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在寫什麼的個人反思」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3/07/27「不知道在寫什麼的個人反思」

以前我覺得有很多知識學,很好玩,但如今發現,涉略不同領域的知識不只是好玩而已,是真的很重要。因為不同領域的人類,或者用最貼近我這個年齡層,再精確一點,就是作為一名大學生的例子來舉例好了——不同科系的同學思維方式是很不同的,因為不同系所不同的知識體系給我們的訓練是不同的。雖然莊子一直都說:“天地與我合一、萬物與我並生”,但就像羅爾斯說的“無知之幕”在現實世界中是無法存在,就像智慧一樣,我們不可能得到智慧,只能趨近智慧、追求智慧。


我高中是理科班的學生,至少在正規教育體系裡學習的我被生物領域洗禮長達6年。我自己重讀自己寫的東西,看到「社會化就是分化社會的開始」的時候,我會想到如果是從生物的角度來思考,「分化」是指一個細胞組織分化不同功能的細胞,那對人體來說不是一件壞事,若是不分化,比如一隻手沒有形成,才讓人害怕。


當然對社會組的同學來說,「分化」也未必是一件壞事,因為社會也要分化成不同功能的組織才能讓社會維持穩定的運作。


但我想表達的是,慢慢長大就發現,很多事情好像不是非黑即白的,從你的角度你是對的,但是從我的角度就是不對的。


之前有一個工作坊,學思達老師讓我們玩角色扮演,議題是花蓮部分原住民聽到火就超大的「亞泥議題」。我那時候先後被委派扮演了兩個角色,第一個是花蓮縣政府,第二個是立法議員。


乾,擔任花蓮縣政府的時候我一整個人角色錯亂,我自己不同意亞泥破壞原住民的家園,但因為我卡的位子,我需要跟原住民的代表協商,還要跟他們說我會給他們工作機會,越講就越在心裡面嘔吐不止。


後來,我扮演立法議員,我記得是要負責擔任政府和村民的橋樑,我記得那時候有扮演環保團體的同學對我嗆聲,說我都在說謊,我還要夾在政府和村民中間,左右為難,我那個當下好想直接把放在我桌上象徵著我是立法議員的桌牌撕爛,然後說:“我不幹了。”


另外,我自己目前的狀態跟我系上的文化很不同,我每次都要很努力地進行自我調適,自我催眠我是行政相關科系的同學,應該要是要維持秩序和穩定,不要亂講話,要忍住、深呼吸、忍住。雖然那個「應該」不是我的「應該」。這跟我以前在理科班的上課情況不太一樣,那時候,我們可以隨時跟老師提問,然後可以一起討論。


