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sidian數位筆記經驗分享:這25個月以來,我犯的3的大錯誤(以及如何重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曾經因為筆記庫太大,找不到資訊,感到困擾嗎?
Obsidian紀錄數位筆記很方便,也很容易讓我們成為「過度收集狂」。收集的很多,但沒什麼閱讀,沒什麼思考,沒什麼產出。到頭來時間都花在維護而不是創作了。
這是我這25個月以來使用Obsidian做數位筆記,我犯的3的大錯誤(以及如何重生):
  • 錯誤觀念1 - 一次就能建立完美的筆記系統:我最初使用Obsidian的時候,嘗試管理各種論文閱讀筆記、書本閱讀心得等。然而,隨著筆記數量的增加,我發現一次建立完美的筆記系統是不可能的,因為需求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勇於將自己的筆記庫「歸零」,持續嘗試新筆記格式,才能讓筆記庫隨著個人成長迭代
  • 錯誤觀念2 - 開新筆記庫等同於抛棄舊筆記庫:每次我認為需要改變筆記格式時,我都會創建一個新的Obsidian筆記庫。在這個過程中,我意識到創建新筆記庫並不意味著要抛棄舊的筆記庫,而是一種學習和進化的方式。我自己開了5次筆記庫,每次都有新想法嘗試。很多次都失敗,但是失敗的經驗是寶貴的。
  • 錯誤觀念3 - 筆記格式與學習心態無關:在Obsidian中,我不斷嘗試新的筆記格式,並逐漸體會到「筆記的格式實際上是一種新的學習心態」。新的筆記格式能夠幫助我更深入地理解知識,讓學習變得更有趣。透過筆記格式,我們能更強化自己讀什麼,想什麼,以及能輸出什麼。
你也在使用Obsidian嗎?來分享你在使用Obsidian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或者你的筆記策略是否也有過類似的轉變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43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Obsidian是每個追求知識的人都該學會的數位筆記軟體。 Obsidian的本質就是一個「第二大腦」,儲存我們所有的知識和想法,並讓我們可以很簡單地與這些知識想法互動,對話激盪出新火花。 在過去的25個月裡,Obsidian已經成為我每日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下是我在使用過程中獲得的三個
時間真快!已經在方格子發表200篇文章! 其中讓我連續50天每天更新3篇文章的秘密武器就是Obsidian! 你是否想透過Obsidian讓你的寫作習慣及思考能力達到新的境地? 讓我分享Obsidian如何改變我寫作的三大步驟,並帶來深入的體悟吧!
無論你是科學家,作家,還是創業家,Obsidian都是你可以利用的強大工具。 透過Obsidian,你可以有效整理筆記,結構化你的想法,解決筆記過多難以追溯的問題。這不僅有助於增加你的知識深度,也能提升你的生產力! 透過這2年的實戰經驗,我想分享我的筆記實踐,希望這對你的Obsidian使用過程有所
2023年5月,我有了成功連續50天每天更新3篇文章的經驗! 這個經驗可以幫助想要日更的你 養成穩定寫作的習慣 節省時間並保有豐富的寫作素材 降低連續數天無法更新文章的困擾與風險 現在就看看讓我成功50天日更的這3個秘密武器吧! 秘密武器1 - 利用Notion建立寫作庫存,靈活應對工作的突然繁忙:
最浪費時間的,就是每次都從頭開始想。 Obsidian能讓你輕鬆找回舊有的思考,持續發展想法,是高產創作者的必備工具!。 利用Obsidian的數位筆記系統,每個筆記,都可以創建多個鏈接,為你的思考建立更多的價值!但這其實不是很容易!請參考下面3個秘訣:
大量創作,每天發表3篇次原子想法的日子已經70+天。 由於大量創作,我開始有需求去優化「素材取材」與「執行創作」的兩個重要環節。一但這兩個環節更加獨立,我就可以更專心收集寫作素材,另一段時間專心執行創作。這是成為高產作家的秘訣。 而創作200篇次原子想法後,我領悟到提升創作素材品質的3個核心策略:
Obsidian是每個追求知識的人都該學會的數位筆記軟體。 Obsidian的本質就是一個「第二大腦」,儲存我們所有的知識和想法,並讓我們可以很簡單地與這些知識想法互動,對話激盪出新火花。 在過去的25個月裡,Obsidian已經成為我每日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下是我在使用過程中獲得的三個
時間真快!已經在方格子發表200篇文章! 其中讓我連續50天每天更新3篇文章的秘密武器就是Obsidian! 你是否想透過Obsidian讓你的寫作習慣及思考能力達到新的境地? 讓我分享Obsidian如何改變我寫作的三大步驟,並帶來深入的體悟吧!
