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閱讀紀錄:厭世讀論語(厭世國文老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的粉絲專頁https://reurl.cc/kqgLdb 歡迎按讚加入追蹤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論語》這本書,也許第一個閃過腦中,就是與孔子劃上等號。是的,這本《論語》,就是孔子的話語,是孔子弟子,與弟子的再傳弟子,所共同完成的。
因此,從這本《論語》,我們可以知道一些孔子的想法,以及行事作風。也許很多人會覺得,時代的不同,觀念做法也應該要與時俱進,不應該守舊。但是我們也不可否認,在儒家的傳統思維籠罩之下,東方社會也確實多了一份穩定的力量。
這本《厭世讀論語》的作者陳洋洋老師,是一位高中國文老師。我很喜歡他在書籍作者頁的介紹:「嚮往孔丘的仁,卻做著莊周的夢;學習墨翟的愛,但守著韓非的法。當不了痛苦的蘇格拉底,也不甘願做一隻快樂的豬。或許,成為貓吧!牠們輕巧、謹慎、危險、安靜,彷彿充滿熱情與智慧的哲學家。」
每一次陳洋洋老師的臉書發文,那些充滿詼諧有趣,點到為止的話語,時常令人拍案叫絕。厭世的話語即使令人無奈,但也提供了讀者另一個思考方向,原來這些行為和言語,實際上的解讀是另一個意思。可能都同在教育現場,洋洋老師的那些貼文,總能夠引發老師們的共鳴,幽默的話語讓人笑一笑,又可以收拾心情繼續做事情。
其實絕大多數的人都知道,孔子這麼一個大人物,他講的話即便歷經千年,還是有一定的份量存在,否則不會一直出現在國高中的課本裡。但是一般人不會特地去把整本《論語》翻完,更不會去詳細研究。因此,只要有這種融合經典文學的書籍,我都可以想見作者的用心,想要讓這些經典更貼近人們的生活,甚至用以解決人生的困境。
而在這本《厭世讀論語》中,洋洋老師選了70則孔子的話語,放在70個生活情境,包含學校、家庭、生活、愛情,以及職場各個面向。希望藉由孔子的話語,給予人們一些思考方向,也許不見得都是對的,也有一些沒有正確答案,但是無妨,人生本來就必須要經過一些思考的歷程,才能做出適合的選擇。
像是在〈志向一定要遠大嗎?〉這一篇,,寫出很多學生的心聲,因為在升學選填志願的關卡,父母親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樣的時候,難免有一些衝突。
洋洋老師舉了《論語》書中的例子。孔子問顏淵和子路:「盍各言爾志?」,子路回:「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避之而無憾。」顏淵則回答:「願無伐善,無施勞。」這兩位弟子,一個看中比利益更重要的義氣,一個不求眾人盡知只求無愧於心。而孔子本身的志願呢?「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有一種祈願世界和平的意思在裡面!
