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校正之後(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也是為何有人認為戰爭快開打的理由,遇到這種金字塔體系長歪的情況,上層很多,中產不見,藍領一大堆,不倒才怪。上層倒掉一堆重組,對階級來說才有幫助,我們或許才能在下一代身上,重新看到活力,像是二次大戰後廢墟重建的歐洲。


筆者看自己學生的成長,有時候是很無語的。

差不多程度的人,做了性質差不多的業務,一個升職當組長,另一個還在苦苦當組員,純屬運氣之差,公司所在的區位不同。但幾年下來看了很多人後,越來越感到疑惑,真的沒什麼人去製造業,以前我們同學念高職會去的廠,現在好像都沒有人要去了。

根本沒接觸過傳產的那群人,最看不起自己「想像中」的傳產

理由可以懂,覺得自己讀了一點東西,認為這種3D產業(編:Dirty骯髒、Dangerous危險、Difficult辛苦,也有用從日文來的3K產業)實在不好,這筆者也能認同。

但問題是,你們不管是做保險類的業務,還是產品的推銷,或是對人的服務,總得要有商品吧?當所有商品最終都是從海關進來,你們都不覺得哪邊怪怪的嗎?一方面高喊環境提升,另一方面阻止任何產業設備升級,不感到矛盾?

筆者可以懂為什麼,因為就是沒接觸傳產製造,同學之間也沒人做,有做的已經是親戚的親戚那種。換句話說,就是身邊沒有人在製造業,所以完全沒概念。沒有概念,充斥著各種想像,對成本評估一竅不通,只能從網路得到資訊。

若網路上對傳產製造業的說法,全部都是小雞式……(抖)

製造業回流之時,必得用低階白領填補藍領職缺

坦白說,從這幾年全球物流的狀況,技術鍊的轉移,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確實大家還想要找更低廉的生產基地,但多數人也明白除了過去的中國,其他地方都做不到,太多隱性的文化成本要估計。能穩定的透過政治壓榨、武力壓迫讓人民上工的國家就此一家,其他地方要能這麼徹底還很難。

更不要說,從南美到東南亞再到非洲整個赤道一圈,不少國家的地頭蛇是要優先餵飽自己家族,中央政府剝皮一次、地方再一次,誰受得了。

就美國的情況來看,製造業是慢慢像川普說的,逐漸要回流了。不是資本家想通,而是評估各種成本,再加上政治風險的評估,還是回本國比較安全。

如果各國製造業回流,那誰要去做傳產製造業的工作?不可能重新訓練,太慢了,勢必要現有的白領階層跳下去。其他國家還不好說,因為教育系統不大一樣,在台灣恐怕就是要念後段大學跟科大的,回到幾十年念的高職路線。

這也很殘酷,筆者必須說,每屆學生當中,能力真的有低到連傳產製造業都收不了的人,只能做體力工跟基本服務。事實上就是製造業作為工業,還是要有一些基礎能力在,只不過過去為了產業轉型、升級,讓這些人只接受了白領性質的訓練。

經濟成長將停滯,服務業走向多元經營

這將會是停滯,跟日本泡沫經濟後的失落很像,但不會是世界末日。筆者可以理解表哥表姊他們無法接受,看著自己孩子領那點薪水。因為就經濟起飛期的受益者來看,沒賺到快錢就是窮,只有日進斗金才是成功。

只是未來會這樣?蠻讓人懷疑的。走到吃不飽、餓不死,活像是行屍走肉?那也太表面。

我們來談點正面的,當台灣高職每年訓練成千上百名有餐飲證照的畢業生,會發生什麼事?放長遠來看就會跟日本每年也有很多相關證照的畢業生一樣,讓有碰到餐飲相關邊的行業,飲食水準都得到提升,最終走到精緻。

畢竟,你就學這個的,拿了一張西餐證照,找不到西餐餐廳工作,最後到了一家咖啡店,幾年後你還是會想辦法弄出一些西餐餐點。老闆也會同意,如果員工廚藝超棒,那為何咖啡店不能賣西點,多些額外收入?洗衣店旁附設飲料攤,然後請的員工剛好也有飲料證照,會不會變成所謂「被洗衣店耽擱的手搖杯」?

這才是寄國力於民間,真正意義的斜槓。

已不是賺快錢的時代,價值觀需要整個世代的轉移

只是,這得花很多時間去累積,要讓整代學生接受,你辛苦考了幾張證照,也沒有正職可以做。要不就是在都市闖蕩,茫茫幾年看有沒遇到機會,不然就是回鄉開家小店,慢活過日子。

已經沒什麼大富大貴的可能,從平淡生活找到幸福,這需要的不是轉念,是整個國家的價值觀都要慢慢轉移,時間尺度可能橫跨三十年,而我們在其中會自嘲是失落的一代。

raw-image
raw-image

但兒子或孫女那一輩人,或許就不會這樣看待我們。

如果不這樣做,我們會面臨到的,很可能是M型化到階級戰爭的社會。菁英階級困在無止境的競爭痛苦不堪,中產階級看不到希望,藍領沒有未來,最後只能內鬥耗損,直到回歸平衡點。

