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看書要看作者的背景?——知人論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3/07/15「為什麼看書要看作者的背景?——知人論世」

我以前看書或讀課文,有時候會先看作者的身份,只是因為好奇,或者是考試要考XD

​現在看書發現,知道作者的背景還蠻重要的,可以讓我們知道對方的用語源自何處及其含義。

比如我正在看的《被討厭的教育》作者是蘇鈺楠老師。他大學讀法律系,研究所才讀教育所。

他書本裡面的用詞跟法律有關,比如剛剛看到的「位階」。我查了一下才知道是法律用詞——法位階,意思是法規有位階性,對台灣來說,憲法的位階高於法律,而法律的位階高於命令,上級命令又高於下級命令。位階低的不得牴觸位階高的法規。

​這樣就知道老師在文中要表達的意思了。

​就像是去到作者的世界裡面,用他的視角來閱讀文本,達到詮釋學所說的「視野交融」。

以下​節錄一段蘇老師在《教育哲學》(二刷 2022 1月版)一書中裡面提到的一段話:

​「由前述的發展可發現,要進行好的理解與詮釋,不去理解文本的歷史性是不可能的,這種歷史性雖然是作者本身個殊的,但閱讀文本的我們是可以體會和同理的,因為這是生命經驗的共同特性,這種作者的歷史性就是我們了解先前結構時的視界,稱之為視野。

​在此嘉達美(H. Gadamer, 1900-2002)提出視野的概念,認為好的詮釋必須詮釋者能夠對於作者的觀點有所同理,也就是達成視野的交融。然而這裡並不是說詮釋者必須要完全能變成和作者一樣才能做好詮釋,這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詮釋者盡全力去除自身的主觀性,達到視野交融,同時在詮釋時,自己也成了文本歷史性的一部分。

​這種歷史性的概念,來自於生命經驗的共同性,因此海德格爾(M. Heidegger,1889-1976)認為詮釋學是生命的開展,訴說自身的存在,詮釋學因此不只是一個方法,而是存在本身,精確地說,是人思及自己的存在,而一邊詮釋世界一邊活下去,是為在世存有。」

網路有一個人提到“知人論世”這個東西,還蠻有趣的。

網友:“因為知人論世。我們為了弄明白一件事,既要了解這個人,也要研究人物所處的時代。這是孟子所提出來的文學批評原則和方法。《孟子.萬章下》說“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現在我們看書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時代背景就是對“知人論世”繼承和沿襲。