志願沒有好壞,一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思考的未來也不一樣,都應該值得被尊重。學生與家長的想法會衝突,很多時候的狀況是,有一方只看到那些體面、舒適和有保障的工作,而忽略了另一方內心喜歡的事物。
從孔子與弟子的對答,他們的志願,都各有其值得欣賞之處。而人生的目標,也不僅只侷限在一種,彼此互相參考,會有更多種的可能性。
除了志願選填,還有像是分組報告可以自己一組嗎?通常會有這樣的想法,也許就是不想跟豬隊友共事,但孔子引領你去思考「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因此,即便是爛組員,也有可資借鏡之處。而且分組合作學習,除了報告本身,是不是有其他的意義呢?這些都值得深思。
另外,可以作弊嗎?孔子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一旦遭到危機,人的兩種反應,堅持原則,或是胡作非為。試著去思考,也許好人不見得有好報,但好人遇到壞事,也不見得會變成壞人,因為他們已經習慣堅定自己的信念。因此,請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要作弊,除非你的內心的法官是一隻醜惡的恐龍。
除了學校學習,在日常生活也處處充滿學習。像是〈早餐決定中〉,面對琳瑯滿目的菜單,當然們猶豫不決,孔子會告訴你:「再,斯可以。」事情太多,就預設範圍,在有限的選項中,多想一次就可以了。
〈餐廳的Google評價真的準嗎?〉這篇,也是提醒世人:「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要做到獨立思考與觀察,推論出自己需要的真正資訊,因為網路上的評價,也有可能是虛構或錯誤的。
甚至在職場上,這一篇〈頭銜重要嗎?〉,在職場上會看到很多人在介紹自己時,列出很多頭銜名稱,也許很多人會覺得那是炫耀用,也有些人覺得不需要這樣。
但是孔子曾說:「必也正名乎!」正名,這是治理國政第一步,先梳理政治社會制度中身份與行為之間的關係。這個「名」,也就是「頭銜」,應該要名實相符,做到應盡的責任,因為這代表一種責任與專業。
回到教育現場的《論語》,也許還是只停留在背解釋、考默寫,缺少生活情境的連結,對學生來說,孔老夫子的人生智慧,永遠無法讓他們理解,當這些道理無法深入他們的生活,孔子之於學生,永遠只是教科書上的人物。
這本《厭世讀論語》,用5個主題來分類生活中會遇到的大小事情,每一個主題選取的情境題,都是你我日常熟悉的。面對這些情境,如果換作是孔子,他會如何想,如何去解決,或是提供給困擾者思考方向,我覺得很實用。
更重要的是,這本書非常地有趣!洋洋老師一貫幽默風趣的文筆,融合孔老夫子的智慧在字裡行間,也讓我們可以藉著孔子的經驗智慧,去找尋自己的個人價值,堅守自己的原則,以及在順逆境的努力與謙遜,並激發自己的無限可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2會員
293內容數
寫作是需要長時間訓練,希望用這個方式,建立每天良好的寫作習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徐曉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面對千變萬化的社會,不變的就是本質,認清這個社會運作的底層邏輯,才能多角度地看世界,不會被侷限住。非常地推薦這本⟪給孩子的商業啟蒙⟫,不僅淺顯易懂,故事也非常有趣,裡面講述的內容,不僅對於小孩有啟發,對成人去看懂這社會的運作,也一定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我們明明工作了很久,為什麼覺得自己存不了錢呢?到底錢都花在哪裡呢?我們可以安穩工作到退休嗎?退休能夠不為錢所困擾嗎?以上問題也許都曾是我們心中疑問,但是藉著這本書的六個主題,也許可以提供給我們一個檢視的方向,比較正確,且適合自己的方式,去累積自己的資產,讓自己擁有富足的生活!
雖然我相信人性本善,但人一來到這個世界,有很多人事物會影響自己,讓自己因為一些因素,而動搖自己的那顆善心。尤其以利益為前提的情況之下,如果我們不懂得自我保護,就很有可能成為犧牲者,誰可以救你?到頭而來,只有自己!因此這也告訴我們,平常多進修這些觀念的重要性,藉由前人血淋淋的經驗,給自己多幾道的警惕。
很多人認為個性內向就是個劣勢,拼命地想把自己武裝成外向者,但披著那副盔甲真的令人心情沈重。讀完這本書,一定會讓你卸下盔甲,重新好好認識自己,即使是內向者,一定也有不可取代的職場優勢,只要好好地善用,並善用「成長心態」不要自我侷限,一定也會找到自己適合的工作,大放異彩!
