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開始,社群媒體就充斥著與「白飯之亂」相關的影片和文章。
原本不是很在意的我,在看到「學生在社群媒體上直播、表達訴求」的影片後,開始對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感到不對勁。於是大概整理出脈絡:學生們因為標註免費的白飯沒有被供應到飽,於是在離開後齊刷一星負評;而熱炒店老闆找傳統媒體訴苦、平反。然後,老師又帶學生返回店家道歉⋯⋯但是,很顯然地,學生們在與老師溝通的過程中,沒有被充分地同理;所以才會在道歉之後,又在社群媒體上直播。
一開始,今年四十一歲的我,因著「熱炒店是吃菜喝酒的好所在,不是去吃白飯的地方」和「免費≠無限供應」而比較站老闆的那一邊;然後,我興沖沖地帶著「稍長幾歲的太太,有著從小跟著阿爸和阿娘經營傳統早餐店的經驗,一定也會認同吧!」的想法,將這起事件和我的觀點說給太太聽。
但是,同樣也是療癒師的太太,反倒認為:免費=無限供應。
理由是「商家用『免費白飯』來吸引消費者,就要做好準備;不能以任何理由來閃避。就算因為沒有算好成本、迎來出乎意料之外的大食客⋯⋯等等因素,覺得不想要再用這樣的方式來吸引客人,也應該要客人離開之後再做出調整,而不是當下就回絕客人的需求。」。
好吧!我有點被說服了⋯⋯。
幾天過後,白飯之亂繼續延燒,除了登上名嘴出沒的政論節目,傳統媒體更上街隨機訪問民眾⋯⋯我也花了一些時間沈澱自己的思緒,並且分別從熱炒店老闆和學生的視角來理解事件,也發覺:白飯之亂,折射出好多個世代間的認知落差,例如:道歉,是事件到此為止,或是被息事寧人;表達不滿的管道,是現場進行溝通,抑或是傳統/社群媒體⋯⋯等等。
其中,我也觀察到:會在FB上的白飯之亂相關影片和文章底下的留言的世代,多數認為「替他人著想、體諒他人的辛勞⋯⋯」是很正常的思考路徑;但是,在街訪影片裡面、訪問到一些年輕人的片段裡,可以聽到「學生只是以自己的需求為出發點而已」的論點。
說實在的,我覺得:二者都是對的;但是,在白飯之亂裡卻形成了強烈的對立。
然而,就在以為白飯之亂已經離開我的關注範疇的時候,在我的生活裡,發生了一件事情。
。
今天早上,正在為早午餐備菜的太太,站在廚房的流理台前;而我在廚房門口的空間,一邊用滾輪按摩身體,一邊和太太聊天。因為切入重要話題而起身、跑到太太身邊的我,話才剛說了二句,廚房裡就多了小女兒。
剛起床的小女兒,因為早午餐要吃的肉品需要花四十分鐘醃漬,於是睡眼惺忪地進到了廚房;但是,她在擦拭牛排後,直接將沾著血水的廚房紙巾放置在流理台上,引來了我的驚呼。
「妳就這樣放在這裡?」我趕忙拿起沾著血水的廚房紙巾,同步丟進垃圾桶。
「我都是弄完之後,再全部一起整理啊!」小女兒平實地說明著自己的做法;這在我們家是非常常見的事情,因為只要大方向一致,作法不同是可以的。
「但是,沾著血水的廚房紙巾,或多或少還是會污染到檯面。我知道,妳一定會整理;但是,拿去擦拭檯面的抹布,也會沾到血水。除非妳會用清潔劑清洗,那其他不知情的人,會將殘留在抹布上的血水,帶到其他地方啊⋯⋯」我解釋道。
「喔!那我知道了!」小女兒接著把另一張沾著血水的廚房紙巾丟進垃圾桶。
語畢,小女兒繼續手邊的動作,然後便帶著惺忪的睡眼去浴室梳洗。而這段空白的時間,讓我驚覺:我的思考脈絡裡包含了「兼顧他人」,而小女兒的想法非常單純,就是「我會整理乾淨!」。
「妳有空嗎?我想問妳一件事情⋯⋯為什麼妳後來會採用我的作法(直接把沾有血水的廚房紙巾丟進垃圾桶)?」看到小女兒走出浴室,充滿好奇心的我,禮貌地提出對話的請求;在得到點頭得回應之後,我問道。
「因為妳有講背後的理由啊!」小女兒理所當然地回應。
「那⋯⋯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如果不知道背後的原因,你們就會不願意去做嗎?例如:第一個進到電梯的人,要幫忙後面進來的人按著開門鍵,詢問樓層;或是,坐別人開的車時,如果副駕駛座沒有人,除非駕駛表明『不要坐這裡』,那就要去坐副駕駛座,不然會有一種『把對方當成司機』的狀態⋯⋯等等。」我說出幾個我們家最近在討論的話題。