無論你是科學家,作家,還是創業家,Obsidian都是你可以利用的強大工具。 透過Obsidian,你可以有效整理筆記,結構化你的想法,解決筆記過多難以追溯的問題。這不僅有助於增加你的知識深度,也能提升你的生產力! 透過這2年的實戰經驗,我想分享我的筆記實踐,希望這對你的Obsidian使用過程有所
2023年5月,我有了成功連續50天每天更新3篇文章的經驗! 這個經驗可以幫助想要日更的你 養成穩定寫作的習慣 節省時間並保有豐富的寫作素材 降低連續數天無法更新文章的困擾與風險 現在就看看讓我成功50天日更的這3個秘密武器吧! 秘密武器1 - 利用Notion建立寫作庫存,靈活應對工作的突然繁忙:
最浪費時間的,就是每次都從頭開始想。 Obsidian能讓你輕鬆找回舊有的思考,持續發展想法,是高產創作者的必備工具!。 利用Obsidian的數位筆記系統,每個筆記,都可以創建多個鏈接,為你的思考建立更多的價值!但這其實不是很容易!請參考下面3個秘訣:
大量創作,每天發表3篇次原子想法的日子已經70+天。 由於大量創作,我開始有需求去優化「素材取材」與「執行創作」的兩個重要環節。一但這兩個環節更加獨立,我就可以更專心收集寫作素材,另一段時間專心執行創作。這是成為高產作家的秘訣。 而創作200篇次原子想法後,我領悟到提升創作素材品質的3個核心策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如果有在研究筆記軟體,一定會聽過Obsidian的大名 但是相較於Notion,Obsidian的中文資料量相對少得多 而且Obsidian又是一個進入門檻高的軟體 (易用難精) 因此,希望透過一系列文章介紹Obsidian讓大家認識與了解它
老實說,我並不是小說迷,我不會一拿起偵探小說就停不下來、被懸疑劇情吸引住,或徹底陷入一個世界觀很完整的奇幻世界裡,著迷於某項魔法道具的使用細節。但我總覺得這會讓我失去一些寫
隨著資訊被演算法投餵得越來越精準,找到我需要的資源變得越來越容易,很常因為害怕丟失資源,往往選擇第一時間收藏起來而不是當下將他吸收。 漸漸地,這成為了一種吸收資訊的習慣。 隨著保持耐心的時間越來越短,漸漸沒有能力咀嚼完資訊再離開,往往咬了兩口,確認是需要的東西,就把他放在口袋裡,再也拿不出來了。
Thumbnail
在傳統的筆記方法中存在著分類僵化和過度依賴關鍵字的問題。卡片筆記以一張卡片一個知識,確保知識的獨立性,並且建立知識間的多重連接,形成網狀結構。 這本書介紹了用卡片筆記做知識管理的技巧,幫助大家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從而在需要時能夠迅速提取並應用。
Thumbnail
關於筆記,我們以為有記有保佑,或記得越詳細越好;關於寫作,我們以為是從無到有的過程,不知如何從先前的筆記中來挖寶。許多對筆記的迷思,妨礙人們成為多產的寫作者,使生產力無法提升。看官們,請繼續跟著我的腳步,讓我來跟大家介紹卡片盒筆記法。它的精髓,不僅在於做筆記的方式,更在於做筆記的心態!
