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分」的教學理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住處鄰近一所學校。時不時,就能聽見某位女老師用麥克風在上課。也許是我的錯覺,老覺得這名老師在扣學生的分數。
住處鄰近一所學校。時不時,就能聽見某位女老師用麥克風在上課。也許是我的錯覺,老覺得這名老師在扣學生的分數。這個地方沒做好,扣分。那個地方沒做好,扣分。聽久了,就想起以前在大學教書時計算成績的方式來。以扣分使學生知所警惕是有必要的。我在計分的規則裡,也列出了扣分的事項。但是我認為,整體來說,應把分數視作加分後的總和,而非扣分後的剩餘。也就是說,總分是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加出來的,而不是一項缺點、一項缺點扣剩下的。​
​這麼說,似乎有點像古人說的「朝三暮四」。畢竟,加分也好,扣分也好,到最後說不定是一樣的結果。不過我執拗地相信,以「加分觀」來看待分數,更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自主的要緊。再者,「扣分觀」是力免缺點以求全。但大學教育(至少以我較為熟悉的人文教育而言)應該是盡其在我以求缺。​
​「求缺」,有幾點可說。最實際的一點是,在大學,儘管是百分比制,但別說總成績,就連大型考試可能都未預設要讓學生拿到滿分一百分。與此相對應的是,進了大學,學問就不再侷限於固定範圍。學習也不再是背熟課本、勤做題目就可以了事。每門課當然設有進度。可是進度毋寧是一種「方便」,呈現勝景的一隅,或是提供前行的南針,以備學生日後依各自因緣往探知識的全貌。而所謂「全貌」,就如同我們身處的宇宙一般,除了是甚廣甚深、不可思議,還不斷膨脹、擴張。人壽有時,探索知識注定是一場徒勞。但同時也是一場美麗的徒勞。​
​從學生這一面來說,既然知識怎樣也學不完,那麼在學習知識之時,自該學習取捨。取捨,不只是全取、全捨,還包括取中求捨。不只是這門知識不學,只學那門知識。還得決定某門須學的知識要花多少心力學,要學到何種程度。我在大學教的是英文,學生英文程度是我的關懷所在,對他們也有不少要求。但我也明白,英文不會是他們唯一的一門科目,多半也不是最為重要的科目。我在和學生說明課程配分的時候,會特別指出,基本的努力會有基本的分數,不用擔心會被當。不是每個人都得把英文學得很好。但既然修了課,該有的努力還是得有的。其餘就看個人取捨。​
與我的住處相鄰的那間學校並不是大學。或許這也說明了,那名女老師為何得強調扣分,逼學生在有限的範圍內做到最好。然而我暗自期望,她也能多說說加分。做了這件事情,加分。做了那件事情,加分。做與不做,由學生選擇。畢竟,一旦以整體人生為量度,沒有人會是完美的,也沒有人需要以完美自期。對自己負責,面對取捨的苦與樂,也就無量壽佛了。
民國一百○四年三月十八日於嘉義
刊於《中華日報》副刊「鵲廬有光」專欄(2015.4.5)
avatar-img
31會員
184內容數
觀今不忘古,讀史亦論今。篇章散見報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南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都說觀於滄海難為水。
亞森羅蘋和我是老交情了。
知道楊絳女士過世後那幾天,斷斷續續讀著《走到人生邊上》。
這一幕出自電影《一代茶聖》。將橋段獨立來看,教人再三玩味。
「吾人今日所立處,正宛然為其人身影籠罩。」
一卷史書,未嘗沒有可當小說來看的部分。同樣是藝術創造,今人鏡頭裡的樊噲,倒成「古惑仔」了。
都說觀於滄海難為水。
亞森羅蘋和我是老交情了。
知道楊絳女士過世後那幾天,斷斷續續讀著《走到人生邊上》。
這一幕出自電影《一代茶聖》。將橋段獨立來看,教人再三玩味。
「吾人今日所立處,正宛然為其人身影籠罩。」
一卷史書,未嘗沒有可當小說來看的部分。同樣是藝術創造,今人鏡頭裡的樊噲,倒成「古惑仔」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那天跟一位學生正上著微積分的課,講到了極限值的「發散」和「收斂」,也讓我想到這二十年來在教學和學習上的差異 以前自己在當學生時,總希望老師能將課程中的重點歸納好,讓我們在學習時只要跟著明確的步驟就能得到好成績 這個習慣一直延續到我自己當上老師的前幾年,雖然我會請學生真正理解我的解題步驟⋯⋯
Thumbnail
在碩班一年級的學習過程中,遇到一位獨特的老師,他的教學方式讓我深思自我評估的價值,以及如何在學習和生活中找到平衡。透過這段時間的努力與反思,我意識到降法的重要性,明白了什麼才是生活中真正重要的。在這一年中,我的學習經歷充實且有意義,讓我感受到了成長的喜悅。
Thumbnail
老師可能會需要改進的地方 : 尊重學生:老師應該尊重所有學生,避免針對特定學生或群體。 某些學生被老師針對,這是不應該的。 公正公平:老師應該公正公平地對待所有學生。 學生交了作業,但老師卻說沒交,並給你們打了低分,這是不公
Thumbnail
剛剛看到一篇文章在講,這些年來台灣教育改革,因為採計分制的改變,而從分分必較,改成等級制,讓家長與孩子不要這麼分分必較。透過這種模糊化的策略,讓第二三志願學校也可能收到第一志願的學生,打破「志願取向」的升學考試,也試圖改變每一分都那麼重要的想法。 . 這個好,還是不好呢?真的很難說啊。 .