這是我們要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4.9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有人常說,筆者似乎太過保守,不懂看待新經濟、新社會結構的樣貌。  呃,也許吧,讓我們先看一下,上週講的產業結構,對應到人口與教育結構的狀況,然後筆者用簡單的數學,整數的去計算,便於各位讀者理解。 
Thumbnail
有人常說,筆者似乎太過保守,不懂看待新經濟、新社會結構的樣貌。  呃,也許吧,讓我們先看一下,上週講的產業結構,對應到人口與教育結構的狀況,然後筆者用簡單的數學,整數的去計算,便於各位讀者理解。 
Thumbnail
菁英階層正在做這種事,想盡辦法讓巨大的流量變成存量,不是把資金轉土地,現在主要是把資訊轉變成可利用資源。由於利用資訊獲利的方式,屬於社會文化型資本轉經濟,對越小的商家越不利,將會促成新的階級固化。
Thumbnail
菁英階層正在做這種事,想盡辦法讓巨大的流量變成存量,不是把資金轉土地,現在主要是把資訊轉變成可利用資源。由於利用資訊獲利的方式,屬於社會文化型資本轉經濟,對越小的商家越不利,將會促成新的階級固化。
Thumbnail
筆者看自己學生的成長,有時候是很無語的。 差不多程度的人,做了性質差不多的業務,一個升職當組長,另一個還在苦苦當組員,純屬運氣之差,公司所在的區位不同。但看了很多組人後,就越來越感到疑惑,真的沒有什麼人去製造業,以前我們同學念高職會去的廠,現在好像都沒有人要去了。
Thumbnail
筆者看自己學生的成長,有時候是很無語的。 差不多程度的人,做了性質差不多的業務,一個升職當組長,另一個還在苦苦當組員,純屬運氣之差,公司所在的區位不同。但看了很多組人後,就越來越感到疑惑,真的沒有什麼人去製造業,以前我們同學念高職會去的廠,現在好像都沒有人要去了。
Thumbnail
不能變現的知識跟經驗,就沒有競爭力?那麼,文青的熱情跟想像力又算什麼呢!
Thumbnail
不能變現的知識跟經驗,就沒有競爭力?那麼,文青的熱情跟想像力又算什麼呢!
Thumbnail
到頭來,我們或許會發現,在價值不同,對市場尊重度不一樣的國家之間,強行用貿易開啟全球化,其後果更可能接近第一次大戰前的狀態。當時,是工業生產過剩需要多餘市場消化,殖民地是顯學,再加上多數國家確實都沒工業化,機會到處都有。
Thumbnail
到頭來,我們或許會發現,在價值不同,對市場尊重度不一樣的國家之間,強行用貿易開啟全球化,其後果更可能接近第一次大戰前的狀態。當時,是工業生產過剩需要多餘市場消化,殖民地是顯學,再加上多數國家確實都沒工業化,機會到處都有。
Thumbnail
先來談談,筆者以前念大學時講的全球化是什麼。 第一、遵守共同的市場秩序,具有相同的價值規範 第二、促成更大的經濟利益下,要照顧國內受害的族群 那現在所說的全球化呢?就這些年看起來是: 第一、市場秩序不同沒差,不尊重市場也沒差,成本低能賺錢就好 第二、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 ……欸,這怎麼看怎麼怪吧。
Thumbnail
先來談談,筆者以前念大學時講的全球化是什麼。 第一、遵守共同的市場秩序,具有相同的價值規範 第二、促成更大的經濟利益下,要照顧國內受害的族群 那現在所說的全球化呢?就這些年看起來是: 第一、市場秩序不同沒差,不尊重市場也沒差,成本低能賺錢就好 第二、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 ……欸,這怎麼看怎麼怪吧。
Thumbnail
筆者是認為,世界進入頂點後的下坡是確定的,尤其是技術領先國的美國,深陷政治正確的奪權風暴,其不穩定稍一不慎,會禍及全球。但我們沒辦法,就現狀來說,台灣該怎樣保持不往下墜,又能維持穩定,個人認為有兩個方向可以作。
Thumbnail
筆者是認為,世界進入頂點後的下坡是確定的,尤其是技術領先國的美國,深陷政治正確的奪權風暴,其不穩定稍一不慎,會禍及全球。但我們沒辦法,就現狀來說,台灣該怎樣保持不往下墜,又能維持穩定,個人認為有兩個方向可以作。
Thumbnail
要改變,筆者的想法是,教育體制要做點修正了。產業界如果對人才的渴求真的如此迫切,那麼自己出點錢是有必要的。現在我們往往都聽那些頂大生講話,但這些人其實最不需要參考,他們放著不管,都會是各領域的翹楚,為他們量身打造的結果,就是階級更加固化。
Thumbnail
要改變,筆者的想法是,教育體制要做點修正了。產業界如果對人才的渴求真的如此迫切,那麼自己出點錢是有必要的。現在我們往往都聽那些頂大生講話,但這些人其實最不需要參考,他們放著不管,都會是各領域的翹楚,為他們量身打造的結果,就是階級更加固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