後來我發現我可以另尋一些課或社團繼續討論,讓我那顆不安份的心得以釋放我的能量,也找一群同好的人,可以互相取暖。


寫到最後,不知道這一篇的重點是什麼,大概是跟不同領域的人類、思維方式迥異、角色錯亂、卡對位子、找同溫層取暖的重要性有關。

世界很亂,還好我還是我自己,還有跟我一樣的人,雖然我還在持續探索我自己。

avatar-img
22會員
5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芊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3/07/27「物種歧視是從青少年時期開始的?——反思社會化對思想的毒害」 這個研究顯示英國兒童對待動物是沒有差別待遇的,到了青少年階段就會開始物種歧視(speciesism),而開始“雙標”看待動物,比如狗狗是寵物、豬是食物。 "Something seems to happen in a
2023/07/25 課程發展與設計這堂課有很多理論,我唯獨對具有「轉化」功能的「課程調適觀」印象深刻。 我剛剛思考了一下,才知道這兩年來我在課業上一直都在做這件事——不斷將我在台灣師範體系所學「轉化」成可以讓我思考馬來西亞教育體制的東西。 台灣和馬來西亞面對的問題不同,整個文化背景和歷史事件
2023/07/23「国际化和在地化不冲突而是需兼顾 • 课程调适观——因地制宜的良策」 以前会觉得独中是国家的弃婴,但现在思考一下,正是因为在国家体制外,所拥有的自由度似乎相对政府学校来得高。 感​独中缺少的不是自由,而是善用、转化资源的能力。会说「转化」是因为课本很中国化,之前我有写过,透过
2023/07/20 「教育可不可以“鄭(政)智(治)化” • 批判教育學 • 轉化型知識份子」 世界就是壓迫與被壓迫,讀了批判教育學、存在主義、現象學和詮釋學相關的內容,知道公民課的重要性,也知道就算沒有公民課,老師也應該帶著批判意識來 一、「對抗文本」 -多元批判的方式來解讀文本符碼才能不斷
2023/07/15「為什麼看書要看作者的背景?——知人論世」 我以前看書或讀課文,有時候會先看作者的身份,只是因為好奇,或者是考試要考XD ​現在看書發現,知道作者的背景還蠻重要的,可以讓我們知道對方的用語源自何處及其含義。 比如我正在看的《被討厭的教育》作者是蘇鈺楠老師。他大學讀法律系
2023/07/07 以前在馬來西亞無論是狂風暴雨還是艷陽高照,都是由老媽用車載送。 每次在路上,老媽就會說:“你們看那些外勞,幾曬都要騎腳車。” 有時,還會看到有些外勞會提著好幾袋重重的物品從百貨商場走出來,一邊曝曬一邊走回工廠宿舍。 從學校回家的路上,老媽如果有空就會載一些要自己走路回家
2023/07/27「物種歧視是從青少年時期開始的?——反思社會化對思想的毒害」 這個研究顯示英國兒童對待動物是沒有差別待遇的,到了青少年階段就會開始物種歧視(speciesism),而開始“雙標”看待動物,比如狗狗是寵物、豬是食物。 "Something seems to happen in a
2023/07/25 課程發展與設計這堂課有很多理論,我唯獨對具有「轉化」功能的「課程調適觀」印象深刻。 我剛剛思考了一下,才知道這兩年來我在課業上一直都在做這件事——不斷將我在台灣師範體系所學「轉化」成可以讓我思考馬來西亞教育體制的東西。 台灣和馬來西亞面對的問題不同,整個文化背景和歷史事件
2023/07/23「国际化和在地化不冲突而是需兼顾 • 课程调适观——因地制宜的良策」 以前会觉得独中是国家的弃婴,但现在思考一下,正是因为在国家体制外,所拥有的自由度似乎相对政府学校来得高。 感​独中缺少的不是自由,而是善用、转化资源的能力。会说「转化」是因为课本很中国化,之前我有写过,透过
2023/07/20 「教育可不可以“鄭(政)智(治)化” • 批判教育學 • 轉化型知識份子」 世界就是壓迫與被壓迫,讀了批判教育學、存在主義、現象學和詮釋學相關的內容,知道公民課的重要性,也知道就算沒有公民課,老師也應該帶著批判意識來 一、「對抗文本」 -多元批判的方式來解讀文本符碼才能不斷
2023/07/15「為什麼看書要看作者的背景?——知人論世」 我以前看書或讀課文,有時候會先看作者的身份,只是因為好奇,或者是考試要考XD ​現在看書發現,知道作者的背景還蠻重要的,可以讓我們知道對方的用語源自何處及其含義。 比如我正在看的《被討厭的教育》作者是蘇鈺楠老師。他大學讀法律系
2023/07/07 以前在馬來西亞無論是狂風暴雨還是艷陽高照,都是由老媽用車載送。 每次在路上,老媽就會說:“你們看那些外勞,幾曬都要騎腳車。” 有時,還會看到有些外勞會提著好幾袋重重的物品從百貨商場走出來,一邊曝曬一邊走回工廠宿舍。 從學校回家的路上,老媽如果有空就會載一些要自己走路回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網路世界或現實世界,眼見不一定為憑!那我們要如何產生自己的判斷呢? 所以我常常會問為什麼?找出可能的原因,並在自己的過往經驗中找出類似事件,最後形成自己的判斷,這樣的判斷可以避免人云亦云的窘境。 我說的窘境就是錯把馮京當馬涼,最後答案揭曉,峰迴路轉,完全顛覆想像,不是怪被媒體唬弄,不然就是怪自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我自己在幼稚園以後,就一直有機會參與各項班級幹部輪替,很多中性一直感覺很奇怪,然後很多同學父母認為我是老類但,我很老成,話很少,加上往往被掛上他怪怪的,實際上只有我自己知道,腦袋無時無刻都有心電圖停止的聲音! 我看了很多文章,但是很少有機會看到這一種…不是要有企圖心、要有舉一反三、要吃甜頭、要短視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在他十幾二十歲的時光,完全浸泡在社會運動裡,那會跟一般人有什麼不同? 我自己的學運(社運)在歷史時刻開始前就已經結束了,但我有著類似的哀愁。 看著比我晚幾年出生的學弟妹成為學運的要角,那些微小的選擇不同,拉開了兩條不同的道路。後來我把自己活成無聊的樣子。 被社運揉捏
