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有個好萊塢:戰後影視劇的臺語風潮(上) 臺語影劇浮生錄:戰後影視劇發展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撰文:廖宥甯

近年來,臺灣影視劇掀起一股「本土」風潮,以刻畫臺灣本土歷史及小人物故事為主題創作,如描述遊子歸鄉後在親族關係間四處碰壁的《花甲男孩轉大人》、女性成長劇《俗女養成記》、臺客浪漫愛情電影《當男人戀愛時》、從女性角度出發的家庭片《孤味》……等等,而在這些電影中,都不難見到「臺語」的身影,能看見片中角色說著一口國臺語混雜的「晶晶體」,兩種語言鑲嵌卻不顯違和,有時角色口中迸出的臺語詞彙似乎比國語更加貼切,製造出更為出色的戲劇效果。

然而,臺語影視劇在過去幾十年來,時常與「粗製濫造」、「粗鄙」等負面形象產生連結,有不少觀眾一聽到臺語影視劇,第一個想到的會是民視或三立電視臺播放的八點檔鄉土劇,因此對臺語劇抱有「浮誇」、「狗血」的印象。這些影視劇在觀眾眼裡顯然無法被稱之為「藝術」,恐怕連「上得了檯面」都相當困難。

不過事實上,臺語電影曾在1950、1960年代風靡全臺,在臺灣第一部自製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1956)問世後,臺語電影如雨後春筍般百花齊放,甚至有不少外省導演加入拍攝臺語電影的行列;1970年代的布袋戲電視劇《雲州大儒俠》創造臺灣史上最高收視率,常見到萬人空巷只為在電視機前一睹「史艷文」的「轟動武林,驚動萬教」風姿。

所以,究竟是什麼事件造成臺語影視劇的沒落?臺語影視劇的「粗鄙」、「劣質」形象又是藉由什麼歷史與社會脈絡所形塑而成?帶著悲情底色的臺語影視劇,代表著臺灣哪個社會階層的人民、正在刻畫什麼類型的故事與刻板印象?本文將淺談戰後臺灣影視劇的發展歷程,討論國語政策對臺語影視劇的影響力——或是殺傷力,以及臺語影視劇「大喜大悲」的風格從何而來,最後回歸現代社會,思考臺語在此時此刻的臺灣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1950~1960年代:臺語片的茁壯、璀璨與夭折

在討論臺語影視劇的浮沉前,我們先從戰後臺灣電影的發展脈絡談起。

國民政府於1955年根據《電影檢查法》成立「電影檢查處」,規定各電影需要持有電影檢查處頒發的「准演執照」才可公開放映。而在隔年1956年,臺灣第一部自製臺語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上映,使臺語影壇在1957年至1959年之間迎來第一波高峰。在1950和1960年代,每年平均有上百部臺語電影上映,而製作團隊包含以臺語為母語的台灣本省人、非臺語母語者的客家人和外省人、甚至是國外的香港和日本人。臺灣在當時甚至成為僅次於日本和印度的世界第三大劇情片生產國。而這個年代的臺語電影也深諳「政治正確」之道,在電影中配合國民政府的中華民族情懷,拍攝抗日電影與反共電影,如以西來庵事件為主軸的《血戰噍吧哖》;1960年代的臺語片擺脫傳統的苦情形象,推出《大俠梅花鹿》、《王哥柳哥遊臺灣》此類喜劇片,口碑票房雙豐收,更領導全體臺灣電影對抗臺灣影壇公認外敵——進口日本片,然而當時卻有立委在檢討日本片對臺灣影壇的入侵影響時,將問題歸咎於「有些影片不夠水準,尤其是臺語片」,這種說法讓實際上的「抗日」功臣臺語片蒙上一層莫須有的陰影。

此言無異於扼殺「正在茁壯的臺語片」,雖之而來的國語政策亦使臺語片在1970年代面臨雪崩式下滑,1969年臺語片年產量和國語電影出現「黃金交叉」,此後更從年產量百部一路下跌到二十部以下、甚至個位數。反倒是此時的國語片產能蒸蒸日上,譬如瓊瑤「客廳、飯廳、咖啡廳」的三廳式愛情電影,看「二秦二林」(秦漢、秦祥林、林青霞、林鳳嬌)等帥哥美女談情說愛;國營片廠「中影」(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在靠著旗下影院播放香港邵氏電影公司出品的黃梅調港片《梁山伯與祝英台》解除過去的虧損債務危機後,開始大力推行源引自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並融合臺灣鄉村題材的「健康寫實風格」,主要是為了宣揚政績和展現鄉村現代化樣貌的政宣片,拍出《蚵女》、《養鴨人家》等膾炙人口的經典電影,有趣的是這些健康寫實電影明明以臺灣農村為背景,卻不見片中角色說出半句臺語,看來此臺灣農村非彼臺灣農村。


