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10/20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新時代教育隨想1:「分流教育」=「適性發展」?— —在AI與機器人逐漸進步的時代,我們早已應該重新思考分流教育的意義

作者註:此系列專文將會以一個大學生的角度,討論現今高教的問題,以及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大學教育,此系列為專文第一篇

從小到大,我們的教育體制就像在告訴我們:我們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在社會上屬於其中一個位置,而進入這個位置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就和你選擇的學科相關。從國中畢業分流高中和技職體系,到高中職分科、分文理組,再到大學分系所……我們的教育體制不斷地希望(也可說是強迫)將我們分類到某一特定的位置。

就這樣,文組的同學從此看不到自然科學、理組的同學從此不再需要面對歷史、地理與公民,至於技職體系的同學,則按照各科的專業技能分組,只需要了解自己的專業科目……我們按照社會上的分類,將自己侷限在「自己的」知識裡。

這樣的教育體制在工業社會講求專業分工的社會體制下,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然而隨著資訊時代來臨,學習的門檻越來越低,我們對於「學習」這件事本身,也應該有不一樣的思考。

現今的教育體制中,不斷地將我們分流到不同的知識領域,並且從此畫定了學科之間的界線

分流教育的時代背景

在繼續討論下去之前,我想先和大家聊聊分流教育的背景,以及現代教育開始發展時,為什麼需要這樣的教育制度。

現代教育的出現源自於德國的前身— —普魯士王國,但直到十九世紀末期,工業革命使人民受教育的需求提高,這套體制才慢慢開始普及。

義務教育的出現有助於學生在進入職場前學習必要的技能,同時義務教育也能篩選出在升學體制中適應良好的學生,讓人力資源的管理與分配更有效率。

文理分科、技職/大學教育的分類也是同樣道理:透過偏向特定科目的學習與測驗,篩選出在這些特定科目中有天賦的學生— —也就是能夠在同樣的學習方式與時間中,獲得較好學習效率的學生。

透過標準化的測驗,工業時代的教育最終目的是篩選出能較有效率學習特定知識的學生,並做為未來學生進入特定產業的依據

分流讓我們更能專注在特定的科目上,卻也窄化了我們對於學習與生涯的想像

然而,這樣的分類,卻也窄化了許多的可能性:法律系的學生走司法官、律師或法務;資工系的學生當工程師或程式設計師;公行系就是考公務員或國營事業,餐飲系則是進相關行業……我們對於未來的想像與眼界,在主流教育的分流制度下,似乎也被侷限在特定的框架之內。

隨之而來的,是對「選錯方向」的恐懼:認為自己只要選了某一門專業,就只能做特定的工作— —根據Yes123求職網在2020年所做的統計,有55%的大學生自認「讀錯科系」,這種現象尤其在某些傳統上被認為「沒有特定出路」的領域如文史哲、藝術等又更明顯。

而那些幸運選對科系,或是找到適合工作的人,也在進入職場後,才發現過去那些被自己「放棄」的學問,實際上在職場上,甚至未來的人生中,都是有意義的。

隨著新技術發展,知識與技能的門檻將慢慢降低

如同前述,在過去,我們會那麼重視學科之間的界線,是因為工業時代下強調專業分工,認為「術業有專攻」,且人類的大腦有其極限,一個人一生中能投入心力做到好的事情,最多也不超過兩三件。

但任何的新技術、新知識,在未來都隨著新工具的發展而越來越容易上手:有了AI繪圖,每個人都能透過下指令而創作出自己的畫作;有了翻譯軟體,外語能力帶來的優勢不再和過去一樣明顯,甚至連過去被視為是有一定天賦才能完成的程式設計,在未來都可能被AI取代……在現代,我們越來越不需要完全投入自己的時間與精力,專注於某一種能力的學習。

但是,這難道代表我們不需要學習這些知識與技能嗎?恰好相反,在未來社會,「學習的過程與思考」會越來越重要。

比起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更重要的是學習的過程與思考能力

事實上,當知識和技能的取得門檻越低,我們越需要學習,但學習的方向必須改變:比起「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我們更應該重視的是「在這門領域的學習中,我們經歷了那些學習和思考的過程」,以及「這樣的學習過程能如何發揮在我們未來的學習中」。

以前面提到的「繪圖」、「學習外語」和「寫程式」為例,如果我們學習的目標是把圖畫好、把coding 打好,或是把一門外語練到能和當地人對話的程度,那未來的AI或翻譯軟體一定會比你更厲害。

但如果我們把目光放遠一點,我們就會發現:學畫畫比起技巧本身,更重要的是訓練構思的邏輯與對色彩的概念;學習外語除了和當地人溝通以外,也能讓我們更了解語言背後反映的文化與社會現象,而學習程式除了寫出一份好的coding,更是訓練我們的邏輯思維,並讓我們具備基本的電腦與資訊能力以面對資訊社會。

其他的學科也是一樣:學習歷史除了對人物與事件的了解外,更重要的是思考歷史被建構的過程以及不同角度的史觀;學習社會學除了了解社會學理論外,更是讓我們反思我們習以為常的社會現象與規範;學習物理學除了了解物理原理之外,也是訓練我們「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科學精神;學習數學除了大量的代數和幾何之外,更應該重視的是數學運算背後的邏輯推理與思考……

能掌握學習過程與工具的人,學習任何事物都能如魚得水

注意到了嗎?如果我們能跳脫「知識本身」來學習,那麼學習的過程與思考方式,事實上都有其共通性。

在過去的工業時代,為了有效率地培養各領域對應的人才,我們試圖將每一個人都分配到一個特定的領域,並認為領域之間是涇渭分明、無法被跨越的。

這樣的劃分也讓我們在不知不覺間窄化了「人」的可能性:認為選了某種專業,就是要對應到某一個位置。

但在這個「學習」永遠跟不上「世界變遷」的時代,我們更不應該被簡單地以「分流」作為將學生侷限於單一領域的理由:如果我們認為英文系的學生只需要學好英文,就不會有在台大外文系畢業後,到巴黎藍帶學院進修並成為知名主廚的陳嵐舒;如果我們認為技職生只需要顧好專業技能,就不會有寫出《做工的人》,並積極為藍領階層與弱勢族群發聲的林立青;如果我們認為心理系的學生只要懂得諮商和心理學,就不會有以心理學觀察深入詮釋自閉症患者,並以《非常律師禹英禑》中的精湛演技勇奪韓國影后的朴恩斌……

當然,我們依然無法否認:每個人在不同能力上的天賦都不同,憑自己的能力能做好的事情也有限,但我們也無需灰心:隨著科技發展,我們能夠使用的「輔具」也會越來越多— —只要能掌握學習的方式與思考能力,並學會善用科技,那我們依然能順利地跨越不同的領域。

*作者註:傳統分流教育產生的問題除了限縮學生多元發展之外,也可能導致階級流動僵化,例如過去被譽為「技職模範生」的德國,便是實行「大學/技職」雙軌的教育體制,但近年來有部分研究開始發現,德國教育雖然培養出素質較高的職業人才,卻也導致社會階層流動率低,且階級複製的情況嚴重。然因篇幅所限,加上此議題並非筆者研究範圍,故在此便不贅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德國紀錄片《巴赫曼老師的教室》(Mr. Bachmann and His Class,2021)以及其他相關文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