做某事或我的人生太悲慘,覺得每天都是磨難」;但也可以說:「可以很快地確診,不用再受其他無關的折磨,太幸運了,或在有限的時間內思考怎樣活得無憾,覺得每天都是賺到。」選擇感恩與感謝,踏實地過每天。

我們都經歷不同的人生歷程,擁有自己獨有無二的時區和生活環境,以及人生課題。家人化身為智慧大師,曾說過很有趣的觀點:「我們遇到的難題是,還沒投胎當小天使的我們選好的人生課題,並不是宗教神祇對人類的考驗。既然是自己選的,就相信自己會關關難過關關過。」以上,我們下次見嘍!一起換個腦袋「想通」生活大小事吧!

是少女還是老婦呢?這是美國實驗心理學家Edwin G. Boring於1930年發表的「選擇性注意力實驗」。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不同的焦點上,看到的世界也不相同。

目前「公主病」多是「醫生說」或「預防疾病說」,而沒有診斷後的「相處說」。作者以病患的身分和特殊教育專業的角度,分享治療過程的點滴和因應策略。雖然沒有辦法適用所有情況,但希望給大家另一種思考方向,讓我們換個「腦袋」想通生活大小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特殊教育專業的角度(與「快狠準」的工作思維不同,等於「換個腦袋」)看待「親身體驗」疾病後生活的大小事,遂將系列主題定名為「換個腦袋想通生活大小事」,每篇文章都有笑有淚,並結合實務與理論,讓我們一起換個腦袋吧!
以特殊教育專業的角度(與「快狠準」的工作思維不同,等於「換個腦袋」)看待「親身體驗」疾病後生活的大小事,遂將系列主題定名為「換個腦袋想通生活大小事」,每篇文章都有笑有淚,並結合實務與理論,讓我們一起換個腦袋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當醫學生在醫院實習遇見危急病例,以及面對病患離世,學到了什麼? 我想,同理是人的天性,當我們對抗天性,內心的衝突便難以避免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可能是從疫情那時候開始,我一直很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及癌症篩檢這件事。 陪病的創傷 可能因為陪著我爸度過一段治病的日子吧!那段日子老實說只有我跟我媽一起陪著我爸度過,我媽在家要帶小孩,所以基本上就是由我這個位住在家裡的自由工作者陪著我爸去看醫生。 那時的確辛苦,是因為除了我
Thumbnail
一個關顧健康至極致的母親的小故事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有人一直擔心他女兒有公主病,怕會阻礙了她的人際關係,我勸他,與其擔心,還不如把女兒訓練成一個公主,那就是公主有病而不是公主病了! 我大女兒的生活習性很像我,碗碟有缺角的不用、筷子不是成雙的,她一定要找到長短一致的。被她的朋友唸了很久,雖然我不知道那為什麼是公主病,明明是傳統習俗。但是我拼命的讓女兒
Thumbnail
以後的幾個星期,珍開始了她在精神護理病房的治療,第一個星期她並不太合作,整天閉著眼睛,想把自己與世界隔絕,但耳朵還是讓她離不開現實。珍聽到總有一把熟悉的女生聲音在陪伴她,她也聽到父母來過探望自己,還有一兩個陌生的男人聲音,他們說什麼,珍沒有放在心裡,她只想獨自一人。
早就知道我是重度腦麻的爸媽,在聽完我活不過五歲之後,驅魔、撒鹽、受洗、各式各樣求神拜佛都試試看。試圖逃避這個殘酷的事實。
Thumbnail
一位年輕患者的家屬,面對照顧與治療的掙扎,面對生死的抉擇,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在家庭意見的分歧中,醫療團隊與家屬一同探討安寧照護的方向,最終做出適合患者的決定。生命短暫的停留,讓人思考著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和尊重。
Thumbnail
雖然以嚴謹的心態看待這樣的議題,卻不輕易認為這是種「病」,很多時候只是人生路途上或有磕磕絆絆、或有塵土濛濛,於是越走越遲疑,總懷疑是不是在哪裡遺落了什麼,以至於步步都深陷,且再看不見明媚風光。這時候若有個專業力量,引領你回溯、爬梳,並適時提供力量,也未嘗不是件壞事!
「為什麼是我生病?」我待的社群,問我們的是的一位擔心孩子的家長。 「其實,我也不知道…」我好幾次也是這樣的,對自己的病情感到難受。 那如果是對別人呢? 如果是我告訴別人的話,我會回答什麼呢? 「因為妳是不平凡的人,妳會比一般人多一層考驗,但妳會非常有同理心,而且是個很溫暖的孩子,這是社會很難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當醫學生在醫院實習遇見危急病例,以及面對病患離世,學到了什麼? 我想,同理是人的天性,當我們對抗天性,內心的衝突便難以避免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可能是從疫情那時候開始,我一直很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及癌症篩檢這件事。 陪病的創傷 可能因為陪著我爸度過一段治病的日子吧!那段日子老實說只有我跟我媽一起陪著我爸度過,我媽在家要帶小孩,所以基本上就是由我這個位住在家裡的自由工作者陪著我爸去看醫生。 那時的確辛苦,是因為除了我
Thumbnail
一個關顧健康至極致的母親的小故事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有人一直擔心他女兒有公主病,怕會阻礙了她的人際關係,我勸他,與其擔心,還不如把女兒訓練成一個公主,那就是公主有病而不是公主病了! 我大女兒的生活習性很像我,碗碟有缺角的不用、筷子不是成雙的,她一定要找到長短一致的。被她的朋友唸了很久,雖然我不知道那為什麼是公主病,明明是傳統習俗。但是我拼命的讓女兒
Thumbnail
以後的幾個星期,珍開始了她在精神護理病房的治療,第一個星期她並不太合作,整天閉著眼睛,想把自己與世界隔絕,但耳朵還是讓她離不開現實。珍聽到總有一把熟悉的女生聲音在陪伴她,她也聽到父母來過探望自己,還有一兩個陌生的男人聲音,他們說什麼,珍沒有放在心裡,她只想獨自一人。
早就知道我是重度腦麻的爸媽,在聽完我活不過五歲之後,驅魔、撒鹽、受洗、各式各樣求神拜佛都試試看。試圖逃避這個殘酷的事實。
Thumbnail
一位年輕患者的家屬,面對照顧與治療的掙扎,面對生死的抉擇,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在家庭意見的分歧中,醫療團隊與家屬一同探討安寧照護的方向,最終做出適合患者的決定。生命短暫的停留,讓人思考著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和尊重。
Thumbnail
雖然以嚴謹的心態看待這樣的議題,卻不輕易認為這是種「病」,很多時候只是人生路途上或有磕磕絆絆、或有塵土濛濛,於是越走越遲疑,總懷疑是不是在哪裡遺落了什麼,以至於步步都深陷,且再看不見明媚風光。這時候若有個專業力量,引領你回溯、爬梳,並適時提供力量,也未嘗不是件壞事!
「為什麼是我生病?」我待的社群,問我們的是的一位擔心孩子的家長。 「其實,我也不知道…」我好幾次也是這樣的,對自己的病情感到難受。 那如果是對別人呢? 如果是我告訴別人的話,我會回答什麼呢? 「因為妳是不平凡的人,妳會比一般人多一層考驗,但妳會非常有同理心,而且是個很溫暖的孩子,這是社會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