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人結果自己內傷?《好人只會越當越委屈,不要讓當好人成為你的壞習慣》評論心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好人只會越當越委屈,不要讓當好人成為你的壞習慣》
這本書直接打中我的心!
我是一個很容易受到情緒動員的人,只要別人說什麼、要求什麼我都是好好好,但是沒有想到這些好好好總是得不到回報,我不要再當好人了啦!
《好人只會越當越委屈,不要讓當好人成為你的壞習慣》

📖出版資訊

大嶋信賴
如果出版
208頁
初版一刷 2020/05/25

📖書本簡介

本書的作者大嶋信賴是一位心理諮商師,書中從「好人」這個詞切入。
我經常在意別人的感受,做事情也總以他人為優先,把自己放在後面。
但即使這樣,還是會惹人討厭、遭人排擠,甚至讓別人覺得我們很雞婆。
封底寫著:「想讓別人開心,第一步就是先讓自己開心!」
既然當好人不開心,我們為什麼還要繼續當呢?
也或許我們根本不是當好人,而是只想滿足自己罷了!
歡迎當好人的你,一起看看這本書,擺脫「好人的枷鎖」,過輕鬆自在的生活!
封底寫著:「想讓別人開心,第一步就是先讓自己開心!」

📖心得與筆記

🖊️人際關係的「恆定性」
充滿朝氣的時候,為了平靜高漲的心情,心中會產生一股鬱悶的負面情緒,以達到平衡狀態。這種心理作用,就是「恆定性」 ╴╴p.16
書中藉由「恆定性」提到,當一方一直當「好人」,另一方會在取得平衡的下,變成扯後退的「壞人」,例如妻子會幫丈夫收亂丟的東西,以為這樣很貼心,但丈夫卻覺得七是因為自己東西沒有收好,而把它藏起來。
在人際關係中,我們經常都將自己的「好意」強加在別人身上,以為別人可以了解,而在別人不了解的時候,卻又會怒氣衝天,這樣真的是好人嗎?
人際關係的「恆定性」
🖊️「開心,不開心」開關
「好人」因為處處顧慮身邊的人,沒辦法依循自己「開心,不開心」的感覺來決定該怎麼做。 ╴╴p.42
我們經常為了融入他人,而把別人「開心,不開心」強加在自己身上,反而讓別人覺得反而讓做作與格格不入。
我們需要的是真心的了解,順應自己「開心,不開心」的感受,並且做出對應的反應,不需要配合他人,以自我的感受為中心,讓大家感受到你真實的情緒,而非只是一昧附和他人。
「好人」因為處處顧慮身邊的人,沒辦法依循自己「開心,不開心」的感覺來決定該怎麼做。
🖊️阻礙自我肯定的「全能感」
「都沒有人要做,只好自己來」,像是這樣的情緒,在「好人」的世界中經常出現,因為他們覺得「除了自己以外,沒有別人。」
而「好人」一看到其他人,都會在心中創造出對方「可憐」的劇本,藉此伸出援手。
但這一切只是為了要滿足自己的「全能感」。
好人總是覺得自己需要為別人的每個感受負責任,覺得自己就像上帝,可以幫助每個人,但實際上這都是來自於「自己必須掌控一切」的全能感。
在全能感的壟罩之下,我們總是會顧慮對方的感受而做決定,忘記了原本的自己。
阻礙自我肯定的「全能感」
🖊️把自己當成「世界的中心」
即使「好人」犧牲自己而幫助了對方,「對方也得不到一絲幸福。」╴╴p.146
他會拿自己與其他發光發亮的人相比,產生「自己沒用」的想法,也會陷入「別人那麼好,我根本不值得以自己為重」的偏見中而無法自拔。╴╴p.159
其實整本書都在說相同的話,就是要「找回自己」。
當我們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從自己感受開心、不開心,減少伸出援手,多一點觀察,不只可以讓自己脫離「當好人」的壓力,也能夠帶來正向的循環。
從現在開始自以為是一點、少一點反省,感受自己其實很棒!
我們不需要透過幫助別人來滿足自己的全能感,不需要被過去的罪惡感給綁架,讓我們傾聽自己的感受,多花點時間在自己身上吧!
記得之前有一個同事,他在公司擔任客服,只要他有什麼狀況就會轉過頭淚眼汪汪的看著我,而我就像聖母一樣,馬上趕去救火。
久而久之我幫忙他變得理所當然,甚至會讓他對覺得為什麼我現在不願意幫他了?
這個時候我才發現,原來「好人」並不是真的好人。
我不只剝奪了同事的學習機會,也讓自己的負擔變得更重,最後這位同事因為無法負荷壓力而離職,我一直在想,如果我當初不是個「好人」的話,事情會不會變得更好?
