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的開悟,是以「見性」來代表,而「明心」是其方法。這個「明心」的方法,從宋代以來,中國禪宗逐漸有了自己的方式,稱為「公案禪」,若以「回歸佛陀的本懷」來看,是要參悟佛陀為甚麼會走上修行的路上,以及他的修行方式與內容。
聖嚴法師說:「釋迦牟尼希望能開悟,並且經由他的開悟,來解決為何會有生、老、病、死的問題。」「釋迦牟尼主要用兩種方法修行:第一種是入定,也就是打坐冥思的修行;第二種是苦行。但這兩種方法都沒有解決他對人類基本苦難的疑問。即使他在心靈上能夠達到玄妙的境界,但他仍未開悟。」P.8
「六年後,他放棄了入定與苦行的修行。他尤其覺得並不能由苦行中得到智慧,於是後來便提倡『中道』。釋迦牟尼繼續打坐冥思,有一天當他自然而然地出定時,心情既輕鬆又愉快,他抬起頭看著天空,見到了晨星,他的觀點完全改變了。他瞭解到心在本質上原本就是無限的,事物亦是如此,所以不需要為此而起煩惱。在那一刻,他完全開悟了。」P.8-9
「釋迦牟尼所領悟的,也就是他最早的教誨,可用佛教的『四聖諦』來簡要說明:苦,集,滅,道。」P.10
「佛陀所領悟、教導的四聖諦,與佛教禪宗又有什麼關係呢?雖然禪宗並沒有明確討論並解釋四聖諦,但仍秉持、遵行其精神。」P.10
「在禪宗裏,我們講無心、無相、無住以及無念。在西方,這『四無』更常被稱為『無我』,也就是自我的消融。當人放下對『我』的執著,以及認為自我與現象皆恒常不變的幻覺之後,便能達到這四『無』的境界。當你能瞭解並領悟無常的運行,以及無我的事實,就能瞭解無心、無相、無住以及無念,還有四聖諦。」P.10-11
所謂「開悟」,即是對「方法」的覺悟。「打坐」、「苦行」、「四無」、「中道」的說法,即是「方法」之所在。對於方法,有人迷信方法,有人執著方法,希望大家對於「方法」有更深入的領悟,才能達到智慧的解脫。須知:懂得使用方法,也知道超越方法,才是修行的目的。