1970年代:大銀幕國語電影和小螢幕臺語節目的分庭抗禮

回顧1950到1970年代的臺灣國語電影,有宣揚「省籍融合」觀念的臺灣第一部國臺語雙聲道電影《炎黃子孫》,漢人本位出發的漢原衝突劇情片《吳鳳》,以中國孝女傳說為背景的《緹縈》,或是中日戰爭劇情片《梅花》、《筧橋英烈傳》、《英烈千秋》、《八百壯士》等等,以上主題不外乎強化「中華民族」的意識形態,向臺灣人民傳遞中國文化思想,順便幫國民政府在二戰中的表現打廣告,官方也能同時回憶離去的光輝歲月。而1970年代的臺灣面臨退出聯合國、與美國為首的世界各國斷交等等外交危機,亦需要推出大量「愛國片」以鞏固臺灣民眾對政府和「中華民族」的信心。不過1978年《影響》雜誌引起的「十大爛片風波」,將政宣片《筧橋英烈傳》列入爛片名單中,引爆一場口水戰,《影響》雜誌甚至收到警備總部的電話「關切」,不過或許可引用作家小野所言:「當年看國片的都是白痴,是大家譏笑的對象」來說明此現象。所以敗壞臺灣「國片」聲譽的究竟是被立委批評「不夠水準」的臺語片、還是宣傳大於品質的國語政宣片仍待商榷。

臺語片在1970年代因為國語政策和底片進口限制而遭遇滑鐵盧,並背負「眾人嫌」的低俗污名後,將戰場從大銀幕轉到小螢幕,搭上「老三台」開播風潮。比方說1962年臺灣第一家電視台「台視」開臺後,便播出臺灣第一齣臺語電視劇《重回懷抱》;中視更打破過去臺灣電視劇的「單元劇」結構,首創每天播出的連續劇,台視和中視在臺語連續劇戰場打起擂台賽,也因此催生出類似現代偶像組合的歌仔戲四大小生——楊麗花、柳青、葉青和小明明;華視幕後負責臺語電視劇的「製作三傑」:李嘉、陳義和林西野,也積極經營臺語連續劇事業,讓老三台中最晚成台的「小老弟」華視收視率超越台視和中視。

1970年代的臺語電視劇產業主張要「表現臺灣強烈的鄉土色彩」,所以邀請本省籍作家擔任編劇,也將「周成過臺灣」等臺灣民間傳說改編成單元劇《寶島奇譚》,可以說是今天《戲說臺灣》單元劇節目的前身;歌仔戲和布袋戲也在這個年代從野台走進電視機中,台視的兩大臺柱便是「楊麗花歌仔戲」和「黃俊雄布袋戲」。然而因為國語政策和底片進口限制政策,無論是電影抑或電視劇的台語影視人才都難逃被「追殺」的命運,臺語節目因「方言節目」政策失去在黃金時段播出的權利,因此受限於預算和惡劣的產業環境,節目無法再如從前一般多元,只好選擇保住中老年客群基本盤,於是讓臺語節目背貼上「落後、粗俗、老氣」的標籤。


1980年代~至今:突破、創新與多元

而臺灣電影在解嚴前的1980年代力求突破,除了新浪潮電影領銜促進改變外,金馬影展也常藉機播放「限制級電影」,規避政府尚未列清級數的電影政策,促使政府在1983年修改《電影法》,劃分出「普通級」和「限制級」兩級。1989年上映的《悲情城市》更是為臺灣國片和臺語電影在國際影壇殺出一條血路,在《悲情城市》之後也接連出品幾部昔日臺語影人現身的臺語電影。

1990年代到今日的臺灣影視劇產業,以國語為主的愛情偶像劇曾一度在東亞掀起炫風,但又因為中國市場的拉力導致人才外流,陷入短暫的低潮期,不過臺灣影視圈積極改革,藉由職人劇和社會議題劇翻身,在這些反映現實的電視劇中,不難發現臺灣本土元素;電影方面國片也曾經遭逢低谷,直到《海角七號》播出一掃陰霾,《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更在幾年後推出以霧社事件為背景的史詩片《賽德克 · 巴萊》,整部電影中的語言使用都力圖還原當代,因此能聽見賽德克語、日語和少許臺語,不再見到刻意為之的國語,也為後來臺灣歷史劇奠定多語使用的傳統(臺灣電視劇《斯卡羅》、《茶金》等劇都能聽到多元的語言)。