Thumbnail
卡片盒筆記法是一個非常實用的知識管理工具,它將筆記拆分成小的知識點,讓您更輕鬆地紀錄和檢索。這篇文章介紹了卡片盒筆記法的核心思想、四大優點,以及Heptabase和Obsidian兩款受歡迎的數位筆記工具,並通過實際案例呈現了卡片盒筆記法的具體應用。
安裝Obsidian 雖然我已用慣了Evernote和Heptabase 但總覺得還是少了什麼 看了朱騏的《卡片盒筆記法的數位應用實戰指南》 覺得還是來試試吧 E用來搜集資料,H用來畫心智圖,O用來作摘要 用得上手後,再將三者整合,或是只留下一個或兩個 https://open.spo
從以前就認為自己不是一個擅長紀錄的人,沒有養成習慣,很多事情做過就遺忘掉了,活到了三字頭,才驚覺似乎要記錄一些事情。 不過思考要記錄什麼,好像又有困難,畢竟自己有著完美主義強迫症的性格:想要做的完美,卻中途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進而半途而廢,或者,從有這念頭時猶豫太久,過了就覺得不新鮮。 這其中也
Thumbnail
如果有在研究筆記軟體,一定會聽過Obsidian的大名 但是相較於Notion,Obsidian的中文資料量相對少得多 而且Obsidian又是一個進入門檻高的軟體 (易用難精) 因此,希望透過一系列文章介紹Obsidian讓大家認識與了解它
老實說,我並不是小說迷,我不會一拿起偵探小說就停不下來、被懸疑劇情吸引住,或徹底陷入一個世界觀很完整的奇幻世界裡,著迷於某項魔法道具的使用細節。但我總覺得這會讓我失去一些寫
隨著資訊被演算法投餵得越來越精準,找到我需要的資源變得越來越容易,很常因為害怕丟失資源,往往選擇第一時間收藏起來而不是當下將他吸收。 漸漸地,這成為了一種吸收資訊的習慣。 隨著保持耐心的時間越來越短,漸漸沒有能力咀嚼完資訊再離開,往往咬了兩口,確認是需要的東西,就把他放在口袋裡,再也拿不出來了。
Thumbnail
在傳統的筆記方法中存在著分類僵化和過度依賴關鍵字的問題。卡片筆記以一張卡片一個知識,確保知識的獨立性,並且建立知識間的多重連接,形成網狀結構。 這本書介紹了用卡片筆記做知識管理的技巧,幫助大家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從而在需要時能夠迅速提取並應用。
Thumbnail
關於筆記,我們以為有記有保佑,或記得越詳細越好;關於寫作,我們以為是從無到有的過程,不知如何從先前的筆記中來挖寶。許多對筆記的迷思,妨礙人們成為多產的寫作者,使生產力無法提升。看官們,請繼續跟著我的腳步,讓我來跟大家介紹卡片盒筆記法。它的精髓,不僅在於做筆記的方式,更在於做筆記的心態!
Thumbnail
卡片盒筆記法是一個非常實用的知識管理工具,它將筆記拆分成小的知識點,讓您更輕鬆地紀錄和檢索。這篇文章介紹了卡片盒筆記法的核心思想、四大優點,以及Heptabase和Obsidian兩款受歡迎的數位筆記工具,並通過實際案例呈現了卡片盒筆記法的具體應用。
安裝Obsidian 雖然我已用慣了Evernote和Heptabase 但總覺得還是少了什麼 看了朱騏的《卡片盒筆記法的數位應用實戰指南》 覺得還是來試試吧 E用來搜集資料,H用來畫心智圖,O用來作摘要 用得上手後,再將三者整合,或是只留下一個或兩個 https://open.spo
從以前就認為自己不是一個擅長紀錄的人,沒有養成習慣,很多事情做過就遺忘掉了,活到了三字頭,才驚覺似乎要記錄一些事情。 不過思考要記錄什麼,好像又有困難,畢竟自己有著完美主義強迫症的性格:想要做的完美,卻中途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進而半途而廢,或者,從有這念頭時猶豫太久,過了就覺得不新鮮。 這其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