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師觀點】從「白飯之亂」談「為他人著想」與「以自己為出發點」的世代差異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前陣子開始,社群媒體就充斥著與「白飯之亂」相關的影片和文章。

原本不是很在意的我,在看到「學生在社群媒體上直播、表達訴求」的影片後,開始對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感到不對勁。於是大概整理出脈絡:學生們因為標註免費的白飯沒有被供應到飽,於是在離開後齊刷一星負評;而熱炒店老闆找傳統媒體訴苦、平反。然後,老師又帶學生返回店家道歉⋯⋯但是,很顯然地,學生們在與老師溝通的過程中,沒有被充分地同理;所以才會在道歉之後,又在社群媒體上直播。

一開始,今年四十一歲的我,因著「熱炒店是吃菜喝酒的好所在,不是去吃白飯的地方」和「免費≠無限供應」而比較站老闆的那一邊;然後,我興沖沖地帶著「稍長幾歲的太太,有著從小跟著阿爸和阿娘經營傳統早餐店的經驗,一定也會認同吧!」的想法,將這起事件和我的觀點說給太太聽。

但是,同樣也是療癒師的太太,反倒認為:免費=無限供應。

理由是「商家用『免費白飯』來吸引消費者,就要做好準備;不能以任何理由來閃避。就算因為沒有算好成本、迎來出乎意料之外的大食客⋯⋯等等因素,覺得不想要再用這樣的方式來吸引客人,也應該要客人離開之後再做出調整,而不是當下就回絕客人的需求。」。

好吧!我有點被說服了⋯⋯。

幾天過後,白飯之亂繼續延燒,除了登上名嘴出沒的政論節目,傳統媒體更上街隨機訪問民眾⋯⋯我也花了一些時間沈澱自己的思緒,並且分別從熱炒店老闆和學生的視角來理解事件,也發覺:白飯之亂,折射出好多個世代間的認知落差,例如:道歉,是事件到此為止,或是被息事寧人;表達不滿的管道,是現場進行溝通,抑或是傳統/社群媒體⋯⋯等等。

其中,我也觀察到:會在FB上的白飯之亂相關影片和文章底下的留言的世代,多數認為「替他人著想、體諒他人的辛勞⋯⋯」是很正常的思考路徑;但是,在街訪影片裡面、訪問到一些年輕人的片段裡,可以聽到「學生只是以自己的需求為出發點而已」的論點。

說實在的,我覺得:二者都是對的;但是,在白飯之亂裡卻形成了強烈的對立。


然而,就在以為白飯之亂已經離開我的關注範疇的時候,在我的生活裡,發生了一件事情。

今天早上,正在為早午餐備菜的太太,站在廚房的流理台前;而我在廚房門口的空間,一邊用滾輪按摩身體,一邊和太太聊天。因為切入重要話題而起身、跑到太太身邊的我,話才剛說了二句,廚房裡就多了小女兒。

剛起床的小女兒,因為早午餐要吃的肉品需要花四十分鐘醃漬,於是睡眼惺忪地進到了廚房;但是,她在擦拭牛排後,直接將沾著血水的廚房紙巾放置在流理台上,引來了我的驚呼。

「妳就這樣放在這裡?」我趕忙拿起沾著血水的廚房紙巾,同步丟進垃圾桶。

「我都是弄完之後,再全部一起整理啊!」小女兒平實地說明著自己的做法;這在我們家是非常常見的事情,因為只要大方向一致,作法不同是可以的。

「但是,沾著血水的廚房紙巾,或多或少還是會污染到檯面。我知道,妳一定會整理;但是,拿去擦拭檯面的抹布,也會沾到血水。除非妳會用清潔劑清洗,那其他不知情的人,會將殘留在抹布上的血水,帶到其他地方啊⋯⋯」我解釋道。

「喔!那我知道了!」小女兒接著把另一張沾著血水的廚房紙巾丟進垃圾桶。

語畢,小女兒繼續手邊的動作,然後便帶著惺忪的睡眼去浴室梳洗。而這段空白的時間,讓我驚覺:我的思考脈絡裡包含了「兼顧他人」,而小女兒的想法非常單純,就是「我會整理乾淨!」。