參考資料

  1. 〈臺語正潮?流行文化領頭後,臺語能走向正常化嗎?〉—報導者
  2. 林奎章,《臺語片的魔力:從故事、明星、導演到類型與行銷的電影關鍵詞》(臺北:游擊文化,2020初版)
  3. 林亮妏,《打開時空膠囊:舊時代的電影青春物語》(高雄:逗點文創社,2014初版)
  4. 蘇致亨,《毋甘願的電影史:曾經,臺灣有個好萊塢》(臺北:春山出版,2020初版)



avatar-img
440會員
573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除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和「階級與階級的不平等」之外,不平等還存在第三個維度:「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不平等」。 國家之間是平等的嗎?
除了個體層面的不平等,人類在階級層面也充滿了不平等。造成問題的原因是什麼?有哪些因素造成了當今世界的階級矛盾?為什麼「1% v.s. 99%」的戰爭會越演越烈?在前一章中,我們將焦點集中在個體的差異上,而在這一章則會回到經典馬克思主義階級矛盾的視角來看待
1. 緒論 1905年3月8日,法國亞眠(Amiens)的地方法院正式開庭審理一項竊盜案。 在法庭的外面,是成群結隊的聲援民眾;而在法庭內,被告席上坐著一位衣著得體、舉止紳士的男人。 早上10點,當囚車抵達法院門口時,這個男子神情自若的跳下車來,對著在場的民眾輕鬆一笑,喊了一聲:
撰文:呂詠倢 活在二十一世紀,我們很容易陷入超出心理負荷的生活。 坐車上學短短十分鐘的路程,在行人熙熙攘攘、車聲鼎沸的忙亂中必須打開英文聽力練習檔,說服自己聽一遍不懂就再聽一個禮拜——這件事不會很痛苦。 課程裡偶有學生口中不上也無妨的「廢課」,可以用來補眠、聊天或滑手機擺爛,但若不試圖寫點功課、背誦
撰文:施宜蓁 天花板上高雅的水晶吊燈映照在純白的絲綢桌布上,隨著幾道前菜上桌,專屬於牛肉的誘人香氣撲鼻而來,刀子切下烤得焦脆的酥皮,令人驚喜的是,粉嫩肌理中還帶著些許血色,恰如其分的熟度惹人饞涎欲滴。
除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和「階級與階級的不平等」之外,不平等還存在第三個維度:「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不平等」。 國家之間是平等的嗎?
除了個體層面的不平等,人類在階級層面也充滿了不平等。造成問題的原因是什麼?有哪些因素造成了當今世界的階級矛盾?為什麼「1% v.s. 99%」的戰爭會越演越烈?在前一章中,我們將焦點集中在個體的差異上,而在這一章則會回到經典馬克思主義階級矛盾的視角來看待
1. 緒論 1905年3月8日,法國亞眠(Amiens)的地方法院正式開庭審理一項竊盜案。 在法庭的外面,是成群結隊的聲援民眾;而在法庭內,被告席上坐著一位衣著得體、舉止紳士的男人。 早上10點,當囚車抵達法院門口時,這個男子神情自若的跳下車來,對著在場的民眾輕鬆一笑,喊了一聲:
撰文:呂詠倢 活在二十一世紀,我們很容易陷入超出心理負荷的生活。 坐車上學短短十分鐘的路程,在行人熙熙攘攘、車聲鼎沸的忙亂中必須打開英文聽力練習檔,說服自己聽一遍不懂就再聽一個禮拜——這件事不會很痛苦。 課程裡偶有學生口中不上也無妨的「廢課」,可以用來補眠、聊天或滑手機擺爛,但若不試圖寫點功課、背誦
撰文:施宜蓁 天花板上高雅的水晶吊燈映照在純白的絲綢桌布上,隨著幾道前菜上桌,專屬於牛肉的誘人香氣撲鼻而來,刀子切下烤得焦脆的酥皮,令人驚喜的是,粉嫩肌理中還帶著些許血色,恰如其分的熟度惹人饞涎欲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聽海湧》探討1940年代臺灣在日本殖民下的故事。透過新海家三兄弟的視角,劇情交織二次大戰的歷史與個人的命運,展現了戰爭的殘酷與人性的掙扎。在精心的製作之下,此劇不僅在技術上達到了電影的水準,更引發對臺灣歷史的深度思考。獨特的音樂設計和多元的演員陣容,也讓這部劇成為值得期待的佳作。
Thumbnail
以前很喜歡看一部懷舊喜劇片,片名叫「狗蛋大兵」,片中描寫學校生活的部份讓我印象深刻,因為我剛好走過那個年代。 我媽在我上小學的第一天就告訴我千萬不能在學校講到「二八事件」,後來我才知道指的是「二二八事件」,那時學校正在推行「講國語運動」,所以我的台灣國語和台語髒話為我得到了兩塊牌子掛在脖子上,就像