上面有提到的「恆定性」,就像是我們經常說的「樂極生悲」、「否極泰來」,當我們開心有心同事加入,一直去幫忙他突破各種困難、細心呵護之後,對方卻變得予取予求,但我們也不可能都不幫身邊的人,要有限度的幫忙,而非一頭栽進去當好人的成就感中。
曾經我也是一直受到別人情緒牽引的人,其實現在也是一樣(笑)
我十分容易受到別人的「情緒動員」,一股「對!他需要我這樣」的衝動,經常使我下錯誤的判斷,但是當我漸漸把目光拉回自己身上,就會發現,其實不一定要成就別人眼中的自己,只要做自己,我就會閃閃發光。
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找到閃閃發光的自己!
推薦指數:🌕🌕🌕🌕🌗
書中的排版十分舒適(這也是為什麼我那麼喜歡日本作者的原因),而且舉的例子都十分生活化,是一本看完之後會喜歡的書!
月讀 | 書籍心得與評論,行銷、心理、小說、推理等等,將在這裡分享每個書本好朋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超級容易在意。 常常會想著:「現在打電話過去是不是會打擾到別人?」 「我問這個問題別人會不會覺得我很笨?」 「他都沒有回覆我訊息是我說錯了什麼嗎?」 這樣的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簡直二話不說直接帶回家! 然後過了很久才拿起來看😆
這本書紅很久了,也看很多書帳都有推薦,老實說也看完一陣子,剛好最近故事原型《柳林風聲》很夯,所以就再看了一次🥰 291頁 初版一刷 2022年1月26日 📖書本簡介 取材自英國童話《柳林風聲》,自1997年開始長銷至今
我超級容易在意。 常常會想著:「現在打電話過去是不是會打擾到別人?」 「我問這個問題別人會不會覺得我很笨?」 「他都沒有回覆我訊息是我說錯了什麼嗎?」 這樣的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簡直二話不說直接帶回家! 然後過了很久才拿起來看😆
這本書紅很久了,也看很多書帳都有推薦,老實說也看完一陣子,剛好最近故事原型《柳林風聲》很夯,所以就再看了一次🥰 291頁 初版一刷 2022年1月26日 📖書本簡介 取材自英國童話《柳林風聲》,自1997年開始長銷至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探討《不是你犯小人,而是你太想當好人》這本書的核心觀點,提醒我們放棄過度好人的心態,以自我為中心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透過書中的見解,將瞭解放棄「好人」角色的重要性,明白適當的幫助才能增進人際關係的健康,並學會釋放壓抑的情感,創造真誠的社交環境。最後,這番思考教我們尊重自己的需求與情感,尋找內心平靜。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Pooh分享了她最近閱讀的書籍《對自己也當個好人》。這本書以輕鬆的語調探討了孤獨、自我接納和追求真實自我的重要性。作者通過自身經歷,分析了與他人分享脆弱的感受,並強調在生活的每個階段都應學會接受失敗和孤獨,進而成長。Pooh的感想也鼓勵讀者勇敢嘗試新事物,讓人生更加充實。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如果有人說你很好,是個好人,你會有甚麼看法?以前的我常常被人這麼說,但是事其實我不是很能理解,直到最近看到一本書後,能夠理解為什麼我會被當作一個好人了。
Thumbnail
人性是複雜的,但卻有跡可循。有些人窮極一生都在研究人性,有些人則在生活的磨礪中逐漸悟透了人性。 在利己的驅使下,人們往往會做出一些傷害他人的事情。比如,有些人為了利益,會欺騙他人。在利他的驅使下,往往會做出一些幫助他人的事。了解人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他人,也幫助我們更好地保護自己。
