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嘯來臨,科技業人事裁員/凍結(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去年2022/4Q開始,國外高科技業開始出現大量的裁員...


data by https://layoffs.fyi/
data by https://layoffs.fyi/
國外layoffs.fyi統計,
從去年2022 4Q開始一系列科技大廠的【裁員大海嘯】。
Meta(Facebook母公司)搶先2022/11開始開了 第一槍,先裁員1萬人,後續Amazon 也裁員1萬人,Google 裁員1萬2千人,Microsoft 裁員1萬人,美光裁員4千8百人,Dell , Philips等等科技公司似乎在競賽,一個接者一個出來,甚至還裁員多次。整整累計【超過12萬】人。短短2個Q季度裁員這麼多人!!
之前認識一位交大學長後來出國讀書,也順利在Facebook, Microsoft, 最後落角在Google。因為他本身專業是在各種【security / 加密演算法 / 加密加速】等專業領域。原本想說之前這部分專業算是滿熱門。可以一跳再跳到一些美國科技大廠裡面擔任滿核心的工作,當然薪水也是步步高升。前陣子他說他們部門原本百來人,目前也是被layoff近一半
這波海嘯來的這麼急,一方面是因為【大環境的原因】所致,另外一方面也是之前【疫情期間過度擴充和決策】,還有一部分是因為【技術轉向】有關。
1.【大環境的原因】:
整體經濟不佳、各種能源因俄烏爭價格上漲、升息後導致美元急劇升值…
2.【疫情期間過度擴充和決策】:
很科技公司在後疫情時期,開始擴充人員,新決策來投資新領域,新未來等
3.【技術轉向】:
新的一代AI:ChatGPT , AI繪圖, Midjourney,DALL·E 2,Stable Diffusion ...
AI新的技術代表取代更多人力部分。

回來看看臺灣部分:

很多人其實在網路上已經討論沸沸揚揚,大部分網友都覺得臺灣出生率低人才較少,應該比較不會裁員。實際上台灣的科技公司裁員似乎真的比較少一些,除了一些外商科技公司跟國外同步大量裁員。
大家似乎吐了一口氣,不用擔心了嗎?

大家如果在科技公司,就知道。很多公司其實去年4Q陸續開始人事凍結。另外一方面不少公司也會開始執行【淘汰考績制度】,像是後面5%, 10%就會請你走人,所謂的自然競爭淘汰方式,這的確不是裁員。
但是你有想過如果你離開一家公司之後,外面一堆好的科技公司都凍結人事請問你可以很容易找到工作嗎?
我就聽到不少交大學弟在詢問,從今年過完農曆年,開始投履歷,很多知名科技公司都是目前沒有職缺或是只能約聘方式
大家想說如果有約聘也不錯。的確,相對沒有工作來說約聘的工作的確還可以。
但是大家知道有很多約聘的工作是外面的〔人力派遣公司派遣約聘〕,實際上不屬於科技公司,有很多福利是不能享用,像是年資累積分紅調薪方式也不同等。
這波大海嘯,短則半年或是一年,長著3年時間。
待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0會員
82內容數
學校不會學到的東西,真正去受傷之後才有的覺悟,更多的是人生,職場生存術。將自己18年來在頂尖世界級IC設計公司的經驗,及負責眾多知名的客戶SONY, Microsoft , Philips, Panasonic, BBK, Samsung, LG , Sanyo , 等十幾家客戶等寶貴經驗匯集成的職場和生活小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edor Ch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曾經有學長一直灌輸我們【人就是要認識多一些,以後才有更多人脈】~ 慢慢自己在社會打滾多年之後,似乎這句話也算對,也算錯! (有些觀念是對的,有些說法是錯的)
曾經多人講過,【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 有時候沒有經歷過,很難體會出這句話的真實意義。 一位很久不見的學長,跟我們一群人聚餐。 之前因為跟上一位好的主管,就跟著一起跳槽。 這位學長真的是意氣風發,不可一世。 我們都很羨慕遇到很好的貴人。
