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2022/4Q開始,國外高科技業開始出現大量的裁員...
從國外layoffs.fyi統計,
從去年2022 4Q開始一系列科技大廠的【裁員大海嘯】。
Meta(Facebook母公司)搶先2022/11開始開了 第一槍,先裁員1萬人,後續Amazon 也裁員1萬人,Google 裁員1萬2千人,Microsoft 裁員1萬人,美光裁員4千8百人,Dell , Philips等等科技公司似乎在競賽,一個接者一個出來,甚至還裁員多次。整整累計【超過12萬】人。短短2個Q季度裁員這麼多人!!
之前認識一位交大學長後來出國讀書,也順利在Facebook, Microsoft, 最後落角在Google。因為他本身專業是在各種【security / 加密演算法 / 加密加速】等專業領域。原本想說之前這部分專業算是滿熱門。可以一跳再跳到一些美國科技大廠裡面擔任滿核心的工作,當然薪水也是步步高升。前陣子他說他們部門原本百來人,目前也是被layoff近一半。
這波海嘯來的這麼急,一方面是因為【大環境的原因】所致,另外一方面也是之前【疫情期間過度擴充和決策】,還有一部分是因為【技術轉向】有關。
1.【大環境的原因】: 整體經濟不佳、各種能源因俄烏爭價格上漲、升息後導致美元急劇升值…
2.【疫情期間過度擴充和決策】: 很科技公司在後疫情時期,開始擴充人員,新決策來投資新領域,新未來等
3.【技術轉向】: 新的一代AI:ChatGPT , AI繪圖, Midjourney,DALL·E 2,Stable Diffusion ... AI新的技術代表取代更多人力部分。
回來看看臺灣部分:
很多人其實在網路上已經討論沸沸揚揚,大部分網友都覺得臺灣出生率低,人才較少,應該比較不會裁員。實際上台灣的科技公司裁員似乎真的比較少一些,除了一些外商科技公司跟國外同步大量裁員。
大家似乎吐了一口氣,不用擔心了嗎?
大家如果在科技公司,就知道。很多公司其實去年4Q陸續開始人事凍結。另外一方面不少公司也會開始執行【淘汰考績制度】,像是後面5%, 10%就會請你走人,所謂的自然競爭淘汰方式,這的確不是裁員。
但是你有想過如果你離開一家公司之後,外面一堆好的科技公司都凍結人事,請問你可以很容易找到工作嗎?
我就聽到不少交大學弟在詢問,從今年過完農曆年,開始投履歷,很多知名科技公司都是目前沒有職缺或是只能約聘方式…
大家想說如果有約聘也不錯。的確,相對沒有工作來說約聘的工作的確還可以。
但是大家知道有很多約聘的工作是外面的〔人力派遣公司派遣約聘〕,實際上不屬於科技公司,有很多福利是不能享用,像是年資累積,分紅,調薪方式也不同等。
【這波大海嘯,短則半年或是一年,長著3年時間。】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