我們常常會說,等我退休之後,我再去完成自己的夢想,但有沒有想過,時間是不等人的!我們追求財務自由,累積很多財富,其實真正的目的是要用來交換,交換自己最珍貴的時間,把時間放在自己最重要的事情上。而藉由整理,去了解自己,也更認識自己,當我們知道什麼是自己最重視的,我們也才會努力去追求。
其實寫作,就是一場對話,除了與自己對話,也是與他人對話。而作者把寫作當成是一種自我進步的方式,我真的覺得非常的到位,畢竟只有靜下心,用文字將想法梳理清楚,才能去檢視那些事,從中去檢討與反省。無論是自己,或是對待他人,我們也都能夠全面,從各種角度,去破除我們的自以為是。
面對千變萬化的社會,不變的就是本質,認清這個社會運作的底層邏輯,才能多角度地看世界,不會被侷限住。非常地推薦這本⟪給孩子的商業啟蒙⟫,不僅淺顯易懂,故事也非常有趣,裡面講述的內容,不僅對於小孩有啟發,對成人去看懂這社會的運作,也一定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我們明明工作了很久,為什麼覺得自己存不了錢呢?到底錢都花在哪裡呢?我們可以安穩工作到退休嗎?退休能夠不為錢所困擾嗎?以上問題也許都曾是我們心中疑問,但是藉著這本書的六個主題,也許可以提供給我們一個檢視的方向,比較正確,且適合自己的方式,去累積自己的資產,讓自己擁有富足的生活!
雖然我相信人性本善,但人一來到這個世界,有很多人事物會影響自己,讓自己因為一些因素,而動搖自己的那顆善心。尤其以利益為前提的情況之下,如果我們不懂得自我保護,就很有可能成為犧牲者,誰可以救你?到頭而來,只有自己!因此這也告訴我們,平常多進修這些觀念的重要性,藉由前人血淋淋的經驗,給自己多幾道的警惕。
很多人認為個性內向就是個劣勢,拼命地想把自己武裝成外向者,但披著那副盔甲真的令人心情沈重。讀完這本書,一定會讓你卸下盔甲,重新好好認識自己,即使是內向者,一定也有不可取代的職場優勢,只要好好地善用,並善用「成長心態」不要自我侷限,一定也會找到自己適合的工作,大放異彩!
我們常常會說,等我退休之後,我再去完成自己的夢想,但有沒有想過,時間是不等人的!我們追求財務自由,累積很多財富,其實真正的目的是要用來交換,交換自己最珍貴的時間,把時間放在自己最重要的事情上。而藉由整理,去了解自己,也更認識自己,當我們知道什麼是自己最重視的,我們也才會努力去追求。
其實寫作,就是一場對話,除了與自己對話,也是與他人對話。而作者把寫作當成是一種自我進步的方式,我真的覺得非常的到位,畢竟只有靜下心,用文字將想法梳理清楚,才能去檢視那些事,從中去檢討與反省。無論是自己,或是對待他人,我們也都能夠全面,從各種角度,去破除我們的自以為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經典著作,強調仁愛與同理,並對禮貌與尊重提出重新定義。此外,書中還提倡修齊治平的觀念,以及個人修養的重要性。文章通過介紹書中主要觀點,並結合個人的學習體會,呈現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價值。
Thumbnail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第六)。  畔通『叛』,背離的意思。  孔子把學習擺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而且特別重視博學。博學包括學文和學藝。其中,又特別重視博學于文。博學于文是對君子的一項要求。文指前人撰述的人文典籍,如《周禮》,《樂經》,《尚書》,《詩經》和《易
Thumbnail
孔子對以往和同時代著名人士多有評價評價。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第五)。  孔圉(yǔ),衛國大夫,『文』是他的諡號,『子』是尊稱。  子貢問,為何給孔圉『文』的諡號。孔子回答,『他
Thumbnail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裡仁第四)。  適:適合,適從;莫,不肯;比,親近,靠近。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沒有一定要適從的,也沒有一定要拒絕的,朝著義去做就對了』。  孔子所謂天下,就是指天下世道,講君子對於世道應當採取
Thumbnail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裡仁第四)。 如果一個士人有志於仁道,卻以吃得差穿得差為恥,這種人不可與他探討仁道。惡,粗劣。  孔子看不起這種人,不願花時間和這種人交談。認為這種人雖然有士的身份,看上去也有為仁的志向,但卻是不合格的,只是
Thumbnail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裡仁第四)。 這句話很有名。感情強烈,又很簡潔。令人印象深刻,過目難忘,容易記住。  孔子說,『我要是早上理解了大道,即使當天晚上就死了也心甘情願,沒有遺憾』。聞,不僅僅是聽說和知道,還進一層,是領會和理解,弄明白了。道,也不是