記得以前學系統理論的時候, 學習到迴圈的時候,有分成正迴圈和負迴圈。 簡單來說正迴圈慢慢變大,負迴圈慢慢變小。 但是應用在人的工作或是生活上, 最怕遇到【負迴圈的狀況】。
這次要來談一談低薪的影響!! 清朝時期和邦額的著作《夜譚隨錄》: 濟南某富翁,性極慳吝, 鄉人號之為'鐵公雞',謂一毛不拔也。 近五旬無子,議納妾, 價欲極廉,而又欲至美。 眾笑曰:翁所謂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也。 看起來以前就有類似【慣老闆】例子 有些老闆的想法, 我就是要 cost down
現代文明,人與人之間距離更疏遠。 很多時候,人人常常【自掃門前雪】, 加上有一陣子【碰瓷事件】, 更是讓大家將伸出去的手收了回來。 之前有過一個印象非常深刻的新聞事件, 一位老太太不知道什麼原因跌倒在馬路旁, 並且唉聲連連…… 一些路人走過去似乎冷漠以待, 過了一陣子沒人搭理。 此時有位年輕人跑過去
很多人總覺得自己佔便宜, 實際你是消耗自己的生命。 有許多人總是花很多時間在【蠅頭小利】上面, 看似很划算, 但是花了幾個小時卻只省了幾十元, 這樣其實在消耗自己的生命。
曾經有學長一直灌輸我們【人就是要認識多一些,以後才有更多人脈】~ 慢慢自己在社會打滾多年之後,似乎這句話也算對,也算錯! (有些觀念是對的,有些說法是錯的)
曾經多人講過,【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 有時候沒有經歷過,很難體會出這句話的真實意義。 一位很久不見的學長,跟我們一群人聚餐。 之前因為跟上一位好的主管,就跟著一起跳槽。 這位學長真的是意氣風發,不可一世。 我們都很羨慕遇到很好的貴人。
記得以前學系統理論的時候, 學習到迴圈的時候,有分成正迴圈和負迴圈。 簡單來說正迴圈慢慢變大,負迴圈慢慢變小。 但是應用在人的工作或是生活上, 最怕遇到【負迴圈的狀況】。
這次要來談一談低薪的影響!! 清朝時期和邦額的著作《夜譚隨錄》: 濟南某富翁,性極慳吝, 鄉人號之為'鐵公雞',謂一毛不拔也。 近五旬無子,議納妾, 價欲極廉,而又欲至美。 眾笑曰:翁所謂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也。 看起來以前就有類似【慣老闆】例子 有些老闆的想法, 我就是要 cost down
現代文明,人與人之間距離更疏遠。 很多時候,人人常常【自掃門前雪】, 加上有一陣子【碰瓷事件】, 更是讓大家將伸出去的手收了回來。 之前有過一個印象非常深刻的新聞事件, 一位老太太不知道什麼原因跌倒在馬路旁, 並且唉聲連連…… 一些路人走過去似乎冷漠以待, 過了一陣子沒人搭理。 此時有位年輕人跑過去
很多人總覺得自己佔便宜, 實際你是消耗自己的生命。 有許多人總是花很多時間在【蠅頭小利】上面, 看似很划算, 但是花了幾個小時卻只省了幾十元, 這樣其實在消耗自己的生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 2024 年新年的到來,美國勞動市場仍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根據 Crunchbase Tech 的統計資料,2023 年美國科技公司有超過 191,000 名員工在大規模裁員中被解僱,而且裁員在 2024 年仍在持續進行中。
Thumbnail
特斯拉,這家電動車巨頭近日宣布將裁減超過10%的全球員工,這意味著約有14,000名員工將會離開這家擁有140,000多名員工的公司。執行長伊隆·馬斯克在一份備忘錄中表示,這一舉措是為了讓公司為下一階段的成長做好準備。
Thumbnail
高盛經濟學家在2023年的研究報告中指出,AI的進步可能導致全球約三億個全職工作遭到自動化取代,同年5月,美國八萬名失業人口中,有4,000名是因為工作被AI取代。
Thumbnail
2024 年才剛開始,美國科技業再度掀起裁員潮。不過比起 2023 年規模明顯小了許多。在 2023 年初,幾家科技巨人大幅削減超過 20 萬個職位。今年 1 月裁員人數不到 45,000 人。科技公司在裁員的同時,仍在進行招聘。 那麼為何整個美國科技產業,仍然感覺如此嚴峻呢?