Thumbnail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The Righteous Mind : Why Good People Are 作者美國社會心理學大師強納森.海德特運用了二十五年來在道德心理學領域的開創研究,證明道德判斷並非源於理性,而是源於直覺。人類的本質不僅是講道德,同時也愛說教、愛批評、愛論斷,著迷於正義,最後必然會變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好人病可能成為一種心理疾病,讓人在人際互動中過度迎合他人,背離了自己的需求。這本書提供了七步驟解決方案,讓人找到解決好人病的可能性,以及建立健康且平等的人際關係。該書通過導讀者個人反思並提供了行動計劃,旨在幫助讀者找回自我,建立更積極的自我價值觀。
Thumbnail
一直以來有許多朋友陸續跟我訴苦被周遭的人不斷索求,而基於不想破壞關係的緣故,只好勉強自己滿足對方的需求,但沒想到這樣的情況並不會因為一而再再而三地迎合而停止,反而讓對方更加得寸進尺,所以這些朋友最後受不了來尋求我的意見。 「你覺得這樣的人真的把你當朋友嗎?」我總是如此問。 我通常給的具體建議
Thumbnail
探討《不是你犯小人,而是你太想當好人》這本書的核心觀點,提醒我們放棄過度好人的心態,以自我為中心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透過書中的見解,將瞭解放棄「好人」角色的重要性,明白適當的幫助才能增進人際關係的健康,並學會釋放壓抑的情感,創造真誠的社交環境。最後,這番思考教我們尊重自己的需求與情感,尋找內心平靜。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Pooh分享了她最近閱讀的書籍《對自己也當個好人》。這本書以輕鬆的語調探討了孤獨、自我接納和追求真實自我的重要性。作者通過自身經歷,分析了與他人分享脆弱的感受,並強調在生活的每個階段都應學會接受失敗和孤獨,進而成長。Pooh的感想也鼓勵讀者勇敢嘗試新事物,讓人生更加充實。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如果有人說你很好,是個好人,你會有甚麼看法?以前的我常常被人這麼說,但是事其實我不是很能理解,直到最近看到一本書後,能夠理解為什麼我會被當作一個好人了。
Thumbnail
人性是複雜的,但卻有跡可循。有些人窮極一生都在研究人性,有些人則在生活的磨礪中逐漸悟透了人性。 在利己的驅使下,人們往往會做出一些傷害他人的事情。比如,有些人為了利益,會欺騙他人。在利他的驅使下,往往會做出一些幫助他人的事。了解人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他人,也幫助我們更好地保護自己。
Thumbnail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The Righteous Mind : Why Good People Are 作者美國社會心理學大師強納森.海德特運用了二十五年來在道德心理學領域的開創研究,證明道德判斷並非源於理性,而是源於直覺。人類的本質不僅是講道德,同時也愛說教、愛批評、愛論斷,著迷於正義,最後必然會變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好人病可能成為一種心理疾病,讓人在人際互動中過度迎合他人,背離了自己的需求。這本書提供了七步驟解決方案,讓人找到解決好人病的可能性,以及建立健康且平等的人際關係。該書通過導讀者個人反思並提供了行動計劃,旨在幫助讀者找回自我,建立更積極的自我價值觀。
Thumbnail
一直以來有許多朋友陸續跟我訴苦被周遭的人不斷索求,而基於不想破壞關係的緣故,只好勉強自己滿足對方的需求,但沒想到這樣的情況並不會因為一而再再而三地迎合而停止,反而讓對方更加得寸進尺,所以這些朋友最後受不了來尋求我的意見。 「你覺得這樣的人真的把你當朋友嗎?」我總是如此問。 我通常給的具體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