「妳有空嗎?我想問妳一件事情⋯⋯為什麼妳後來會採用我的作法(直接把沾有血水的廚房紙巾丟進垃圾桶)?」看到小女兒走出浴室,充滿好奇心的我,禮貌地提出對話的請求;在得到點頭得回應之後,我問道。

「因為妳有講背後的理由啊!」小女兒理所當然地回應。

「那⋯⋯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如果不知道背後的原因,你們就會不願意去做嗎?例如:第一個進到電梯的人,要幫忙後面進來的人按著開門鍵,詢問樓層;或是,坐別人開的車時,如果副駕駛座沒有人,除非駕駛表明『不要坐這裡』,那就要去坐副駕駛座,不然會有一種『把對方當成司機』的狀態⋯⋯等等。」我說出幾個我們家最近在討論的話題。

「在我們那個年代,對在『會這樣做的人』身上貼上『有教養』的標籤;但是,現在不只很多大人不會做,也沒有教自己的孩子要這樣做啊!就像我們現在住的這棟電梯大樓⋯⋯」太太聞聲,加入對話。

「這樣說吧!許多『要這樣做的事情』,如果沒有說明背後的原因,的確會因為『不知道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而變成規定;有些人會去思考背後的原因,但是有些人就真的會不去做,為了反抗⋯⋯之類的。」小女兒解構年輕人的思路。

「但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有人告訴你背後的原因啊!」我接話。

「是啊!所以,重點在於『我是否知道自己這樣做的原因』;總之,就是要思考啦⋯⋯」小女兒一針見血地為這段對話劃下句點。

而我也發現:形成世代差異的核心在於思考的出發點(自己/他人)。

世代差異所帶來的失衡

與此同時,我也想到好幾個【療癒】的案例。

許多新時代的家長,因為在成長過程中養成了「為他人著想」的慣性,於是帶著掙脫束縛的心態,在養育下一代的時候,將自己期待的、「優先照顧自己」想法灌輸給孩子身上;但是,在不求回報的付出之下,逐漸長大的孩子反而沒有自動長出感謝與體諒。

但是,這些家長們,又不想要像老一輩對自己做的那樣、向孩子情緒勒索,於是卡在了「我還是要繼續為他人著想」和「對方就真的不會想到我」的縫隙裡面;那種受困的氛圍,會讓人因為「不知道該怎麼辦/怎麼做都不對」而有無能為力的沮喪⋯⋯有些人,為了突破重圍而想要徹底甩掉「為他人著想」的禁錮,但是卻又因為害怕失去關係而裹足不前。

「為他人著想」和「照顧自己」一定會衝突?

在他們和我自己身上,我能看到:當「自己」沒有被照顧好、需求沒有被滿足的時候,如果還要再給出去,是很辛苦的;如果長期處被這樣對待,甚至還會漫出一股「被剝奪感」,最後出現各種情緒勒索的言語和行為;相反的,當一個人處在充滿、充飽的狀態下,付出就是自然而然會有的行動。

然而,需求會因著年齡、經驗⋯⋯而出現增減。

就像對身體來說非常重要的食物那樣,食物的份量、種類⋯⋯會因為身體長大、吃過不同的食物而逐漸摸索出喜好;心理的需求,也會因為不一樣的互動經驗,於是感受到不同深度的傾聽和理解,然後可以分辨出溫度間的差異,進而為需要的陪伴繪出輪廓。

這些需求,是非常細膩的、對個體的認識,需要用許多時間和思索來醞釀。

於是,能夠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需求、可以在擁有心理空間的狀態下去容納對方將需要敘述出來,並且和對方一起完成探知自身需求的任務⋯⋯這些,都是關係裡的雙方,在以「維持關係」為前提的狀態之下,需要一起努力的事情。

