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4/05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臉書教育社團心得

  來談談參加「輕鬆讀小5」給我的心得。   我第一次看到老師分享的筆記,覺得老師的筆記非常的簡單,甚至有點太簡單了。那時候的我覺得這太容易了吧!而且這有什麼看頭呢?之後老師分享了 一些單元影片,才發現說原來大道至簡,老師總能將深奧的道理用簡單明瞭的方式教會大家。
  在加入「輕鬆讀小5」後,我看了老師的社會第一單元影片,第一眼就震撼了我,因為老師只一張圖就說明台灣位居西太平洋航運的重要位置,用地圖方式來講解,我當下覺得這真的是太厲害了!把短短句話一段文字轉變成圖像,並且在我的腦海裡留下深刻的記憶,完全不會忘記,而我順便把台灣上下國家名稱全給記下來了。看完老師簡單的影片後,深深的被老師的功力折服,這樣看似簡單實則深厚的功夫,是花了多少時間淬煉而成的呢? 接下來我看了小孩的社會課本。現在的課本設計精美,精簡的文字搭配大量照片,比起我們聯考那個年代來說已經非常完美了。課文前面附上的年代時間表,能夠讓學生看到歷史複雜迴流,猶如給他們一個抵擋洪水的護身符,讓他們可以站穩記憶的腳跟。但是文字上的敘述還是有局限,沒有辦法讓大腦立即喜歡和吸收,光讀課文就要大腦記下來是有難度的。
  在臉書推薦文中,有個「腦X想想」的記憶訓練補習班,裡面告訴你如何輕鬆讀書得高分,進入理想學校。
它的重點:讀書只有3個關鍵(用對技巧,輕鬆到不行)
◎抓取重點→整理筆記→記憶理解 但要注意:參考書、講義整理的重點都「不是重點」;筆記不是抄一抄就好,而是「整理」內容;記憶不是重複寫重複念,而是轉化「內化」。
◎準備考試三大技巧 1.金榜題名考試法: 簡化/二八法則 真正課本內容80%都不是重點,真正「會考的只有那20%」,只要能精準抓到這百分20,就能輕鬆考高分。 2.圖文並茂筆記法: 分化/歸納整理 只要將文謅謅的課文分類、濃縮、整合,不只能「增強理解力」,還能「增強記憶力」。 3.過目不忘記憶法: 內化/將資訊內化 記憶不是大聲念或重複21遍就有效,真正的關鍵在於,如何把這個死板板的內容內化成裡有感的東西,就能「瞬間記憶」!
最終的方向是: 天馬行空聯想法→→過目不忘記憶法→→圖文並茂筆記法→→一目十行速讀法→→金榜題名考試法
  以上就是該補習班的核心理念,為什麼要提這個呢? 老師創立社團一直秉持著善心、真誠教學和佛系行銷方式。老師沒有什麼花俏和飢餓行銷的宣傳,總希望孩子能透過社團的資料自主學習,免去補習的奔波和金錢體力的消耗,讓孩子擁有多一點自己的時間來成長、探索這世界。家長最終希望孩子能學習快樂,快樂學習進入適合自己的理想學校。這需要策略,而老師給的影片與試題與剛上述補習班所說的重點不謀而合。
  老師已經把「金榜題名法」的那個法傳授給我們了。老師強調過:真正課本內容80%都不是重點,真正「會考的只有那20%」。老師去蕪存菁的資料,是我們孩子最棒的禮物,從最要的觀念入手,就能訓練了提取重點的能力。 理解這層關係後,我也發現了如何寫筆記。
  我是一個上課非常專心,但是完全不知道如何寫筆記的人,因為參考書、評量上面不是都有重點歸納了,那我為什麼還要再寫一次呢?這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筆記到底要怎麼寫的原因。
  我也嚐試從書中找答案或是看名師怎麼做筆記,得到的都是:整理啊!你要整理你的筆記啊!可是我就是真的不知道要怎麼整理啊?到底要整理什麼?不就是課本上面那些重點,把重點畫線就好,只要讀畫線的重點不就得了,為什麼又要花力氣再寫下來?這不是浪費時間嗎?
  老師已經給我們每個單元重點清晰的影片,再配上了老師給我們的試題,試題是圍繞這個單元的重點,每個單元大約有60到80左右的題目,有各式各樣不同的題目,測驗我們是不是能夠了解掌握這個單元的要素,告訴我們的什麼是重點。
  在我做完題目後驚為天人,這些寫錯的題目就是我們腦袋對這單元不清楚的部分,而這個該怎麼辦呢?對!就是要做筆記!就是整理自己的思緒!即使已經讀過課本、看過影片和做過題目,人的大腦並不是電腦,沒辦法立即記下來,大部的人都只是一般普通人,所以我們記憶力只能靠回顧與複習。
  只讀畫重點的部分,不是大腦喜歡的學習法,畢竟不是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所以要怎麼讓海馬迴願意記得久記得牢呢?用筆記整理你不會的東西,再把這個單元的重點融入進去筆記中,那就能在這個脈絡架構底下回想,不會的是什麼?會的是什麼?就能讓我們的學習深刻刻劃在腦海中。
  因此我解鎖如何畫出心智圖,用文字與圖畫變成大腦的記憶線索,畫出這個單元的心智圖大綱,也順便整理了大腦裡面的資訊,這不就是再複習了一遍,而大腦記憶就會更深刻。把不會的變會,把會的變得更牢靠,這不就是學習的樂趣嗎?
  老師把已經幫我們把最困難的第一步完成,把單元的重點整理出來,讓我們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加上單元的重點試題,如果能再搭配自己整理的筆記,這樣我們的大腦就能牢牢記住,知識就能為我們所用。
  非常感謝楊老師,您是我學習中的貴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