「在我們那個年代,對在『會這樣做的人』身上貼上『有教養』的標籤;但是,現在不只很多大人不會做,也沒有教自己的孩子要這樣做啊!就像我們現在住的這棟電梯大樓⋯⋯」太太聞聲,加入對話。
「這樣說吧!許多『要這樣做的事情』,如果沒有說明背後的原因,的確會因為『不知道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而變成規定;有些人會去思考背後的原因,但是有些人就真的會不去做,為了反抗⋯⋯之類的。」小女兒解構年輕人的思路。
「但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有人告訴你背後的原因啊!」我接話。
「是啊!所以,重點在於『我是否知道自己這樣做的原因』;總之,就是要思考啦⋯⋯」小女兒一針見血地為這段對話劃下句點。
。
而我也發現:形成世代差異的核心在於思考的出發點(自己/他人)。
與此同時,我也想到好幾個【療癒】的案例。
許多新時代的家長,因為在成長過程中養成了「為他人著想」的慣性,於是帶著掙脫束縛的心態,在養育下一代的時候,將自己期待的、「優先照顧自己」想法灌輸給孩子身上;但是,在不求回報的付出之下,逐漸長大的孩子反而沒有自動長出感謝與體諒。
但是,這些家長們,又不想要像老一輩對自己做的那樣、向孩子情緒勒索,於是卡在了「我還是要繼續為他人著想」和「對方就真的不會想到我」的縫隙裡面;那種受困的氛圍,會讓人因為「不知道該怎麼辦/怎麼做都不對」而有無能為力的沮喪⋯⋯有些人,為了突破重圍而想要徹底甩掉「為他人著想」的禁錮,但是卻又因為害怕失去關係而裹足不前。
在他們和我自己身上,我能看到:當「自己」沒有被照顧好、需求沒有被滿足的時候,如果還要再給出去,是很辛苦的;如果長期處被這樣對待,甚至還會漫出一股「被剝奪感」,最後出現各種情緒勒索的言語和行為;相反的,當一個人處在充滿、充飽的狀態下,付出就是自然而然會有的行動。
然而,需求會因著年齡、經驗⋯⋯而出現增減。
就像對身體來說非常重要的食物那樣,食物的份量、種類⋯⋯會因為身體長大、吃過不同的食物而逐漸摸索出喜好;心理的需求,也會因為不一樣的互動經驗,於是感受到不同深度的傾聽和理解,然後可以分辨出溫度間的差異,進而為需要的陪伴繪出輪廓。
這些需求,是非常細膩的、對個體的認識,需要用許多時間和思索來醞釀。
於是,能夠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需求、可以在擁有心理空間的狀態下去容納對方將需要敘述出來,並且和對方一起完成探知自身需求的任務⋯⋯這些,都是關係裡的雙方,在以「維持關係」為前提的狀態之下,需要一起努力的事情。
而這樣的攜手前進,絕對是以「雙方都可以說出需求,並且需求都會被滿足」為前提的,因為這樣才會創造出「沒有人會被捨棄」的安全感,後續的協調才能在彼此都放心的氛圍裡進行。
最後,我想說:無論出發點是哪一個,只有「為他人著想」,或是只有「為自己著想」,都無法讓我們在照顧好自己的同時兼顧他人;這二個點,應該要為社會提供進步的動力,就像人的兩隻腳共同支撐起身體那樣,讓人在不斷轉換支點的動態平衡裡前進。
透過「白飯之亂」,我看到:年輕世代的孩子,正在帶整個身為社會裡中堅份子的人們,在「為他人著想」的思路中,增加「同時也為自己著想」的路徑;邀請我們試著去發想出「可以兼顧他人與自己」的對話模式和行為。
當然,總是為他人著想的人們,同樣的也是透過「嘿!這是我們的想法,也需要你們的理解。」的方式在向孩子們招手⋯⋯只是,不見得那麼親切(物)。
總之,我們都在用更快的速度在翻攪和重新對焦想要共同持有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