而這樣的攜手前進,絕對是以「雙方都可以說出需求,並且需求都會被滿足」為前提的,因為這樣才會創造出「沒有人會被捨棄」的安全感,後續的協調才能在彼此都放心的氛圍裡進行。


朝著「兼顧自己與他人」的方向前進

最後,我想說:無論出發點是哪一個,只有「為他人著想」,或是只有「為自己著想」,都無法讓我們在照顧好自己的同時兼顧他人;這二個點,應該要為社會提供進步的動力,就像人的兩隻腳共同支撐起身體那樣,讓人在不斷轉換支點的動態平衡裡前進。

透過「白飯之亂」,我看到:年輕世代的孩子,正在帶整個身為社會裡中堅份子的人們,在「為他人著想」的思路中,增加「同時也為自己著想」的路徑;邀請我們試著去發想出「可以兼顧他人與自己」的對話模式和行為。

當然,總是為他人著想的人們,同樣的也是透過「嘿!這是我們的想法,也需要你們的理解。」的方式在向孩子們招手⋯⋯只是,不見得那麼親切(物)。

總之,我們都在用更快的速度在翻攪和重新對焦想要共同持有的價值觀。





「內在小孩轉大人」將書寫在生活中和內在小孩扯上邊的事,可能是我自己的事,發生在我和太座之間、或是與孩子之間;也可能是孩子的事,發生在和我們之間或與同儕之間。總之,包羅萬象因為「從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抽絲剝繭之後找到引發不舒服感受的源頭」的這檔事,真的太好玩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陣子,臺灣終於開始了MeToo運動的浪潮。 我將這篇文章的結論寫在這裡:為自己發聲,是受害者跳脫受害者心態、邁向痊癒和成為倖存者的起點;因為在發聲前,受害者會因為自己的逃避、沈默和否認而成為加害者的一員⋯⋯而這也會加劇創傷的重量。 談完之後,我還加碼寫了「面對創傷之後的事情」喔!
在「建構與女兒們之間的親子關係」的過程中,我漸漸整理出一些重點,也在太太和女兒們的認可之下,在【療癒師的癒兒日誌】粉絲專頁裡,以「親職療癒職人」自居。 但是,不得不承認,我也還是有情緒失控的時候。 第一次,對女兒們做出身體層面的傷害行為,是在⋯⋯
最近,#MeToo在社群裡沸沸揚揚。 而我的思緒也跟著翻攪了起來,因為無論是受害者(在八、九歲時,被父親咬了胸口和大腿內側,並且被「在專門防治家庭暴力社工單位任職主任的母親」置之不理),或是加害者(在前一段親密關係中,曾經向對方做出肢體語言與暴力)的角色,我全部都扮演過。
從前陣子開始,我的臉書版面就被「台大經濟系系學會會長的選舉政見」的圖片蠻大幅度地佔據。 因為我的身份,我感覺到被攻擊,並且無意識地想要反擊;但是,那會進入「講出更難聽的話來傷害對方」的角色,然後陷入無止盡迴圈⋯⋯於是,我離開戰場,開啟另一個提問。 為什麼他們會公開歧視他人,並且不覺得這有什麼?
這陣子,台中市居仁國中的黃老師性侵案,在社群媒體上沸沸揚揚地蔓延著。 而這件事情,也同樣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因為「身為生理女性,在八、九歲的時候,我曾經發生過〈父親咬了我的胸口和大腿內側〉的事情」,所以我總是對於類似事件的相關人等的反應和處理模式,感到好奇。
被看見,是一種被感知到的狀態,是「我是存在的」的直接證據。 而「存在」之於個體,更是一個重要且根本性的議題。因為在我長達十年的療癒師職涯裡可以發現:會讓人產生創傷的經驗,共同的核心都來自於「存在的抹煞」。
前陣子,臺灣終於開始了MeToo運動的浪潮。 我將這篇文章的結論寫在這裡:為自己發聲,是受害者跳脫受害者心態、邁向痊癒和成為倖存者的起點;因為在發聲前,受害者會因為自己的逃避、沈默和否認而成為加害者的一員⋯⋯而這也會加劇創傷的重量。 談完之後,我還加碼寫了「面對創傷之後的事情」喔!
