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避不開的低潮

那些避不開的低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接受督導*之後,莫名低潮再次襲來,這次持續了一個多禮拜,干擾了生活、睡眠和工作。跟專業和自我有關,身體不適、工作挫折跟教養孩子的壓力越攪和,越搞不清楚究竟哪個成分比較多。越想搞清楚,越是模糊。

 「你需要我怎麼幫你?」這句探問,待在那裡,讓我知道人在,就是幫我的忙。

 「不能解決的問題,幹嘛煩惱?能被處理的,我才會在意」前輩聽我說話,回應我給她的感受,讓我感到被試著理解,那種站在一起的感覺,困境好像不只有我承受。

raw-image

 接著,是今天剛上班時,一位老師從line捎來繪本的內容,看到裡頭的文字寫著:「有些時後,我會擔憂,擔憂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也擔憂以前發生過的事」,我眼淚默默的掉下來。這個奇妙的巧合,不只是正念的提醒,也是我學著表達脆弱的回饋。

 站得遠遠的,想隱藏的是脆弱,想要的是安全,反過來卻成為專業工作上的限制。不只是認知的衝撞,更是自責的源頭。

 「當心理師之前,要先會當一個人。」還是學生的時後,我似懂非懂的讀過去。身在其中,才體會到要成為案主眼前的那個人,靈魂會經歷痛苦,人際認知會被衝撞,自我需要脫離舒適圈。做為輔助,專業知識與技巧才更有效能。

 身處情緒泥沼很難忍受,但我始終相信內在的痛苦勢必帶著個人意義,它用一種不能言說的訊息促使人們停下來,直到我們麻痺,或讀懂了它想要告訴我們的。

 僅以此文感謝我的伴侶、兩位主管,一位老師巧妙的出現,以及那願意嘗試的自己。

*督導:為了使諮商工作更有效能,執業中的心理師通常會自費聘請一位資深的心理師前輩,針對過往諮商歷程研討,並從中調整與學習。在督導的討論當中,很可能會觸碰到個人的心理議題,心理師有義務排除其對心理諮商工作的影響。

avatar-img
心裡聊天室
19會員
48內容數
歡迎大家留下意見或問題,一起討論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心裡聊天室 的其他內容
 我:學校跟妳最好的兩位同學,會因為沒有玩具,不跟妳玩嗎?  女兒:不會。  就讀一年級的女兒從這學期開始,很常跟巷尾的一對姐妹玩耍,她因為很想要一起玩,面對姐妹借腳踏車、滑板車,跟各種玩具的要求,她無不答應。鄰居也幾次看到姐妹叫弟弟來跟她要一堆玩具去玩。只不過,最後抱著一堆玩具,分次把車牽回家的,
 「你無法給別人你沒有的東西」,有一句話是這麽說的。不過,最近我卻發現有一個東西撼動了我對這句話的認知。  自小,我生長在一個相當忙碌,充滿限制的家庭裡。在我的印象中,父親總是為了家計早出晚歸,他那嚴肅與不苟言笑的形象,與他腰間那隨時可以抽出鞭打小孩的皮帶,使我對他感到既敬畏又害怕,也曾有怨恨的心情
提醒:本文內容涉及劇透。 劇情來到了最後一集,原本我在前一篇【存在彼此的心裡 ─ 從水星的魔女談起】中,認為蘇萊塔跟母親處在一段支持性的關係之中,所以,當面臨生活上的挑戰之時,被內化的熟悉話語,就成了她背後支持的力量。起碼,當時我是這麼樂觀的以為。 直到蘇萊塔一路在學校生活中跟同儕的相處、跟學長的互
今天午餐吃到一半,同仁過來找我,說有老師打電話來,有4位同學僵持在現場,需要我過去幫忙。我簡單的收拾桌面之後,穿起外套前往現場。 我邊走邊想著,被描述的氣氛感覺很緊繃,是要打起來了嗎?我到了現場能發揮什麼作用?「相信老師的判斷吧!」,在我抵達現場前,我這麼跟自己說。接著,映入眼前不是4位,而是5位女
 記得那天下午,我的主管一臉挫敗的回到辦公室,他帶著哭腔說我們單位在校內會議中被幾位師長無情的攻擊,爭議是前陣子在討論是否全面提供給授課教師特殊學生的隱私資訊。過往我們本著對學生權益的尊重,在給出資訊前都會個別確認學生的意願,也為此規範了好幾道行政的程序,雖然多花了點時間,考量到特殊學生可能的敏感性
每個上班日,我都會固定在一個攤子買早餐,之所以在一排早餐店中選擇它,是因為顧攤子的是兩位老夫妻。我對於他們一早就得出來做生意,招呼客人跟結帳速度又遠比不上其他早餐店的樣子,我帶著支持的心情持續買著對自己而言,口味相當一般的漢堡、蛋餅跟奶茶。 一如往常,今天早上我又走到攤位前面,從架上拿了漢堡跟三明治
 我:學校跟妳最好的兩位同學,會因為沒有玩具,不跟妳玩嗎?  女兒:不會。  就讀一年級的女兒從這學期開始,很常跟巷尾的一對姐妹玩耍,她因為很想要一起玩,面對姐妹借腳踏車、滑板車,跟各種玩具的要求,她無不答應。鄰居也幾次看到姐妹叫弟弟來跟她要一堆玩具去玩。只不過,最後抱著一堆玩具,分次把車牽回家的,
 「你無法給別人你沒有的東西」,有一句話是這麽說的。不過,最近我卻發現有一個東西撼動了我對這句話的認知。  自小,我生長在一個相當忙碌,充滿限制的家庭裡。在我的印象中,父親總是為了家計早出晚歸,他那嚴肅與不苟言笑的形象,與他腰間那隨時可以抽出鞭打小孩的皮帶,使我對他感到既敬畏又害怕,也曾有怨恨的心情
提醒:本文內容涉及劇透。 劇情來到了最後一集,原本我在前一篇【存在彼此的心裡 ─ 從水星的魔女談起】中,認為蘇萊塔跟母親處在一段支持性的關係之中,所以,當面臨生活上的挑戰之時,被內化的熟悉話語,就成了她背後支持的力量。起碼,當時我是這麼樂觀的以為。 直到蘇萊塔一路在學校生活中跟同儕的相處、跟學長的互
今天午餐吃到一半,同仁過來找我,說有老師打電話來,有4位同學僵持在現場,需要我過去幫忙。我簡單的收拾桌面之後,穿起外套前往現場。 我邊走邊想著,被描述的氣氛感覺很緊繃,是要打起來了嗎?我到了現場能發揮什麼作用?「相信老師的判斷吧!」,在我抵達現場前,我這麼跟自己說。接著,映入眼前不是4位,而是5位女
 記得那天下午,我的主管一臉挫敗的回到辦公室,他帶著哭腔說我們單位在校內會議中被幾位師長無情的攻擊,爭議是前陣子在討論是否全面提供給授課教師特殊學生的隱私資訊。過往我們本著對學生權益的尊重,在給出資訊前都會個別確認學生的意願,也為此規範了好幾道行政的程序,雖然多花了點時間,考量到特殊學生可能的敏感性
每個上班日,我都會固定在一個攤子買早餐,之所以在一排早餐店中選擇它,是因為顧攤子的是兩位老夫妻。我對於他們一早就得出來做生意,招呼客人跟結帳速度又遠比不上其他早餐店的樣子,我帶著支持的心情持續買著對自己而言,口味相當一般的漢堡、蛋餅跟奶茶。 一如往常,今天早上我又走到攤位前面,從架上拿了漢堡跟三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