Thumbnail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第三)。 孔子在衛國逗留了很多年,跟衛靈公王相談甚歡。孔子遊說的諸侯中,衛靈公算是孔子的知音了,很欣賞孔子主張那一套,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第十二)。但不知為什麼
孔子名丘,字仲尼,近代文人余光中幫孔子取了一個摩登的英文名字:Johnny Kong(註1)。孔子如果知道,必定會莞爾一笑,並欣然接受。 孔子擁有禮學權威稀缺的幽默感,要真正認識他,必須將他從聖人的祭壇上請下來,從中華文化的刻板框架中請出來,還他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他高度讚揚「野」及「野人」。相
Thumbnail
論語,一本劃時代文學鉅作,由至聖先師孔子的弟子們編寫的一本語錄,記載了孔子對他們的日常教誨等言行舉止,堪稱表現儒家思想的文學作品中的經典,明明只是一本語錄,為何如此的重要?國文課上過了那麼多篇,這次,試著用學生的角度看論語 這本書:親愛的孔子老師子貢的十堂智慧課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經典著作,強調仁愛與同理,並對禮貌與尊重提出重新定義。此外,書中還提倡修齊治平的觀念,以及個人修養的重要性。文章通過介紹書中主要觀點,並結合個人的學習體會,呈現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價值。
Thumbnail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第六)。  畔通『叛』,背離的意思。  孔子把學習擺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而且特別重視博學。博學包括學文和學藝。其中,又特別重視博學于文。博學于文是對君子的一項要求。文指前人撰述的人文典籍,如《周禮》,《樂經》,《尚書》,《詩經》和《易
Thumbnail
孔子對以往和同時代著名人士多有評價評價。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第五)。  孔圉(yǔ),衛國大夫,『文』是他的諡號,『子』是尊稱。  子貢問,為何給孔圉『文』的諡號。孔子回答,『他
Thumbnail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裡仁第四)。  適:適合,適從;莫,不肯;比,親近,靠近。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沒有一定要適從的,也沒有一定要拒絕的,朝著義去做就對了』。  孔子所謂天下,就是指天下世道,講君子對於世道應當採取
Thumbnail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裡仁第四)。 如果一個士人有志於仁道,卻以吃得差穿得差為恥,這種人不可與他探討仁道。惡,粗劣。  孔子看不起這種人,不願花時間和這種人交談。認為這種人雖然有士的身份,看上去也有為仁的志向,但卻是不合格的,只是
Thumbnail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裡仁第四)。 這句話很有名。感情強烈,又很簡潔。令人印象深刻,過目難忘,容易記住。  孔子說,『我要是早上理解了大道,即使當天晚上就死了也心甘情願,沒有遺憾』。聞,不僅僅是聽說和知道,還進一層,是領會和理解,弄明白了。道,也不是
Thumbnail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第三)。 孔子在衛國逗留了很多年,跟衛靈公王相談甚歡。孔子遊說的諸侯中,衛靈公算是孔子的知音了,很欣賞孔子主張那一套,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第十二)。但不知為什麼
孔子名丘,字仲尼,近代文人余光中幫孔子取了一個摩登的英文名字:Johnny Kong(註1)。孔子如果知道,必定會莞爾一笑,並欣然接受。 孔子擁有禮學權威稀缺的幽默感,要真正認識他,必須將他從聖人的祭壇上請下來,從中華文化的刻板框架中請出來,還他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他高度讚揚「野」及「野人」。相
Thumbnail
論語,一本劃時代文學鉅作,由至聖先師孔子的弟子們編寫的一本語錄,記載了孔子對他們的日常教誨等言行舉止,堪稱表現儒家思想的文學作品中的經典,明明只是一本語錄,為何如此的重要?國文課上過了那麼多篇,這次,試著用學生的角度看論語 這本書:親愛的孔子老師子貢的十堂智慧課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