在「建構與女兒們之間的親子關係」的過程中,我漸漸整理出一些重點,也在太太和女兒們的認可之下,在【療癒師的癒兒日誌】粉絲專頁裡,以「親職療癒職人」自居。 但是,不得不承認,我也還是有情緒失控的時候。 第一次,對女兒們做出身體層面的傷害行為,是在⋯⋯
最近,#MeToo在社群裡沸沸揚揚。 而我的思緒也跟著翻攪了起來,因為無論是受害者(在八、九歲時,被父親咬了胸口和大腿內側,並且被「在專門防治家庭暴力社工單位任職主任的母親」置之不理),或是加害者(在前一段親密關係中,曾經向對方做出肢體語言與暴力)的角色,我全部都扮演過。
從前陣子開始,我的臉書版面就被「台大經濟系系學會會長的選舉政見」的圖片蠻大幅度地佔據。 因為我的身份,我感覺到被攻擊,並且無意識地想要反擊;但是,那會進入「講出更難聽的話來傷害對方」的角色,然後陷入無止盡迴圈⋯⋯於是,我離開戰場,開啟另一個提問。 為什麼他們會公開歧視他人,並且不覺得這有什麼?
這陣子,台中市居仁國中的黃老師性侵案,在社群媒體上沸沸揚揚地蔓延著。 而這件事情,也同樣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因為「身為生理女性,在八、九歲的時候,我曾經發生過〈父親咬了我的胸口和大腿內側〉的事情」,所以我總是對於類似事件的相關人等的反應和處理模式,感到好奇。
被看見,是一種被感知到的狀態,是「我是存在的」的直接證據。 而「存在」之於個體,更是一個重要且根本性的議題。因為在我長達十年的療癒師職涯裡可以發現:會讓人產生創傷的經驗,共同的核心都來自於「存在的抹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不只過去在歷史上融匯了多樣性的族群,近年來文化的多元樣貌也逐漸展現出來。近期,《國語日報》的引導式作文題目當中的一個主題正是「多元文化」。這個主題,至今尚未出現在升學大考中,未來極有可能成為考題,必須留意。本文分享學生筆下的題材以及寫出深度的訣竅……
Thumbnail
到底這是不是導師要做為導生的事? 幫學生掃地 為學生篆刻他名字的專屬印石 為每個學生錄製一份光碟 為班上編一首歌 在寒流來襲的下午,為全班學生訂購熱奶茶 為每個學生分析他每次考試的成績 送學生紅包 把午餐學生懶得吃的水果小番茄洗淨放在水果盆中讓學生方便吃 親手煮甜湯給學生喝 為班
Thumbnail
兒子把他要給我吃的東西倒掉, 因為他說我只記得我沒給他吃的, 不記得他給我吃的, 是因為我想起來好幾年前的事情, 我現在記起來那個老師刪掉的東西是什麼, 他污衊我兒子用滾燙的紅糖水撥同學, 有哪一個白痴會把手伸進去煮滾的紅糖水, 然後潑向同學的臉? 難道我兒子不怕燙嗎? 誣
Thumbnail
《真言、真意、真心、珍惜、真名。》 「欲聽真言,必先靜默」 靜默,說的是騰出一種空間的關係。 人尋求民俗信仰, 握手合掌,拜神祈禱, 得以安心地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是真言。 一個受憂鬱多年影響的母親, 每日吃著不等的藥丸, 咬緊牙關,將兩名孩子拉拔到大。 說著「還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黃昏時分在鄉村環境中的故事,描述了家裡煮飯花盛開時,乞者來到門前乞討米飯的情景。文章以回憶方式描述了阿媽生前的做法以及乞者經常來到家裡的原因。
我住在新竹一個客家小鄉鎮,街上共有三個自助餐店,其中這家生意特別紅火,中午11點就開始有顧客光顧而且要排隊,門口停滿來店的摩托車有時還真沒地方停。我觀察店裡生意好的主要關鍵是菜色符合大眾口味而且便宜,一個主菜(魚或肉類)加兩個青菜也就5~70元左右,在物價飛漲的今天,這樣的價格說明常常要排隊是有原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面對困難抉擇時的善良和正確之間的抉擇。作者分享了她和家人的一些個人事例,並提出了一些對於教導孩子和與年長家人相處的感悟。藉由這些真實生活中的例子,希望能啟發讀者在面對日常生活中的抉擇時,選擇善良。