Thumbnail
以前的自己關心過很多議題,好像不在NPO、NGO工作,我就無法認真關心社會。 以理想為業,過著研究社會卻脫離社會的生活。 現在投入商務面對市場,我以為這是宣告不關心公共事務,被昔日夥伴撻伐的開始—— 但事實上,因為規律的日常、全日番茄鐘的高效工作,上班或下班都有活力,我開始恢復能夠寫提案的狀態
Thumbnail
這個世界很現實,但請你繼續保持你的溫柔 有時候真的覺得人在動物界裡面真的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僅僅是因為我們比他們多了一個腦袋就有這麼大的差異,矛盾這個詞是不會套用在除了人以外的生物的,因為他們很單純,想要甚麼就會有相對應的行動,但人卻不一樣,常常口是心非,想的跟做的完全不一樣,今天早上我先陪我們的
Thumbnail
從高中生的角度去看選學群所引發的家庭衝突,以及作者面對選擇和情緒困擾的過程。包含情緒挑戰、溝通問題。 想要讓各位知道,選群不過是一道選擇題,不要將自己困住。
Thumbnail
關於「LBB 嚕嗶啵」…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帶著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想將我們眼中的一切與眾分享。 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貼近世界,用各自的方式體會每一個相似與相反。
Thumbnail
到我這年紀就能發現一件很奇妙的事,學生時代曾玩在一起的同學,竟然因為政治傾向、兩性議題而互相批評攻擊,甚至各自選邊站,而更加奇妙的是,曾和你有過節的B竟然因為和另一個有過節的A互相批評,進而對與B之前的衝突釋懷... 人性真是奇妙,我真是不夠懂我自己(笑)。 但是,因為這個機會我也認識到一件非常
Thumbnail
在網路世界或現實世界,眼見不一定為憑!那我們要如何產生自己的判斷呢? 所以我常常會問為什麼?找出可能的原因,並在自己的過往經驗中找出類似事件,最後形成自己的判斷,這樣的判斷可以避免人云亦云的窘境。 我說的窘境就是錯把馮京當馬涼,最後答案揭曉,峰迴路轉,完全顛覆想像,不是怪被媒體唬弄,不然就是怪自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我自己在幼稚園以後,就一直有機會參與各項班級幹部輪替,很多中性一直感覺很奇怪,然後很多同學父母認為我是老類但,我很老成,話很少,加上往往被掛上他怪怪的,實際上只有我自己知道,腦袋無時無刻都有心電圖停止的聲音! 我看了很多文章,但是很少有機會看到這一種…不是要有企圖心、要有舉一反三、要吃甜頭、要短視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在他十幾二十歲的時光,完全浸泡在社會運動裡,那會跟一般人有什麼不同? 我自己的學運(社運)在歷史時刻開始前就已經結束了,但我有著類似的哀愁。 看著比我晚幾年出生的學弟妹成為學運的要角,那些微小的選擇不同,拉開了兩條不同的道路。後來我把自己活成無聊的樣子。 被社運揉捏
Thumbnail
以前的自己關心過很多議題,好像不在NPO、NGO工作,我就無法認真關心社會。 以理想為業,過著研究社會卻脫離社會的生活。 現在投入商務面對市場,我以為這是宣告不關心公共事務,被昔日夥伴撻伐的開始—— 但事實上,因為規律的日常、全日番茄鐘的高效工作,上班或下班都有活力,我開始恢復能夠寫提案的狀態
Thumbnail
這個世界很現實,但請你繼續保持你的溫柔 有時候真的覺得人在動物界裡面真的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僅僅是因為我們比他們多了一個腦袋就有這麼大的差異,矛盾這個詞是不會套用在除了人以外的生物的,因為他們很單純,想要甚麼就會有相對應的行動,但人卻不一樣,常常口是心非,想的跟做的完全不一樣,今天早上我先陪我們的
Thumbnail
從高中生的角度去看選學群所引發的家庭衝突,以及作者面對選擇和情緒困擾的過程。包含情緒挑戰、溝通問題。 想要讓各位知道,選群不過是一道選擇題,不要將自己困住。
Thumbnail
關於「LBB 嚕嗶啵」…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帶著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想將我們眼中的一切與眾分享。 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貼近世界,用各自的方式體會每一個相似與相反。
Thumbnail
到我這年紀就能發現一件很奇妙的事,學生時代曾玩在一起的同學,竟然因為政治傾向、兩性議題而互相批評攻擊,甚至各自選邊站,而更加奇妙的是,曾和你有過節的B竟然因為和另一個有過節的A互相批評,進而對與B之前的衝突釋懷... 人性真是奇妙,我真是不夠懂我自己(笑)。 但是,因為這個機會我也認識到一件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