Thumbnail
近期,科技業裁員消息不斷,裁員潮席捲各大知名企業,成千上萬的員工面臨著失業的風險。這不僅是一場公司內部重組,更是一場對整個行業結構的巨大挑戰。今天,我們會來聊一下這個主題,以及它對當前的失業率和未來的就業趨勢可能帶來的影響。請緊跟我們的節目,一同來了解這個為人們帶來焦慮的問題。 網路通訊設備大
Thumbnail
如果你以為科技裁員只是疫情的暫時現象,那你可能會失望。Meta 的 CEO 祖克柏在最近的一次訪談中透露了他的「精簡」理論,解釋了為什麼科技公司會繼續減少員工,並且認為這對他們的業務有好處。
Thumbnail
      你有想過哪一天,突然接到資遣通知嗎?如果真的有這一天,你應該怎麼做?。在過去幾年疫情的影響,許多的企業為了生存,紛紛祭出減薪或資遣的手段,沒有人知道,下一個被資遣的會不會是自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 2024 年新年的到來,美國勞動市場仍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根據 Crunchbase Tech 的統計資料,2023 年美國科技公司有超過 191,000 名員工在大規模裁員中被解僱,而且裁員在 2024 年仍在持續進行中。
Thumbnail
特斯拉,這家電動車巨頭近日宣布將裁減超過10%的全球員工,這意味著約有14,000名員工將會離開這家擁有140,000多名員工的公司。執行長伊隆·馬斯克在一份備忘錄中表示,這一舉措是為了讓公司為下一階段的成長做好準備。
Thumbnail
高盛經濟學家在2023年的研究報告中指出,AI的進步可能導致全球約三億個全職工作遭到自動化取代,同年5月,美國八萬名失業人口中,有4,000名是因為工作被AI取代。
Thumbnail
2024 年才剛開始,美國科技業再度掀起裁員潮。不過比起 2023 年規模明顯小了許多。在 2023 年初,幾家科技巨人大幅削減超過 20 萬個職位。今年 1 月裁員人數不到 45,000 人。科技公司在裁員的同時,仍在進行招聘。 那麼為何整個美國科技產業,仍然感覺如此嚴峻呢?
Thumbnail
近期,科技業裁員消息不斷,裁員潮席捲各大知名企業,成千上萬的員工面臨著失業的風險。這不僅是一場公司內部重組,更是一場對整個行業結構的巨大挑戰。今天,我們會來聊一下這個主題,以及它對當前的失業率和未來的就業趨勢可能帶來的影響。請緊跟我們的節目,一同來了解這個為人們帶來焦慮的問題。 網路通訊設備大
Thumbnail
如果你以為科技裁員只是疫情的暫時現象,那你可能會失望。Meta 的 CEO 祖克柏在最近的一次訪談中透露了他的「精簡」理論,解釋了為什麼科技公司會繼續減少員工,並且認為這對他們的業務有好處。
Thumbnail
      你有想過哪一天,突然接到資遣通知嗎?如果真的有這一天,你應該怎麼做?。在過去幾年疫情的影響,許多的企業為了生存,紛紛祭出減薪或資遣的手段,沒有人知道,下一個被資遣的會不會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