人物生平和時代背景就是我們了解圖書的語境,就好像身處現代的我們,吃飽喝足的我們,對於饑荒時期的人們易子而食、吃觀音土等行為是及其不理解噠,因為我們沒有體會過那種餓極了,快要死了時什麽都不管不顧了的心情。所以通過當時時代背景和人物生平或許可以體會到作者心情的一二。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芊芊的沙龍
22會員
52內容數
芊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18
<Our thoughts are our stories, challenging our beliefs while balancing with standing firmly what align with one's authentic self> We often tend to be
2024/12/18
<Our thoughts are our stories, challenging our beliefs while balancing with standing firmly what align with one's authentic self> We often tend to be
2024/11/08
剛溫習自己在花蓮用的筆記本。看到之前參加台灣猛禽協會舉辦的辨識猛禽工作坊的時候做的筆記。我記得為了這個為期三天的工作坊,我翹掉一堂政治學的課(其實也不算翹課,那時候我有請假,我還把參加的證明上傳去請假系統)。 現在回想起來,幸好我當時有請假去參加這個工作坊。雖然我還蠻喜歡政治學,但每次都坐在教
Thumbnail
2024/11/08
剛溫習自己在花蓮用的筆記本。看到之前參加台灣猛禽協會舉辦的辨識猛禽工作坊的時候做的筆記。我記得為了這個為期三天的工作坊,我翹掉一堂政治學的課(其實也不算翹課,那時候我有請假,我還把參加的證明上傳去請假系統)。 現在回想起來,幸好我當時有請假去參加這個工作坊。雖然我還蠻喜歡政治學,但每次都坐在教
Thumbnail
2024/06/06
我的體會與感悟 第一次看著鳥類在我手中死去的時候,很難過。當時祂滿嘴都是螞蟻,身體從有溫度到冰冷。 後來看多了,數量一多,就漸漸麻木了,因爲不可能看到一隻就哭一次,這樣很快就會沒有力氣,還是把那些力氣花在可以做出更多改變的地方可能比較有希望。 對人類中心主義的反思 很多人可能會説人都吃不飽了
Thumbnail
2024/06/06
我的體會與感悟 第一次看著鳥類在我手中死去的時候,很難過。當時祂滿嘴都是螞蟻,身體從有溫度到冰冷。 後來看多了,數量一多,就漸漸麻木了,因爲不可能看到一隻就哭一次,這樣很快就會沒有力氣,還是把那些力氣花在可以做出更多改變的地方可能比較有希望。 對人類中心主義的反思 很多人可能會説人都吃不飽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2023/07/15「為什麼看書要看作者的背景?——知人論世」 我以前看書或讀課文,有時候會先看作者的身份,只是因為好奇,或者是考試要考XD ​現在看書發現,知道作者的背景還蠻重要的,可以讓我們知道對方的用語源自何處及其含義。 比如我正在看的《被討厭的教育》作者是蘇鈺楠老師。他大學讀法律系
Thumbnail
2023/07/15「為什麼看書要看作者的背景?——知人論世」 我以前看書或讀課文,有時候會先看作者的身份,只是因為好奇,或者是考試要考XD ​現在看書發現,知道作者的背景還蠻重要的,可以讓我們知道對方的用語源自何處及其含義。 比如我正在看的《被討厭的教育》作者是蘇鈺楠老師。他大學讀法律系
Thumbnail
一、〈可以不要根據文本嗎?〉 (一)思考看看,「不根據文本會發生什麼事?」 你以為在畫重點,但沒畫的部分不代表不重要! 每字每句,都是作者的安排,並免武斷地擷取訊息。 個人的理解脈絡也很重要,但不能直接替換作者的想法。 2. 文本的完整性建立於什麼條件? 再次強調,文本代表的是作者的想法,自然而然
Thumbnail
一、〈可以不要根據文本嗎?〉 (一)思考看看,「不根據文本會發生什麼事?」 你以為在畫重點,但沒畫的部分不代表不重要! 每字每句,都是作者的安排,並免武斷地擷取訊息。 個人的理解脈絡也很重要,但不能直接替換作者的想法。 2. 文本的完整性建立於什麼條件? 再次強調,文本代表的是作者的想法,自然而然
Thumbnail
《如何閱讀一本書》要傳達的,正是面對複雜的整體,也能以從容不迫的姿態將它拆解,從中理出個所以來。寫筆記、做摘要的意義,不只是單純為了學會掌握好訊息,而是從這些實踐中鍛鍊個人的感知與心智,不會立刻否定、無視他者,而是將自我放下,鍛鍊出與他者周旋、將他者征服的能耐與意志。