Thumbnail
女兒在班上的母親節活動中發言:「媽媽最喜歡作的事是煮飯。」 兒子的生活課本有道題目:「媽媽喜歡作的事。」兒子寫下:「煮飯。」 有天先生跟同事說我喜歡煮飯,回到家我開玩笑地對他說:「我們中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三人異口同聲,我辯駁無效。我問我自己:「若不用顧慮家人的需要,我想作什麼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不只過去在歷史上融匯了多樣性的族群,近年來文化的多元樣貌也逐漸展現出來。近期,《國語日報》的引導式作文題目當中的一個主題正是「多元文化」。這個主題,至今尚未出現在升學大考中,未來極有可能成為考題,必須留意。本文分享學生筆下的題材以及寫出深度的訣竅……
Thumbnail
到底這是不是導師要做為導生的事? 幫學生掃地 為學生篆刻他名字的專屬印石 為每個學生錄製一份光碟 為班上編一首歌 在寒流來襲的下午,為全班學生訂購熱奶茶 為每個學生分析他每次考試的成績 送學生紅包 把午餐學生懶得吃的水果小番茄洗淨放在水果盆中讓學生方便吃 親手煮甜湯給學生喝 為班
Thumbnail
兒子把他要給我吃的東西倒掉, 因為他說我只記得我沒給他吃的, 不記得他給我吃的, 是因為我想起來好幾年前的事情, 我現在記起來那個老師刪掉的東西是什麼, 他污衊我兒子用滾燙的紅糖水撥同學, 有哪一個白痴會把手伸進去煮滾的紅糖水, 然後潑向同學的臉? 難道我兒子不怕燙嗎? 誣
Thumbnail
《真言、真意、真心、珍惜、真名。》 「欲聽真言,必先靜默」 靜默,說的是騰出一種空間的關係。 人尋求民俗信仰, 握手合掌,拜神祈禱, 得以安心地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是真言。 一個受憂鬱多年影響的母親, 每日吃著不等的藥丸, 咬緊牙關,將兩名孩子拉拔到大。 說著「還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黃昏時分在鄉村環境中的故事,描述了家裡煮飯花盛開時,乞者來到門前乞討米飯的情景。文章以回憶方式描述了阿媽生前的做法以及乞者經常來到家裡的原因。
我住在新竹一個客家小鄉鎮,街上共有三個自助餐店,其中這家生意特別紅火,中午11點就開始有顧客光顧而且要排隊,門口停滿來店的摩托車有時還真沒地方停。我觀察店裡生意好的主要關鍵是菜色符合大眾口味而且便宜,一個主菜(魚或肉類)加兩個青菜也就5~70元左右,在物價飛漲的今天,這樣的價格說明常常要排隊是有原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面對困難抉擇時的善良和正確之間的抉擇。作者分享了她和家人的一些個人事例,並提出了一些對於教導孩子和與年長家人相處的感悟。藉由這些真實生活中的例子,希望能啟發讀者在面對日常生活中的抉擇時,選擇善良。
Thumbnail
女兒在班上的母親節活動中發言:「媽媽最喜歡作的事是煮飯。」 兒子的生活課本有道題目:「媽媽喜歡作的事。」兒子寫下:「煮飯。」 有天先生跟同事說我喜歡煮飯,回到家我開玩笑地對他說:「我們中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三人異口同聲,我辯駁無效。我問我自己:「若不用顧慮家人的需要,我想作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