Thumbnail
国中的上课情形就是大部分的老师们都没在教课。教课的就真的只是教课,丝毫不理会到底有没有用心上课的同学。考试有同学明显作弊,老师甚至不在乎。
課程的評分方式並不是最重要的考量條件,課程內容、在教什麼才是,然而同學好似重視前者的比例大勝後者。
Thumbnail
從小學三年級升到四年級,課程的不一樣尤其數學的除法。我總覺得老師教太快,我在課堂上根本追不上,聽不懂,可是看看周圍的同學,大家似乎都明白。我不好意思舉手發問,只好一直問坐在隔壁的同座。還有馬來文居然有兩張paper!
Thumbnail
結業式,除了打掃外,當然還有可怕的知曉成績環節。   我是英文小老師自然被奉命前往詢問英文成績,並且交給班導。   這次寫得挺順利的,應該沒有問題吧?   一進門,我便主動開口向老師詢問成績。   結果老師語出驚人:「你怎麼三次英文成績都99啊🤔」   咦?   怎麼又99啊!我心
Thumbnail
月考結束了,理應是開心的時刻,但危機卻悄悄來臨。 英文老師在一次段考中總會考約二十幾次的考試,這樣雖然可以幫助同學鞏固觀念,但也同時大大加重了小老師的負擔。 就在那天國文課時,班導詢問是否還有小老師需要補登記成績。而由於英文成績眾多,另一個小老師(後續化名小花)便請求需要時間。
教育制度在各地的都會引起爭議,不少人都希望對其乎以改革以適應現今社會。在這裏我就教育制度改革發表一下我的淺見,以供各為參考: 中學教育採用學分制 降低考試測驗對分數的比重。同時避免重複式的作業。 課程大綱以學習進度為單位 以照顧每班不同的學習進度,不需要趕頭趕命趕考試內容。 中英文科拆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那天跟一位學生正上著微積分的課,講到了極限值的「發散」和「收斂」,也讓我想到這二十年來在教學和學習上的差異 以前自己在當學生時,總希望老師能將課程中的重點歸納好,讓我們在學習時只要跟著明確的步驟就能得到好成績 這個習慣一直延續到我自己當上老師的前幾年,雖然我會請學生真正理解我的解題步驟⋯⋯
Thumbnail
在碩班一年級的學習過程中,遇到一位獨特的老師,他的教學方式讓我深思自我評估的價值,以及如何在學習和生活中找到平衡。透過這段時間的努力與反思,我意識到降法的重要性,明白了什麼才是生活中真正重要的。在這一年中,我的學習經歷充實且有意義,讓我感受到了成長的喜悅。
Thumbnail
老師可能會需要改進的地方 : 尊重學生:老師應該尊重所有學生,避免針對特定學生或群體。 某些學生被老師針對,這是不應該的。 公正公平:老師應該公正公平地對待所有學生。 學生交了作業,但老師卻說沒交,並給你們打了低分,這是不公
Thumbnail
剛剛看到一篇文章在講,這些年來台灣教育改革,因為採計分制的改變,而從分分必較,改成等級制,讓家長與孩子不要這麼分分必較。透過這種模糊化的策略,讓第二三志願學校也可能收到第一志願的學生,打破「志願取向」的升學考試,也試圖改變每一分都那麼重要的想法。 . 這個好,還是不好呢?真的很難說啊。 .
Thumbnail
国中的上课情形就是大部分的老师们都没在教课。教课的就真的只是教课,丝毫不理会到底有没有用心上课的同学。考试有同学明显作弊,老师甚至不在乎。
課程的評分方式並不是最重要的考量條件,課程內容、在教什麼才是,然而同學好似重視前者的比例大勝後者。
Thumbnail
從小學三年級升到四年級,課程的不一樣尤其數學的除法。我總覺得老師教太快,我在課堂上根本追不上,聽不懂,可是看看周圍的同學,大家似乎都明白。我不好意思舉手發問,只好一直問坐在隔壁的同座。還有馬來文居然有兩張paper!
Thumbnail
結業式,除了打掃外,當然還有可怕的知曉成績環節。   我是英文小老師自然被奉命前往詢問英文成績,並且交給班導。   這次寫得挺順利的,應該沒有問題吧?   一進門,我便主動開口向老師詢問成績。   結果老師語出驚人:「你怎麼三次英文成績都99啊🤔」   咦?   怎麼又99啊!我心
Thumbnail
月考結束了,理應是開心的時刻,但危機卻悄悄來臨。 英文老師在一次段考中總會考約二十幾次的考試,這樣雖然可以幫助同學鞏固觀念,但也同時大大加重了小老師的負擔。 就在那天國文課時,班導詢問是否還有小老師需要補登記成績。而由於英文成績眾多,另一個小老師(後續化名小花)便請求需要時間。
教育制度在各地的都會引起爭議,不少人都希望對其乎以改革以適應現今社會。在這裏我就教育制度改革發表一下我的淺見,以供各為參考: 中學教育採用學分制 降低考試測驗對分數的比重。同時避免重複式的作業。 課程大綱以學習進度為單位 以照顧每班不同的學習進度,不需要趕頭趕命趕考試內容。 中英文科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