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5/17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讓情緒成為神隊友

    周末休假時,公務信箱收到一封公文簽核通知,瞄了一下信件主旨,心裡面不愉快的感受再度升起:「主管大概又只看標題就又胡亂分文,為什麼每次都這樣,她為什麼不能把內文看完再判斷?造成我很大的困擾」。這樣的想法與不舒服的感受,就這樣跟完我的假期。直到上班日正式點開公文,我才發現我的主管這次有看過公文,才把它指派給我處理。
    接著,某一天的中餐,我到一間便當店外帶。記得它的便當盒上面有印「咖哩」的選擇,服務人員卻表示沒有提供咖哩。店員拿著便當盒包裝食物時,我指著盒子上仍印著「咖哩」的項目確認,她表示店內並無販售。步行離開時,我有一種生氣的感覺,我在氣店員冷淡的回應,也氣為什麼便當盒上面有印,實際上卻沒有提供,為什麼說到沒有做到?
    當我回過神,我發現主管的「為什麼又這樣?」、便當店的「有標示卻沒有提供」這樣的想法所引發的不滿跟生氣,浪費了我好多的腦細胞,也影響了我的休假與生活品質。
    為怎麼會這樣?
    因為我們的思考、價值觀,對世界運作的認知,很大一部分受到我們成長背景的影響,包括我們曾經經觸過的重要他人、重要事件,以及我們對這些經驗的個人解讀。以我來說,因為父母過去慘痛的經歷,我學到面對家人以外的人,都需要帶著防備心,別人可能會害我,所以我學到以跟人保持距離的方式來建立關係。也因為保持距離的習慣,反過來讓我沒有足夠與親友相處的經驗,使我沒有什麼機會深入與他人建立關係,也無法從同儕的眼中看見自己。這再次印證自己「外在世界不友善」的價值觀,我對他人行為的解讀,總是習慣性的先往壞的方向假設。
    其實,人類的大腦很怕麻煩,喜歡習慣跟簡單的方法,容易以個人主觀感受而非客觀資訊,對外在人事物做判斷(也稱為認知偏誤)。你也知道,同一套標準在不確定的世界裡闖蕩,挫折的經驗會比較多,而且心情上也不容易過去。不過,大腦也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哪裡地方用的多,哪個地方就會發達。如果你不想要自己的生活總是同樣的不開心,一直用同一套想像來解釋自己的處境,這其實是有方法可以改變的。
    就像一條水路,只要一直有豐沛水流過,就會越走越大條,越走越深,就不容易走到其他的路。我們也可以把「看待一件事情的習慣」,看做是你從小到大透過客觀經驗與主觀詮釋所挖出來的大水路。一件事情在你眼前發生,你如何看待,怎麼解釋,伴隨的感覺,都透過同樣的思路所引發。所以,現在你可以做的事情就是開另一條水路,把影響你生活品質的舊水路取代掉。
    我們都知道,開鑿新的水路需要時間,而且在那之前,水一定都會自動化的走舊路,可想而知會有一段不短的陣痛期。大腦討厭勞苦,所以它會促使你先走已經存在,習慣又舒服的水路,使得你臣服在重複的生命劇本之中。以下,提供給大家簡單的開路心(新)法。
    1.留意情緒
    首先,你需要從生活中開始留意會讓你感到不舒服或有情緒的事件或人物,你得先看見它,才有機會辨識它們。以買便當的例子來看,我在步行的當下要能夠知道自己正在為「為什麼沒有咖哩」這件事情不愉快。你需要先練習看見並承認自己的情緒。一開始,10次中,可能只會成功感覺到1次情緒,甚次連1次都沒有,都是很正常的。不需要被這個現象挫敗,你只需要持續留意自己的情緒就可以了。當你越來越能覺察自己當下的情緒,代表你大腦中新的水路已經成形了。
    2.讓情緒如其所是
    第二步,當你越來越能夠抓住自己的情緒,你接著要做的就是跟自己當下的情緒在一起,同時透過一些讓自己處在當下的行動,讓情緒自然的過去。舉著例子,當我覺得一件事情讓我忿忿不平,我可以選擇做的事情是一邊生氣,一邊感覺自己腳底踩著柏油路的感覺,注意當下映入眼簾的景色,或感覺環境空氣因身體移動輕拂皮膚的感覺。這樣的做法,除了可以讓你的注意力騰出空間,不被內在情緒宰制之外,也能夠有機會讓情緒只是情緒。情緒很有趣的地方在於它是一種能量,沒有額外做工,它會慢慢緩和下來,甚至從你的世界裡消失。這樣,代表你讓情緒水流分給新的水路,降低舊水路的水流量,久而久之它會慢慢的萎縮。
    3.尋求專業協助
    第三步,當我們讓情緒只是情緒,也讓我們在事後能有一個空間來反思,情緒何來?它如何翻攪我們的人際關係與生活品質?比如,不能相信別人的想法從哪裡來的?我跟誰學的?過去有甚麼重要的經驗加強了這個看法?我的生命是否一直受它影響?
    當你練習到這裡,恭喜你,新的水路已經被固定,你將會漸漸看見之前的價值觀或看待周圍環境的方式,以及它在你身上作用的力道。如果想要讓新的路走得更順暢,就不能只靠自己努力,你需要一些量身訂做的幫忙:尋求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透過心理師或醫師一對一,個別化依據每個人想深入的議題深入討論,整理自身思考並將所得實際在生活中練習,促成生活與生命的改變
    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費用較高,談一次40或50分鐘大約2000元上下,而且處理一個議題通常需要不只一次。除了經濟門檻較高,也需要持續付出時間成本,投資自我與生活的改變。等於把走舊路需要付出的年歲代價,刻意祭出一段生命時光、經濟支出與坦露自我的承諾,轉生出新的生活方式。幸運的,在心理諮商和治療費用的部分,政府有提供一些優惠,礙於深入說明會偏離本文範圍,對此有興趣的朋友請上網查詢。
    情緒在現代社會,已經跟遠古時代人們面對實際生命威脅沒有直接關聯,而是我們面對環境與生活壓力的樣子,以及對該事件的個人解讀有很大的關係。所以,重複引發個人情緒的事件、人物或情境,若造成你的困惑,想要有些改變,歡迎你從感覺情緒、讓情緒如其所是,尋求專業協助試著努力看看。我相信只願意,每個人都做得到。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