臺灣國語與臺語之間的差異,包括國語運動對臺灣本土語言的影響,以及臺灣國語的發音特色。
Thumbnail
中國電視劇《繁花》在中國掀起熱潮,但在臺灣未能引起類似反應。本文將從中國影劇在臺市場地位、王家衛風格改變、故事背景及語言文化距離等方面深入探討《繁花》未受注目的原因。《繁花》在臺灣沒有爆紅的最主要原因,是「《繁花》本來就不是為了臺灣觀眾製作的」。
Thumbnail
影視行業除了呈現本國自身文化還可以帶動旅遊、文化歷史等等產業鏈
Thumbnail
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仍得設定中國框架,框定台灣文學的地方性、民族性才得以在當時進行。 因此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雖然看起來是在討論寫實主義和鄉土視角,但實際是在壓抑/醞釀台灣的主體意識,也因此余光中才扣得上工農兵文學帽子,余光中的狼來了在說鄉土文學是共產黨、是台獨才那麼有殺傷力
Thumbnail
1950年代布袋戲園大量演出劍俠戲,按照劇目來看,有些是改編自現有著作,例如:《說唐演義》、《蜀山劍俠》、《十八路反王》、《新封神榜》⋯⋯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臺灣近年來也不少以臺灣歷史為基礎,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如2022年上映的流麻溝十五號,和今年「尋找湯德章」的紀錄片,電影主題圍繞著臺灣二二八及白色恐怖時代。 本集許律師將從電影尋找湯德章出發,討論政治檔案與臺灣轉型正義相關的法律問題。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聽海湧》探討1940年代臺灣在日本殖民下的故事。透過新海家三兄弟的視角,劇情交織二次大戰的歷史與個人的命運,展現了戰爭的殘酷與人性的掙扎。在精心的製作之下,此劇不僅在技術上達到了電影的水準,更引發對臺灣歷史的深度思考。獨特的音樂設計和多元的演員陣容,也讓這部劇成為值得期待的佳作。
Thumbnail
以前很喜歡看一部懷舊喜劇片,片名叫「狗蛋大兵」,片中描寫學校生活的部份讓我印象深刻,因為我剛好走過那個年代。 我媽在我上小學的第一天就告訴我千萬不能在學校講到「二八事件」,後來我才知道指的是「二二八事件」,那時學校正在推行「講國語運動」,所以我的台灣國語和台語髒話為我得到了兩塊牌子掛在脖子上,就像
臺灣國語與臺語之間的差異,包括國語運動對臺灣本土語言的影響,以及臺灣國語的發音特色。
Thumbnail
中國電視劇《繁花》在中國掀起熱潮,但在臺灣未能引起類似反應。本文將從中國影劇在臺市場地位、王家衛風格改變、故事背景及語言文化距離等方面深入探討《繁花》未受注目的原因。《繁花》在臺灣沒有爆紅的最主要原因,是「《繁花》本來就不是為了臺灣觀眾製作的」。
Thumbnail
影視行業除了呈現本國自身文化還可以帶動旅遊、文化歷史等等產業鏈
Thumbnail
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仍得設定中國框架,框定台灣文學的地方性、民族性才得以在當時進行。 因此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雖然看起來是在討論寫實主義和鄉土視角,但實際是在壓抑/醞釀台灣的主體意識,也因此余光中才扣得上工農兵文學帽子,余光中的狼來了在說鄉土文學是共產黨、是台獨才那麼有殺傷力
Thumbnail
1950年代布袋戲園大量演出劍俠戲,按照劇目來看,有些是改編自現有著作,例如:《說唐演義》、《蜀山劍俠》、《十八路反王》、《新封神榜》⋯⋯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臺灣近年來也不少以臺灣歷史為基礎,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如2022年上映的流麻溝十五號,和今年「尋找湯德章」的紀錄片,電影主題圍繞著臺灣二二八及白色恐怖時代。 本集許律師將從電影尋找湯德章出發,討論政治檔案與臺灣轉型正義相關的法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