Thumbnail
《如何閱讀一本書》要傳達的,正是面對複雜的整體,也能以從容不迫的姿態將它拆解,從中理出個所以來。寫筆記、做摘要的意義,不只是單純為了學會掌握好訊息,而是從這些實踐中鍛鍊個人的感知與心智,不會立刻否定、無視他者,而是將自我放下,鍛鍊出與他者周旋、將他者征服的能耐與意志。
Thumbnail
勒內.笛卡爾(René Descartes)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對許多人而言已經是老生常談,但要將這句話落實於一個國家的公民教育,就不如嘴上說的容易了;相反的,光是要給出落實的承諾,對國家而言就是極大的壓力,畢竟一個國家內存在太多群體,公民教育領域又是百家爭鳴,到底教材該怎麼寫、寫什麼,才能建
Thumbnail
勒內.笛卡爾(René Descartes)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對許多人而言已經是老生常談,但要將這句話落實於一個國家的公民教育,就不如嘴上說的容易了;相反的,光是要給出落實的承諾,對國家而言就是極大的壓力,畢竟一個國家內存在太多群體,公民教育領域又是百家爭鳴,到底教材該怎麼寫、寫什麼,才能建
Thumbnail
《解讀者》說明一般閱讀者逐步進階、轉變為解讀者的內在過程,並強調透過持續閱讀及內化內容、改變讀者內在條件,讓「閱讀」進階為「解讀」,深化閱讀歷程、解讀生活與世界。 黃國珍老師:「解讀不是把世界解釋成為自己的理所當然。解讀的歷程也是自我蛻變的歷程。最重要的不是我們讀過什麼或記得什麼,而是我們成為什麼。
Thumbnail
《解讀者》說明一般閱讀者逐步進階、轉變為解讀者的內在過程,並強調透過持續閱讀及內化內容、改變讀者內在條件,讓「閱讀」進階為「解讀」,深化閱讀歷程、解讀生活與世界。 黃國珍老師:「解讀不是把世界解釋成為自己的理所當然。解讀的歷程也是自我蛻變的歷程。最重要的不是我們讀過什麼或記得什麼,而是我們成為什麼。
Thumbnail
 作者:大澤真幸 譯者:顏雪雪 衛城出版 當一本書要寫給所有人的時候,就像在餐廳點炒飯可以看出廚師的基本功,往往最容易展現作者的深度與廣度。社會學我當然是個門外漢,有興趣不過就是看個見樹又見林>這種類似社會觀察的書罷了。 這本書從馬克思˙韋伯的憂鬱症情緒談起,再從亞里斯多德的社會序列(
Thumbnail
 作者:大澤真幸 譯者:顏雪雪 衛城出版 當一本書要寫給所有人的時候,就像在餐廳點炒飯可以看出廚師的基本功,往往最容易展現作者的深度與廣度。社會學我當然是個門外漢,有興趣不過就是看個見樹又見林>這種類似社會觀察的書罷了。 這本書從馬克思˙韋伯的憂鬱症情緒談起,再從亞里斯多德的社會序列(
Thumbnail
全書分三個主軸討論:語文科、歷史科、數學科。 語文科 - 通往所有科目的工具 文學是人類在不同時代、環境下創造出來的文化遺產,與其一味依循血緣追求正統的遺產,不如以本國為出發點去認識人類共同的經驗,學會賞味和思考文學作品中的人文元素。文化涵養是沒有國籍的,認識文學的本質,反而更能體會人文的力量。
Thumbnail
全書分三個主軸討論:語文科、歷史科、數學科。 語文科 - 通往所有科目的工具 文學是人類在不同時代、環境下創造出來的文化遺產,與其一味依循血緣追求正統的遺產,不如以本國為出發點去認識人類共同的經驗,學會賞味和思考文學作品中的人文元素。文化涵養是沒有國籍的,認識文學的本質,反而更能體會人文的力量。
Thumbnail
在這個凡事講求速成的年代,我理解大家都很重視投注在閱讀上頭的時間和性價比。但我想說的是與其在乎作者名氣、書籍價格和實用性,更重要的也許是你在閱讀的過程中,是否曾經被書中的某一兩句話所打中?又或者你是否曾反對作者提到的某些觀點?
Thumbnail
在這個凡事講求速成的年代,我理解大家都很重視投注在閱讀上頭的時間和性價比。但我想說的是與其在乎作者名氣、書籍價格和實用性,更重要的也許是你在閱讀的過程中,是否曾經被書中的某一兩句話所打中?又或者你是否曾反對作者提到的某些觀點?
Thumbnail
中學時代已經直接閱讀原典,見前人走過的路,肯定一生受用。法國人透過培養學生深度思考;尤其是通過前人留下的智慧、筆觸,從不同角度,了解身處的複雜世界,比起靠盲目背誦或靠小聰明鑽營,更能應對或面對變幻莫測的未來。
Thumbnail
中學時代已經直接閱讀原典,見前人走過的路,肯定一生受用。法國人透過培養學生深度思考;尤其是通過前人留下的智慧、筆觸,從不同角度,了解身處的複雜世界,比起靠盲目背誦或靠小聰明鑽營,更能應對或面對變幻莫測的未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